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搞不懂!3歲的女兒一到廣場,就跟聞見肉味的小狗一樣哈赤哈赤地奔向搖搖車,且雙臂張開興奮尖叫:搖搖車,我來啦!
不就是一根鐵樁上頂著一個座兒,通上電,上下?lián)u,前后搖,邊搖邊唱兒歌的“弱智”玩意兒嗎?更矯情的是,因為有四個不同的造型:飛機、坦克、大黃鴨、托馬斯,所以小盆友每次都要挨個坐一遍!擦,有啥不一樣?不過這問題就像老早聽到的沒品笑話:娶啥漂亮媳婦兒?關(guān)上燈都一樣!
俺的疑惑也是大家的疑惑。陸續(xù)有不少人問我:孩子咋這么喜歡搖搖車?他們還給了一個網(wǎng)上的答案:搖搖車晃晃悠悠像搖籃。我問搖搖車老板,他答“孩子腦袋還處于幼稚階段,只適合這種簡單低級的游戲”。
真是這樣?我請教了游戲力專家李巖。
李老師沒有分析搖搖車為啥招孩子喜歡,一上來就問我:喜歡搖搖車怎么了?怎么沒人問:為什么我孩子喜歡學數(shù)學?這事之所以成為問題,說明背后有擔憂。
擔憂什么?花錢?一次一塊,不至于破產(chǎn)。嘿,是這樣,孩子說好只坐一次,但每次都想方設(shè)法耍賴坐好幾次。我擔心這樣下去會把她慣壞!
說到這,我無師自通地拍了下腦袋:我這是想控制孩子吧?!
李巖老師解釋——怕慣壞就是怕“管”不了,擔心孩子不聽話,失去對孩子的控制。但像坐搖搖車這種非原則小事,無關(guān)健康、品行,也沒有對別人造成傷害,為什么不給孩子一個“討價還價、得寸進尺”的機會呢?
套用TVB的口氣說:吶,你知道的,孩子和別人的關(guān)系,最初是在和家長那里習得的。等孩子開始真正的社會生活(比如上幼兒園),往往發(fā)現(xiàn),那些被家長“控制”得不是很緊的孩子,跟老師和小朋友關(guān)系挺融洽,即使遇到他不喜歡的人或者不遂心愿的事,他也不會狠鉆牛角尖,不會死犟,變通能力會強一點,情緒也相對有彈性。
但無論啥事都不跟孩子“妥協(xié)”的家長,看似將孩子管理得很乖,很聽話,反而孩子跟人相處不是那么順暢,協(xié)作能力較差,遇事也不變通。比如,有個5歲的小朋友事先約好去別人家做客,但那家的小主人突然病了,這個5歲的小孩就受不了了,又哭又鬧……
哎,沒想到搖搖車的“水”這么深!但……就任由孩子從清晨玩到黃昏?
當然有辦法!李巖老師支招:咱不能把孩子扔進搖搖車然后低頭刷微信,得跟孩子玩起來——孩子當小司機,咱就當乘客,還要絮叨:嗨,帶我去兜風好吧!注意紅綠燈呀!路上的小花都開了耶!下一站是哪?……玩得差不多了,就說:呀,我們到站啦!讓孩子跟搖搖車說bye bye,那意思就是告訴孩子:放心吧,下次你還可以玩到搖搖車,就別這么死乞白賴啦!
謝謝李巖老師!從“搖搖車”這件小事上,作為“最家長”的編輯,我更感覺還需要學習太多東西……同時我也檢討一下:不要因為住在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就把孩子的玩耍范圍限定在廣場的搖搖車上,這的確是一個懶媽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