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妍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要實現“減負提質”的關鍵是必須打造高效課堂。打造高效課堂,就要在目標設定上簡明扼要,文本處理上簡約有度,流程安排上簡潔流暢,教法選擇上簡要實用,在讀、說、寫、背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催生出高效課堂。
關鍵詞:簡明;簡約;簡潔;簡要
近年來,我們盤錦市承擔了“推進素質教育,減輕中小學課業(yè)負擔”這一國家課改項目,在“減負”、“提質”這樣的大背景下,打造高效課堂就成了我們教師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那么,什么樣的課堂是高效課堂呢?作為語文學科的首席教師,我在思考中不斷實踐著、不斷調節(jié)著。歷經兩年的實踐研究,我的身心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蛻變。聽課、講課、磨課、研討……,我對“高效課堂”的認識從理論回歸到了現實,從空泛的暢想觸及了它的實質,在把理想轉化為現實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了“高效課堂”帶給自己及學生的快樂。我這種語文教學的快樂即是: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促高效。
一、目標設定,簡明扼要
如何實現目標設定的“簡明”呢?從宏觀上說,要根據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tǒng)一”的特點,根據知識能力、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維目標融通整合的要求,對教學進行整體立意;探明課文作者真實的寫作意圖以及獨有的表達形式;把握住學生學習該課文的真實需要;明確教學功用。采取適宜的課型、教法及教學策略:只有這樣,閱讀教學才具有清晰的價值取向和能力訓練層次。從微觀上說,可借鑒行為主義心理學家馬杰提出的行為目標理論與技術。馬杰認為,寫得好的行為目標應具有幾個要素。一是教學對象,二是學生的行為,三是確定學生行為產生的條件,四是程度,即說明通過教學后,學生能做什么(或說什么)。如,《荷花》一課的教學目標:(1)通過學習,學生能讀準12個生字的讀音,并能正確聽寫。(2)有感情朗讀課文,學生在讀中深入體會情感。用讀表達對荷花的喜愛之情。(3)理解課文內容。學生在想象中感悟荷花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荷花的獨特感受。目標(1)中的“讀準”“正確”,明確又具體地規(guī)定了生字學習的達成度;目標(2)中的“讀”規(guī)定了體會文章情感和表達自己感情的基本手段和方法;目標(3)中的“在想象中感悟”闡明了教學的主要策略是“想象”,達成目標是“感悟”:這樣的目標簡明、清晰、扼要,既方便課堂的教與學,又利于教后的檢測和反饋。
二、文本處理,簡約有度
現行教材多是選文型課文,內容涉及方方面面,可講可學的知識相當多,教學時不可能面面俱到地“傾囊相授”,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必須學會舍棄。要在研讀中尋找可為之處,舍棄不為之處,并且能扎扎實實地聚集、放大、凸顯所“為”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刪繁就簡,突出重點。
文章整體與局部是對立統(tǒng)一的一對矛盾,應善于抓住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牛鼻子”展開教學,其余內容則一帶而過。如,《清平樂·村居》是一首清新優(yōu)美的詞。它展現了一幅由茅舍、小溪、青草、老翁、老嫗、小兒構成的人物共融,富有情趣的鄉(xiāng)村生活圖景,令人神往。我在教學時,并沒有讓學生通篇翻譯,一句一句地解釋,而是把“人”作為教學的著眼點,引導學生在粗略理解難解字詞的基礎上,重點抓住“相媚好”“無賴”等詞語去閱讀感悟,從中體會老夫婦吳儂軟語,醉里歡笑,談笑相悅的柔和鄉(xiāng)音和自給自足之樂以及小兒的頑皮和可愛,從而突出了重點。
三、流程安排,簡潔流暢
我把實現教學流程的簡潔流暢比喻成為閱讀課“減肥”“瘦身”,就是以課文中的情感變化,或情節(jié)發(fā)展,或人物行為,或文章結構為主線,抓住一兩個重點內容進行板塊式教學。這樣做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避免了教師面面俱到的分析,避免了繁瑣的串聯式提問,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突出教學重點。比如,《地震中的父與子》的教學,我就是以“一條主線”“兩個板塊”整體規(guī)劃的。一條主線就是父與子始終信守的諾言“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跟你在一起”;兩個板塊就是“父親的了不起”和“兒子的了不起”。再借助探討深究、細讀推論、聽中感悟、感情朗讀、想象寫話等教學手段,讓學生體會父子的偉大之愛。這樣設計,就把對教材的線性梳理變成了立體式的整體架構。
四、教法選擇,簡要實用
其實,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有它的適用范圍。在某一種具體情境下是最優(yōu)的方法,在另一情境下未必也最優(yōu);反之,在一種情況下是低效的方法,在另一種情況下卻可能很有成效。再好的教學方法也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只有在適合的條件下才能顯示其效果和威力,否則就會黯淡無光。
如,大家熟悉的于永正老師,我曾有機會親臨現場聽其一節(jié),他執(zhí)教的《愛如茉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還是記憶猶新。他既沒有做課件,也沒有表演,卻博得了陣陣掌聲。原因有三:一是教師的朗讀,二是學生的朗讀,三是教師對關鍵詞語的理解和處理及優(yōu)美的板書等。在于老師的課堂上,一切都是那樣自如,那樣的和諧,信手拈來,恰當好處。
經典的課例給我們的啟示是,真正的好課不是靠花樣翻新的游戲、表演塑造出來的,也不是依賴聲、色、形俱全的現代媒體包裝出來的。而是在讀、說、寫、背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自然催生出來的。
“高效”絕對不是一句口號,實踐也不會一帆風順。但是只要我們愿意去思考,愿意去探索,愿意去碰壁,愿意去改變,把語文教得簡單一些,實在一些,讓每一個學生的生命潛能都得到最大限度地開發(fā),那么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王立英.簡簡單單教語文 扎扎實實促發(fā)展.小學時代:教育教學研究,2012(02).
(作者單位 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qū)長征小學)
?誗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