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清
全國“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荊門日報傳媒集團記者楊永青著《四季沐情》,近日由長江出版社出版。
新聞前輩穆青曾飽含深情地說:“要當(dāng)好一個稱職的記者,目光和筆觸時刻也不能離開人民。只有在生活的激流中,才能寫出時代的篇章?!薄端募俱迩椤肥亲髡咴诩亦l(xiāng)生活中積累的新聞史料,是一部紀(jì)實的新聞通訊集。文中收錄了作者10多年新聞生涯的80篇作品,主要為通訊體裁,作者巧妙地將作品分成四個部分:春天的溫情、夏天的歡情、秋天的柔情、冬天的悲情,條理清晰,自成一體,別具特色。
全書有以下四個顯著特點:
實地采訪透視策劃功底。書中的很多篇章可見作者實地采訪中的勤奮身影,特別是每個部分的第一篇文章透視出作者的新聞策劃功底。作者走基層尋訪南水北調(diào)引江濟漢工程,冒酷暑約訪中國孝女劉芳艷,覓良緣采訪殘奧會冠軍何軍權(quán),奔外地探訪佘祥林。這些新聞人物或事件大大提升了全書的可讀性和關(guān)注度,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新聞雜記”彰顯社會責(zé)任。作者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在全書的每一篇新聞作品后都附寫了形式多樣的“新聞雜記”,包括新聞背景、記者手記、編輯評點、人生悟語等。不僅有翔實的例證、簡單的闡釋,而且有精煉的語言、深邃的說理,值得新聞工作者學(xué)習(xí)和借鑒,也增強了可讀性和實用價值,彰顯了社會責(zé)任,特別是一些評論的言語大大增強了此書的含金量。這正使新聞成了永恒的歷史,雜記成了閃光的悟語。也難怪,這些別具一格的新成之作在書籍出版后受到很多青年朋友們的關(guān)注和追捧。
語言精煉閃耀智慧光芒。作者作為一名老練的新聞記者,勤于深入基層一線,了解群眾疾苦;樂于關(guān)注百姓生活,反映人民心聲;慣于贊美潮流先鋒,謳歌時代風(fēng)采,其文新聞性、邏輯性都很強,讀來瑯瑯上口。文章有思想,見深度,有時像喝一杯烈酒,舒心透骨;有時又像喝一杯清茶,沁人心脾。讀其文,平中見奇,實中見真,雖說平實,少了華貴,但卻心無雜念,清若明鏡。情感真摯,情在景中,情景交融,景隨情變,思辯的雜記語言讓人品味無窮,受用不盡。
全景布局折射思辯頭腦。書中還有一些篇章是冰點深度新聞,如一組背景新聞《住嘴!吃野生動物者》、《紅磚正在被淘汰》等,雖然新聞已時過境遷,但話題不舊,常談常新。許多文章收錄時作者都進行了大量修改,標(biāo)題也重新進行了制作。作者從書的整體布局、標(biāo)題制作、圖片搭配、封面設(shè)計,都精心進行了斟酌和推敲。封底上的四句話:“一曲壯懷激烈的四季情歌;一部朋友囑托的雅文集錦;一段新聞筆調(diào)的歷史記錄;一次哲理闡釋的人生頓悟”,正是抒懷動情的宣傳詞。這真是一本新聞寫作的借鑒讀物;一本閑暇娛樂的通俗讀物;一本為人處世的青年讀物。讓不同價值取向的每個讀者都能找到可讀的興奮點。
荊門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荊門日報傳媒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社長賴建權(quán)在序言中對作者的勤奮、嚴(yán)謹(jǐn)和執(zhí)著給予了肯定和贊揚。長江大學(xué)文理學(xué)院院長沈光明教授也對其給予了中肯的評價:“翻開作品集,足以見其勤奮耕耘,用心為文,讀來既有文人的浪漫,又有新聞記者的敏感;既有年輕人的青澀,又有成年人的老道;既有似水的柔情,也有如冰的堅毅。真是春夏秋冬景不同,喜怒哀樂情相依,四季沐情,人間有愛!”作者就讀的長江大學(xué)原班主任老師樊斌教授讀到此書后感慨萬千,還欣然賦詩一首:“安寧冬日暖如春,細(xì)品賜書肺腑馨。心底鵬程標(biāo)儒雅,毫端靈性走雷霆。新聞歷史瞬間轉(zhuǎn),學(xué)養(yǎng)書香萬古銘。沐情四季文情茂,低碳翰林楊永青?!背浞直磉_(dá)了一位年逾八旬的老師對青年學(xué)生的真誠祝福和無限期待。
“無瑕人品清于玉,不俗文章淡似仙。精神到處文章老,學(xué)問深時意氣平。”這是作者楊永青文學(xué)追夢和做人的座右銘。一位有思想、敢擔(dān)當(dāng)?shù)那嗄暧浾?,用烘云托月之筆將一個個鮮活的新聞人物刻畫得入木三分。在當(dāng)今如火如荼“走基層、轉(zhuǎn)作風(fēng)、改文風(fēng)”的實踐中,《四季沐情》無疑是一部難得的新聞集大成的佳作。整本書不像現(xiàn)在有些年輕人只追求華麗而不接地氣,讀了味同嚼蠟,而此書緊扣時代脈博,弘揚主旋律,內(nèi)容豐富,文字清新,語言樸實,圖文相生,讀來使人酣暢淋漓,許多大學(xué)生說尤如醍醐灌頂,真正值得借鑒和品讀。<\\Y8\本地磁盤 (F)\2011-新聞前哨\2014-1\BBBB-.tif>
(荊門日報傳媒集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