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 帆
美國人不愛奢侈品
◎ 方 帆
網上經常有不少比較中國跟美國的奢侈品價格的帖子,比較一致的意見是歐洲最便宜,美國第二,中國好像是世界上奢侈品賣得最貴的地方。
究其原因,首先是很多在中國被分類為“奢侈品”的東西,在美國根本不算奢侈品。比如CK的男裝內褲,在折扣百貨店ROSS賣9.9美元三條。假如中國人和美國人都是月薪3000塊錢,不算匯率的差別,在深圳東門地攤十塊錢都買不到三條內褲,所以,這怎么能成奢侈品?
其次,“奢侈品”在美國有特別的意義。它們代表了某一個圈子里面的人共同使用的某些物品。假如你不在那個圈子里面,卻使用了那些物品,就會被其他人看成異類。比如在一個公司里面,穿阿曼尼風衣的是CEO、CFO(首席財政官)和COO(首席運營官)。可是忽然有一天,一個銷售部的小白領銷售員也穿著一件阿曼尼風衣上班了,她的同事并不會羨慕她有錢買這件奢侈品,反而會感到疑惑:“難道她被越級提升為銷售部經理了?那也不能穿阿曼尼啊!他離COO還差了三級呢!難道她跟CEO有一腿?”在這種猜想下,小白領丟了工作都有可能。因此,沒有人愿意花錢毀掉自己在圈內的形象與前途。另外,大部分美國人從小就受到“洗腦”,認為“有錢人”是一個非常糟糕的群體,他們自私、偽善,看不起普通大眾。即使是屬于有錢階級的人們,也都懷有罪惡感,希望自己看上去像窮人。
最后,美國人并不是十分富有。普通美國人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如大學的學費、體育比賽、文藝演出、照顧老人、美容美發(fā)、房屋維修、汽車維修等,美國的消費都比中國要貴很多。因此,普通美國人沒有理由為了純粹顯擺自己而買奢侈品。
(摘自《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都市健康人》2013年第12期 圖/短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