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彥斌
初拾小猞猁
三月的猞猁谷,仍然冰天雪地。
一群狍子在狹長的山谷中停下了腳步,用堅硬的蹄子刨開積雪,尋找著石頭上的苔蘚,以補充消耗的體力。就在剛才,它們擺脫了狼群的追趕。
北方冬天的森林,到處都充滿了殺機。從降生到這個世界的那天起,溫馴的狍子便一直和死神賽跑,躲避食肉動物的追殺。
它們只顧埋頭尋找雪下的青苔,并沒發(fā)現(xiàn)不遠處的一棵老橡樹后面正藏著另一個天敵——獵人。
那是個老獵人。他從樹后探出頭來,緊盯著前面的狍群:距離不過四五十米,在獵槍的射程之內(nèi)。他舉起獵槍,瞄準一個目標。就在扣動扳機的一瞬間,一個棕黃色的東西從半空“嗖”地落下,正砸在那只狍子的背上。
這下砸得太重了,那只狍子吭都沒吭一聲就直接倒了下去。與此同時,獵人那一槍也打中了襲擊者。它剛剛撲到狍背上就一聲慘叫,重重摔了下去。
在這極短的瞬間,遭遇兩次襲擊的狍群先是一愣,接著慌張?zhí)_,快速奔跑起來。隨著一陣樹枝撞斷發(fā)出來的稀里嘩啦聲,眨眼的工夫,狍群已經(jīng)跑得無影無蹤了。
從樹上撲下來的是只猞猁。它還沒來得及咬死獵物,便被霰彈擊中了。
見兩只獵物全倒在雪地上,老獵人興奮得三步并作兩步趕了過去。
狍子顯然被砸斷了脊背,一動不動地閉著眼睛,但那只猞猁則瞪著哀怨的眼睛久久不肯閉上。這是只母猞猁。老獵人將漂亮的猞猁皮剝下,和開膛的狍子捆在一起,扛到肩上。
正打算離開,他忽然聽到密林深處傳來一陣細細的嘶叫聲,像是貓崽子的叫聲。
他循聲走進密林深處,看見一只小猞猁蹲坐在一棵樹下,張著粉紅色的小嘴,沖著他不停地嘶叫。走到小猞猁跟前,老獵人打量了它一眼:樣子真的就像一只小貓。
看見老獵人,小猞猁并沒逃開,反而探頭過來嗅著,大概是聞到了熟悉的味道。老獵人想到了身上背著的猞猁皮。他猜想,這可能是剛才那只猞猁的孩子。他此時仿佛也明白了猞猁不肯閉上眼睛的原因。
小猞猁用粗糙的舌頭舔了舔老獵人伸過去的指頭。老獵人不禁心里一顫,自言自語地說:“餓了嗎?來,跟我回家?!?/p>
老獵人把小猞猁抱在懷里,它非常乖巧,競沒有一絲掙扎。老獵人抱起它朝山下走。不知為什么,他從未像此時這樣后悔打死一只獵物,他默念著:這小家伙實在太小了,要是把它獨自留在山里,只能餓死。
天生夙敵
天近黃昏,老獵人到了家。
見主人回來了,獵狗黑子趕緊迎上去,可是,它忽然停下來,滿腹狐疑地邊叫邊退。
老獵人走進院子,把小猞猁放下來,看著極度不滿的獵狗說:“黑子,不許動它!你聽見沒有?今后我們就住在一起,是一家人了,要學會和它好好相處?!?/p>
黑子是老獵人的得力助手,剛生下一窩崽子。見主人把小猞猁放在地上,黑子迅速轉(zhuǎn)身躲進狗窩,渾身上下不由得瑟瑟發(fā)抖。
見黑子嚇成這副樣子,老獵人忍俊不禁地罵了一句:“膽小鬼,這么點的小東西,也能把你嚇成這樣?你啊,要是遇見大猞猁,還不得拉尿啊!”
老獵人也知道,怪不得黑子膽小。猞猁和狗是一對天生夙敵。上山打獵時,經(jīng)常發(fā)生獵狗失蹤的事,尤其在猞猁谷一帶,更是經(jīng)常發(fā)生獵狗一旦丟在山里,也不用找了,指定被猞猁拖上樹吃了。
小猞猁嗚嗚叫,像餓壞的孩子。老獵人割一小塊狍肉給它,可它聞了聞,又嗚嗚地嘶叫老獵人看它不吃肉,估計還在吃奶。這讓老獵人有點發(fā)愁,上哪里找奶給它呢?忽然,他看見狗窩里喂小狗的黑子,不由笑了:何不讓小家伙吃狗奶呢?
想到這兒,他趕緊把小猞猁抱起來。黑子眼尖,看見老獵人抱著小猞猁過來,立即往里亂躲。老獵人只能把它抓住,蒙住眼睛,把小猞猁放在它的肚皮下面。起初,小猞猁并不肯吃,可最終還是叼住黑子的乳頭,貪婪地吸吮起來。
這天夜里,老獵人找了些舊棉絮在屋里給新來的小家伙安了個窩。
被迫給小猞猁吃了幾天奶,黑子的母性最終讓它接納了小猞猁。每天它趴在窩里,安詳?shù)乜粗♀︶凸丰套右黄饟屇坛?。對發(fā)生在小家伙們之間的打斗,它也從不干預。
看見黑子把小猞猁當成自己的孩子,老獵人從心里感到高興。
小猞猁一天天長大,它在繼母的身上學會了很多東西:像狗一樣信任主人,聽從老獵人的呼喚和指揮。在所有的孩子里,小猞猁的表現(xiàn)最出色。老獵人拿根棍子扔出去,第—個叼回來的總是小猞猁。
有一次,老獵人發(fā)現(xiàn)小猞猁正不懷好意地盯著院里散步的母雞,俯下身想撲上去。他趕緊朝它大喝一聲:“不許動它們,小心打你!”見主人發(fā)火了,小猞猁立即仰在地上,露出自己最薄弱、最易受攻擊的肚皮,表示對主人的順從。
馴化的野獸
這年秋天,小猞猁長大了,站起來足有一米多高,四肢結(jié)實,臉上長滿了濃密的鬢毛、兩撇黑胡須,再加上耳朵尖上兩撮直立的黑毛,顯得格外健壯威猛。
老獵人帶它進山打獵,它便表現(xiàn)出超凡的本領(lǐng)。只要發(fā)現(xiàn)獵物,它從不退縮,即使是面對強悍的狼群,它也毫不畏懼。
在一次捕獵中,黑子死了,猞猁代替它的位置,成了老獵人的得力助手。
猞猁不僅身高力大,而且格外機靈、兇猛,跑得也快。它一爪子能打斷胳膊粗的樹枝,牙齒能扯斷一根生皮帶,還經(jīng)常從灌木或草叢里轟起山兔或野雞。
有了猞猁,老獵人再不用獵槍打那些小動物。他可以一邊“吧嗒吧嗒”地抽旱煙,一邊看著猞猁打獵。
對付一只野兔,猞猁簡直不費吹灰之力。只見它縱身躍起,幾步躥上去,一巴掌把拼命逃竄的兔子打倒,叼回來交給主人。要是發(fā)現(xiàn)狍子或鹿等大型動物,它則像所有的貓科動物一樣,盡量降低自己的身姿,小心翼翼地靠近獵物。猞猁腳掌下有厚厚的腳墊,走起路來幾乎不會發(fā)出一點聲音。一旦到了獵物跟前,它就縱身跳起,死死摟住它們的脖子,咬斷喉嚨。即使飛禽,它也有應對的辦法。它常常潛伏在草甸子或灌木叢里,或守在小溪旁,發(fā)現(xiàn)飛禽來覓食或飲水,就后腿使勁一蹬,高高躍起,伸展著身軀,用兩只前爪左右開弓,一頓亂抓亂打,隨著羽毛紛飛,飛禽已經(jīng)跌落地上。
可是,愜意的日子并沒有持續(xù)太久,麻煩事不請自來。
原來,猞猁雖然從小離開了山林,是已經(jīng)被馴化的野獸,可在村民們眼里,野獸永遠都是野獸,不可能變成聽話的家畜。于是,這家丟了雞,那家沒了狗,都來找老獵人,說是猞猁干的。無論老獵人怎么解釋,也沒人聽,都臉紅脖子粗地要他賠。
因為猞猁,老獵人幾乎得罪了村里所有人,可他堅信猞猁是無辜的。他從沒見過猞猁逮雞捉鴨,那些村民也沒親眼看見過,憑什么還要這么說呢?
這里挨著街津山,野獸常出沒,過去村里丟了家禽家畜都沒人說什么,如今卻都賴到猞猁身上,真是冤枉到了家。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這么想,村長李老四就是個例外!
(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