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敏
聲情并茂是歌劇演員永遠所追求的
音樂時空:與喜歡歌劇的人聊到歌劇,他們會用各種溢美之詞來形容,不知在你眼中的歌劇是什么樣子的?
毋攀:歌劇是一門西方舞臺表演藝術(shù),以歌唱為主,并綜合以器樂、詩歌、舞蹈等藝術(shù)為一體的戲劇形式。西方的古典歌劇一般只有歌唱,而我國的民族歌劇卻大都采用歌唱、獨白、對話相互結(jié)合的方式,比如我們中國歌劇舞劇院的大型原創(chuàng)歌舞劇《紅河谷》里面就有較多的對白。歌劇也是所有藝術(shù)門類中最璀璨的一顆明珠,因為它要求演員在一瞬間完成很多東西,比如:歌唱、表演、看指揮、走調(diào)度,有時候根據(jù)劇情需要,還得跑著唱,或者蹲著、躺著等各種姿勢的唱,但話劇就不一樣了,它沒有音準節(jié)奏的限制,在舞臺上說一句話說到天亮也無妨,開玩笑了啊,意思也就是說歌劇是一門極難的舞臺表演劇種,當然演歌劇相當過癮,尤其是演主角,哈哈。
音樂時空:你受過專業(yè)的聲樂訓練,又是民族歌手,也參演過多部歌劇作品,這些經(jīng)歷使得你在詮釋歌劇中的人物的時候,有哪些獨到的優(yōu)勢?
毋攀:優(yōu)勢談不上,因為我還在學習當中,只能說在舞臺上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吧。就比如說當我第一次站上舞臺演歌劇的時候,我的全部重點還在唱上面,因為其他方面也顧不上,呵呵。導演給我的調(diào)度我也完成了,但只是為了調(diào)度而調(diào)度。最近幾年在我們劇院又參演了好幾部歌劇,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再排歌劇的時候我就會先熟讀劇本,分析人物,對劇中人物基本達到了朝思暮想的程度,這是我的恩師陳蔚導演教給我的經(jīng)驗,她也是我們《紅河谷》的編劇和總導演,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越來越接近這個人物,為了進一步豐富人物形象,甚至還要看和這個人物相關(guān)的一切資料,說白了劇中人物怎樣走路、怎樣吃飯、怎樣說話等等,你都得去向他靠攏,最后呈現(xiàn)在舞臺上的就是巴特爾,就是瓊斯,就是人物本身。
音樂時空:在塑造的諸多舞臺形象中,最能引起你情感共鳴的是他們性格中的哪一部分?
毋攀:前輩們經(jīng)常給我講,導演也經(jīng)常在給我講,角色無大小,我講一個和歌舞劇《紅河谷》有關(guān)的小故事吧?!都t河谷》劇中有一個阿媽的角色,但從頭到尾沒有一個唱段,只有一句臺詞,而且臺詞只有兩個字,但等演完后,大家對阿媽的表演都贊不絕口,尤其是陳蔚導演,她說:“兩個字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阿媽。”我想表達的是,只要把劇中人物性格深刻的表現(xiàn)出來了,我覺得觀眾就會給你喝彩,給你鼓掌,這就是臺上的演員和臺下的觀眾產(chǎn)生的共鳴,這也是我們作為歌劇演員一輩子所追求的。至于我呢,雖然飾演了那么多個人物形象,還是覺得《紅河谷》中瓊斯這個角色最令我印象深刻。到最后所有的人都死了,只有他從廢墟中醒過來,看到了雪山,他那種糾結(jié),那種痛苦的內(nèi)心情感都在這一刻達到了極致。每次演到這里,我也是忍不住要痛哭流涕,當然導演也是要求這樣去表達,演完后大家正好謝幕,我還在擦眼淚,擦鼻涕,好久才能從劇中人物里走出來。
音樂時空:對于很多中國觀眾來說,歌劇算是比較新鮮的藝術(shù)種類,他們在欣賞歌劇的時候,往往更加注重情節(jié),你在參演中國歌劇的時候,在表演和演唱的精力投入上有怎樣的劃分?
毋攀:歌劇首先是以唱為主,其次才是劇情部分,當然我在舞臺上也是遵守這個原則,轉(zhuǎn)述陳蔚導演的一句話就是:“永遠要有一根理智的頭發(fā)絲。”比如說,劇情需要你哭的時候,也不能真的哭,因為人在真正傷心的時候是沒辦法好好演唱的,如果演員突然唱不出來了,那么戲也沒辦法繼續(xù)進行下去了,這時候就需要適當?shù)恼{(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既表現(xiàn)出來人物那種傷心欲絕的心情,又不影響歌唱的照常進行。當然舞臺上的表現(xiàn)也是視覺的感受,視覺的沖擊,總之歌劇表演就是讓自己在保證演唱質(zhì)量的前提下去更深刻的刻畫人物,聲情并茂是我作為一個歌劇演員永遠所追求的!
音樂時空:有的歌劇演員選擇一部歌劇看的是劇本,有的則是更加看重唱段,你參演過多部歌劇,以你的經(jīng)驗來看,你選擇一部歌劇的時候最看重的是哪些方面?
毋攀:我個人認為你剛剛提到的兩個都非常重要,如果非要讓我選擇的話還是劇本更重要,因為是先有了好本子,作曲家才有靈感,才有興趣寫出好的曲子,好的唱段,就拿經(jīng)典的西方歌劇《茶花女》來說,《茶花女》原本是法國著名戲劇家小說家小仲馬的作品,后來意大利大作曲家威爾第把它寫成了世界經(jīng)典的歌劇之作。中國歌劇舞劇院的《紅河谷》也是這么強強聯(lián)手,最后呈現(xiàn)給觀眾的,留給觀眾的才是最好的,最經(jīng)典的,呵呵。
音樂時空:最近又在排練一部新的歌劇對嗎?
毋攀:是的,最近正在排練原創(chuàng)音樂劇《焦裕祿》。這是一部為了紀念焦裕祿同志逝世50周年而創(chuàng)作的“主旋律”文藝作品,也是一次重要嘗試。
音樂時空:能給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部正在排練的歌劇嗎?
毋攀:這部原創(chuàng)音樂劇以焦裕祿的事跡為藍本,全劇分為六幕,劇情從在當年焦裕祿親手種下的泡桐樹下的回憶展開,圍繞焦裕祿在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期間帶領(lǐng)群眾與內(nèi)澇、風沙、鹽堿三害作斗爭,在困難面前不退縮、不畏懼,身患癌癥仍堅持在工作一線的感人事跡,展現(xiàn)了一位黨的好干部不為名、不為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是一部弘揚正能量的感人作品。
音樂時空:近些年來紀念焦裕祿的方式有很多,包括同名電影、電視劇、豫劇音樂劇等,在你看來這部音樂劇最大的亮點是什么?
毋攀:值得一提的是該劇創(chuàng)作生產(chǎn)周期僅有4個月。在此過程中,制作人、編劇、導演和演員們都融入了大量心血,大家曾多次被焦裕祿事跡感動的落淚。焦裕祿的二女兒焦守云和他的外孫余音也全身心地投入創(chuàng)作,為音樂劇的創(chuàng)作提供了很多珍貴的資料以及焦書記當年感人至深的故事。另外,這部歌劇在真實詮釋歷史事件的基礎上,運用符合新的時代背景和當今社會大眾審美需求的呈現(xiàn)形式,借鑒百老匯音樂劇的成功經(jīng)驗,融合音樂、舞蹈、戲劇、高科技等綜合藝術(shù)手段,并融入蘭考當?shù)氐姆俏镔|(zhì)文化遺產(chǎn)項目《麒麟舞》,以全新的創(chuàng)意和高水準的舞臺制作,再現(xiàn)焦裕祿的事跡,弘揚、傳遞焦裕祿精神的正能量。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