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杰
【摘要】 本文首先講述了光纖通信的定義,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以及光纖的結構和分類;然后講述了光纖的傳輸特性和光纖通信的工作原理;最后介紹了光纖通信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 光纖通信 傳輸損耗 色散 光發(fā)射機 光中繼器 光接收機
一、光纖通信的概念
光纖通信是指以光波為載波,以光纖或者光纜為傳輸介質的通信方式。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1)頻帶寬、通信容量大;(2)傳輸損耗低、中繼距離長;(3)光纖通信串話小,保密性強,使用安全;(4)抗電磁干擾能力強;(5)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敷設;(6)材料資源豐富。
二、光纖的結構和分類
光纖由纖芯和包層兩部分構成。纖芯是傳輸光信號的部分,包層除對纖芯進行保護之外,還將光信號封閉在纖芯中,不讓光信號泄露出去。
光纖的分類:按照纖芯的折射率的分布可分為階躍型光纖和漸變型光纖。按照光纖中傳輸的模式數量,可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
三、光纖的傳輸特性
1、損耗
光在光纖中傳輸,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光功率會越來越小,這種現象稱為光纖的傳輸損耗。光纖的傳輸損耗是影響中繼距離的重要因素。吸收損耗和散射損耗是光纖本身的主要損耗。另外,耦合損耗是光源與光纖之間的損耗、連接損耗是光纖之間損耗等,這些都是光纖傳輸損耗的因素。為了實現低損耗傳輸,光纖有三個低損耗窗口:0.85um,1.31um,1.55um。況且隨著波長的增加,光纖的損耗會越來越小。
2、色散
光脈沖信號經光纖傳輸,到達輸出端會發(fā)生時間上的展寬,這種現象稱為色散。
(1)產生原因:光脈沖信號的不同頻率成分、不同模式,在光纖中傳輸時途徑不同,速度不同,到達終點所用時間不同,即群時延差引入了色散。(2)導致問題:信號波形畸變,表現為脈沖展寬,產生碼間干擾,增加誤碼率。限制帶寬,影響通信容量和傳輸速率。(3)光纖的色散主要有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4)模式色散:不同模式的光傳輸途徑不同,速度不同所引起的色散。(5)材料色散:由于光纖材料本身的折射指數隨波長而變化引起的色散。(6)波導色散:光纖的幾何結構不完善引起的色散。
四、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構成框圖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由光發(fā)射端機、光纖、光中繼器和光接收端機組成,見下圖所示。
1、光發(fā)射機
光發(fā)射機是實現電/光轉換的光端機。
發(fā)端:首先由電發(fā)射機發(fā)出電信號,送給光發(fā)射機,光發(fā)射機完成電/光轉換。光發(fā)射機的關鍵部件是光源,光源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電/光的轉換。目前光纖通信中常用的光源有: 半導體激光二極管(LD)和 半導體發(fā)光二級管(LED)。由光發(fā)射機發(fā)出光信號以后送入光纖或者光纜進行傳輸。
2、光中繼器
由于光纖存在損耗和色散,光信號經過一段距離傳輸后會發(fā)生衰減和失真,如果不及時進行修復,很可能無法繼續(xù)向前傳輸。有可能信號衰減掉了,有可能嚴重變形,總之,必須馬上進行修復。修復的辦法就是:對衰減的信號進行放大,對失真的波形進行修復,把波形重新整形到發(fā)送端的狀態(tài)。
光纖通信中光中繼器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光-電-光轉換形式的中繼器,另一種是在光信號上直接放大的光放大器。
光-電-光轉換形式的中繼器:光中繼器需要先把光信號變成電信號 ,對電信號再放大、再定時、再整形以后,通過這三個過程,得到接近于發(fā)射端的光信號的復制,從而起到延長傳輸距離,提高信號質量的效果。
光放大器:光放大器能直接放大光信號,無需轉換成電信號,對信號的格式和速率具有高度的透明性,使得整個光纖通信傳輸系統(tǒng)更加簡單和靈活。光放大器主要有半導體光放大器和光纖放大器兩大類。
3、光接收機
光接收機是實現光/電轉換的光端機。它由光檢測器和光放大器組成。
收端:由光接收機把從光纖傳過來的光信號轉變?yōu)殡娦盘?。光接收機的核心部件是光檢測器,光檢測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光電轉換。然后把電信號傳給電接收機。
五、光纖通信的發(fā)展趨勢
(1)納米技術與光纖通信。將微電子機械系統(tǒng)(MEMS)技術應用光通信領域,開發(fā)光學器件,實現全光通信。(2)光交換是實現高速全光網的關鍵。未來通信網絡將是全光網絡平臺,光纖傳送的光信號直接進行交換。不需要將數據轉換成電信號才能進行交換,然后再轉換成光信號進行傳輸。(3)無源光網絡(PON)技術。無源光網絡作為一種新興的覆蓋“最后一公里”的寬帶接入光纖技術,其在光分支點不需要節(jié)點設備,只需安裝一個簡單的光光器即可,因此具有節(jié)省光纜資源、帶寬資源共享、節(jié)省機房投資、設備安全性高、建網速度快、綜合建網成本低等優(yōu)點。(4)光孤子通信系統(tǒng)。光纖損耗和色散是影響光纖傳輸容量和距離的主要因素。由于光纖制作工藝的不斷提高,光纖損耗已接近理論極限,因此光纖色散已成為實現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纖通信的“瓶頸”。 由光纖非線性效應所產生的光孤子可以抵消光纖色散的作用,因此利用光孤子進行通信,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endprint
【摘要】 本文首先講述了光纖通信的定義,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以及光纖的結構和分類;然后講述了光纖的傳輸特性和光纖通信的工作原理;最后介紹了光纖通信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 光纖通信 傳輸損耗 色散 光發(fā)射機 光中繼器 光接收機
一、光纖通信的概念
光纖通信是指以光波為載波,以光纖或者光纜為傳輸介質的通信方式。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1)頻帶寬、通信容量大;(2)傳輸損耗低、中繼距離長;(3)光纖通信串話小,保密性強,使用安全;(4)抗電磁干擾能力強;(5)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敷設;(6)材料資源豐富。
二、光纖的結構和分類
光纖由纖芯和包層兩部分構成。纖芯是傳輸光信號的部分,包層除對纖芯進行保護之外,還將光信號封閉在纖芯中,不讓光信號泄露出去。
光纖的分類:按照纖芯的折射率的分布可分為階躍型光纖和漸變型光纖。按照光纖中傳輸的模式數量,可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
三、光纖的傳輸特性
1、損耗
光在光纖中傳輸,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光功率會越來越小,這種現象稱為光纖的傳輸損耗。光纖的傳輸損耗是影響中繼距離的重要因素。吸收損耗和散射損耗是光纖本身的主要損耗。另外,耦合損耗是光源與光纖之間的損耗、連接損耗是光纖之間損耗等,這些都是光纖傳輸損耗的因素。為了實現低損耗傳輸,光纖有三個低損耗窗口:0.85um,1.31um,1.55um。況且隨著波長的增加,光纖的損耗會越來越小。
2、色散
光脈沖信號經光纖傳輸,到達輸出端會發(fā)生時間上的展寬,這種現象稱為色散。
(1)產生原因:光脈沖信號的不同頻率成分、不同模式,在光纖中傳輸時途徑不同,速度不同,到達終點所用時間不同,即群時延差引入了色散。(2)導致問題:信號波形畸變,表現為脈沖展寬,產生碼間干擾,增加誤碼率。限制帶寬,影響通信容量和傳輸速率。(3)光纖的色散主要有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4)模式色散:不同模式的光傳輸途徑不同,速度不同所引起的色散。(5)材料色散:由于光纖材料本身的折射指數隨波長而變化引起的色散。(6)波導色散:光纖的幾何結構不完善引起的色散。
四、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構成框圖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由光發(fā)射端機、光纖、光中繼器和光接收端機組成,見下圖所示。
1、光發(fā)射機
光發(fā)射機是實現電/光轉換的光端機。
發(fā)端:首先由電發(fā)射機發(fā)出電信號,送給光發(fā)射機,光發(fā)射機完成電/光轉換。光發(fā)射機的關鍵部件是光源,光源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電/光的轉換。目前光纖通信中常用的光源有: 半導體激光二極管(LD)和 半導體發(fā)光二級管(LED)。由光發(fā)射機發(fā)出光信號以后送入光纖或者光纜進行傳輸。
2、光中繼器
由于光纖存在損耗和色散,光信號經過一段距離傳輸后會發(fā)生衰減和失真,如果不及時進行修復,很可能無法繼續(xù)向前傳輸。有可能信號衰減掉了,有可能嚴重變形,總之,必須馬上進行修復。修復的辦法就是:對衰減的信號進行放大,對失真的波形進行修復,把波形重新整形到發(fā)送端的狀態(tài)。
光纖通信中光中繼器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光-電-光轉換形式的中繼器,另一種是在光信號上直接放大的光放大器。
光-電-光轉換形式的中繼器:光中繼器需要先把光信號變成電信號 ,對電信號再放大、再定時、再整形以后,通過這三個過程,得到接近于發(fā)射端的光信號的復制,從而起到延長傳輸距離,提高信號質量的效果。
光放大器:光放大器能直接放大光信號,無需轉換成電信號,對信號的格式和速率具有高度的透明性,使得整個光纖通信傳輸系統(tǒng)更加簡單和靈活。光放大器主要有半導體光放大器和光纖放大器兩大類。
3、光接收機
光接收機是實現光/電轉換的光端機。它由光檢測器和光放大器組成。
收端:由光接收機把從光纖傳過來的光信號轉變?yōu)殡娦盘枴9饨邮諜C的核心部件是光檢測器,光檢測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光電轉換。然后把電信號傳給電接收機。
五、光纖通信的發(fā)展趨勢
(1)納米技術與光纖通信。將微電子機械系統(tǒng)(MEMS)技術應用光通信領域,開發(fā)光學器件,實現全光通信。(2)光交換是實現高速全光網的關鍵。未來通信網絡將是全光網絡平臺,光纖傳送的光信號直接進行交換。不需要將數據轉換成電信號才能進行交換,然后再轉換成光信號進行傳輸。(3)無源光網絡(PON)技術。無源光網絡作為一種新興的覆蓋“最后一公里”的寬帶接入光纖技術,其在光分支點不需要節(jié)點設備,只需安裝一個簡單的光光器即可,因此具有節(jié)省光纜資源、帶寬資源共享、節(jié)省機房投資、設備安全性高、建網速度快、綜合建網成本低等優(yōu)點。(4)光孤子通信系統(tǒng)。光纖損耗和色散是影響光纖傳輸容量和距離的主要因素。由于光纖制作工藝的不斷提高,光纖損耗已接近理論極限,因此光纖色散已成為實現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纖通信的“瓶頸”。 由光纖非線性效應所產生的光孤子可以抵消光纖色散的作用,因此利用光孤子進行通信,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endprint
【摘要】 本文首先講述了光纖通信的定義,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以及光纖的結構和分類;然后講述了光纖的傳輸特性和光纖通信的工作原理;最后介紹了光纖通信的發(fā)展趨勢。
【關鍵詞】 光纖通信 傳輸損耗 色散 光發(fā)射機 光中繼器 光接收機
一、光纖通信的概念
光纖通信是指以光波為載波,以光纖或者光纜為傳輸介質的通信方式。光纖通信的優(yōu)點:(1)頻帶寬、通信容量大;(2)傳輸損耗低、中繼距離長;(3)光纖通信串話小,保密性強,使用安全;(4)抗電磁干擾能力強;(5)體積小、重量輕、便于敷設;(6)材料資源豐富。
二、光纖的結構和分類
光纖由纖芯和包層兩部分構成。纖芯是傳輸光信號的部分,包層除對纖芯進行保護之外,還將光信號封閉在纖芯中,不讓光信號泄露出去。
光纖的分類:按照纖芯的折射率的分布可分為階躍型光纖和漸變型光纖。按照光纖中傳輸的模式數量,可分為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
三、光纖的傳輸特性
1、損耗
光在光纖中傳輸,隨著傳輸距離的增加,光功率會越來越小,這種現象稱為光纖的傳輸損耗。光纖的傳輸損耗是影響中繼距離的重要因素。吸收損耗和散射損耗是光纖本身的主要損耗。另外,耦合損耗是光源與光纖之間的損耗、連接損耗是光纖之間損耗等,這些都是光纖傳輸損耗的因素。為了實現低損耗傳輸,光纖有三個低損耗窗口:0.85um,1.31um,1.55um。況且隨著波長的增加,光纖的損耗會越來越小。
2、色散
光脈沖信號經光纖傳輸,到達輸出端會發(fā)生時間上的展寬,這種現象稱為色散。
(1)產生原因:光脈沖信號的不同頻率成分、不同模式,在光纖中傳輸時途徑不同,速度不同,到達終點所用時間不同,即群時延差引入了色散。(2)導致問題:信號波形畸變,表現為脈沖展寬,產生碼間干擾,增加誤碼率。限制帶寬,影響通信容量和傳輸速率。(3)光纖的色散主要有模式色散、材料色散和波導色散。(4)模式色散:不同模式的光傳輸途徑不同,速度不同所引起的色散。(5)材料色散:由于光纖材料本身的折射指數隨波長而變化引起的色散。(6)波導色散:光纖的幾何結構不完善引起的色散。
四、光纖通信系統(tǒng)的構成框圖
光纖通信系統(tǒng)由光發(fā)射端機、光纖、光中繼器和光接收端機組成,見下圖所示。
1、光發(fā)射機
光發(fā)射機是實現電/光轉換的光端機。
發(fā)端:首先由電發(fā)射機發(fā)出電信號,送給光發(fā)射機,光發(fā)射機完成電/光轉換。光發(fā)射機的關鍵部件是光源,光源的主要功能是完成電/光的轉換。目前光纖通信中常用的光源有: 半導體激光二極管(LD)和 半導體發(fā)光二級管(LED)。由光發(fā)射機發(fā)出光信號以后送入光纖或者光纜進行傳輸。
2、光中繼器
由于光纖存在損耗和色散,光信號經過一段距離傳輸后會發(fā)生衰減和失真,如果不及時進行修復,很可能無法繼續(xù)向前傳輸。有可能信號衰減掉了,有可能嚴重變形,總之,必須馬上進行修復。修復的辦法就是:對衰減的信號進行放大,對失真的波形進行修復,把波形重新整形到發(fā)送端的狀態(tài)。
光纖通信中光中繼器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光-電-光轉換形式的中繼器,另一種是在光信號上直接放大的光放大器。
光-電-光轉換形式的中繼器:光中繼器需要先把光信號變成電信號 ,對電信號再放大、再定時、再整形以后,通過這三個過程,得到接近于發(fā)射端的光信號的復制,從而起到延長傳輸距離,提高信號質量的效果。
光放大器:光放大器能直接放大光信號,無需轉換成電信號,對信號的格式和速率具有高度的透明性,使得整個光纖通信傳輸系統(tǒng)更加簡單和靈活。光放大器主要有半導體光放大器和光纖放大器兩大類。
3、光接收機
光接收機是實現光/電轉換的光端機。它由光檢測器和光放大器組成。
收端:由光接收機把從光纖傳過來的光信號轉變?yōu)殡娦盘?。光接收機的核心部件是光檢測器,光檢測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光電轉換。然后把電信號傳給電接收機。
五、光纖通信的發(fā)展趨勢
(1)納米技術與光纖通信。將微電子機械系統(tǒng)(MEMS)技術應用光通信領域,開發(fā)光學器件,實現全光通信。(2)光交換是實現高速全光網的關鍵。未來通信網絡將是全光網絡平臺,光纖傳送的光信號直接進行交換。不需要將數據轉換成電信號才能進行交換,然后再轉換成光信號進行傳輸。(3)無源光網絡(PON)技術。無源光網絡作為一種新興的覆蓋“最后一公里”的寬帶接入光纖技術,其在光分支點不需要節(jié)點設備,只需安裝一個簡單的光光器即可,因此具有節(jié)省光纜資源、帶寬資源共享、節(jié)省機房投資、設備安全性高、建網速度快、綜合建網成本低等優(yōu)點。(4)光孤子通信系統(tǒng)。光纖損耗和色散是影響光纖傳輸容量和距離的主要因素。由于光纖制作工藝的不斷提高,光纖損耗已接近理論極限,因此光纖色散已成為實現超大容量、超長距離光纖通信的“瓶頸”。 由光纖非線性效應所產生的光孤子可以抵消光纖色散的作用,因此利用光孤子進行通信,可以很好解決這個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