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祺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錯誤是學生思維過程的體現(xiàn),也是課堂教學的寶貴資源。心理學家認為:不給犯錯誤的機會,將會使學生錯過最好的學習機會。常言道:失敗是成功之母。錯誤有時會為成功鋪路,教師如能有效利用,學生將受益匪淺,提高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除了我們預見的之外,往往還有很多出乎我們意料的問題,在處理這些問題時,我們一定要考慮周全,謹慎行事,盡量給出學生滿意的答復或處理方案。
一、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敢于犯錯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總是在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之前就迫不及待地給學生以過多的啟示,生怕學生犯錯誤。學生犯錯后,教師就趕緊制止、批評學生,使學生不敢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不僅會使學生無法暴露自己的問題,也會使課堂氣氛壓抑、沉重。作為老師,我們應(yīng)該竭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心理環(huán)境,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思維特點,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思維個性,保護每一位學生的自尊心,寬容每一位犯錯的學生。如此,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思維活躍,沒有任何思想負擔,從而將各種問題暴露出來,加以解決。
例如,在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時,學生出現(xiàn)了這樣那樣的錯誤,我沒有生氣而是不斷地讓學生自己尋找犯錯誤的原因并及時改正。學生犯了錯誤,這不是什么大事,關(guān)鍵是老師要合理利用這一有效資源,并轉(zhuǎn)化為課堂教學的亮點,使課堂的教學活動更加豐富多彩。讓學生從錯誤走向正確,不僅能使學生收獲知識,收獲教訓,而且能使學生樹立自信。
二、對學生的錯誤進行分析,從“錯誤”走向“正確”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成功,增強克服困難的決心,從而樹立自信心。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學習課程的重要前提是學生擁有良好的學習情感與態(tài)度,而且這也是學生求實創(chuàng)新和克服困難的動力所在。學生的錯誤只要合理運用,就是一種很好的教學資源,能夠使學生的情感和思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學生的認知水平還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出錯是無法避免的,但老師一定要注重以人為本的原則,諒解、尊重出錯的學生。如此一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才能卸下心理負擔,擁有更加活躍的思維,也更愿意實踐和探索。
比如,在讓學生分析一篇短文時,學生的回答都不對,針對這種情況,老師不僅不能責罵,而且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仔細分析,找到他們犯錯誤的原因,使他們從錯誤走向正確。經(jīng)過老師的正確指導、鼓勵,學生在錯誤面前增強了自我反省的勇氣、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以及將語文學好的決心,形成實事求是的學習態(tài)度,將全部心思投入學習。
老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不同的觀念會帶來不同的課堂,老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將會對學生探究問題的積極性和學習的熱情產(chǎn)生重大的影響。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應(yīng)合理利用學生的錯誤資源。教學不是片面地將知識灌輸給學生,而是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親身體驗。學生各科知識的獲得本來就應(yīng)該靠學生自己探索以及同學之間的交流討論來解決,而由于思維方法的個體差異,學生會出現(xiàn)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對此,教師無論如何都不能簡單地否定或視而不見,而要給學生充分思考、充分探索的機會,耐心地傾聽學生的想法,讓學生把思考問題的過程展現(xiàn)出來,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從而加以改正,獲得進步。
三、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錯誤,有效利用這一教學資源
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學生犯錯其實就是學生在學習答題的過程中思維的體現(xiàn),是學生主動學習時必然會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老師應(yīng)把這種錯誤看做是一種有效的教學資源并合理利用,讓學生的思維、邏輯在錯誤與正確的矛盾中碰撞,從而擦出創(chuàng)新的火花,并由此提高學生的智慧、能力。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所犯的錯誤,老師要及時地發(fā)現(xiàn),并適時地對這一寶貴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利用,從而使學生在邏輯思維、知識能力以及為人處世等方面得到提高。
例如,在一次古詩詞教學中,有幾個學生回答錯了,其他學生便不敢再回答了。我沒有生氣,而是從其他角度來分析這幾個學生的答案的可貴之處,并加以贊賞,然后以微笑鼓勵其他同學大膽嘗試。果不其然,有更多的同學回答問題了,雖然不一定正確,但總算激活了課堂氣氛,也讓學生發(fā)現(xiàn)了自己與其他同學的差距,并進一步改正。
總而言之,學生犯錯不但不是一件壞事,相反是一種寶貴的教學資源,只要我們合理利用,就能夠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wù),從而使課堂教學更生動活潑。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