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紅
《終成眷屬》中的辛酸先知拉瓦契是莎士比亞筆下描繪的粗俗拙劣,對自己的憐愛,對愛情婚姻的嘲弄,對性和貞潔的大發(fā)議論,其看似玩世不恭的人生態(tài)度和猥褻下流的言論,直擊人世間的丑惡和世風日下的習氣,與全劇抑郁陰沉的氣氛一脈相承。
莎士比亞喜劇小丑拉瓦契《終成眷屬》寫于1604年,是莎士比亞得名的“問題劇”或“灰色喜劇”的三部作品之一。該劇選編自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談》里第三天的第九個故事。它描述的是一個知名醫(yī)生的遺孤,海麗娜,愛上羅西昂伯爵勃特拉姆,最后俘獲了意中人的心,如愿以償?shù)睾退Y成眷屬的故事。劇中國王病重無藥可醫(yī),海麗娜用父親留下的秘方,奇跡的治好了國王的病,由國王指婚給勃特拉姆。但因其出生低下,勃特拉姆勉強和她結婚,在新婚當夜逃往弗羅棱蕯。之后她迅速趕往弗羅棱蕯,假扮成老寡婦的女兒狄安娜,用了床上換人的計謀拿到勃特拉姆世代相傳的指環(huán),并懷上了他的孩子。當所有事情都澄清的時候,勃特拉姆心甘情愿回到她的身邊,成就美好的姻緣。
和莎翁其他的喜劇不同,這部劇沒有常見的歡樂氣氛和樂觀情緒,常常提及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見機行事和背信棄義。此劇中的小丑拉瓦契也被廣泛的認為是個“愛耍潑的流氓和不開心的”苦人兒。與莎士比亞其他喜劇中的小丑相比,拉瓦契表現(xiàn)出來的粗俗猥褻下流是很難見到的。他率性而行,常以性和貞潔大發(fā)議論,對待周圍的人的態(tài)度也非其他小丑那樣的謙卑恭敬。從一出場拉瓦契就表現(xiàn)出俗不可耐,盡干壞事,巴不得伯爵夫人把他早點趕出家門。他是第一個提出小丑的身份不該是世代相傳,希望有自己的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從而受到上帝的眷顧。此點極少在其他小丑嘴中聽到,或許就因為他的粗俗和直率,讓他在莎劇眾多的小丑也格外醒目。
《終成眷屬》中莎翁用了214行描述拉瓦契。與《皆大歡喜》中的試金石和《第十二夜》中的費斯特相比,拉瓦契不夠沉著老練兩面三刀,也不夠活潑乖巧,第一次出場就被伯爵夫人罵得狗血淋頭。
他第一次出場在第一幕第三場,伯爵夫人稱他為“狗才”,讓他滾出去,因其“很會去干那些勾當?shù)摹?,而且也不是沒有“干壞事的本領”。(第一幕,第三場)可見拉瓦契在家中并不受主人歡迎,也不會刻意去討好別人,大家說起他都是“種種壞話”。(第一幕,第三場)怪不得伯爵夫人一見到他就要生氣。拉瓦契的身份在此劇中并不僅僅是調(diào)笑供人愚弄的角色。當海麗娜離開羅西昂到宮廷為國王治病,伯爵夫人差遣拉瓦契作為信使給海麗娜送信,并向勃特拉姆問好??梢娎咂醪⒎巧眢w殘疾,智力低下,豢養(yǎng)在官邸中只會供人愚弄的小丑。在第四幕第五場,當伯爵夫人向拉佛(劇中的一位重臣)說起拉瓦契時,提及他是個“肆口胡言”,“沒有分寸”的人,“愛拿誰開玩笑,就拿誰開玩笑”。(第四幕,第五場)在伯爵夫人的眼中拉瓦契一直有點沒大沒小,不知道自己卑賤的地位,也不知改刻意討好他人。
伯爵夫人派拉瓦契到宮廷中給海麗娜送信時,拉瓦契和羅西昂伯爵的侍從帕洛第一次“交鋒”。帕洛在劇中被描述為一個兩面三刀,膽小怕事,卻生性喜歡吹噓的家伙。他假裝自己非常勇敢,但打仗的時候偷偷逃跑。他慫恿勃特拉姆拋棄海麗娜,勾引寡婦的女兒純潔的處女狄安娜,卻在背后煽風點火,讓狄安娜提防好色的勃特拉姆。
當帕洛問起伯爵夫人的安康,拉瓦契說:“把她的皺紋給你,把她的錢給我,我愿她像你所說的一樣?!保ǖ诙?,第四場)拉瓦契譴責帕洛搬弄是非,告誡他“舌頭往往是敗事的禍根”。(第二幕,第四場)帕洛稱拉瓦契是“混蛋”,拉瓦契將話鋒一轉,直接指出帕洛是“氣死混蛋的混蛋”。(第二幕,第四場)在此拉瓦契聰明地承認自己是混蛋,但帕洛也難逃這個稱謂。平日機靈的帕洛此時無言以對,只能自嘲,“你這傻子就會耍嘴皮,你那一套我早就摸透了”。拉瓦契含譏帶諷地嘲弄道“你是從自己身上把我摸透的嗎,先生,還是別人教的?你應該好好摸摸,從你身上多摸出幾個傻瓜來,可以叫世界上帝人多取樂,多笑笑?!保ǖ诙唬谒膱觯呐谅搴屠咂醯膶υ捴形覀兛梢钥闯隼咂趼敾圻^人,在這簡短的對話當中,拉瓦契善用用帕洛擲出的矛直戳帕洛的盾,指出帕洛的弱點,用機智的言辭淋漓盡致地譏笑帕洛。這樣的回答讓人拍手稱快,拍案叫絕。
當帕洛的計謀被識破,拉瓦契并未向其表示同情。再一次見面時,他們的位置對調(diào),帕洛討好地稱拉瓦契為“好拉瓦契先生”,“有勞你,大哥”,帕洛則是“泥坑里撈上來的魚”,“不帶麝香的貓”,“寒酸倒霉的蠢東西壞家伙”。(第五幕,第二場)這些尖酸的話語在試金石和費斯特中很少見到,也凸顯了拉瓦契的正義感和明辨是非的特質。
此劇中,拉瓦契喜歡顧影自憐,他一出場就乞求伯爵夫人答應他和伊絲貝爾結婚。他寧愿娶了妻子,帶著妻子孩子到外面去做個乞丐,而不愿在官邸當個供人愚弄的“苦人兒”。當伯爵夫人問他結婚的緣由時,他回答他過去是個“壞人”,希望通過結婚“痛改前非”。(第一幕,第三場)“做用人的不一定世世代代做用人”,如果一輩子沒有一個“親生的骨肉”,(第一幕,第三場)他永遠得不到上帝的祝福。在莎劇的眾多小丑里,他是第一個提及脫離自己小丑身份的。他一直宣稱他不想做一輩子的用人。這很明顯可以猜測出為何拉瓦契在外故意作惡,想讓自己的惡行傳到伯爵夫人耳中,好把自己趕出家門。
當拉瓦契遇到拉佛時,他說道“把男人的妻子騙走,替他越俎代庖”,“我把我常耍的這小棍給他妻子,這就也為她干活了”。(第四幕,第五場)“小棍”在此指代的是男性的生殖器。拉瓦契又將自己的話題引向性方面。很明顯,他知道自己的猥褻,但他為自己污穢的言辭嘲諷。
除了自我嘲諷,拉瓦契稱自己為先知,“用諷諭的方式,宣揚人生的真理”。(第一幕,第三場)他用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宣揚對愛情和婚姻的見解。
拉瓦契一直被認為是個粗俗的小丑,他對性和貞操表現(xiàn)出高昂的熱情。似乎性或貞操是他唯一關注的話題。他請求伯爵夫人答應他和伊絲貝爾結婚,提及結婚是“賤體”有這樣的需要,受到“肉體的驅使”,不能不聽從“魔鬼的指揮”。他稱自己是個“舉目無親的人”,希望娶了老婆以后,可以靠著她“結識幾個朋友?!保ǖ谝荒唬谌龍觯┻@樣話聽著有點老鴇的味道,但卻透著辛酸。暗示拉瓦契沒有朋友,沒有家人的孤苦無依的生活。后邊他又提及這樣的朋友“安慰了我的老婆,也就是看重我;看重我,也就是愛我;愛我,也就是我的好朋友”。(第一幕,第三場)對于這樣的邏輯,讓人哭笑不得。(第一幕,第三場)除了自我嘲弄,他譏諷那些戴綠帽子的人,“婚姻全都是命里注定,烏龜是天性生成”。(第一幕,第三場)他指出婚姻是天定,沒有人能改變,戴綠帽子卻是性格使然,也是沒法改變的。
拉瓦契共提到兩次伊絲貝爾。第一次是他請求伯爵夫人同意他的婚姻,第二次是他從宮廷里回來的時候。除了伊絲貝爾這個名字,拉瓦契沒有對她進行任何的評價或描述。從他的話中我們很難猜測伊絲貝爾這位女子長什么樣子,是做什么的,到底吸引他的是什么特質。而他與伊絲貝爾結婚的理由除身體需要外,就是想生個孩子,通過妻子多認識幾個朋友。對他來說和伊絲貝爾結婚這件事和愛情和喜歡沒有任何關系。但當他從宮廷回來時,他突然宣稱對伊絲貝爾沒什么興趣,“對于伊絲貝爾這顆心就冷了起來”。(第三幕,第二場)和伊絲貝爾分開的原因和結婚的原因一樣,讓人摸不著頭腦,“鄉(xiāng)下的咸魚沒有京城里的咸魚好,咱們鄉(xiāng)下的姑娘也比不上京城里的姑娘俏”。(第三幕,第二場)從宮廷回來后拉瓦契對鄉(xiāng)村女孩“沒有胃口”,表現(xiàn)特別冷漠。
他的突然轉變,貌似無理取鬧,實際上暗示了勃特拉姆與海麗娜的婚姻。
勃特拉姆逼不得已娶了出生貧賤的鄉(xiāng)下姑娘海麗娜,一直對其出身低微頗為不滿,新婚之夜在帕洛的慫恿下逃到弗羅棱蕯??梢哉f勃特拉姆最后接受海麗娜妻子的身份,無非看在肉體的驅使和海麗娜懷上孩子的份上。拉瓦契的愛情折射了宮廷愛情和貴族之間愛情的虛無和婚姻中的肉欲。對于拉瓦契來說,愛情本源自欲望,欲望在婚姻中達到極致。他點出婚姻的結合純粹是肉欲的驅使,和愛情絲毫沒有關系。
拉瓦契撥開愛情和婚姻虛偽的面紗,暗示勃特拉姆對海麗娜的宣誓就像自己對鄉(xiāng)下姑娘一樣,最終是會變心,是不可靠的。在劇終,拉瓦契沒有出現(xiàn)在勃特拉姆和海麗娜的婚禮上,這暗示了拉瓦契對他們的婚姻是沒有信心的,不相信這樣的結合能持續(xù)永久。干脆就不來湊這個熱鬧,讓那些自認為聰慧的人看著熱鬧,拉瓦契一個人孤獨、寂寞和辛酸。
拉瓦契對自己的憐愛,對愛情婚姻的嘲弄,對性和貞潔的大發(fā)議論,其看似玩世不恭的人生態(tài)度和猥褻下流的言論直擊人世間的丑惡和世風日下的習氣,與全劇抑郁陰沉的氣氛一脈相承。作為劇中的小丑,拉瓦契的出現(xiàn)正是此劇的點金之筆。莎翁借拉瓦契之口,道出深邃的真知灼見。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