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那幾天,隔壁王局長家很是熱鬧,三天兩頭有人來。來的人進進出出,也不見手里提什么東西,而且只坐一會兒便出來。可見如今風聲緊,來拜年的人也不敢像過去那樣大包小包往領(lǐng)導家送了。
臘月廿九,我辦完事回家,在家門口遇到了王局長住在農(nóng)村的一個遠房侄女。她手里提著一個雞籠,風塵仆仆的樣子,正在敲王局長家的門。到我開門進屋,也不見王局長家有人開門,估計是舉家外出了。
過會兒我下樓倒垃圾,在樓門口又遇到她。她主動跟我打招呼,祝我新年好,我停下來跟她寒暄。她發(fā)現(xiàn)我的目光掃向她提在手里的雞籠,便笑著說:“剛給俺叔打電話,他說家里備的年貨還有好多,到年后也吃不完,讓俺先把這兩只雞放你們單位食堂養(yǎng)著,您看這事兒我找誰好?”
單位食堂一直由老高負責,我立即打電話給他。不一會兒,老高的兒子小高趕到。他樂呵呵地從王局長的侄女手中接過雞籠,向著只隔一條街的單位食堂飛奔而去。小高也在我們局工作,是辦公室科員。
七天長假很快過完,局里恢復了正常上班的節(jié)奏。這天,我加完夜班回家,在樓道里碰見了老高。
老高提著一籃子雞蛋,見了我有稍許尷尬,悄聲對我說:“王局長家的兩只雞自打來我們食堂,每天都產(chǎn)兩個蛋,十幾天過去就湊起三十多個。嘿嘿,白天我還不好意思送,怕單位的人看著誤解。”
我笑著說:“理解,理解?!?/p>
進了自家門,我把這事告訴老婆,老婆說:“好啊,局長家一年到頭都不缺新鮮雞蛋了?!?/p>
春耕在即,遵照上級安排,王局長率領(lǐng)我們下鄉(xiāng)支農(nóng),去的恰好是他遠房侄女所在的那個村。剛剛榮升辦公室副主任的小高表現(xiàn)得十分積極,不僅為每家農(nóng)戶提供具體播種技術(shù)指導,還主動下地幫他們干活兒。
中午,村里安排我們在村支書家吃飯。正吃著呢,王局長的遠房侄女推門進來,見面就問:“叔,送你那兩只雞吃了沒?”
王局長笑答:“還沒有呢?!苯又謫枺骸澳鞘鞘裁戳挤N雞呀,每天都下兩個蛋?”
王局長的侄女愣住了,“叔,你開玩笑吧,那是倆公雞,咋能生蛋呢?”
王局長也愣了。
(文/谷與麥 據(jù)《檢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