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勇
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海子這首詩以明朗清新的語言,唱出了詩人的真誠善良——愿每個人都能“在塵世獲得幸?!?,抒情自然而又真摯。但筆者通過對這首詩的詩眼及關鍵意象的分析,認為其真正的內涵是在表面的明朗中所蘊含的骨子里的憂郁、失意乃至決絕的情感,否定現實、堅守理想。
一、寫作背景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作于1989年1月13日。“囊中三升米,爐邊一束薪。誰問迷悟跡,何知名利塵。夜雨草庵里,雙腳等閑伸?!碑斠粋€人不為物拘,心靈自由,并且對自己所擁有的懷有知足感恩的心態(tài),那么他永遠都是快樂的。兩個月后,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河北省秦皇島市山海關附近臥軌自殺。這一事件,使得這首詩表面的輕松歡快與實際內涵之間產生了某種分離。
也許,正是從這首詩中,我們得以窺見詩人最后的生存思考。這個用心靈歌唱的詩人,一直都在渴望傾聽遠離塵囂的美麗回音,海子與世俗的生活相隔遙遠,甚至一生都在企圖擺脫塵世的羈絆與牽累。在20世紀80年代,海子是一個文化象征,代表了某種價值理念和精神原型:以超越現實的沖動和努力,審視個體生命的終極價值,質疑生存的本質和存在的理由為核心的激進的文化姿態(tài)和先鋒意識。
通過以上情況的羅列,人們應該有以下的感知:海子的眾多詩文以生存思考為主旨;海子漠視拒絕中原文化,關注西方文明及西藏文明。
二、詩文分析
“詩言志,歌詠言”。海子的詩文,表達著對生命存在的關注和思考,他呼喚著自由與幸福。但這自由與幸福,好像不在現實之中,現實中沒有它們存在的土壤,正如詩題中所表示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詩歌又是詩人人格的逼真?zhèn)鬟_,詩歌是詩人氣節(jié)的生動顯現,詩歌是詩人人性的婉曲訴說,詩歌是詩人志向的執(zhí)著堅守。正因如此,古人云:“詩者,志之所之也”;“詩者,持也,持人性情”。所以,此首詩中同樣有了“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執(zhí)著與決絕。
1詩題
文章題目,是文章之眼睛。讀其題目,可窺其精魂。此首詩文的題目為“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一題目,首先反映一個違背常理的問題,即“春暖花開”的景象與“面朝大?!钡拿?,大海之上永遠不會出現“春暖花開”的景象。那么,作者如此設計題目的用意是什么?首先,作者借此題目告訴世人他的理想與幸福植根的土壤不在身后的大地,即大地上沒有他的理想與幸福植根的地方,這反映作者對塵世的現實生活的一種背叛與遺棄,也就是一種否定。其次,作者也借此突顯文章的主旨,即對現實的否定,對理想的堅守。
2文眼
這首詩的文眼是“從明天起”與“我只愿”。也就是說,理解和彰顯詩文主旨的關鍵在此而非其他。
“從明天起”,這一意象所傳遞的信息是什么?明天,是一處在將來時的概念。這一意象的重復,表達的是作者對“今日”、對“現實”的否定。換言之,“從明天起”意味著“今天”的不如意、不幸福,“今天”的注定孤獨、暗淡,注定無法融入塵世的幸福生活;“現實”的不如意、不幸福,“現實”的注定孤獨、暗淡,注定無法融入塵世的幸福生活。
于是,后文雖有塵世人的幸福的真切描述,即“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但人稱的運用是一種對舉,即“我”與“你”,且“愿你”與“我只愿”又形成了一種對舉。這兩個“對舉”要告訴我們什么?詩歌至此,情感大起大落,突然發(fā)生逆轉,“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猶言塵世的所謂幸福與他無關,他在人生觀、價值觀上與世俗生活的對立,不甘“和其光,同其塵”,不甘墮入塵世成為俗人。
海子渴望幸福,但又不愿與世俗為伍丟掉詩人的純真。他只愿面對著大海,傾聽著花開的聲音和祈禱著塵世中的人幸福,在別人的幸福里寂寞著。所謂的塵世中的幸福原來都是詩人在為別人祈禱,詩人并不在其中,海子依舊是孤獨的海子。因而,無論是幻想抑或是現實中的塵世幸福,海子都無法觸摸。海子的春天依然是寂寞的、孤獨的。海子還沒來得及等到明天的幸福就帶著赴死的心臥在鐵軌下面了,選擇用死亡來遠離世俗的一切。一個“只”字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決心,他終于還是“一個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傾心死亡”,“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他的理想,他在呼喚,他要堅守。所以,詩的“文眼”依舊反映的是對現實的否定,對理想的堅守。
3意象與場景
詩文第一、二節(jié)虛構了詩人理想中的“幸福的人”的生活圖景:既有詩人向往的平凡生活的內容(關心糧食和蔬菜),又保持了自由、閑散的生活風格(喂馬,劈柴,周游世界),同時充滿著親情友情(和每一個親人通信/告訴他們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我將告訴每一個人/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一個溫暖的名字),更關鍵的是在于它的清靜、自由與獨立——獨立于社會人群的邊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種幸福是現實與理想、物質與精神的完美統(tǒng)一,充滿詩意田園牧歌式的情調,實在卻不乏閑適,清苦卻不乏浪漫。
但作者在每一圖景前都刻意地加上了“從明天起”這一屬于未來,屬于幻想的時間范疇。這就昭示出,這種自由閑散的、平凡真實的、溫馨真誠的“田園牧歌式”的生活不存在于“今日”,不存在于“現實”,不存在于“身后的大地”。所以,有人說,海子詩在貌似浪漫的精神中集中表現了詩人對于庸常生存現實的深刻摒棄與蔑視和自我理想的極度張揚與堅守。
詩文第三節(jié),詩人把三個世俗化的祝愿留給了陌生的世人:“愿你有一個燦爛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卻以一句“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最終把自己隔絕到了塵世生活之外?!爸辉浮眱勺知q言幸福是你們的,“我”情愿獨面大海,背對世俗。他把幸福的祝福給了別人,自己卻難于在塵世找到幸福生活。依舊的摒棄,依舊的否定,依舊的堅守,依舊的執(zhí)著。
4情感
縱觀全詩,詩人的情感大起大落。第一、二節(jié),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白“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似乎宣告要面向塵世,但第三節(jié),人稱一轉,將自己與“幸?!钡淖非笳吒綦x開來,表達自己拒絕塵世的滲透。所以,詩文從感情的方面再次否決了現實,表白對理想的堅守。
總之,這首詩表達的是作者的生存思考,表達的是作者對現實的質疑與否定,對理想的執(zhí)著與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