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珍,江琳艷
(1.永康市芝英中心衛(wèi)生院,浙江永康 321300;2.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浙江溫州 325000)
氧氣霧化吸入法是治療急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1]。傳統(tǒng)的氧氣霧化吸入連接法[2]常由于濕化瓶內芯易斷裂、濕化瓶老化、同一濕化瓶使用頻率較高等原因造成濕化瓶爆炸[3-4],給患者帶來傷害,也給護士帶來一定的臨床護理風險[5]。本院應用一次性醫(yī)用吸引器頭內套管的前三分之一作為濕化瓶的內芯,應用于氧氣霧化吸入,效果較好,現(xiàn)報告如下。
1.1 材料 氧氣表1付(去除濕化瓶及內芯),一次性醫(yī)用吸引器頭內套管1根(取前三分之一)。
1.2 方法 將一次性醫(yī)用吸引器頭內套管前三分之一作為濕化瓶的內芯,插入氧流量表的插內芯處,并將一次性氧氣霧化面罩連接管的一端接于吸引器頭內套管下端,見圖1。打開氧氣表調節(jié)氧氣流量至6~8L/min,即可使用。
圖1 一次性醫(yī)用吸引器頭氧氣霧化連接法
因一次性醫(yī)用吸引器頭內套管插入氧流量表的插內芯處大小、內螺紋合適,氧氣流量未受影響,霧化煙霧大小與傳統(tǒng)氧氣霧化連接法進行氧氣霧化相同,同種劑量藥物氧氣霧化耗時相同。
一次性醫(yī)用吸引器頭內套管制作原料為無毒聚乙烯,清潔、無味;吸引器頭連接吸引器的一端大小和氧流量表的出口處大小一致,無須改動即可使用;吸引器頭內套管可以取下,能一用一消毒,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后可繼續(xù)使用,且不宜損壞,成本低廉。一次性醫(yī)用吸引器頭內套管作為濕化瓶內芯,并直接與氧氣霧化裝置連接,從而解決濕化瓶內芯斷裂和濕化瓶爆炸的可能,提高氧療安全性,提高患者滿意度。
[1]顧永萍,孫國妹,朱小燕.兩種霧化吸入法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和治療效果的影響[J].護理與康復,2009,8(11):906-907.
[2]姜安麗.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1:465.
[3]方劍波,戴建平,呂劍杰.新型氧氣濕化瓶的研制與應用[J].護理學報,2010,17(6B):78.
[4]王麗君,王延利,王艷峰.自制氧氣濕化瓶保護袋[J].護理學雜志,2011,26(8):13.
[5]陳朔暉,陳妙研.兒科臨床護理風險事件分析及對策[J].護理與康復,2007,6(8):55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