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敏
20年前,因為一篇叫《摔跤》的小小說,申平便成為我重點聯(lián)系的作者。《摔跤》的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在“撥亂反正”時期,一位被“平反”復職的縣委書記,在大沙灘豪興大發(fā),想和部下們一較身手,重新追尋當年的青春激情,誰知那些早已習慣唯唯諾諾的隨從們,一個個竟佯裝不堪一擊。嘆息中他只能與邂逅的陌生小伙子較技。在被小伙子狼狽地側(cè)身扛摔時,他滿心期待著那個曾經(jīng)縈繞心頭的結(jié)局重現(xiàn),誰知部下們見狀一頓呵斥,小伙子即刻蔫了,瞬間變得癱軟如泥。他悵然若失,明白一場浩劫對社會風氣、干群關系,乃至人們精神心靈上的戕害,已像毒素一樣蔓延滋長,想消除殆盡,恐非一朝一夕之事。雖然這篇優(yōu)秀的作品并未大紅大紫,然而作者在情節(jié)推進中體現(xiàn)出來的控制能力,語言表述上的個性化追求,卻給我留下極深的印象。
《摔跤》,作者在字數(shù)限定、特定環(huán)境的選擇、典型人物的形象塑造以及主題思想的開掘上,自覺兼顧于一體,尤顯難能可貴??梢哉f上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的“小小說專業(yè)戶”的寫作,對于小小說文體創(chuàng)新是有開拓、奠基意義的?!端印返某晒?,使申平的小小說創(chuàng)作有了良好的開端,在此后不長的時間里,他果然不負眾望,連續(xù)寫出了《紅鬃馬》《草龍》《古壇》《通靈》等作品。僅從題目上即可看出,這些小小說攜帶著濃郁的傳奇意味,令讀者怦然生出難以拒絕的閱讀期待。申平早期的寫作,是有意把可讀性擺放在首位的: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曠野、野性賁張的駿馬、游牧民獨特神秘的帳篷生活等,給作者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chuàng)作素材。
能把故事尤其是傳奇故事講得一波三折、九曲回腸、跌宕起伏又不純粹獵奇,不能不說是寫作者能贏得讀者青睞的一種有效手段。雖說它多少含有一些取巧的成分,但事實上有不少小小說寫作者因此而成功。申平深諳此道,近些年在南方的生活打拼,又使他對文學的理解愈加成熟。他說,故事與小說的差異在于,前者是為了故事而故事,后者是故事后面有故事——回味無窮?,F(xiàn)實生活中會有不同的故事,而要成為小說,則需要作家在生活中提干貨、取精華,在故事這個“廟”里,適當造出一個“神”來。我以為作者所說的這個“神”,實際上就是文章的“立意”。
申平之所以佳作迭出,能躋身一流的小小說作家隊伍,自然和不俗的創(chuàng)作觀念有關?!额^羊》是申平榮獲過全國小小說優(yōu)秀作品獎的佳作,它敘述了一個人與動物相處相離的怨艾故事。與早期的同類作品比較,《頭羊》不再是簡單地以獵奇式的結(jié)構(gòu)來刺激讀者的眼球,而是對主人公羊倌狹隘的生存姿態(tài)進行層層剖析,把卑劣人性中的短視、陰鷙、欺詐攤開,供人思索。《人威》屬于有亮色的作品。人類充分利用自身的優(yōu)長和想象力,對侵犯的獸性進行抗拒、討伐和“施教”。此類題材極易極端化處理,作者卻偏執(zhí)于智力資本的運用,既不傷害兇殘的野生保護動物,又有效地動用“高招”來保護自身的利益?!队洃浟Α穭t是一篇曲徑通幽、以點顯面的范文,有著豐厚的思想容量。一個人生活在群體中,用一輩子的努力,依然未能脫凈少年時代的一記污點,著實讓人對俗世喟然長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滋味襲上心頭。人性如此,荒唐透頂中透出某些冷峻的意味。申平是典型的實力派小小說作家,擅寫傳奇人物的命運,他的作品,深度和好讀兼具。
小小說的剪裁取舍間極有學問,在千把字的篇幅里何處寫意、何處潑墨,大有講究。申平的《獵豹》就一反常態(tài),并不敘述獵豹的過程,而是側(cè)重在“結(jié)果”上做文章,渲染得懸念四起,有聲有色。圍繞著一張豹皮的處理意見、方式和態(tài)度,讓個別干部敗類的丑惡嘴臉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詮釋今天仍有“人性惡于豹”的陰暗一面?!东C兔》則以講笑話的方式,極盡所能,嘲諷了少數(shù)人所謂的誠信、諾言后面的別樣心態(tài),顯得滑稽而沉重?!犊愁^王》詮釋了“醫(yī)不自治”的道理。其實救兒不如教兒,真等到病入膏肓時,即使扁鵲在世亦不能妙手回春。申平的語言工穩(wěn)而富有張力,常有“傳神”“點睛”之筆,筆下人物個性鮮明,讀后令人揮之不去。
特別值得稱道的是申平的動物題材的小小說創(chuàng)作,極注重象征手法的使用和宏大主題的有效表達。比如《絕壁上的青羊》,作者寫一個農(nóng)民為給兒子治病,不惜鋌而走險到絕壁上去獵殺青羊。青羊本身就非常弱小,被人類和猛獸逼上絕壁;而農(nóng)民同樣作為弱勢群體,因為看不起病而被逼上絕壁打獵。這兩個弱勢代表在絕壁上相遇,最后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青羊懷孕而不忍心殺害它。農(nóng)民最后掛在絕壁上,遠遠望去就像是一只青羊。這種象征意義遠遠超出了作品的主題本身,形成了一種非常形象而強大的沖擊力,振聾發(fā)聵。
這些作品要表達的都是一些宏大而深刻的主題。作者把宏大的主題巧妙地通過這種生動耐讀的形式加以表達,不但高效,而且極易使人接受。這,也正是申平能成為個性作家的重要因素。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