徐匡吉
晚上吃過晚飯,我和爸爸擺好棋盤,開始對局。
我執(zhí)紅,一馬當先地開了局。爸爸看我跳了馬,便不再用當頭炮,而把士往上移。我又飛了一個馬,現在是雙環(huán)馬,即堅又尖。爸爸便飛象,與將士兵擺成了“一字長蛇陣”。在旁邊看棋的姐姐笑道:“扎竹竿!
見爸爸不上炮,我將炮轟了過去。一下連吃了五個兵。爸爸卻不管五個兵,把他的二車二馬向我的大營逼來。急于求成的我只顧往前沖,忽視了后方的布局,這時不由得心里慌了起來,亂了手腳。我的炮、馬、車、象和一些小兵接連被他的車、馬、炮干掉,只剩了一個炮、三個兵、一個象、兩個士和一個將,真是太可憐了。最后,我的將軍被爸爸的馬炮包圍了,突圍時一不小心又被他的老將給照面干掉了。這盤棋我輸了,但是我沒有氣餒,我總結了經驗教訓,力爭挽回局面,讓爸爸另眼相看。
第二場比賽開始了。爸爸又運用了他的一慣伎倆“一字長蛇陣”,在他進攻同時,我想了一個十全十美攻破長蛇陣的絕妙好招—— “調虎離山計”。我故意把車塞到他的炮門前,把他的炮給調走了。爸爸以為是天賜良機,干掉了我的車,露出了他那口大黑牙。正當爸爸忘形的時候,“砰”一個響聲,一顆轟天雷炸到了爸爸的頭上,我贏了!我終于沉住氣,笑到了最后。爸爸這下子服氣了,是他自己因小失大,白白把老將送上了西天。
我喜歡下象棋,它能使我變得更靈活,讀書、做事也更有頭緒。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失敗時不悲觀失望,勝利時不驕傲,明白了“強中自有強中手”的道理。
[點評]
習作寫了與爸爸對局的兩盤棋。第一局寫得步驟清楚,連我們這些門外漢也看明白了失利的過程,并為小作者深深惋惜。相比較,第二局寫得太粗疏了,不少地方令人難以明白。如“把他的炮給調走了”是怎么回事?“露出他那口大黑牙”是實指爸爸的形象還是比喻棋盤上的狀態(tài)?最關鍵的是取勝的那一步,“一顆轟天雷……”比喻得挺生動,但讀者完全看不懂是怎樣的步驟或招數,所以根本不能明白作者是怎樣贏的。這影響了全文的表達效果,是一個六年級學生的作文不應該有的疏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