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永和 李順延 韓海林
替吉奧聯(lián)合奈達鉑治療晚期胃癌的臨床療效觀察
孔永和 李順延 韓海林
替吉奧;奈達鉑;晚期胃癌
胃癌是我國常見的癌癥之一,因人們容易對其早期臨床癥狀忽視,故難以對胃癌早期診斷[1],喪失了手術機會。治療晚期胃癌的主要手段是化療,但大部分患者的病癥對化療的反應只是局部和短期緩解,生存期能達到2年的患者<10%[2]?;煹母弊饔靡彩禽^明顯的,如何合理聯(lián)合應用化療藥物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治療效果,是目前臨床研究的重點。我院采用替吉奧聯(lián)合奈達鉑(奧先達)治療42例晚期胃癌患者,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42例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齡為31~72歲,平均年齡49.5歲。對42例患者按癌細胞轉移部位分:肝轉移13例,腹腔轉移11例,盆腔轉移7例,肺轉移4例,鎖骨上淋巴結轉移6例,骨轉移1例;其中≥2個轉移部位的有10例。病理類型:未分化腺癌11例,低分化腺癌12例,管狀腺癌7例,黏液腺癌6例,乳頭狀腺癌3例,印戒細胞癌2例,鱗癌1例。以上均為初治化療后被評價為進展型的患者,初治化療方案有:FOLFIRT方案14例,F(xiàn)OLFOX方案17例,ECF方案11例。納入標準:①經病理組織學和細胞學檢查確診;②心、肺、肝、腎功能及骨髓儲備基本正常;③預計生存期>3個月;④Karnofsky 評分≥60分;⑤病灶大小可客觀測量;⑥簽化療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
將42例患者平均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化療前后所有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護肝、護胃、止吐、升白細胞等對癥和支持治療。治療組21例采用替吉奧聯(lián)合奈達鉑治療,替吉奧80 mg/(m2·d),餐后口服,分2次,d1~d14;靜脈滴注奈達鉑80 mg/m2進行2 h靜脈滴注,d1。21天為1個治療周期。對照組21例進行常規(guī)治療。2組患者均經過2個周期或以上治療,期間復查血常規(guī)2次/周,復查肝腎功能及血電解質1次/周。如果患者產生不良反應,則根據(jù)相應情況,給予相應處理。2個周期后復查CT影像學檢查病灶變化情況,評價療效。如疾病得到控制則原方案繼續(xù)治療;如出現(xiàn)嚴重的不良反應或疾病進展則化療終止。
1.3 療效和不良反應評價
療效按照WHO標準評定: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和進展(PD);完全緩解及部分緩解視為有效,病情無進展視為腫瘤得到控制。不良反應根據(jù)WHO抗癌藥物常見不良反應分級標準評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卡方檢驗。
2.1 療效分析
對42例晚期胃癌患者進行2個周期或以上的化療后,2組各有1例患者因不良反應退出。治療組治療總有效率為60.0%,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20.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替吉奧聯(lián)合奈達鉑治療晚期胃癌具有較好療效。見表1。
表1 放療結束后2組療效評價比較(例,%)
2.2 不良反應
患者不良反應主要包括胃腸道不良反應和血液不良反應。胃腸道不良反應主要癥狀有腹痛腹瀉、便秘、惡心嘔吐、納差乏力。血液不良反應均屬骨髓抑制,主要臨床癥狀為血紅蛋白降低、血小板減少、白細胞減少。此外還有少數(shù)患者出現(xiàn)口腔黏膜炎癥,周圍神經炎,手足綜合征,程度均較輕,未計入下表統(tǒng)計。其余患者所有不良反應經相應對癥處理后癥狀好轉,均能順利進入下一個療程。2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程度與例數(shù)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主要不良反應比較/例
治療晚期胃癌,化療較最佳支持治療效果更好,而聯(lián)合化療又優(yōu)于單藥治療?;熢谕砥诘奈赴┗颊叩墓孟⒅委熤邪l(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患者生存[3]。過去化療以氟尿嘧啶或順鉑藥物為基礎,但這類藥物毒性作用較大,影響療效。隨著伊立替康、多西他賽、紫杉醇、替吉奧等藥物的不斷發(fā)現(xiàn),患者的療效顯著提高,但仍有患者因耐藥或復發(fā)而死亡。因此新的治療方法和藥物仍是我們研究的主要方向。
替吉奧口服藥是第四代氟尿嘧啶的前體衍生物,它由奧替拉西鉀、吉美嘧啶、替加氟按1∶0.4∶1的摩爾比例組成,1999年最先由日本應用于臨床,并成為胃癌首選化療藥物,目前主要被用于食管癌、大腸癌等的治療中。5-FU是消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主要抗癌藥物之一,但它很容易被降解失活,從而降低抗癌作用。而替吉奧膠囊中的替加氟能在肝臟內轉變成5-FU,從而起到抗癌的作用;吉美嘧啶能夠維持氟尿嘧啶的有效濃度,與5-FU持續(xù)靜脈輸注有同樣的療效;奧替拉西鉀能夠減輕5-FU引起的胃腸不良反應,卻不減少其抗癌活性[4]。奈達鉑,為新一代鉑類廣譜治癌藥物,全名是順一甘醇酸二氨合鉑,其抗癌機制主要是通過與核苷反應生成核苷-鉑結合物,再與DNA 結合,從而抑制DNA 的復制。與順鉑相比,奈達鉑胃腸道不良反應與腎毒性反應較輕,并能減輕骨髓抑制導致的血紅蛋白、血小板及白細胞的降低[5]。本組研究顯示,替吉奧聯(lián)合奈達鉑(奧先達)同步放療治療晚期胃癌總有效率為60%,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治療組20%,表明本方案治療晚期胃癌的效果較好,不良反應少,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 Sun XD,Mu R,Zhou YS,et al.Analysis of mortalityrate of stomach cancer and its trend in twenty years in China〔J〕.Zhonghua Zhong Liu Za Zhi,2004,26(1):4-9.
[2] Wagner AD,Grothe W,Haerting J,et al.Chemotherapy in advanced gastric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based on aggregate data〔J〕.J Clin Oncol,2006,24(18):2903-2909.
[3] 孫 燕,馬盛林.晚期胃癌藥物治療策略和展望〔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0,17(5):395-397.
[4] 張 西.替吉奧在中晚期胃癌治療中的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雜志,2011,9(5):56-57.
[5] 羅文娟,趙麗麗,吳文濤.奈達鉑聯(lián)合替吉奧治療晚期食管癌的療效觀察〔J〕.四川醫(yī)學,2012,33(6):968-97.
(編輯:甘 艷)
810007 青海省第五人民醫(yī)院腫瘤科
10.3969/j.issn.1001-5930.2014.12.070
R735.2
B
1001-5930(2014)12-1718-01
2014-05-04
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