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乎
慎言生死,不僅能避免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驚嚇和恐慌,而且讓他們更認真地看待生命。
兩歲的女兒正在觀察一只蒼蠅,它靜靜地躺在桌面,將近干枯。我拿書頁做驅(qū)趕狀,假裝讓它飛走。女兒說:“嗨,它已經(jīng)死了,怎么會飛呢?”這是我第一次聽見女兒說“死”這個詞,讓我有點驚訝。
我不確定女兒對死亡有多少理解,但她不再談,我也不問,尷尬地笑著,拿走了蒼蠅的尸體。
不久后的一天,女兒看見一個老婆婆拄著拐杖,蹣跚而行。她問媽媽:“奶奶的腿受傷了嗎?她的媽媽哪里去了,為什么不來扶她?”媽媽回答說:“她的媽媽去了天堂?!薄笆裁唇腥チ颂焯茫俊薄耙粋€人去了天堂,就再也不會回來了?!薄澳敲茨愫桶职謺ヌ焯脝幔俊薄暗饶汩L大以后,有一天爸爸和媽媽也會去天堂?!迸畠寒?dāng)場就哭了。
接連幾天,女兒都從夢中驚醒,哭喊著:“我不要長大,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去天堂?!蔽覀円辉侔参亢统兄Z之后,情況才有所好轉(zhuǎn)。
在我看來,媽媽犯了一次錯誤:對幼兒來說,死亡的話題,跟性話題一樣,有問必答,答必誠實;但是點到為止,不必多言;且不問不理,更不要主動談及。
我一直在回避這個話題,所以才會出現(xiàn)驅(qū)趕死蠅的行為。
孩子的好奇心和理解能力往往超出大人的想象,三歲以后就不再容忍簡單的回避了。女兒會問一些終極問題,比如:沒有人的時候,地球上有什么呢?我答:“花鳥魚蟲都有”。她追問:沒有花鳥魚蟲的時候呢?沒有宇宙的時候呢?什么都沒有的時候呢?這些問題之中,自然就包含了:恐龍到哪里去了呢?
有一個繪本故事說,小象的媽媽被獵人射殺之后,小象傷心地離開了森林,到城市里去生活,經(jīng)歷了種種遭遇。我覺得象媽媽被獵人射殺的情節(jié)太過殘忍,就改成她只是受傷了??墒牵∠筮M城以后,女兒追問:“他為什么不想媽媽呢?他媽媽為什么不來找他呢?”
有一些講解死亡的故事,可以幫助孩子理解生命。繪本故事《象老爹》講一頭大象和小老鼠相依為命,大象終于老得要去天堂了。小老鼠不肯讓他離去,他又從去天堂的獨木橋頭回來了。大象越來越老,眼近瞎耳近聾,腿腳不再靈便。學(xué)會了獨立生活的小老鼠,知道終有生離死別的一天。她主動幫助象老爹修好了獨木橋,陪伴他走到天堂口。
畫面上,那個大象天堂不過是一個郁郁蔥蔥的山頭。女兒憂傷地說:他死了。我抱著她,腦子里也浮現(xiàn)出那些關(guān)于生死的永遠沒有答案的問題。
有一天晚上,女兒拿來一本《死亡是什么》,讓我給她講一講。我覺得她太小了,不能完全消化書中內(nèi)容,便跳著讀。她不樂意,用小手指著我跳過的地方,而且不讓我自由講解,說:“你照著讀?!蔽胰匀怀晒Φ芈┳x了一些。讀完以后,她拿過書去,面色凝重地,獨自翻看了很久。
有一年我們住在鄉(xiāng)下,去鎮(zhèn)上超市要經(jīng)過一片墓地。墓碑、蠟燭、鮮花和偶爾佇立的人們,構(gòu)成一種肅穆的氛圍。前不久再回去時,女兒指著墓碑問:“這是什么?”我說是墓碑?!笆裁词悄贡磕贡脕砀墒裁??”“等你長大一點,爸爸再給你細講?!薄岸啻螅鍤q嗎?”“是的,也許可以。”女兒不再追問。
慎言生死,不僅能避免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驚嚇和恐慌,而且讓他們更認真地看待生命。有一次看到網(wǎng)絡(luò)上關(guān)于人性善惡的討論,有人提出:不要說什么孩子都很善良的話,我小時候活剝青蛙皮就毫無憐憫之心。他的話得到很多共鳴,甚至討論出孩子天性殘忍的結(jié)論。
這些討論者都很誠實,也敢于挑戰(zhàn)成見。不過我相信,女兒這樣的孩子,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情。一朵花的枯萎,都會讓女兒感到難過。在繪本書和動畫片中,青蛙更是可愛的朋友。
很多人年幼時的生活環(huán)境中,生死都太隨便。一頭大活豬,轉(zhuǎn)眼間就變成盤中的美味,大人小孩都不回避。白刀子進紅刀子出,以及豬在臨死前的凄厲嚎叫,還隱約帶來一些快意。殺不了豬的孩子,去折磨青蛙和麻雀,也就一點都不奇怪了。
前不久四川閬中警察當(dāng)街打死流浪人的愛犬,圍觀人群有說有笑,引起網(wǎng)民震驚,動物保護組織也表示抗議。人們談?wù)摰亩嗍侨诵院偷赖聠栴},其實這些虐殺者和圍觀者未必時時事事都殘忍,他們在別的方面也可能非常善良。他們的殘忍來自生活環(huán)境中人們對待動物生死的態(tài)度。
清明節(jié),斷魂時。掃墓,燒紙,墓碑前的默念,對著照片的回憶,不僅寄托大人的哀思,也是一個幫助孩子理解生命的機會。(來源:《南方周末》,2014-04-11)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