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興盛
語文教學包括閱讀教學、寫作教學、口語交際教學等。這些教學構成了語文教學的主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能力。語文教學的創(chuàng)新對于學生了解知識、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和提高自身語文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中學生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和平時的語文知識積累來解讀文本。由于不同學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生活經(jīng)驗和語文知識積累,所以,在同一教師的指導下,閱讀同一文本會獲得不同的感受。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就是教師通過與學生的平等對話,引導并促成學生與文本間的對話。文本意義的生成,依賴于學生自己的個性化閱讀。在制訂閱讀教學的教學目標時,要注意到學生的個體性差異,符合學生學習知識的實際需要。
教師在寫作教學時,多是根據(jù)文體的特點,讓學生進行寫作。寫作就是說話,把自己要說的話,想說的話說出來,不過不是口頭說話,而是用書面語言的形式表達出來。新課程改革提出作文教學應該改變學生把作文當做被動完成任務的態(tài)度,而要使作文成為可以表達學生自己心靈和需要的表情達意的教學活動。因此,作文教學要在文體作文教學的基礎上,讓學生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融入作文之中,展現(xiàn)學生自我的生活和情感。通過作文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能促進學生主體性人格的健康發(fā)展,讓學生自由表達。寫作能力是學生認知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語言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在訓練學生寫作時,要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與感受能力。觀察與感受的對象可以不局限于特定范圍,可以是社會對象、生活事件、人物觀察、物體觀察和自然對象。這也為寫作積累了素材。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在課堂上所學的表達方式,合理組織
作文。
目前,中學生聽、說、讀、寫能力中最差的要數(shù)“說”的能力,學生不善于運用口語與他人進行溝通,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往的語文教育中忽視了這一內(nèi)容。往往教師為了趕課時或是講授其他必備的語文知識,幾乎省略了口語交際教學。新課程改革提出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最終使學生在進入社會后,與他人進行成功交際。口語交際教學是最貼近于生活的,也是與生活聯(lián)系最緊密的??谡Z交際教學以大語文觀為指導,創(chuàng)設與生活相近的情境,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fā),在閱讀教學中讓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練習說話,在作文教學中讓學生先進行口頭作文教學,進行口語交際的滲透。
新課程改革下語文教育創(chuàng)新理念的提出是合乎學生發(fā)展的,但是如何真正在語文教育中貫徹實施,還需要教師、家長和學生三者的積極參與和配合,才能真正實現(xiàn)語文教育以人為本的
目標。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