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君 周娟華
[關鍵詞] 心房顫動;華法林;抗凝治療;護理
中圖分類號:R541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_816X(2014)02_0178_02
doi:103969/jissn1009_816x20140239 心房顫動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缺血性腦卒中是心房顫動最常見的并發(fā)癥。華法林抗凝治療可以明顯降低腦卒中67%風險[1],但其引發(fā)的出血目前仍然是華法林應用的最大顧慮,我國目前僅有2%的心房顫動患者應用華法林治療[2]。如何降低老年心房顫動患者缺血性腦卒中,同時減少出血的發(fā)生一直是老年心房顫動治療的研究熱點。為提高老年心房顫動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的依從性,現(xiàn)將本科收治的112例心房顫動患者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的護理體會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本科收治112例心房顫動患者,男76例,女36例,年齡60~75(670±51)歲。其中高血壓52例,糖尿病25例,冠心病53例,風濕性心臟病16例。所有患者均口服給藥,給藥前常規(guī)化驗凝血功能,無口服華法林禁忌證者開始給藥,華法林鈉(山東齊魯制藥),始服25mg/日。
12 護理方法:
121 健康教育:入院后向患者介紹心房顫動的疾病知識,口服華法林的目的及必要性。給藥時做好解釋工作,向患者講解藥物療效,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惡心、牙齦出血、血尿、皮膚瘀斑等);服藥后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并詢問和觀察有無出血的傾向。如出現(xiàn)不良反應時給予必要的解釋,如告訴患者藥物的不良反應都有一定的自限性,適應后不良反應會減輕或消失,以增加患者對服藥治療信心。同時充分利用家庭和社會支持系統(tǒng),與家屬進行溝通,使家屬理解并安慰患者,以減輕患者因藥物不良反應而產生的焦慮情緒,提高患者對服用華法林抗凝治療的認識。
122 用藥護理:①介紹服藥方法,固定時間服藥,每日中午空腹服藥。不可隨意改變藥物的劑量,更不可自行停藥,一定要在專科醫(yī)生指導下用藥。如果忘記服藥,應立即補服,如果已接近下一次服藥時間,則不要再服,應重新按平時的規(guī)律用藥,不可1次服雙倍的劑量。②規(guī)范、嚴格監(jiān)測INR,調整用藥劑量。前3日1次/日監(jiān)測國際標準化比值(INR),達標后,每周監(jiān)測2次,穩(wěn)定后每2~3周監(jiān)測1次。并密切觀察出血跡象,如皮膚、黏膜、口鼻分泌物、痰液、尿液以及大便性狀及色澤。③飲食護理:指導服藥期間盡可能減少食用影響藥物療效的食物,如菠菜、生菜、白菜、豆油、豬肝、番茄等含維生素K較高的食物,應告知患者平衡飲食。此外,因患者大多合并器質性心臟病,應指導低鹽、低脂飲食,少量多餐,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便秘??刂聘蓴_華法林作用的各種因素,忌煙、酒,部分藥物干擾華法林的作用,要避免同時服用。
123 發(fā)生并發(fā)癥的護理: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一旦發(fā)生出血立即用維生素K搶救,口服4~20mg或緩慢靜注10~20mg,用藥后6h凝血酶原時間可恢復至安全水平;必要時也可輸入新鮮全血、血漿或凝血酶原復合物,同時控制輸液速度,鼓勵患者增強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124 加強出院隨訪:出院前建立患者信息數(shù)據(jù)庫,每周電話隨訪1次,了解患者服藥情況,予以個體化指導。對于體格小、高齡、腎功能不全、心力衰竭或有消化系統(tǒng)疾病等患者劑量應偏小;有出血跡象時應暫停華法林,盡快與醫(yī)生聯(lián)系;因多種藥物可改變抗凝藥的作用,改變飲食習慣及與其他藥物聯(lián)用時應及時咨詢醫(yī)生:指導老年心房顫動患者學會觀察出血癥狀,加強自我保護和預防出血,避免各種外傷,如用軟毛牙刷刷牙、常修剪指甲防止抓傷,謹防跌倒,避免侵入性檢查治療,最大限度取得患者及家屬的積極配合。
2 結果
112例老年心房顫動患者服用華法林的平均劑量為(235±048)mg/d,平均INR值為(215±056),基本達到國內外治療指南要求20~30的目標范圍,其中發(fā)生血尿5例,牙齦出血16例,四肢內側皮膚出現(xiàn)大小不等的瘀斑12例,這些病例因發(fā)現(xiàn)及時,立即采取干預措施,預后良好,無更嚴重的出血并發(fā)癥發(fā)生。全部患者均能按要求隨診并服藥,治療效果滿意。
3 討論
研究表明,血栓栓塞的危險隨年齡增加而增加[3]。華法林抗凝治療預防可顯著降低老年心房顫動患者血栓栓塞率,使腦卒中危險性下降80%[4];老年患者往往肝功能下降,且多合并有心力衰竭、腎功能不全、低體重、記憶力下降、癡呆的發(fā)病率上升而使得服藥的依從性降低,有可能發(fā)生口服華法林過量的現(xiàn)象;咀嚼能力降低,維生素K攝入量降低等,也有可能造成老年患者對華法林相對敏感。所以老年心房顫動患者在進行抗凝治療時,應當權衡利弊,從小劑量起,注意調整藥物劑量,并對INR進行嚴密監(jiān)測[5]。臨床常由于高齡患者對出血的顧慮,醫(yī)生用藥經驗等限制了抗凝治療的決策,影響老年心房顫動患者華法林治療的依從性。為改變我國心房顫動抗凝治療中華法林應用不足現(xiàn)狀,有效的護理非常必要。
本文患者住院時確定了最恰當?shù)闹委煼桨?,出院后有良好隨訪條件,經院內規(guī)范的用藥管理及相應的護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患者抗凝治療的依從性,獲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由此可見,個體化、規(guī)范的護理干預措施在治療中起到重要作用,良好的護理可減少心房顫動患者口服華法林抗凝治療的不良反應。
參考文獻
[1]李小鷹.老年心房顫動患者應用華法林的出血風險、影響因素與預防方法[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3):285-288.
[2]吳小平.老年房顫患者華法林抗凝治療的臨床觀察及護理[J].心腦血管病防治,2010,10(1):81-82.
[3]張秀錦,李小鷹.老年心房顫動患者抗凝治療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保健醫(yī)學雜志,2009,11(3):183-185.
[4]張石革,馬國輝,臧靖.抗血栓藥-華法林鈉的進展與合理應用[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5,8(20):1680-1681.
[5]張華,陳新軍,鄭若龍,等.不同抗凝強度華法林抗凝治療對老年陣發(fā)性心房顫動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9,11(10):758-7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