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崔洪,武漢紡織大學藝術設計學院2012班,設計學,染織藝術設計研究方向。
摘要:被譽為“裝幀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在壁紙花樣和布料花紋設計中多以自然界的花卉為他主要的圖案取材來源。威廉莫里斯在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上深受奧斯曼藝術的啟發(fā),他很注重在壁紙、織物設計中融入奧斯曼藝術元素,對奧斯曼土耳其、古代波斯以及敘利亞等傳統(tǒng)藝術風格下的形體構造手法格外青睞。
關鍵詞:莫里斯;圖案;奧斯曼;裝飾風格莫里斯是工藝美術運動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工藝美術運動的奧斯曼裝飾風格的樣式和圖形等對于歐洲藝術品視覺形式的構造助益良多;在諸如雕塑、繪畫、文學等形體或敘事藝術領域,奧斯曼文化以更具象征性的方式顯現(xiàn)在工藝美術風格中。奧斯曼文化為工藝美術運動增添的最重要元素主要有三個:對自然意義的強調,豐富的異域情調,鮮明的民族情緒。工藝美術運動最本質的特征之一就是是強調自然意義。除此以外,對曲線條的精巧實用,也部分說明了工藝美術運動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奧斯曼藝術風格的影響。
一、莫里斯及其經(jīng)典作品
在牛津大學讀書期間的莫里斯受到拉斯金的影響,表現(xiàn)出對現(xiàn)代文明的反叛。1861年與朋友創(chuàng)辦了設計工坊,出產(chǎn)家具、壁紙、織錦、色彩玻璃和壁毯等裝飾產(chǎn)品,旨在在工業(yè)化潮流中強調藝術與手工藝術的審美含義。其理念是:藝術家不應該脫離實際,而應該走入生活,將技術與藝術結合起來,從而創(chuàng)作出大眾所理解和接受的作品。他一方面對機械化、工業(yè)化風格持反對態(tài)度,另一方面也對裝飾過度的維多利亞風格予以否定,反而是哥特式、中世紀的建筑、家具、地毯等的設計,在他看來才是“誠實”的設計。他尤其在壁紙花樣和布料花紋設計領域享有盛譽,被譽為“裝幀之父”,他的圖案主要取材于自然界的花卉。
莫里斯的紋樣設計可分為三個時期,在他早期的設計作品中主要體現(xiàn)出來的是親近自然,色彩淡雅清新,格調高雅的風格。能體現(xiàn)他此時期風格的代表作品有《擱架》(1864)、《雛菊》(1866)和《石榴》(1867),可以說和中世紀精神密不可分。直到1870年左右,威廉莫里斯對壁紙的工藝相當成熟。最具有代表性的壁紙作品《茉莉》和《葡萄藤》年代分別是1872年1873年左右,圖案設計中前景與后景完美地交織融合在一起,構成一副具有立體感的豐富多樣化的畫面。在他的印染紡織作品《郁金香和柳樹》(1873)中有這一結構的巧妙使用。他在中期的作品設計中,用色稍顯拘謹?shù)珔s不失輕盈;裝飾味道獨特但卻包含著對自然的深情。而到了后期,莫里斯的設計風格逐漸向寬厚莊重演變,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他大膽而富于青春氣息的魅力。但是這并不是由于他對創(chuàng)作的熱情不及以前,而是因為這一時期單純質樸的手法是他更傾向于使用的,形式也更靠近傳統(tǒng)。
可以簡單的對莫里斯的作品風格和系列主張進行梳理:強調藝術與技術的結合,認為并非只有繪畫和雕刻才能體現(xiàn)藝術和美;強調手工操作的優(yōu)異技能,不認可機械生產(chǎn);主張新的設計形式的建立不應該忽視中世紀的價值;強調“設計制作一貫作業(yè)”的方式;主張設計家不能只埋首于設計桌,而應該走進工廠,學習和了解材料知識和制作技巧,僅埋首于設計桌只能閉門造車。莫里斯在裝飾上對自然主義、東方裝飾和東方藝術特點持推崇態(tài)度。
二、奧斯曼裝飾風格影響
莫里斯的作品中大量的運用的自然題材受到奧斯曼風格的影響。奧斯曼帝國信奉伊斯蘭教。在伊斯蘭植物圖案中,精心觀察和分析大自然中某些植物不同形狀的各個組織,用抽象和象征的表現(xiàn)手法將單獨的紋樣或植物的某些特點進行有節(jié)奏的反復排列,使之形成造型講究的植物紋樣,再用對稱、連續(xù)、輻射、排比等構圖規(guī)律繪制出各種圖案,同時運用比喻、聯(lián)想、寓意、象征的比喻手段把自然界的美表現(xiàn)的活靈活現(xiàn),增加了藝術的趣味性和多樣性是藝術家們再擅長不過的了。植物圖案紋飾的色彩是穆斯林根據(jù)裝飾的實際需要和對自然色彩的感受,創(chuàng)造出許多富于浪漫情調的色彩組合,使圖案顯得更加富麗堂皇,雍容華貴,古樸優(yōu)雅、多姿多彩、令人浮想聯(lián)翩。
從奧斯曼圖案中汲取的精華在莫里斯圖案遺留的影子中多為花和蔓等植物形式以及圖案整體的骨架。采用寫實的手法,講究嚴謹流暢的構圖、古樸優(yōu)美的造型,體現(xiàn)出典雅的風格,既對自然界的蓬勃生機和豐富性做了保留,又使得傳統(tǒng)裝飾中樸實、清新和諧的優(yōu)勢得以展現(xiàn)和發(fā)揚。如圖a1奧斯曼瓷磚上圖案整體構圖呈曲線s形;a2莫里斯的植物圖案中也借鑒了s形構圖。如圖b1中奧斯曼的結構呈漩渦形;b2中莫里斯圖案汲取了此構圖。如圖c1奧斯曼瓷器上以花苞為中心兩邊的雙鳥及藤蔓結構對稱;c2中莫里斯圖案也運用了對稱結構,元素也有鳥及藤蔓這幅作品《偷草莓的賊》是莫里斯公司最受歡迎的作品之一。如圖d1奧斯曼瓷磚上的康乃馨形象被d2莫里斯所借鑒。
莫里斯圖案接受東方藝術的影響,在風格上主張浪漫、輕快、華美,擺脫了當時盛行的在平面圖案追求三維空間的立體感,主張二維空間的形式,采用線條花紋來勾勒平涂色面和圖案式的寓意或象征。莫里斯圖案被看作自然與形式統(tǒng)一的典范。莫里斯圖案以裝飾性的花卉為母題,將所有對稱的s形反曲線或橢圓形莖藤穿插于平涂勾線的花朵、渦卷形或琉璃型的枝葉中,緊湊的排列以及精密的結構使其裝飾趣味強烈。莫里斯圖案由于其“美的構成”和作為“生命與秩序的內在美”的典范,“富有與成長”的象征,對后來的“新藝術”和裝飾藝術運動,對歐洲乃至世界的家用紡織品裝飾都產(chǎn)生過深遠的影響。a1a2b1b2c1c2d1d2
參考文獻
[1]高兵強.新藝術運動.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12
[2]河西.藝術的故事——莫里斯和他的頂尖設計.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3]林曦.威廉.莫里斯與工藝美術運動的產(chǎn)生,2006.8
[4]米廣江.伊斯蘭藝術問答.甘肅:民族出版社,2011,12.
[5]龔建培.現(xiàn)代家用紡織品的設計與開發(fā)[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