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妍巖
【摘要】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我們指明新時期幼兒教育方向,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幼兒藝術教育創(chuàng)新模式是我們現在必須要面臨的新考驗,下面本人就幼兒園藝術教育創(chuàng)新模式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關鍵詞】幼兒園;藝術教育
一、當前幼兒園藝術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幼兒藝術教育是以音樂(含舞蹈)和美術為手段和內容的教育。幼兒藝術教育范疇廣泛,幼兒美術、音樂、歌舞、幼兒表演、幼兒文學等都涉及此領域。新時期的幼兒藝術教育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我們對以往的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進行更正、創(chuàng)新。以往的幼兒園藝術教育模式存在著如下幾個問題:
1.重視技能的模仿和訓練,忽視審美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在傳統(tǒng)教育中老師在黑板上虎畫個范例,要求孩子照葫蘆畫瓢。其后果是幼兒藝術感受力下降,審美經驗缺失。幼兒模仿畫,不但掌握不了繪畫技巧,反而失去了兒童特有的生動畫法。
2.重視灌輸知識技能,忽視情感體驗和態(tài)度傾向
幼兒在藝術活動中應占主體地位,他們應該懂得生活與藝術的聯系,從自己對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出發(fā)創(chuàng)造出生動的兒童畫。
3.重視教師對藝術活動的評價,忽視幼兒個體差異性
傳統(tǒng)的教育評價,往往以提問“美不美”來讓幼兒做出評價,幼兒自己獨特的審美觀都被這樣的模式所屏蔽了。每個兒童都有自身的智力差別和審美傾向,這樣的教育評價模式往往把孩子最終都歸成一種模式,失去了他們自身的特點和個性。
二、更新觀念迫在眉睫
1.改變傳統(tǒng)藝術教育觀念
新《剛要》闡述,“藝術活動對幼兒作用主要有:一是能有效地促進幼兒感知美和表現美的情趣;二是促進幼兒的智力;三是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四是能使幼兒認知藝術語言、符號,促進創(chuàng)造力?!遍L期以來,幼兒教師制定教育活動目標、設計教法、組織教學,把注意力集中在記憶訓練的目標上,扼殺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所以,我們要摒棄“以技藝訓練為中心”的觀念,把“審美教育”作為藝術教育教學的目標。
2.從以“知識的灌輸為中心”的觀念轉變?yōu)椤芭囵B(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觀念
傳統(tǒng)的知識觀認為教學就是用知識去填滿“倉庫(腦)”,學習就是獲取知識。部分教師只強調對知識的記憶、模仿和重復性的練習,造成培養(yǎng)出來的孩子膽子小,幼兒怎能創(chuàng)新?因此,必須摒棄“以知識為中心”的觀念,樹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觀念。
3.從“教師本位”觀念轉變?yōu)椤耙杂變簽橹黧w”的觀念
當前,我們的幼兒藝術教育活動跳不出“幼兒圍繞教師轉”的怪圈。教學活動由教師支配,幼兒只能在里面打轉,幼兒只能被破放棄個人“異端”的想法和探索行為。
三、幼兒藝術教育創(chuàng)新模式的體現
1.教具及素材的選擇
教具及素材分別有:①運用有趣的教具。如果說孩子有一百種語言,教師就應有一百種表現方式,教師應大膽地將繪畫融入音樂活動中。②選用有趣的素材。③巧妙利用各種資源。教師應注重資源的開發(fā),以開放形式,讓幼兒在區(qū)角活動中探索。如美術角中放一些隨手可以獲取的美術材料,激發(fā)幼兒興趣,讓其進行創(chuàng)作。
2.營造寬松的氛圍
幼兒好奇心強,對新鮮的事物表現出很大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應用欣賞的眼光鼓勵他們,敏感的捕捉孩子們的“閃光點”,給予表揚鼓勵,使幼兒增加自信心。
3.內容的選擇
內容有:①教學內容的選擇要貼近幼兒生活;②內容要與時俱進。教學內容應更具有時代特點,能反映出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最新成果;③內容的選擇要有空間,并要增強教學的選擇性與開放性;④內容的設計要適應時代需要,突出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精神。
4.正確評價幼兒藝術教育教學
我國有而藝術教育的基本思想:“通過藝術活動激發(fā)情趣、體驗審美感、體現成就感。藝術活動是自我表達的重要方式,幼兒藝術活動是精神創(chuàng)造活動?!被谶@樣的基本思想,我們應正確對幼兒的藝術表現活動作出評價,主要表現在:
(1)注重情感態(tài)度的評價。對幼兒情感態(tài)度的關注,遠比知識與技能更重要。對于幼兒掌握了新的知識與方法,要給與肯定,同時把更多的肯定給予幼兒對事物的情感認知,讓他們對生活更向往,更自信。
(2)正確進行過程與方法層的評價。課程的評價更重要的是動態(tài)評價,幼兒在合作中的表現要看幼兒是否主動參與探究活動。教師在評價幼兒表現的過程中應隨時注意到孩子的情感變化,認真摸清孩子對藝術表現的理解。
(3)知識、技能層面上的評價。“在支持幼兒積極參加藝術活動的同時,幫助他們提高表現的技能和能力?!币虼?,對知識與技能的評價也是必要的,其重點在于幼兒在音樂表現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對音高、節(jié)奏、速度、音色、曲式、旋律的感知及在音樂實踐中的創(chuàng)造性、想象力與表現力。
最后,提到的還是我們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我們指明了新時期幼兒教育方向,提出了新的標準和要求,我們必須提高認識,摒棄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和方法,大膽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讓幼兒教育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張衛(wèi)民,郭倩汝.和諧社會構建背景下我國幼兒藝術教育改革的新思考.《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4期
[2]邊霞,劉麗玲.關于幼兒藝術教育若干問題的對話.《學前教育研究》,2003年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