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我們樂于看到優(yōu)雅綻放的鮮花,沉醉其中馥郁的芬芳,卻很少去猜度一朵花需要多久才開,開多久,又是誰耕耘著這一片旖旎的風(fēng)光。
作為教師的我們,腳步總是太過匆匆,我們的思維總是運轉(zhuǎn)的飛快,很多時候我們巴不得把我們所謂的滄桑經(jīng)歷全部輸入孩子的腦海,希望通過這樣的教誨讓孩子少走彎路,甚至可以走上捷徑。
但事實上所有的教育都要通過受教者的自我體驗自我消化來實現(xiàn),若是一味地填補,一味地灌輸,能起到的作用怕也是微乎其微。要想教育取得成效,不僅是我們認為最重要的30%的啟發(fā),而且是那70%的等待。等待孩子的成長,等待孩子們的慢慢體悟,等待孩子把我們的啟發(fā)變成自我教育,而唯有孩子能做到自我教育,才算是真正的教育。
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盧梭,他的自然教育理論主張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和空間,順其自然按其成長規(guī)律生長并舒展,長成獨特的自己,長成最好的自己,大人不應(yīng)過多的干預(yù)和包辦。我們要做的就是給他好的土壤,為他除草施肥澆水,提供給他生長最合適的環(huán)境,然后讓他好好舒展,好好生長。尤其兒童期,原是身心生長最重要的階段,也應(yīng)是人生中最幸福的時光,教育所能成就的最大功德是給孩子一個幸福而又有意義的童年,以此為他們幸福而有意義的一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基礎(chǔ)。
等待,給一朵花開的時間,給孩子時間去思考去體驗,去玩耍,去按天性舒展。但可惜大多數(shù)人認為這是浪費時間,錯過所謂的“教育最佳時機”,現(xiàn)在的孩子沒有時間可浪費,他們的時間過早地被各種技能學(xué)習(xí),各種知識的接受所占領(lǐng)。大家都惜時如命。早入學(xué),全面教,孩子們早早地學(xué)會了愛惜時間去灌滿自己,成為父母心目中的塑像,大多成長為循規(guī)蹈矩的人,缺乏創(chuàng)意,沒有長成獨特的自己、最好的自己。這樣的教育雖談不上失敗,但至少是殘缺的。
等待,給一朵花開的時間,時間會賦予孩子成長的鑰匙,時間會教會孩子很多很多。只是我們常常忘記了等待,而過高地看重了教育本身的作用。孩子的成長需要等待,我們預(yù)期的東西實現(xiàn)起來也要等待。“教育就是30%啟發(fā)和70%的等待?!膘o靜地看著這句話,心里默念“70%的等待”,給一朵花開的時間。等待的同時,我們只需做三件事,盡情地讓孩子玩耍,耐心地讓孩子閱讀,自然地陪孩子做善事。
責(zé)任編輯蕭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