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忠德
秦嶺的動物朋友
我慶幸自己生長在秦嶺山中,年紀(jì)很小的時候便能接觸到好些動物朋友。
我對秦嶺地位和意義的認(rèn)識,長期停留在書本上,抽象而虛幻。真正對秦嶺的感知,來自于動物朋友,鮮活而靈動。
麻雀、竹雞、畫眉、斑鳩,是我小時常見的,聽著它們的歌聲,看著它們嬉戲,就像一棵小樹不知不覺便長大了。夏夜里,秧田里傳來一陣陣高高低低,或急驟或舒緩的蛙鳴,我已習(xí)以為常了,但那大半夜公雞的一聲啼鳴,竟使我莫名振奮。我在山上放牛時經(jīng)常被野雞嚇一跳,走過叢林或灌叢時,它會突然從里面撲騰騰飛出來,邊飛邊發(fā)出“咯咯咯”的叫聲和兩翅“撲撲撲”的鼓動聲。野雞比家雞略小,尾巴卻長得多,雄鳥羽色華麗,善于奔跑藏匿。野雞,現(xiàn)在是被冤枉了,可我們那里依然這么稱呼,幾乎沒誰知道它那很好聽的學(xué)名——環(huán)頸雉。那時錦雞多得很,對面山坡上那片松樹林里,到處閃動著它們靈巧的身影,雄雞羽毛是艷紅伴著金黃,夾在一群麻褐色的雌雞中間格外顯眼。我們那里把杜鵑鳥稱為“陽雀”,“貴——貴陽”“貴——貴陽”,能不知倦怠地叫個通宵,常常把我聽得心里發(fā)酸,生出些薄薄的凄涼。兔子、麂子、野豬,就在我家周圍山上活動,時常竄到地里吃莊稼。野豬最是膽大,竟然偷偷溜進村子,與家豬“偷情”,生出些長相丑陋卻不染瘟病的小東西。
后來,我在佛坪的光頭山、藥子梁、大古坪見識了“秦嶺四寶”,便驚嘆于大熊貓的綿里藏針、金絲猴的精靈敏銳、羚牛的剛健持重、朱鹮的矯捷高貴。它們的存在是傳承歷史、延續(xù)自然的詩歌。
大熊貓是當(dāng)之無愧的稀世珍寶。遠在人類誕生前,大熊貓便在這一藍色星球上體驗生命的快樂。如今,僅在我國川陜甘的部分地區(qū),分布有野生活體。大熊貓分為四川亞種和秦嶺亞種,秦嶺亞種被譽為國寶中的“美人”。1985年以來,秦嶺佛坪等地陸續(xù)發(fā)現(xiàn)棕色、白色熊貓,其色彩至今仍是未解之謎。大圓臉、明亮的大眼睛、一對大圓耳、柔軟的四肢、扭來扭去的女性走路姿態(tài),使我們驚嘆,讓我們愛憐。
金絲猴的珍貴程度與大熊貓不相上下。這個大家族有四支血脈,川金絲猴、滇金絲猴、黔金絲猴、越南金絲猴。前三支生活在云貴川,為我國所特有。人類活動范圍的不斷擴大,把它們逼近高山峽谷,擠到荒寒瘠薄的地方。它們美麗高貴的身影在叢林深處跳躍,閃耀著神秘的光芒,吸引著我們?nèi)ヌ矫厝じ?。秦嶺金絲猴屬于川金絲猴,被稱作“美猴王”。人們通過食物招引的方法,把它們請出深山,請到大坪峪,和我們面對面做朋友。
羚牛,相傳是武成王黃飛虎坐騎五色神牛的后代,四川亞種、秦嶺亞種為我國特有。它的美在于雄壯傲氣,那結(jié)實的肌肉撐頂著金色毛皮,勾勒出清晰的線條,給人以力與美的震撼,一對大扭角更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故亦名“扭角羚”。每年夏季,羚牛從四面八方匯聚到藥子梁,形成幾十乃至百十頭的超大繁殖群,為雄偉壯觀的秦嶺平添一抹令人向往的詭秘與神奇。
朱鹮家族的故事最多,從世界廣布到銷聲匿跡。1981年,我國科學(xué)家在陜西洋縣發(fā)現(xiàn)僅存的7只野生朱鹮,“東方寶石”家族再次迎來種群復(fù)壯的春天。朱鹮被認(rèn)為是“吉祥鳥”,正是陜西的朱鹮,給全世界帶來吉祥。
還是佛坪的高山密林里,見到了鬣羚、斑羚、黑熊、林麝、麂子、刺猬、竹鼠、禿鷲、金雕,以及各種色彩豐富、或呆笨或聰慧的雉雞。
如今我在古城,經(jīng)常能見到麻雀、鴿子,春夏季節(jié)有一些候鳥,遠遠地還能聽到“咕咕——等”的鳴叫。西安是座大都市,人眾車多,霧霾懸空,近些年卻重視植樹造綠,引來這些可愛的曾一度消失的鳥兒,便覺得自己很幸運。
動物是我的鄰居和朋友,曾經(jīng)與我朝夕相處,而今和我同居一城,是我生命中的一分子。然而,我對這些鄰居朋友了解多少?
大約是在“非典”以后,我開始有意識將目光投向秦嶺,投向佛坪,書寫我眼里心里的大熊貓、金絲猴、羚牛、朱鹮、野豬、黑熊、血雉、麻雀……我是想以這種方式走近鄰居,親近朋友,以一顆平等真誠之心,與他們交流談心,傾聽記錄他們的前世今生、喜怒哀樂。
史話熊貓
大熊貓,好似人類強勢中的強勢、第一世界中的一等公民,它就是動物世界的國家元首、聯(lián)合國秘書長。
大熊貓有著悠久而坎坷的歷史,被譽為“國寶”“活化石”。早在800多萬年前,它就生活在這個奇妙的星球上,“始熊貓”是今天熊貓的先祖,體形只有現(xiàn)在熊貓的一半。然而,我們對它的認(rèn)識只有145年。大熊貓的稱謂曾經(jīng)模糊而混亂:諸如貘、羆、貔貅、白熊、花熊、竹熊、大熊、銀狗、峨曲、執(zhí)夷、猛豹、虞花熊、大浣熊、杜洞尕(藏)、猛氏獸、食鐵獸等等。古人竟然稱之“食鐵獸”,可見它也曾兇猛剛烈,遠非今天這么嬌憨溫順?!渡袝分蟹Q其為“貔”,陸璣注云:“[貔]似虎或似熊,一名執(zhí)移,一名白狐,遼東人謂之白羆?!惫湃藢⒈孔究蓯鄣男茇埮c老虎黑熊平起平坐,對它的敬畏可想而知。
它曾是大熊貓——劍齒虎動物群中的一個舉足輕重的成員。1.8萬年前的第四紀(jì)冰期,氣候劇變,威武雄壯的劍齒虎、劍齒象、中國犀皆沒逃脫宿命,這個動物群中的上百種成員走到了歷史的盡頭。這些猛獸是怎么消失的,我們不知道,但熊貓知道,可它永遠不會告訴我們。反正它們神奇地存活下來,成了自然界的劫后遺老。迄今保留著許多古動物的特征,腦容量小,消化器官簡單,骨骼很笨重。
所有的生物種類都在優(yōu)勝劣汰中進化,奔跑得更快,更加兇猛機智。熊貓拒絕改變,它仍是慢吞吞的,相信總有可口的美味在等著。然而,可供捕食的物種在一點點絕滅,有一天它不得不面對這樣一個殘酷現(xiàn)實:它可以得到的食物太少了。以它的本性,完全有理由像老鷹那樣專等著吃腐敗的尸體,然而它沒有老鷹那樣敏銳的目光和矯健的飛翔能力。按著生物進化的法則,下面一個絕跡的該是它了。哪知懶惰者自有懶惰者的福氣,與那些“士可殺不可辱”的動物不同,它背叛了祖輩的食肉準(zhǔn)則,選擇了吃竹子,成為肉食類動物中唯一吃素的和尚。
大熊貓曾經(jīng)非常興盛,從北京附近的周口店,往南向西,一直到毗鄰的緬甸和越南北部。氣候的急劇變化和人類活動的擴大,帶給它們滅頂之災(zāi)。棲息地不斷削減日益破碎,它們無奈退縮至川、甘、陜的涼山、大相嶺、小相嶺、邛萊山、岷山、秦嶺南坡被長江眾多支流切割出的30多個“孤島”,過起孤獨凄涼的隱士生活?!肮聧u”上殘存的1596只大熊貓,也代表著全世界的野生活體數(shù)量。
世界鳥獸志忝列詞條“大熊貓”,是1869年之后的事。那年5月4日,法國神甫阿曼德·戴維把獵手在四川寶興捕到的一只“竹熊”命名為“黑白熊”,將其做成標(biāo)本,送到法國國家博物館。博物館主任米勒·愛德華茲根據(jù)外形特點定名為“大貓熊”。1939年,重慶平明動物園舉辦大熊貓標(biāo)本展覽,由于排版和中文讀法,參觀者把標(biāo)牌上的“貓熊”讀成了“熊貓”,從此,“大熊貓”的這個現(xiàn)代名稱誕生了。
稱謂確定了,一場大爭卻隨之而來:熊貓種屬到底歸于熊科還是浣熊科?兩派針尖對鋒芒,各說各的理,唯有熊貓冷眼旁觀。一個多世紀(jì)的論爭,把大家都整累了,想想在為誰忙啊,于是有了一個妥協(xié)的結(jié)果,就是讓其自立門戶——食肉目“大熊貓科”?!靶芘伞边€是略占上風(fēng),因為“浣熊派”承認(rèn)了熊貓與熊類關(guān)系更近的事實。然而,前年年初出版的一本科普讀物依然把熊貓歸于“熊科”,習(xí)俗的力量可見一斑。
在中國國門尚未打開的1961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宣告成立,將大熊貓圖案作為會旗和會徽。從此,有兩面旗幟插遍全球:一面是管理人類社會事務(wù)的聯(lián)合國旗;一面是保護所有野生動植物的熊貓之旗。
人類這個自視清高的物種,從來沒有給予哪種動物如此高的榮耀,視熊貓為吉祥、忠厚、和睦的象征,用眾多美好辭藻來描繪,令其登堂入室尊為貴賓,甚至作為最珍貴的國禮相送。每只圈養(yǎng)熊貓都被登記入冊,擁有自己的國際譜系編號,享受最優(yōu)良的待遇。作為動物界的大明星,熊貓的吃喝拉撒、發(fā)情婚配、生兒育女,都是人們關(guān)注的焦點:所有隱私(包括性行為)可以在所有媒體刊播,而明星的隱私(婚外情、嫖娼等等)只能見諸小報小刊——我的一個同事每天必抽去某報娛樂版后,才讓兒子看;政治領(lǐng)域的大小官員們,平時只能見到其正面而陽光的報道,各種隱私是不能隨便提的,只有那些被黨紀(jì)國法懲罰的除外。同樣是隱私,卻不可同日而語:披露熊貓的隱私是為了所謂科研,名正言順;對明星隱私的報道是為了滿足人類的窺癖,上不了臺面。
大熊貓成為“世界公民”的歷史,幾乎與我國的對外交往同步。漢唐時,中央政府為了邊疆穩(wěn)定,用女色去安撫少數(shù)民族首領(lǐng),便有了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入藏。大熊貓也充當(dāng)起類似角色,公元685年,唐玄宗送給日本天武天皇兩只大熊貓,這是熊貓首次作為“友好使者”出國。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時,中國以熊貓作為國禮相送?!度A盛頓郵報》發(fā)表評論:“周恩來通過可愛的大熊貓,一下子把美國人的心征服了?!?/p>
旅居南澳洲熊貓網(wǎng)網(wǎng)、福妮,只吃當(dāng)?shù)匾环N竹子,其余的從兩千多公里外的澳洲其他地方空運。生活在聯(lián)邦德國的寶寶,吃的竹子是用專機從法國空運而來,還要冷藏消毒保鮮。據(jù)說,美國總統(tǒng)出訪時,也是空運了廚師和食物的。戴麗是世界首例成功接受截肢手術(shù)的熊貓,手術(shù)方案是經(jīng)國家林業(yè)局批準(zhǔn)的,每一只熊貓死亡都要上報各級林業(yè)部門。熊貓出國,更需要四位總理級人物簽字。
中國政府每隔10年左右對其野生種群生存狀況、數(shù)量進行一次全面調(diào)查,一位動物專家感嘆道,世界上沒有其他物種享受此種“舉國體制”。我在佛坪采訪時,當(dāng)?shù)厝艘捕啻握f,熊貓是背著紅頭文件的,比人值錢。
人有容貌美和心靈美,后者最重要,也最持久。熊貓亦然。憨態(tài)可掬是形容其可愛的最高頻詞匯,大智若愚則是描述其內(nèi)在個性的最精確詞匯。
熊貓體形肥碩似熊,臉長得像貓,胖嘟嘟的身子,大大的頭,皮毛純凈,非黑即白,白處勝雪,黑處似墨,一對黑眼圈像戴著副墨鏡,臉上似乎總掛著微笑,和藹可親,善良厚道;舉止斯文,像紳士一樣踱步,拖著肥胖的身體,大搖大擺地走,頭埋得低低地走;行動緩慢,關(guān)節(jié)卻很靈活,像柔道演員一樣做各種動作,高興時卷成一團,隨地打滾,翻筋斗……
這副超萌樣,哪能不討得全世界各色人種、男女老幼的歡喜。然而,世界上有比熊貓更瀕危稀少的物種,也有種種性情“可愛”和科研價值高的物種,卻獨有它們最被寵愛。我以為熊貓的性格特征,是我們所欣賞和喜愛的。
熊貓的腸子沒有隨之進化,依然保留著食肉動物的長度,比食草動物短,也沒有食草動物既可貯藏又能反芻的胃。竹子本身營養(yǎng)成分少,體內(nèi)存留時間短,來不及吸收就被排出體外。熊貓只好狠著勁多吃快拉,吃飽就睡,醒來便吃,以維持龐大身軀的能量需求。熊貓專家雍嚴(yán)格說,成年熊貓每天花12-14個小時進食,能吃43公斤去殼的竹筍,人工喂養(yǎng)的日進食量可達76公斤,每10-15分鐘排一次糞便。
頑固的背后是隨勢而為,它們不是和尚,并不遵守吃齋不吃葷的清規(guī)戒律。為滿足口腹之欲,也為強筋壯骨,不定期地吃點肉,合理營養(yǎng)膳食。最大的倒霉蛋是竹溜,這家伙與熊貓爭食,又絕對處于劣勢?!扒治翌I(lǐng)地者,殺無赦!”熊貓撞見竹溜,非但不友善,反而“烹而食之”,美美地消受一頓。有時吃木炭和舐咬鐵器或粘有油膩鹽漬的器皿,有的地方志便稱之“食鐵獸”。
熊貓為了生存,還選擇與身邊自然環(huán)境相似的顏色。“衣著”清淡素雅,黑白相間,夏天林深竹密,易于掩護;冬天與雪地巖石混為一體,天敵難以發(fā)現(xiàn)。熊貓毛粗,里面充滿髓質(zhì),毛層厚實,毛面含油脂,保溫性好,水汽不易透入。這身厚實的“皮襖”,幫它抵抗寒冷,不染風(fēng)濕不冬眠,還時常在雪地睡大覺。這種莊嚴(yán)的體色,一身好力氣和一口鋒利牙齒,對天敵也是一種威懾。
素食主義的熊貓,卻不過食草動物的群居生活,像虎、豹一樣獨來獨往,淡泊寡欲,孤芳自賞,若不到發(fā)情期,不與同類為伍。平時不顯山露水,一副蹣跚笨拙的模樣,真正跑起來快得很,還善于爬樹。溫文爾雅,與世無爭,柔得像只貓咪,野外見人不跑,肚子餓了來農(nóng)家吃喝,生病了向村民求醫(yī)問藥。若遇天敵侵犯或為領(lǐng)地、愛情相爭也能放手一搏,既恃強斗狠又伏高伏低,勇敢起來,那也是不要命的角色——動物園熊貓咬傷游人、撲殺孔雀,野生熊貓闖入峨邊縣咬死家羊,殘留在身上的嗜殺本能讓人驚懼;可膽小起來,也有些好笑——這不,秦嶺三官廟農(nóng)戶家黃狗巧遇路上溜達的熊貓,“汪汪”幾聲,就把個頭大過家狗幾倍的它嚇得躲起來。
原本是食肉動物的熊貓,不得已改變了食性,卻逃脫了絕滅的命運。它們適應(yīng)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揭示著明哲保身、大智若愚的處世真諦,亦為達爾文的進化論注入新的時代內(nèi)涵。我們不能光想著改造自然,也要順應(yīng)自然。這一點,我們要向熊貓好好學(xué)習(xí)。
沖冠一怒
“饑不擇食”的意思不用我饒舌,可它并不適用于熊貓,姑且不說熊貓對竹類食物的獨特嗜好,單說對性和愛情的選擇吧。
熊貓擇偶很挑剔,有的雖不期而遇,卻高不成低不就。雌性熊貓對雄性一定要“情投意合”,否則寧可忍受寂寞,也不濫用“感情”。野外雌性熊貓,只接受擂臺賽“冠軍”的求愛與云雨。圈養(yǎng)雌性熊貓是“拉郎配”,沒有競爭,卻講究緣分,看不上或年齡懸殊,即使欲火中燒,也要強忍饑渴,絕不茍且敷衍。若是彼此相中又同處發(fā)情高潮,便是干柴遇烈火,狂熱地?fù)肀вH吻,翻滾嬉戲,酣暢淋漓。若有雄性不知趣或太急迫,盡管情熱似火,雌性卻坐懷不亂,甚至大發(fā)脾氣動粗手,輕則躲避呵斥警告,脾氣暴躁的扇耳光撕咬,后果就頗多不妙。一只叫波波的雄性莽撞求愛遭對方咬傷下體,導(dǎo)致一個睪丸被手術(shù)切除,方保住命根和“性”福。性的滿足變成一種沒完沒了的身心折磨,欲火中燒的雄性必須把自己的能耐炫耀出來,那就是力量、靈巧、勇氣、智慧和耐力。只有贏得美女芳心,才能讓她乖乖上床。
熊貓平時獨來獨往,我行我素,與同類不相往來,過著與世無爭的“獨行俠”生活。要是在野外看到兩只以上的熊貓在一起,要么是母子,要么是發(fā)情期間雌雄幽會,要么是鏖戰(zhàn)擂臺的“參賽者”“啦啦隊”。每年3月中旬到4月中旬,秦嶺開始奏起生命的交響與狂歡,雌性抬起尾部,露出其隱秘部位,將肛周腺分泌出的動情激素摩擦在樹干留下氣味。山風(fēng)將氣味送出去,雄性聞到氣味,爭先恐后地聚集到雌性身旁。聲音也是表達細微性愛的特殊信號,雄性的叫聲似羊叫的顫音,雌性則像狗吠聲。誰都想摘取愛情的果實,實力與智謀成為取勝的關(guān)鍵。先是以聲音相脅迫,彼此發(fā)出可怕的叫聲。膽小體弱經(jīng)不起威脅的雄性識相地走了。若是雙方覺得個頭差不多,或持強逞勇,或抱僥幸心理,一場激戰(zhàn)就這樣發(fā)生了。后果是殘忍的,抓破臉面、咬爛耳朵、皮開肉綻是常事,甚至使對手命赴黃泉。
熊貓專家雍嚴(yán)格目睹拍攝到4位“男士”爭奪一位“美女”的打斗場面。那年3月,一個雨過天晴的下午,他們在李家溝聽到熊貓叫聲,空氣里彌散著熊貓發(fā)情期特有的、類似巴氏消毒液的氣味。利用樹林做掩護,架起攝像機和照相機,透過樹葉仔細觀察拍攝激戰(zhàn)情景。一只雌性熊貓爬在油松樹上觀戰(zhàn),一只兩歲大的幼仔在旁邊樹上酣睡,兩只體型相當(dāng)?shù)男坌栽跇湎屡慷?,不時發(fā)出低沉的吼聲,不遠處兩只頭部受傷、淘汰出局的雄性臥在石臺上,不時發(fā)出像似牛叫的聲音,久久地不忍離去。
突然,一陣騷動聲傳來。樹下兩只雄性兇猛地撕咬成一團,酷似狗打架的聲音傳出老遠。樹上的美人不斷發(fā)出像山羊一樣的叫聲,像是為它們鼓勁加油。旁邊樹上酣睡的小寶寶被吵醒了,好奇地看著大人們決斗。戰(zhàn)斗進行了十幾分鐘,失敗者沿著山坡逃去,而臥在石臺上的兩只雄性也知趣地走了。勇士面向美人發(fā)出帶著顫音猶如家羊一樣的叫聲,美人“哧溜哧溜”下了樹,一路小跑過來,撒嬌般地圍著它轉(zhuǎn)了幾圈,情意綿綿地伸出粉紅色舌頭,輕輕舔舐它鼻梁上的傷口,極盡溫柔體貼。一會兒,美人掉回頭將兩前肢搭在坡下樹桿上,尾部翹起朝向坡上的勇士。勇士愛情之火熊熊燃燒,迫不及待地將兩前肢搭上美人背部,雙肢緊緊抓住背部皮毛,下腹靠近尾部進行交配??赡芪恢煤徒慌浣嵌炔缓线m,很快勇士離開美人向坡上走出3米,美人哼叫著也向坡上移動2米,再次頭朝坡下,尾部翹起,勇士再次將前肢搭上美人背部哼叫著墮入愛河。66秒后勇士前肢摟住美人腹部,讓美人尾部蹲在其下腹部,呈坐姿膠著狀,持續(xù)105秒后美人脫離開,回頭對著老公哼哼唧唧,似乎欲意未盡。勇士接連打敗3位情敵,又是一番云雨,早已體力透支,靠在山石上大口喘著粗氣。美人爬在老公頭前哼叫了一陣,失望地爬上先前的樹桿,不斷發(fā)出叫聲,意在再次征婚。勇士暫時沒法滿足妻子的欲望,卻不允許給其他公熊貓機會,起身圍著妻子周圍轉(zhuǎn)來轉(zhuǎn)去,發(fā)出激烈的叫聲,防止其他公熊貓靠近。美人一陣哼叫,靜下來閉目養(yǎng)神,期待著再次比武結(jié)親。
勇士和美人的愛情之路算是順利的,而秦嶺里另一帥哥的情愛之路就很坎坷。帥哥為贏得美女芳心,在樹下苦苦守候9晝夜,最后還打敗一名情敵,用血汗和淚水譜寫出一曲感天動地的愛情之歌。
目睹這一切的是佛坪保護區(qū)高級工程師梁啟慧。事后他對我說,那次他們巡山時看見兩只成年熊貓在竹林里追逐,帥男窮追不舍百般獻媚,溫柔靚麗的美女不愿接受這份廉價愛情,無奈爬上一棵大樹,臥在距地面四米多高的樹杈上。帥男不停地繞著樹轉(zhuǎn)圈,仰頭發(fā)出羊一般的“咩咩”叫聲,溫柔細膩,有些低三下四。美女卻視而不見,毫不同情,竟然睡起大覺。
7天7夜過去了。艱苦的煎熬,沒有換來幸福的愛情,卻遭遇情敵的挑戰(zhàn)。帥男不吃不喝守候多日,體力已嚴(yán)重透支,卻也容不得情敵摘走成熟之果。為了愛情,為了尊嚴(yán),它毫不畏懼地迎上去,展開驚心動魄的搏斗。
它們互相用利爪、牙齒和身體,打擊、撕咬、撲壓對方,從山坡打斗到谷底,撕咬時牙齒摩擦的聲音清晰可聞,狗吠一樣的怒吼響徹山谷,所經(jīng)之處樹枝、灌木紛紛斷裂,現(xiàn)場一片狼藉。戰(zhàn)斗異常慘烈,雙方互有勝負(fù),全身是血。狹路相逢勇者勝,帥男漸占上風(fēng),情敵逃上山梁,遠遠地怒吼示威,強忍饑渴,不敢靠近半步。
美女被圍困太久,饑餓難耐,樹下發(fā)生的一切已提不起興趣。對她來說,結(jié)果是最重要的,她只接受勇士的愛情,懦夫們到一邊乘涼去吧。觀看了片刻,就偷偷溜下樹,鉆進竹林覓食去了。凱旋的帥男滿懷期待回到樹下,卻發(fā)現(xiàn)上面空空如也,不知美女去了哪兒,垂頭喪氣地“呆”坐樹下……
就在帥男絕望的時候,美女卻興致高昂地回來了。它們鉆進茂密的竹林,開始溫存“云雨”,享受生命中那來之不易的美好時刻。然而,這已經(jīng)是第9天的事了。
它們看似海誓山盟堅貞不貳,實則做的是“露水夫妻”,不等度完“蜜月”,便翻臉不認(rèn)人,各走各的路,他鄉(xiāng)再遇已是陌生客。也許,對雄性來說,交配的唯一目的是滿足性欲,以后的事與自己沒有關(guān)系,它才不做梁山伯呢。生養(yǎng)寶寶完全是妻子的事,真是個極不負(fù)責(zé)的丈夫和父親。
要是交配成功,母熊貓就不再找其他的公熊貓,而是安心懷孕待產(chǎn)。妊娠期5個月,每年8、9月間,懷孕的雌性熊貓便尋找樹洞或石穴產(chǎn)下可愛的小寶寶。
雄性為性愛產(chǎn)生的競爭,可以把最強壯、最機靈、最聰慧的基因遺傳給后代,確保種族的純凈與強盛。要是沒有競爭,雄性中的弱智、呆笨者和畸形者就會與雌性交配,生出比它們自己還呆傻懦弱的后代。這些先天缺陷的孩子,經(jīng)不起大自然的無情篩選,這類物種注定將走向毀滅。熊貓的情愛方式看似殘酷,實則聰慧。然而,任何事情都有例外。明星嬌嬌就拒絕了那只年輕力壯的雄性,卻對年老體弱的大豁做出塌腰、抬尾等交配姿勢,還發(fā)出溫情的“咩咩”聲。也許嬌嬌認(rèn)為,老年伴侶生存經(jīng)驗豐富,存活能力強,愛情結(jié)晶的后代當(dāng)然體格健壯。
教子有方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情感。熊貓媽媽對子女的愛真純無私穿越時空,留下最動人、最銘心的溫暖。
熊貓居無定所,哪里黑了哪里歇,常年過著流浪漢生活。只在發(fā)情期才和雄性熊貓幽會,結(jié)下愛情的果子。雄性只管享樂,不承擔(dān)作為父親的一點兒職責(zé),剛交配完便去云游四方。雌性只好獨自承受分娩時的喜悅與痛楚,用圣潔的母愛含辛茹苦撫養(yǎng)孩子,孤兒寡母相依為命。到了臨產(chǎn)期,母熊貓結(jié)束流浪,選擇一個安全隱蔽的樹洞或巖洞,銜來樹葉、干草、苔蘚鋪在里面。臨產(chǎn)時,它幾乎不吃不喝,甚至干脆棄食,靜心等待嬰兒出世。
母體大生的嬰兒也大,熊貓卻是個例外。嬰兒生下來時只是個胚胎,和媽媽迥然不同,全身呈粉紅色,身上長有稀稀拉拉的白色胎毛,很像剛生下來的兔仔或白老鼠,連眼睛長在何處也難以找見。這么弱小的生命,又生在寒冷多雨的秋季,最需要母愛的精心撫慰,不能壓著凍著餓著,叼在嘴里不敢咬著。熊貓媽媽絕對是模范母親,幼仔出生一周內(nèi),寸步不離洞穴,不吃不喝,用前肢摟住,不停地用舌頭舔撫。媽媽用前肢摟抱,使其爬到胸前吮奶,吃完一邊后,媽媽用前肢托住,以嘴相助,將其換到第二個乳頭。每次吃奶后,媽媽用前掌和嘴并用,將幼仔抱起,舔其肛門刺激排便,還把排出的糞便吃掉。20多天后,幼仔的毛已長齊,媽媽用嘴銜著到洞外曬太陽,自己在附近覓食,時時留意著幼仔的動靜。40多天后,寶寶的眼睛完全睜開,2個月后才能搖搖擺擺地走路。3個月時隨著媽媽在竹林中穿行,有時自己走遠了,媽媽便發(fā)出“羊”叫聲召喚。4個月后,幼仔吃完奶,就能爬上樹睡覺,發(fā)出“哦哦”的叫聲與媽媽聯(lián)絡(luò)。別看新生兒的個子小,叫聲卻很大,像嬰兒啼哭,又似初生小狗吠叫。個子逐漸長大,叫聲逐漸變小。兩個月以后的叫聲既不像嬰兒啼哭,也不似小狗吠叫,而像羊叫。
突然遇到危險,幼仔就會發(fā)出響亮的叫聲,向媽媽呼救。媽媽會飛速趕來,把敵人趕走或叼著嬰兒轉(zhuǎn)移;萬一脫不了險,會豁出命來抵抗。雍嚴(yán)格說,幼仔發(fā)出叫聲,媽媽多在2、3分鐘就趕到洞邊,接近洞口時先停下來觀察四周情況,看到人或其他動物在洞口,猛沖上來,瞪著雙眼威脅對方。有人在附近,它會很快地到洞口叼起幼仔逃離,然后將嬰兒藏起來。有時在洞外突然見到人,會向洞穴的反方向跑去,走一段停下來看看,人走近時再走,最后繞個圈子回到幼仔身邊——它是在轉(zhuǎn)移方向?qū)⑷艘?,玩的是“金蟬脫殼”呢。幼仔夜里吃奶,白天在樹上睡覺,媽媽守在樹下。幼仔易受天敵傷害,睡在樹上自然安全了。那次在光頭山,剛下過雨,雍嚴(yán)格突然聽見前面有響聲,就見一只熊貓從竹林晃悠出來,身后跟著兩個幼仔,你摟我,我摟你,邊走邊玩,悠閑自在。媽媽卻一點兒也不輕松,不時回頭張望,警惕著四周的動靜。
佛坪保護區(qū)黨高弟他們野外巡邏時,發(fā)現(xiàn)一個石洞,里面住著熊貓媽媽和幼仔。幼仔翻過媽媽的背向洞外張望,媽媽總是把它抓到自己背后,一連三次,惹怒了媽媽,遂向幼仔發(fā)出“咝咝”的威脅聲。幼仔吃媽媽的奶,媽媽要吃東西才能有奶。媽媽外出覓食前,先在附近觀察一番,確認(rèn)沒有危險,還咬斷一株帶刺的灌木,拖來擋住洞口。直到媽媽覓食回來,才把灌木移開。
西河保護站站長熊柏泉野外見到一對熊貓母子在雪地里親昵,打滾玩耍。后來,熊貓媽媽沿山坡向上緩慢走去,幼仔頑皮地從屁股后面爬上去抱住媽媽前胛部位,讓媽媽背著自己踏雪行走。他拍下這溫情感人的一幕,用影像記錄了野生熊貓的背仔愛仔。
大自然是殘酷的,只有那些健康的、適應(yīng)性和競爭性強的生命,才有可能生存繁衍下來,否則將被淘汰出局。動物的教子之道很嚴(yán)格,對自己的孩子愛而不寵,講究方法。老鷹是所有鳥類中最強壯的種族,不遵守平等原則,一次孵出四五只,獵捕回來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誰搶得最兇就給誰,瘦弱的吃不到食物只有餓死,使得最兇猛、最強壯的小鷹存活下來。熊貓媽媽也深諳此道,從不嬌慣孩子,手把手傳授孩子一整套取食、爬樹、避險、逃生的生存本領(lǐng),孩子一旦能夠獨立生活,便讓它遠離自己而去。
佛坪保護區(qū)科研人員曾目睹熊貓媽媽教幼仔過河的場景:熊貓媽媽在鵝卵石上跳來竄去,行動甚是敏捷,騰騰幾下就跳過河,站在一棵樺樹下,昂起頭,發(fā)出像狗一樣的低沉叫聲。一只不到兩歲的幼仔應(yīng)聲而來,從竹林邊徑直來到河畔,用前肢拍打水面試探深淺,踩著光滑的鵝卵石準(zhǔn)備過河。河中亂石突兀,水流湍急,漫過好幾處鵝卵石。幾次努力都沒成功,有一次差點掉進水里,嚇得連忙退到岸邊,再也不敢動彈。
熊貓媽媽在河對岸緊張地看著,看孩子過不了河,焦急地返回來,與它頭碰頭呢喃細語,像是教授過河秘訣,孩子時不時發(fā)出嗚嗚聲。媽媽決定領(lǐng)著孩子過河,一邊走一邊回頭望,鼓勵孩子大膽些。幼仔還是膽怯得很,媽媽過去了,它卻從河中間退回去。反反復(fù)復(fù)好幾次,媽媽終于發(fā)起脾氣來,坐在石頭上尖聲吼叫,嚴(yán)厲訓(xùn)斥。孩子見媽媽發(fā)火了,嚇得縮成一團,再也不敢馬虎了。小家伙站在河邊足足半個小時,苦苦思索著,最后沿著媽媽蹚過河的地方,踩著媽媽踩過的石頭,小心翼翼地渡過河,蹦跳到媽媽身邊。看到孩子的成長進步,媽媽甚是欣慰,輕輕撫摸著孩子濕漉漉的毛發(fā),頭碰頭呢喃,一個勁夸孩子聰明勇敢。
熊貓媽媽每三年產(chǎn)兩胎,幼仔長到一歲半的時候,媽媽又要舉行擂臺淘汰賽,繁殖新的后代。再度發(fā)情前要把長大的幼仔趕走,不走就用武力,迫使其離開本群,加入到另外的群體,防止近親繁殖生出癡呆傻笨的后代。雍嚴(yán)格親眼看見那只叫秦亞的熊貓一歲半了,還賴在媽媽身邊,想吃奶想親昵,媽媽先是用聲音威脅,見孩子不聽話火了,一巴掌把它打到三米開外??磥?,媽媽是在迫使秦亞獨立生活呢。
雍嚴(yán)格還看見一只熊貓媽媽帶著孩子沿著“貓道”上光頭山,后來孩子長大了,媽媽想讓它離開自己,可小家伙不用帶領(lǐng)也能沿著媽媽走過的路線上山。第二年,媽媽選擇另一條道上山,孩子還在重復(fù)老路——聰明溫柔的媽媽就這樣輕易甩掉了孩子。沒有暴力,沒有呵斥,只用智慧,這位媽媽堪稱熊貓世界里最偉大的媽媽。
俠骨柔腸
最近看到一則熊貓咬傷文縣碧口鎮(zhèn)村民的消息,也許是閑得心慌,這只熊貓大搖大擺來到李子壩村閑逛,引來數(shù)百村民圍觀,大為自豪了一把。興沖沖走到村民關(guān)志全家菜地,與菜地主人相遇,好奇的關(guān)志全沒來得及躲閃,它卻以為是在故意擋路殺自家威風(fēng),遂大怒,咬傷關(guān)的右腳。
讀罷不覺感嘆:“這‘川派熊貓對人類如此不友好,實在有些兇猛霸道,還是咱秦嶺熊貓溫柔良善!”
秦嶺山高林密,人們曾以刀耕火種、采藥、狩獵為生,熊貓皮硬難用、肉粗難吃,又不糟蹋莊稼,犯不著捕殺;保護區(qū)成立后,加強保護和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生態(tài)意識和保護觀念;熊貓棲息地與村民耕地呈鑲嵌狀態(tài),互相經(jīng)常打照面,彼此見多不怪,相安無事。熊貓本就性情隨和,溫柔可愛,又覺得人挺友好,膽子就大起來,不攻擊人,也不怕人。野外與人邂逅,它會謹(jǐn)慎地跑開;若在開闊處相遇,它甚至敢和人親昵。也許它們知道,這個世界上人類是關(guān)心喜愛它們的。
佛坪保護區(qū)阮世炬、雍嚴(yán)格跟蹤一只叫乖乖的熊貓。乖乖開始見人來慌忙爬上樹躲避,慢慢地不懼怕人了,溜下樹進入竹林覓食,后來鉆進一個“人”字形巖洞,用嘴啃咬后肢蜱螨止癢。他們折了竹棍幫著瘙癢,它沒有反感之意,側(cè)身臥在石板上。他們大膽地用雙手接近它的軀體搔癢捉蜱,它顯得很樂意。他們又掰來竹筍,剝掉筍殼,送到面前。它也不客氣,伸出前肢抓住,放入嘴中,細嚼慢咽。他們把帶殼竹筍遞到它嘴邊,它張開大嘴叼住,像吃甘蔗一樣用嘴捋掉筍殼,左一口右一口,吃那鮮嫩多汁、味甜可口的筍瓤。乖乖食筍總是從基部開始,他們覺得有趣,就故意把筍梢遞給它,它嫻熟地用兩肢倒換過來,貪婪地大嚼起來。他們把竹筍放在石板上,它總是撿取最大的吃,然后光顧小一點的。遇到帶有霉酸味或其他動物取食過的竹筍,它寧愿挨餓,聞一下就閉上嘴巴。
三官廟村民何夷棟從小就與熊貓打照面,一只熊貓曾坐在他家房后石墩上休息,把他母親嚇了一大跳,熊貓卻不慌不忙走進山林。冬天還會住進村民牛圈,把牛嚇得落荒而逃,它卻安然自得住上幾天,走后好幾天牛還是不愿進圈。三官廟保護站的人說,有一年開春村民犁田時,一只熊貓來到地旁,像個雜技演員,一會兒打個滾,一會兒爬到石頭上表演“平衡木”,一會兒悠然地打瞌睡,待了很長時間才離開。
最近的一次人與熊貓親密接觸發(fā)生在今年3月11日。那天村民向?qū)Ю罴t興、三官廟保護站工人何明智、從事大熊貓野外研究的韋博士,給三官廟保護站送物資,走到火地壩時發(fā)現(xiàn)前方30多米外有只黑白花色的動物搖頭晃腦地迎面走來,仔細一看是只體態(tài)健壯的熊貓。韋博士示意大家停下腳步,給它讓路。熊貓也發(fā)現(xiàn)了人,稍停一下腳步,繼續(xù)慢悠悠地往前走,似乎不在乎他們的存在。20米、10米……大家靜靜地站在步道旁,又緊張又好奇,看著它一步步走近。隨行的土狗“小黑”輕松地觀望著,那匹馱東西的大紅馬把頭掉轉(zhuǎn)一旁瞇眼休息。走到距大家四五米遠的地方,熊貓停下腳步看看他們,一番思量后轉(zhuǎn)身慢慢走下路邊的河道。這時“小黑”走上前去,不緊不慢地尾隨著,目送它走上對面的山坡。
熊貓?zhí)耢o良善,是與老虎、獅子等猛獸相比而言的。畢竟是動物,身上葆有作為野生動物的暴烈、兇猛本性,有些熊貓并不比老虎豹子遜色。呂植親眼看見過一只叫杉杉的熊貓,將兩個試圖用大網(wǎng)捉它的年輕山民咬成重傷;遭遇過華陽惱怒她手中的相機,怒氣沖天地前臂一揮,將身邊一塊足有百多斤重的大石頭擊下山坡。嬌嬌與呂植最為相知相熟,它孕產(chǎn)期性情很是焦躁,曾抓起一根枯木,放進嘴里一通狠咬,木屑迸濺出老遠。有個新來的研究生,曾被嬌嬌家老二希望追得沒命地跑。希望是潘文石他們遇到的脾氣最壞的熊貓。
璇璇是一只年輕的雄性熊貓,相貌有些像四川熊貓,脾氣暴躁,剛烈兇猛,寄生蟲病折磨得它站不起來。農(nóng)民將它抬到大古坪保護站,關(guān)進一間結(jié)實的房子,木頭窗框上安插著鋼筋。它在里面鬧騰著,攀上爬下,見人就抓,沒人敢接近,急起來就用尖銳的牙齒啃咬窗框。治療了20多天還沒痊愈,它就發(fā)情了。欲火中燒的它,有天夜里將窗框啃爛逃回莽莽山林。這是人們沒有想到的,本來要把它送到樓觀臺搶救中心,它卻提前逃脫鐵籠的羈絆,去追求屬于自己的性愛與自由。
一只叫遙遠的8歲雄性熊貓,患有心臟腫大的毛病,叫聲大,脾氣也大。從三官廟野外搶救回來,不肯打針吃藥,見了穿白大褂的醫(yī)生,更是又咬又抓,曾把值班用的床板、盆子、勺子抓出了洞。臨死前,沒有一點力氣,還是不肯讓人擺布。秦嶺竟有寧死也不接受人類憐憫幫助的熊貓,也許它早早知道人類善行的背后也有不懷好意的一面。這種氣節(jié)與個性,讓我想起寧可餓死病死也不領(lǐng)取美援面粉的朱自清。
熊貓雖然溫柔善良,卻有驚人的“自衛(wèi)”能力。它與金絲猴、羚牛、林麝、野豬等鄰居們和睦相處,共享同一片藍天白云、森林河溪。熊貓一般不主動進攻其他動物,但遇到天敵和情敵時,必定堅決奮起還擊,毫不退縮,決不“手”軟。它有爬樹本領(lǐng),也有游泳高招,更是健步如飛的長跑“健將”。兇猛的黑熊、野豬遇到豺狗都“在劫難逃”,熊貓更與豺不共戴天。它是有對敵作戰(zhàn)的“策略和絕招”,仿如游擊戰(zhàn),打得贏就打,打不贏便跑。平時遇上了,熊貓會迅速爬上樹,等敵人走了,才慢吞吞下來;來不及躲避,也敢于交戰(zhàn),大聲吼叫噴鼻,似是發(fā)出警告。對于一意孤行、膽敢進犯的豺,熊貓揮掌上前,狠狠地教訓(xùn)一番,直至讓豺嘗盡苦頭。遭到豺群圍攻,它就爬上樹養(yǎng)精蓄銳,豺狗不會爬樹,只能圍著樹轉(zhuǎn)圈,干著急。等養(yǎng)足了神,就快速溜下來,把其引到開闊處,自己仰面躺下,四腳朝天。豺也是些“拼命三郎”,一看這樣子,以為把熊貓嚇昏了,就猛撲上來。熊貓是在以逸待勞,只見它一把揪住豺?qū)⑵浒丛谏硐掠帽橙啻?,那豺痛得亂叫亂嚎,鮮血直流,一命歸天。另一豺沖上來,熊貓掄起左掌,使勁拍在它頭上,這一掌力量極大,擊得豺暈頭轉(zhuǎn)向鼻青臉腫。再有一豺撲上來,熊貓又抓住它,連撕帶咬,將其拋出去,重重摔在地上。豺群遍體傷痕,攻擊沒有奏效,遂敗退而去。
“竹林隱士”平時獨來獨往,與同類漠然相處。只在發(fā)情交配的時候,雄性才開始追逐雌性,要想與“心上人”交配,必須通過擂臺淘汰賽這一關(guān)。只有冠軍才能享受愛情的甜蜜與幸福,留下后代,延續(xù)家族血脈。愛情是自私的,也是排他的。發(fā)情期的雄性熊貓一改平日的紳士風(fēng)度,為愛情和尊嚴(yán),大打出手,互相撕咬,滾作一團,不惜進行殊死搏斗。
叩門問藥
人受傷或生病時,有的不用吃藥就能自愈,更多的是進醫(yī)院找醫(yī)生。熊貓有了傷病咋辦?漫長的進化過程,使其練就了一身硬功夫,還能給自己治病呢。熊貓的常見病有腸胃炎、蛔蟲病、皮膚病、齲齒。熊貓感染蛔蟲胃里灼熱,就到河里喝水,緩解胃部不適。熊貓受了傷,用舌頭舔傷口,把唾液涂抹在上面——唾液能消炎殺菌抑制病毒;還到低山區(qū)活動,那里氣候溫和,方便飲水,更省力氣。它們更注意疾病預(yù)防,平時吃一些野當(dāng)歸、木澤、川芎,這些植物有藥用價值可以防治疾病;也舔食含硝鹽的土,獲得一些身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一般的病痛,就這么扛過去了。要是嚴(yán)重了,它們也束手無策,有的聽天由命,有的便向人求救。秦嶺熊貓通人性,有個三病兩痛,就向毗鄰而居的“好心人”求醫(yī)問藥,消災(zāi)去疼。
一只叫芳芳的雌性熊貓身患重病,臥地不起。保護區(qū)接到報告,立即派出搶救小組,乘車到?jīng)鲲L(fēng)埡,連夜趕了十多公里山路到達牌坊溝,將其抬回三官廟保護站搶救。
芳芳患齒檣骨膜炎、寄生蟲感染、腸胃病,病情嚴(yán)重。人們對它進行精心治療:先是捕捉身上的寄生蟲血蜱,接著手術(shù)拔掉一顆妨礙咀嚼的牙齒,還用營養(yǎng)豐富的精飼料和竹筍調(diào)理;待體質(zhì)有所恢復(fù)后,又用驅(qū)蟲藥打蛔蟲。芳芳一天天好起來,吃得多了,身體也強壯了。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保護站職工給它開過最后一餐飯,打開圈門,請它回山林。它和人有了感情,不大愿意離開。雍嚴(yán)格用它最愛吃的甜奶粉引逗,一遍一遍地招引,它才戀戀不舍地走出圈門,回過頭,又用前爪抓了幾下門,以示感謝和告別。附近村民也趕來送行,院子里熱熱鬧鬧。芳芳邁著碎步,渡過院內(nèi)一片菜地,越過小溪,來到站外草坪,蹚過小河,鉆進密林。
一個半月后,美國哥倫比亞史蒂芬斯女子學(xué)院院長桑普森博士來了,雍嚴(yán)格陪著客人辛苦奔波五天,終于見到漂亮溫柔的芳芳。那一刻,五十九歲的女院長激動得渾身發(fā)抖,一下子拍攝了四十個膠卷。她興奮地說:“我這次是專程來野外看熊貓的,我原來擔(dān)心見不上,現(xiàn)在不但見上了,還照了這么多相片。我回去以后要向我的朋友和家人介紹,組織更多的人來這里觀賞熊貓?!?/p>
六個月后,芳芳又病了,精神不振,牙害齲齒,身上爬著很多寄生蟲,極度消瘦。病倒后想起了“恩人”,自動跑回來。人們給它服用藥物,注射青霉素,喂食大米稀飯、奶粉、白糖,還用給婦女補身體的當(dāng)歸、丹參、天麻燉母雞補充營養(yǎng)。這次芳芳病得重,連續(xù)幾天治療不見好轉(zhuǎn)。
人們心急如焚,查資料想辦法。唐新成醫(yī)生每隔一小時為它檢查一次,徹夜不眠。芳芳上吐下瀉,呼吸困難,出現(xiàn)脫水,生命垂危。保護區(qū)領(lǐng)導(dǎo)鼓勵唐醫(yī)生大膽實驗,縣上還請了兩位獸醫(yī)前來會診。幾千毫升液體由前肢輸入體內(nèi),兩天兩夜的緊張搶救,人們終于把它從死亡線上拽了回來。
一只叫慶慶的熊貓身患重病,臥在三官廟村民唐華秀家門前。唐華秀趕緊跑到保護站報告,保護站緊急施救。痊愈后,放回了野外。我后來采訪過唐華秀,她說,好幾只生病的熊貓都是村里人發(fā)現(xiàn)的,她們把熊貓看作吉祥物,慶慶是跑到家門前的,她家那年還真是干啥成啥。
一只叫大順的熊貓病得奄奄一息,躺在原洋縣華陽林場采育一隊灶房附近。工人們將它轉(zhuǎn)移到房里,熬稀粥喂,它勉強吃了一點。那時北京大學(xué)潘文石教授在華陽研究熊貓,趕緊對大順進行精心治療。恰逢布什動物園主任吉瑞·蘭茲和獸醫(yī)約翰·奧爾森來到潘文石的駐地,也激動地參與進來。大順傷口開始愈合,食量大增,身體恢復(fù)很快。專家組最后決定將其送回野外?;蛟S是對人類產(chǎn)生了依賴和信任,或許是自感年邁體衰需要人類幫助,大順放歸后天天游蕩在農(nóng)舍田園附近,就是不肯回山林。兩周后,大順再次犯病,體溫偏低,極度饑餓,竟然跑進村子臥到村民屋檐下等待救援。
北大教授與熊貓
北京大學(xué)潘文石教授最早并持續(xù)多年對秦嶺熊貓進行觀察研究,創(chuàng)下許多個世界第一,比如說他是目前世界上第一個純自然條件下,目睹生性多疑的熊貓分娩過程的科學(xué)家。
1985年3月,一個多雪的季節(jié),潘文石帶領(lǐng)三名學(xué)生背著沉重的登山包進入秦嶺佛坪,開始長達8年的熊貓跟蹤觀測研究。發(fā)現(xiàn)野生熊貓不容易近距離接觸、研究就更難了。然而,潘文石教授和他的研究生經(jīng)過多年努力,成功地實現(xiàn)了零距離接觸。
最初潘文石他們看見熊貓在竹林里產(chǎn)仔,想近距離觀察,就先扔塊石頭,熊貓追石頭,引開后他們才進去。熊貓轉(zhuǎn)了一圈回來了,又來追他們,他們?nèi)拥魱|西拼命往外跑。研究野生熊貓有一定的危險性。熊貓是蠻有野性的,它和熊近親,也是雜食性動物,并不只吃竹子,有時也可能咬人。據(jù)說當(dāng)?shù)鼐陀袔资畟€人被咬得終生殘疾。
熊貓虎子四歲半的一天,突發(fā)奇想,徑直走到研究生朱小健身邊,小健正坐在地上對虎子做觀察記錄。等她反應(yīng)過來,虎子已經(jīng)大模大樣地把大爪子搭在她膝上。這是野生熊貓,不是動物園里逗人玩、惹人愛的熊貓。潘文石嚇得趕忙抓起一把竹子遞給虎子,它接過來,一屁股坐到她身邊,有滋有味地吃起來。他趕緊把小健叫到一邊,狠狠罵了一頓:“熊貓再友好也是野獸,萬一咬你一口呢?”小健委屈地哭了。過了不久,小健給它喂藥時,塑料袋落進嘴里,她全然忘記老師的訓(xùn)斥,毫不遲疑地把手伸進去掏了出來。
后來他們想了一些辦法,試著讓熊貓聽懂他們的聲音,熟悉他們的氣味,知道是它熟悉的朋友,使熊貓把他們當(dāng)成其生活環(huán)境里頭的一部分,就像是會移動的樹或石頭。他們漸漸地和熊貓熟悉起來,還給熊貓取了許多名字,如嬌嬌、雪虎,然后老遠就招呼:“嬌嬌,我們來了——雪虎,我們來了——”
呂植還努力學(xué)會模仿它們的叫聲。一次在水邊,一只熊貓發(fā)現(xiàn)有人嚇得轉(zhuǎn)身就跑,呂植模仿的叫聲使它安靜下來,在她身邊,悠然地啃起竹子。一只年老熊貓牙齒發(fā)炎,無法進食,有人把它送到呂植面前。治好了牙齒的大熊貓真的纏上呂植,賴著不走,放歸山林沒有幾天又自己跑了回來。呂植一遍遍嘗試與嬌嬌親近,到嬌嬌生第二個孩子希望時,她已經(jīng)可以隨意出入嬌嬌的洞穴。熊貓的疑心是很重的,呂植是世界上第一個可以如此親近它們的人。
熊貓的智力跟狗差不多,也就跟兩三歲的孩子差不多,能聽懂自己的名字。嬌嬌有時候見到潘教授他們?nèi)チ耍鐾染团?。他們說:“站住,站住——”“雪虎站住,嬌嬌站住,我們來了——”嬌嬌很快聞出了熟悉的氣味,停下來,繼續(xù)吃竹子。要是有生人和他們一起來,若是想靠近一點,它馬上嗅出氣味有異,要么撒腿就跑,要么回來攻擊。有個新來的研究生,曾被希望追得沒命地跑,希望是脾氣最壞的。它的弟弟小三兒跟大家很親近,王大軍和它關(guān)系最好。有一次,小三兒爬在松樹上,他們從底下經(jīng)過,它就要下來,想和他們摔跤。那時候雨衣很貴,防雨御寒少不了。大軍說:“你不要急嘛,等脫了雨衣再玩?!彼延暌旅撓聛?,擱在旁邊,穿一身迷彩服跟它較量起來。
小三兒最有意思,調(diào)皮不說,很重交情。小時候呂植抱過它,它記住了氣味。兩年后呂植回到秦嶺,它已長成大個兒,呂植本想去抱它,卻被它一把抱住,溫柔地?fù)г趹牙?,像是老朋友重逢,格外親熱。熊貓挺有人情味,把他們的所有氣味印在腦海,讓呂植他們感動又感慨。
潘文石真心關(guān)愛熊貓,把它們當(dāng)朋友對待,付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這些朋友也沒虧待潘文石,把自己的生活習(xí)性、愛情隱私毫不保留地袒露出來,供他觀察研究。正是有了熊貓的回報與配合,潘文石才在熊貓研究領(lǐng)域取得系統(tǒng)而重大的成果,成為國內(nèi)外響當(dāng)當(dāng)?shù)男茇堁芯繉<?,更將秦嶺熊貓推向了全世界。
欄目責(zé)編:閻 安 王彥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