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敬
在中國,黃金銷售的火爆可以從2013年上半年開始,黃金價格開始下跌,這對于中國大媽來說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在中國黃金不光是保值品,更是財富和權(quán)利的象征。在通貨膨脹的今天,黃金這種保值品更加受到歡迎。
中國大媽狂掃華爾街黃金
2013年年底,朋友要結(jié)婚,于是和男友一起去北京菜百買三金。本來他們打算買黃金飾品,可是一進菜百就被現(xiàn)場的火爆場景嚇著了,在黃金柜臺旁擠了三五圈的人,人擠人,根本沒有辦法,更沒有心情去挑選金飾了。好不容易鉆進去一看,都是一條條粗大的金鏈子??墒乾F(xiàn)場的人們下手毫不猶豫,根本不選,直接搶著下單。無奈之下,這小兩口來到了白金飾品展區(qū),細細地挑起來。
北京菜百黃金市場的火爆場面只是中國黃金市場火爆的一個縮影,不光大陸如此,就連港澳臺的黃金都被中國大媽掃凈了。有報道稱,“中國大媽”最終以1000億狂掃300噸的黃金,消費需求促使國際金價快速回暖。在這場多空對決中,華爾街賣出多少黃金,“中國大媽”們照單全收。雖然曇花一現(xiàn),大媽半山腰被套,但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大媽”這個群體已經(jīng)讓世界知曉,并被外媒稱為“影響全球黃金市場的一支生力軍”,《華爾街日報》甚至還專門創(chuàng)造了“dama”一詞,來形容中國大媽對黃金市場的影響。本來高盛是想做空黃金的,不曾想半路殺出一群“中國大媽”,不得已退出黃金市場。
時光荏苒,頻頻出手的“中國大媽”在一年之間完成了華麗轉(zhuǎn)身:“武”能對陣華爾街,抄底黃金;“文”能談時裝珠寶,情迷香榭麗舍;“內(nèi)”能持家鎮(zhèn)宅,縱情歌舞;“外”能揮金置業(yè),決勝千里??此破胀ǖ摹爸袊髬尅眰兠恳淮纬鍪?,都在創(chuàng)造一個奇跡。
如此強大的“中國大媽”的稱呼背后,可以看到中國強盛的國力和巨大購買力?!坝绣X有閑”的家庭主婦掌管著家庭財富,從股票到奢侈品,從黃金到比特幣,從境內(nèi)到境外,從實物到虛擬,“中國大媽”投資、購物“快狠準”的身影隨處可見。搶黃金則體現(xiàn)了人們對財富增長和生活品質(zhì)有著更多的渴望。
買金一年虧損260億元
然而,事實卻并不如此華麗,據(jù)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顯示,黃金熊市持續(xù)已將近3年,中國炒金客浮虧2000億。更有甚至,不僅被黃金套牢,還把自己送進了監(jiān)獄。根據(jù)安徽媒體報道,安徽淮南市的一位大媽為了炒黃金惡意透支信用卡近10萬元。
據(jù)搜狐證券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中國黃金市場6年交易額5565噸,浮虧超2121億人民幣。數(shù)據(jù)顯示,2007年至2013年間,國內(nèi)黃金消費量激增3.6倍,從2007年的327.6噸增長到2013年的1176.4噸。如以2013年底價格計算,除2008年、2009年買入黃金的人略有浮盈外,2010年到2013年間買入的人目前皆處于虧損中。
中國黃金協(xié)會數(shù)據(jù)顯示,在2013年4月爆發(fā)搶金潮時,中國大媽們在當年二季度消費了385.82噸黃金,上半年金條消費更是大幅增長了86.5%。以北京千足金金價為例,一年時間千足金每克下跌69元,當初購買黃金的中國大媽,如今則累計虧損約260億元。
中國人為何熱衷投資黃金
有句投資箴言說“買漲不買跌”,但是這句話在黃金市場卻并沒有奏效。越是跌,中國大媽越是對黃金情有獨鐘,甚至一帶一組團來搶黃金。在看似瘋狂的行為背后到底是什么讓中國大媽如此鐘愛黃金呢?
中國國際期貨研究院貴金屬研究員孫麗穎指出,黃金保值是指金價與通貨膨脹負相關(guān),也就是有抗通脹的作用?!包S金主要的功能是抗風險、抗通脹的功能。在宏觀經(jīng)濟或者政治方面存在較大風險的時候,比如地緣政治、戰(zhàn)爭緊張的時候,市場上會產(chǎn)生恐慌心理,黃金的抗風險功能就會發(fā)揮作用。還有在通脹水平比較高、物價上漲幅度非??斓臅r候,投資黃金就是保值的功能?!?/p>
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首席經(jīng)濟學家向松祚指出,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那就是“錢多惹的事”。人們手上的余錢多了,如何讓錢保值增值成了最迫切的問題。而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千百年來都認為黃金是保值增值最好的東西。面對這個黃金下跌可以稱之為200萬年才有的機會,中國大媽們是不會放過的。
有分析認為,“中國大媽”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背后更顯示中國投資渠道窄,投資收益高品種稀缺,手上有錢的群體看中一個投資品種便有賺快錢的沖動。買房子限購、銀行理財產(chǎn)品收益太低、股市熊途漫漫、信托投資收益率下降,幾乎將“中國大媽”的“錢袋子”安全逼入絕境。通脹壓力下,如何讓自己手中的財富不貶值,越來越多的“中國大媽”對此感到“焦慮”。就像中國大媽搶鹽,那是生活焦慮;這次搶金,則是投資焦慮。
另外,財經(jīng)評論員余豐慧認為,中國大媽搶黃金反映出中國百姓寧可儲蓄保值也不愿不敢消費,而不是沒有消費的潛力和能力。
到2012年底,我國城鄉(xiāng)居民儲蓄余額高達近40萬億元人民幣,但是如何通過有效政策激活這巨大的消費潛力,擴大內(nèi)需,拓寬投資渠道正是目前中國經(jīng)濟急需解決的問題。
如此看來,中國大媽瘋狂搶金的這種看似非理性行為的背后則是一種理性的選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