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敏
摘 要:初中化學人教版序言《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入門課和啟蒙課,學生通過“化學入門第一課”將會獲得對化學學科、化學學習以及化學老師的第一印象,而這種印象對學生后續(xù)學習化學的興趣以及學習效果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故而,“化學入門第一課”的作用在整個化學教學過程中的地位舉足輕重。
關鍵詞:第一課;神奇;有趣;實驗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但我們也懂得,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由于化學是初三年級才開始接觸的一門學科,所以,如何上好第一課便顯得尤為重要?;瘜W入門第一課即序言課。序言課是學生學習化學的入門課和啟蒙課,學生通過“化學入門第一課”將會獲得對化學學科、化學學習以及化學老師的第一印象,而這種印象對學生后續(xù)學習化學的興趣以及學習效果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就是心理學上的“首因效應”。很多學生很想在序言課中聽到化學是干什么的學科?
實踐中有很多教師,講課時邊看書邊講或者照著書念。這樣機械地傳授,很大程度地刺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怎么談得上興趣的培養(yǎng)。有經驗的教師對每個學期的第一節(jié)課的教學都十分講究,第一節(jié)課的順利開展能為整個學期的教學打下非常堅實的基礎。為了能實現(xiàn)“開門紅”,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從而調動起他們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如果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通過電影、電視、投影,介紹有關化學的知識,使學生懂得它在人們日常生活、生產中的用途以及對科學技術上的貢獻,從而使學生對化學產生極大的興趣。如果沒有這樣的條件,就要讓學生感受的是化學的第一特點也是最大的特點——神奇和有趣。
下面介紹幾個自己動手就能完成的趣味小實驗,共同體會一下化學的神奇和有趣,讓學生喜歡上這門學科。
在教學“快速燒水”時,上課伊始,老師可以特意端一杯熱氣騰騰的開水進教室,然后問學生:“這是什么?”接著問學生家里用什么來燒開水,大約需要多長時間,最短的是哪種方法?答案往往不外乎以下幾種:煤氣灶、煤爐、電熱水器、灶臺、電磁爐、電熱水壺……之后老師總結:不論用哪種方法,要將水燒開至少得花上幾分鐘時間?,F(xiàn)在老師教大家一種最快的燒水法—— 一觸即開法。老師演示如下:用兩個小燒杯各取少量水(其實一種是濃硫酸),先讓幾位學生觸摸燒杯外壁并告知大家是冷的,然后老師將濃硫酸緩緩倒入水里(此時應開始引導學生注意怎樣細致觀察實驗現(xiàn)象),接著讓每位學生都觸摸一下燒杯外壁,以感受沸騰的真實性。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問這水能喝嗎?我便會開玩笑地回答:“能,不要命的就喝!”從而為課堂氛圍增添了點幽默感。此時應及時引導學生如何進行實驗操作及提醒取用藥品的注意事項。
“花開花落”,老師拿出一張用無色酚酞浸泡并晾干的白紙貼在黑板上,再拿出一支毛筆,找一名學生用毛筆蘸“水”(實為氫氧化鈉溶液)在白紙上畫數(shù)朵桃花,現(xiàn)象:會出現(xiàn)紅色的花朵,換另一支毛筆蘸取“水”(此為稀鹽酸溶液)在花朵上繼續(xù)描寫,紅色花朵消失。(學生一片驚奇,會問怎么回事?)此實驗可根據(jù)需要畫任意圖案,學生可當場自由發(fā)揮。當然也可以事先在白紙上用無色酚酞畫出圖案,先后用噴壺噴上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會出現(xiàn)同樣的效果。
“神奇的礦泉水”,事先準備一個干燥的礦泉水瓶,內裝幾粒高錳酸鉀(數(shù)量一定要少,雖然高錳酸鉀有色,但不仔細觀察學生看不出來),瓶蓋內用雙面膠粘上一片維生素C,(注意巧妙隱藏不要讓學生發(fā)現(xiàn))。展示完畢,拿出一瓶新的礦泉水,打開可以喝一口,再將水倒入干燥的瓶內,小幅震蕩(水不能接觸到維生素片),礦泉水變?yōu)楸t茶,再將冰紅茶倒轉幾次(或用力上下?lián)u動),冰紅茶逐漸退為無色,并命名說此為“雪碧”。
“百變瓶”實驗,準備一只透明的高杯子,先加入一定量的水,然后放入一只雞蛋,觀察想象,雞蛋沉入水底。第一步滴入幾滴紫色石蕊溶液,第二步加入無色的“水”(氫氧化鈉溶液),觀察想象:溶液變藍色,第三步加入另一種無色的“水”(稀鹽酸溶液),溶液變紅色,同時雞蛋表面有氣泡產生,并且雞蛋會上下跳舞。
這些小實驗是從日常生活用品中,尋找一些易得藥劑或代用儀器進行簡易的實驗,由于取材方便、貼近生活、趣味性強、操作簡單、內容多變、方法靈活等特點,每個學生都可以動手操作,深受學生喜歡。同時極大地拓寬了中學化學教學的視野,在學生的腦海中化學從神秘科學的舞臺走進了現(xiàn)實的生活,提升了化學的親和力,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小實驗的內容大多與當?shù)氐纳瞽h(huán)境和社會生產相聯(lián)系,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保護環(huán)境、立志建設祖國和家鄉(xiāng)的高尚情操,在實驗探究中學會做人、學會合作、學會做事,使實驗的教育功能落實在整個實驗過程中。
(作者單位 河北省香河縣第五中學)
?誗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