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撰文 洱玫
土豪城之夢
■ 撰文 洱玫
土豪當(dāng)?shù)赖哪甏?,總是有太多讓平民如我嘆為觀止的故事;也有很多城池一聽到它的名字就想起紙醉金迷和燈紅酒綠。
總有一些城市代表著一個時期的財富與時尚?;蛟S有些城市已在時光的流逝中變遷了模樣,但在那些屬于它們的年代,它們一定是閃耀著最迷人的光澤。
提及土豪之城,最初浮現(xiàn)出來的竟不是眼下的時尚之都,而是國內(nèi)的一座歷史之城。比起長安城與紫禁城,古都南京總是有著一抹曖昧的金粉色。而我對于“紙醉金迷”一詞最早的印象倒也竟是源于古老的南京。如今的南京城雖還有著夜游秦淮河的風(fēng)雅,但比起歷史的奢靡,總顯得寡淡了些。
南京城的六朝繁華一直以來都是文人墨客所鐘愛的話題。所謂“六代”指的是東吳、東晉、宋、齊、梁和陳,而這六個朝代雖時間上有著間隔,但相同的是社會風(fēng)氣都十分奢靡。東晉之初,皇權(quán)剛剛安頓,便在南京修建了建康宮。而這座宮殿幾經(jīng)修繕,在梁代已是中國最華麗的宮殿。相傳,在建康宮外有一直
總有一些城市代表著一個時期的財富與時尚?;蛟S有些城市已在時光的流逝中改變了模樣,但在那些屬于他們的年代里,一定曾閃耀著最迷人的光澤。通到秦淮河畔的寬闊御道。而關(guān)于秦淮河的酒旗飄揚,夜夜笙歌,大抵早已成為國人心中經(jīng)典的印象。而歷史上頗有名聲的王、謝兩家便也是住在秦淮河畔的烏衣巷。
對南京來說,土豪是個太過現(xiàn)代和粗放的詞語,用“奢華之城”或許更為妥當(dāng)。這股奢華早就被文人朱自清評說——“逛南京像逛古董鋪子,到處都有些時代侵蝕的遺痕。你可以摩挲,可以憑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興廢,王謝的風(fēng)流,秦淮的艷跡。”信手拈來,便是曾經(jīng)的滿目繁華。這些或許就是一種別樣的“土豪之氣”。
當(dāng)然,這并不是我想要分享的土豪之城。只是,一說到奢靡繁華,我總是忍不住想到“南京”。
這次,我想要說的,是那些仍活躍且閃耀的繁華都會。它們或成就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夢想,或低調(diào)到鮮為人知。但,相同的是,此刻的它們?nèi)允且蝗喝说膲粝?,是他們渴望棲息停留之地,哪怕只有倉促的黃粱一夢。
1994年,一部《北京人在紐約》成了當(dāng)時的經(jīng)典?!凹~約”與美國夢一起成了一群人追逐的目標(biāo)。對于一個時代的人來說,紐約便是他們關(guān)于現(xiàn)代化和浮華的啟蒙。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紐約里的建筑、燈火酒綠、夜夜笙歌成為諸多城市效仿的典范,盡管很多人會說,那是個繁華到?jīng)]有文化沉淀的城池?!读瞬黄鸬纳w茨比》里的紐約是帶著一股頹敗但奢華憂傷的。而這種奢華的憂傷,一直以來都是紐約這座城在我心底的印象。
即便一個從未出過國門的人大概也能隨便說出“紐約印象”吧!“好高的樓、好多的人,好快速的節(jié)奏。歸根到底就是繁華?!庇信笥堰@樣說:“這個城市不算干凈,也并不整潔,建筑也沒那么多特色。但你就覺得它很繁華,這種繁華是骨子里散發(fā)出來?!?/p>
從New Orange到Big Apple
比起中國國內(nèi)那些繁華都會來說,紐約的歷史不過短短300余年。紐約原是印第安人的住地,1609年,英國人哈得孫沿河上溯探險,該河便以他的名字命名。1626年,荷蘭人以價值大約60個荷蘭盾(相當(dāng)24美元)的小物件從印第安人手中買下曼哈頓島辟為貿(mào)易站,稱之為“新阿姆斯特丹”。1664年,英王查理二世的弟弟約克公爵占領(lǐng)了這塊地方,改稱“紐約”(新約克郡);荷蘭人后于1673年8月收復(fù)此殖民地,給城市改名"新桔子"(New Orange);在1674年11月,此殖民地就永久地被割讓給英國。
1686年,紐約建市。到19世紀(jì)中葉,紐約逐漸成為美國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集金融、貿(mào)易、旅游與文化藝術(shù)于一身的國際大都會。
1921年,紐約的另一個昵稱大蘋果開始登上舞臺。《紐約晨遞報》(The New York Morning Telegraph)的一位作者約翰·J·費茲·葛瑞德(John J. Fitz Gerald)首次采用了這個昵稱。紐約,在當(dāng)時是個遍地黃金且充滿機會的地方,用大蘋果(Big Apple)來形容毫不為過,又好看又好吃,人人都巴不得趕上去咬一口。
這座城市有太多精彩的元素,猶如一個碩大的行李箱,藏著各式各樣稀奇古怪又時尚的東西,“在紐約,你可以得到在美國想要的一切。”于是,“去紐約”成為很多人的愿望。
Grace供職于某500強外企,因為工作原因,她長期游走在世界各地,用高7厘米的高跟鞋丈量天下。她曾不止一次對我說,盡管午夜夢回的時候無比思念成都串串香的鮮辣暢快,但她依然渴望生活在紐約?!拔也⒉粣圻@個城市,但在這里讓我覺得這10年來的奮斗是有價值的。在紐約,我可以最早接觸到任何的新事物,我可以隨時去讀書時艷羨的地方,去麥迪遜大街window shopping?!?/p>
我可以想象她做這些事情時的樣子,一個不算高挑的中國西部的女孩,以一種無比倔強和不服輸?shù)纳駪B(tài)穿梭在世界最繁華的都會。盡管形單影只,但總是一個夢想的實現(xiàn)。
情迷曼哈頓,歷史的欲望塔
《欲望都市》為觀眾展現(xiàn)了一個浮華、時尚、充滿誘惑的曼哈頓。請閉上眼,心中默念“曼哈頓”三個字,跳出來第一個畫面是什么?一定不是湖光山色和秀麗田園,取而代之的應(yīng)該是密密麻麻、直聳云霄的摩天大樓。
或許,你要說,摩天大樓有什么了不起,在中國隨處可見。誠然,在寬敞的綠地比摩天大樓更可貴的今天,超高建筑已經(jīng)讓人有輕度審美疲勞了。但在歷史上,摩天大樓是紐約才有的稀罕玩意,是權(quán)力、財富的欲望塔。于是有人說,紐約是“站著的城市”,想來也不為過。
很多人到了曼哈頓后會有一種“我來過這里”的感覺。這種感覺大概與我們見到徽派建筑是一樣的情懷,“這些在影像中見過太多次的畫面,終于親歷了?!?/p>
曼哈頓是紐約市5個行政區(qū)之中人口最稠密的一個,也是最小的一個。據(jù)2010年發(fā)布的資料,曼哈頓擁有1,585,873名居民,面積59.5平方千米。也就是說,平均每平方千米的土地上有26,668個居民。但即便如此,也無法阻擋其成為最富有的城市。這個狹長的小島,從北而南被分為上城、中城及下城。城內(nèi)有太多可值得賞玩的地方,如果再籠統(tǒng)一點說,也就是一場“看樓之旅”,帝國大廈、克萊斯勒大廈、洛克菲勒中心、麥迪遜廣場花園、花園中心、聯(lián)合國大廈……哪一個不是摩天大樓,哪一座又不是可以好好賞玩之地?
從百老匯路延伸到東河的華爾街,是一條全長500余米、寬僅11米的大道。這條路雖短,但足以成為全球金融的中心。如今“華爾街”一詞早已超越地理的意義成為一個新的象征,一個與財富和名望密不可分的象征。
[民居評土豪]
說土豪城,紐約一定會是榜上有名的。也許有人說,這座城市幸福指數(shù)不高,太過擁擠和噪雜。但不得不說,對很大一部分中國人來說,紐約或多或少都出現(xiàn)在他的人生愿景之中。紐約之土豪,或許已不在于黃金萬兩高樓萬棟的奢華,而是在于人心,在于它曾是太多人關(guān)于財富與奮斗的起源之地。
在我還不懂兒女情長的時候,表姐的小男朋友送了她一個巴黎鐵塔造型的擺件。大概從那個時候開始,我知道法國巴黎有個埃菲爾鐵塔,而那個鐵塔可以代表著“我喜歡你”。也許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巴黎在我心中便有了不一樣的感覺。
以文藝為名的繁華
與紐約不同,巴黎的時尚與繁華帶著些許的文藝氣息。這種不緊不慢的節(jié)奏,本身就是一種豪氣。
讀大學(xué)的時候很喜歡看法國電影,我喜歡陽光透過法國梧桐留下的斑點,也喜歡煞有介事說話的法國胖子,覺得那樣的畫面美得有點不真實。
香榭麗舍大街的燈火,紅磨坊里的康康舞,酒吧樂池的觥籌交錯……這是電影里的巴黎,也是曾經(jīng)歐洲最著名的不夜城。
巴黎是法國最大的城市,塞納河穿過繁華的市區(qū),幾十座橋梁橫跨兩岸,給這座城市帶來柔情的嬌媚。但在2000多年前,這座喧囂的城池不過是塞納河中間的一座小島,一個荒僻的漁村?,F(xiàn)在巴黎市徽上的那艘銀色帆船便應(yīng)是城市起源的一個留存證明。
歷史的沉淀,讓這座城市有了財富,也有了不一樣的文化色彩。于是,有人說,巴黎的繁華,不僅僅在于櫥窗里琳瑯滿目的奢侈品,更多的是一種歷史積淀出來的文化。從法國獨立以來,巴黎幾乎表達(dá)了人類所有關(guān)于變革社會的理想——文藝復(fù)興、啟蒙運動、空想社會主義、巴黎公社……這種對各種思想的包容,本身就是件頗豪氣的事情。
巴黎的奢華是帶著文藝與浪漫的?!跋汩葵惿岽蠼帧焙艹雒驗閲鴥?nèi)有太多樓盤、商業(yè)區(qū)借它的名字而風(fēng)聲水起。歷史上,在第二帝國時期,這條大街就是巴黎最時尚的聚會地和上流人士居住的地方。如今,這貴族的勁兒是退了不少,但那些富麗堂皇的商場、寫字樓、銀行成就了今日巴黎的繁華。
一直覺得巴黎的奢靡是有層次的,不僅僅只是一擲千金的豪邁,更多的時候帶著一點傲氣,這種傲氣大概便是歷史所賦予的。總是聽說關(guān)于法國人很驕傲的言論,應(yīng)該是真的,這也應(yīng)該是整個民族的氣質(zhì)。
“左岸”,又是個在國內(nèi)文藝到走樣的名詞。所謂左岸其實是指塞納河的南岸。塞納河流經(jīng)巴黎,是法國第二大河,源自法國東部向西流,流域地勢平坦、水流緩慢,利于航行。兩岸不同的建筑造就了不同的特色和景觀。右岸成為了巴黎主要的商業(yè)區(qū)和政治中心,而左岸則成為文藝人士心中的圣地,有著太多著名的咖啡店。
在塞納河上看巴黎,或許又有種不一樣的感覺。與看大江東去的奔騰不同,緩緩的塞納河是歷史的另一種境界,不急不慢地走,不急不慢地成就著繁華盛世。
當(dāng)巴黎邂逅時尚
身邊的女性朋友尤其喜歡巴黎,因為在這里她們可以一睹時尚最前線的風(fēng)采。歷史上的巴黎是文藝?yán)寺依硐胫髁x的,而現(xiàn)代巴黎的美,是時尚的。
傳統(tǒng)的景點已能在各大攻略中找到,不如再看些旁人眼中不一樣的巴黎。
La Belle Hortense: 這是一家1998年開業(yè)的酒窖。當(dāng)然,它除了接待美酒愛好者以外,還吸引著一大批愛書的人。古色古香的吧臺、種類繁多的葡萄酒以及小小的閱覽室,大概足以勾起人們的興趣。
IGLAINE: IGLAINE應(yīng)該算世界上最出名的二手服裝店之一。不大的店面里收藏著超過2000多件復(fù)古服飾。當(dāng)然,店主是個熱愛時裝的人,于是他在自己的店里也銷售自己的品牌,把那些傳統(tǒng)面料與自己的設(shè)計交融。至今店內(nèi)還收藏著一件他為簡·柏金(Jane Birkin)設(shè)計的黑色長裙。
Moulié Fleurs: 巴黎又被稱作世界花都,便知花朵之于城市的地位。在巴黎,花店隨處可見,其中不乏小情小調(diào)的精品。在總理府旁邊的小廣場上的Moulié Fleurs倒也值得一說。這家花店最早成立于1870年,上百年的經(jīng)營,讓這個花店已成為當(dāng)?shù)氐囊粋€招牌,也成為政府部門的指定供應(yīng)商,有著巴黎園藝界“優(yōu)雅的女裁縫”的美譽。
[民居評土豪]
巴黎也是個老牌土豪城,但他的土豪氣并不體現(xiàn)在接踵而來的摩天大樓上。反而,正是那些古老而悠久的老房子,那些路邊一晃而過的小店成就了它的土豪。與國內(nèi)的古城又有不同,巴黎很老,也很新。蒼老的巴黎圣母院的鐘聲依然還在敲響,但街頭上已開始售賣最潮的時裝——這便是巴黎。
我忘了是從什么時候開始,迪拜出現(xiàn)在我的視野中,帶著晃眼的黃金顏色。如果說一定要選哪個城市最符合“土豪”二字,我一定會選擇迪拜。
第一,排位首看加官。品級高者在前,同品則按照官職和衙門次序排列。三公(太師、太傅、太保)是正一品;三孤(少師、少傅、少保),太子三師(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是從一品;太子三少(太子少師、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是正二品。師保的排序為師、傅、保,六部的排序為吏、戶、禮、兵、刑、工。三孤在太子三師前,太子三少在六部前。
土豪出行,請小心
迪拜的土豪在于毫無掩飾的“炫富”,這種炫富讓人瞠目結(jié)舌。比如,早前有個新聞里稱,一位迪拜富豪在一場慈善拍賣會上,用 750 萬美元(約合人民幣 4500 萬元)購入一臺重 55 磅的純金蘭博基尼 Aven-tador 模型。是的,4500萬元人民幣購入的只是一個模型。
而最近又有這樣一個新聞,據(jù)美國《紐約每日新聞》報道,迪拜一名牙醫(yī)制作了一套鑲鉆金牙,價值約1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94萬元),是史上最昂貴的假牙。整副假牙使用了10克24k純金和160顆鉆石,耀眼無比。為了讓顧客放心,它的制作者還專門前往位于比利時世界鉆石組織進行權(quán)威鑒定,保證是真鉆……
坊間傳言,這里“連警車都是瑪莎拉蒂,因為罪犯開瑪莎拉蒂”;這里的土豪們養(yǎng)的寵物都是黃金豹;這里遍地都是廢棄的豪車……說到迪拜,大多數(shù)沒有去過的人都會雙眼放光,“那可是個遍地黃金的地方啊?!北M管,豪車扎堆只在固定的幾條街看到,但仍不能阻擋迪拜土豪之名的傳播。
微博上還流傳著這樣的段子,“一名中國女孩在迪拜商場里流連于櫥窗內(nèi)的名牌包,一位身穿白袍的當(dāng)?shù)馗缓缆愤^看到后于心不忍,進店刷卡,慷慨相贈,然后走了?!边€有一種來阿拉伯國家的旅行須知:到當(dāng)?shù)厝思易隹筒灰⒅鴦e人的貴重物品看,比如名表,否則對方會當(dāng)場相贈。這些或許只是玩笑話,但這種對于財富的調(diào)侃,多多少少還是有根可循的。
海水中的七星級酒店讓很多人對迪拜有了最初的認(rèn)識。但,對于迪拜來說,有種這樣的氣概——能用錢砸出來的東西,都不算事兒。所以,我們看見了最牛酒店——迪拜七星級酒店;世界第一高樓——迪拜塔;世界最大人工島——迪拜棕擱人工島;世界第八大奇跡——迪拜地球群島……如此種種,更神話了迪拜這個“含金量”頗高的城市在人們心中的地位。
網(wǎng)絡(luò)上流傳的迪拜土豪們的玩法,也著實讓人嘆為觀止——在氣溫高達(dá)50℃的沙漠感受零下7℃的滑雪場滑雪,在年降雨量僅43毫米的沙漠綠洲打高爾夫……
黃金城的蝶變
迪拜是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人口最多的城市,是繼阿布扎比之后第二大酋長國。眾所周知,中東一帶向來以資源聞名。但迪拜,卻從石油資源型城市向旅游商務(wù)型城市轉(zhuǎn)變,先進的城市理念、對城市易達(dá)性的追求以及領(lǐng)導(dǎo)人的遠(yuǎn)見卓識為迪拜的成功轉(zhuǎn)型提供了條件。于是,迪拜不再是想象中的資源盛產(chǎn)地,一副臟兮兮、鬧哄哄的模樣,取而代之的,是現(xiàn)代化與奢華。
有人說,迪拜就是個傲慢的石油大亨撒錢堆出來的地方。話雖不錯,但不可忽視的是這座城市的規(guī)劃與發(fā)展,倒并不是隨手一指便一蹴而就的。很多人認(rèn)為迪拜的富裕來自石油。但真實的情況是,盡管阿聯(lián)酋是個石油國,但貯藏量卻多在阿布扎比。近年來,迪拜GDP增長迅速,但石油的貢獻(xiàn)量卻極小。
這僅有150余萬人的小城,正用各種各樣的方法克服沙漠的局限。在一片沙漠里,迪拜能吸引到那么多人前來旅游購物,能夠修筑那么多稀奇古怪的建筑物,這本身就是個奇跡。“構(gòu)建夢幻城市”的理念,為這座本來略顯平淡的城市真的披上了夢幻之紗。
迪拜購物中心:迪拜購物中心位于全球最高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旁,有世界最大的購物和娛樂中心之稱。擁有1200多家商店和160家餐飲店,并包括Dubai Aquarium & Discovery Centre,全球最大的室內(nèi)Gold Souk(黃金市場)、時尚大道、迪拜溜冰場;KidZania(R);SEGARepublic(R) 和一個擁有22個放映廳的多元影院等特色場所。
黃金市場:黃金市場也叫黃金街,位于城北達(dá)伊拉,并沒有迪拜其他購物場所地方那種超級現(xiàn)代感,它像一個古色古香的集市。這里是著名的金飾售賣地,這里的金飾被稱為是世界上最好、最便宜、種類最多的。金店、珠寶店,從高檔的西式尊貴服務(wù)到傳統(tǒng)的阿拉伯風(fēng)格小鋪,多不勝數(shù),這里有富麗寬敞的大商店,也有幾乎令人難以轉(zhuǎn)身的狹窄鋪子。黃金市場里有成百上千家店鋪,全都出售黃金飾品。由于阿拉伯人對黃金情有獨鐘,所以這里的黃金首飾的工藝也特別地精致。
火車頭市場:火車頭市場又叫中心市場,是沙迦最大的市場,根據(jù)其外部伊朗式的藍(lán)色馬賽克裝修風(fēng)格,都一直叫它藍(lán)色市場Blue Souq,由于它外觀像火車,當(dāng)?shù)厝A人就叫它“火車頭市場”。該市場位于中東地區(qū)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的迪拜市內(nèi),是由曾在英國留學(xué)的沙迦博士酋長親自設(shè)計的,其寓意是通過這個“火車頭”能將沙迦人帶向一條繁榮昌盛的康莊大道。從外觀上,這座建筑還是非常漂亮的,藍(lán)白相間,隨處可見美麗的花紋,極具阿拉伯特色。
[民居評土豪]
迪拜富,眾所周知。有人說,其實關(guān)于迪拜的很多傳說都是假的,真正的迪拜并沒有那么滿地流油。迪拜的富,富到哪種地步,大概只有親歷了才知道。
摩納哥很小,僅比梵蒂岡大一點點。但摩納哥很富有,每個到了摩納哥的人都會感嘆,這里真是個有錢的地方。據(jù)說,摩納哥有個只有15人的監(jiān)獄,但就是這樣的一個監(jiān)獄里,卻有一個高級的健身房。
在奢侈國家的圈中,摩納哥是個傳奇。這是個自古就被陡峭巖壁所掩蓋的港口,國土面積只有美國中央公園的1/3,但就是在這樣的國家,實現(xiàn)了歐洲第一位人均豪華車、豪華游艇的擁有量和高達(dá)2000萬美元的國王年薪。
彈丸之地的摩納哥聚集了很多外來人口。而這些人當(dāng)中近一半的是世界級企業(yè)家、金融巨子、演藝明星。也正因為他們的到來,摩納哥集中了一棟又一棟風(fēng)格各異的別墅,簡直可以堪稱世界別墅的博物館。
之所以能夠吸引這么多富人,大概也是因為“摩納哥公民”的身份太過吸引人。為了讓更多優(yōu)質(zhì)外來人口到摩納哥,公國政府決定對本國公民免征個人所得稅。于是,全球的富翁都涌向了這個天堂似的地方,“摩納哥公民”似一張名片,象征著一種顯赫的歸屬。
一直對這種有王族概念的古老國度有著強烈向往,這也許和每個女人心中都有個公主夢是一樣的。
摩納哥王宮是向公眾開放的,可以購票入內(nèi)。直到今天,格里馬爾迪家族仍居住在王宮里面。有人說,參觀摩納哥王宮好比一次貫穿中世紀(jì)到拿破侖時的旅行。如果王宮主塔上升起了軍旗,表示這天摩納哥大公在宮內(nèi)。說到摩納哥大公,則免不了說到雷尼爾三世與好萊塢女星格蕾絲·凱麗的婚姻。
1956年,當(dāng)時炙手可熱的好萊塢女星格蕾絲·凱麗成為摩納哥王妃。對于很多人來說,這是個灰姑娘變公主的經(jīng)典故事。1982年,格蕾絲·凱麗在一場神秘的車禍中香消玉損,隨風(fēng)而逝。關(guān)于格蕾絲與雷尼爾三世的故事,有太多廣為流傳的故事,作為后人的我們,只能遠(yuǎn)遠(yuǎn)眺望他們情深意重的感情。伊人逝去后,雷尼爾亦未再婚,將那個位置永遠(yuǎn)留給了曾經(jīng)最美的倩影。
摩納哥的眾多名稱中,有一個與財富有關(guān)——賭城摩納哥。
如今,顯赫而富足的摩納哥在19世紀(jì)之前都是名不見經(jīng)傳的小公國。為了拯救經(jīng)濟,格里馬爾迪家族決定在摩納哥引進賭博,開了第一家賭場——蒙特卡羅賭場。盡管規(guī)模比拉斯維加斯小很多,但蒙特卡羅賭場仍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賭場。
蒙特卡羅大賭場,位于歐洲南部摩納哥國的首都蒙特卡羅,是世界最著名的大賭場之一,也是摩納哥的標(biāo)志。賭場是一幢古色古香的宮殿式建筑物,正廳有28個愛奧尼式大圓柱,裝飾著彩色玻璃隔扇,在這樣的建筑物里賭博,總覺得有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貴族氣息,如同時空交疊穿梭一般。所以,即便不好賭博的人也會交上10歐的入場費,進去體驗一回在古老城池下的那份奢侈與虛榮。
[民居評土豪]
相比其他幾個土豪候選,摩納哥是小眾的,但這并不影響該地的繁榮和富翁們對它的熱衷。話到篇末,忽然想說題外話。所謂“土豪”,說穿了就是把平時里罕有的東西隨意揮霍。所以,當(dāng)我們艷羨“生活在別處”的土豪們時,偶爾也可以阿Q般找找自己身邊值得珍惜的事——比如悠然自得的一個假期,又比如一顆還敢愛敢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