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縮小居民收入差距的收入分配制度研究

      2014-08-08 19:59:18任燕紅
      經濟研究導刊 2014年18期
      關鍵詞:財政政策

      摘要:近年來中國居民收入差距呈現出逐漸擴大的趨勢,這對中國構建和諧社會是非常不利的。縱觀中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歷程,可以看出中國的居民收入分配與收入分配制度息息相關。通過具體的收入分配制度如稅收制度、社會保障制度、轉移支付制度對居民收入分配影響的分析,找出收入分配制度對居民收入差距影響的機理,并以此為依據提出相應的調整建議,以達到縮小居民收入差距的目的。

      關鍵詞:收入分配制度;居民收入分配;財政政策

      中圖分類號:F014.4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14)18-0005-02

      對中國而言,居民收入結果直接受制于全國的收入分配制度,這與中國社會主義性質和歷來重視規(guī)劃有關。尤其是最近幾年,隨著公眾對收入差距的容忍度越來越低,公眾紛紛把注意力放在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上,希望通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徹底解決收入差距問題。

      一、中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歷程

      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從改革收入分配制度、調整利益關系開始的?;仡櫴杖敕峙鋯栴}在改革開放過程中的發(fā)展,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堅持按勞分配,改革工資制度,適當拉開收入差距,提高經濟效率。黨的十二大提出“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堅持按勞分配制度和其他各項社會主義制度”。在改革開放初期,經濟發(fā)展水平較低的背景下強調按勞分配制度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黨的十三大又提出“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方式和正確的分配政策”。這是適應改革和經濟發(fā)展的新形勢提出來的。

      第二階段,以按勞分配為主、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理順分配關系,堅持效率優(yōu)先、兼顧公平,調節(jié)收入分配。黨的十四大提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在堅持公有制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其他經濟成分和分配方式為補充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發(fā)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是一個巨大的跨越。黨的十五大提出“完善分配結構和分配方式”。中央也反復強調,要通過法律和財稅政策手段完善分配結構和分配方式。調節(jié)收入分配結構逐漸成為政府宏觀調控的一個組成部分。

      第三階段,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統(tǒng)籌兼顧收入分配中的公平和效率,強化政府調節(jié)收入的分配職能,扭轉和縮小收入差距。黨的十六大提出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十七大進一步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要求,并強調“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將社會公平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近年來,中央一直從擴大內需和促進社會公平的高度來調節(jié)和縮小收入差距。

      二、中國居民收入差距的變化特征

      總體而言,在改革前平均主義是當前收入分配狀況的基本特征。改革初期,中國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數總體上維持在較低的水平。城鎮(zhèn)居民基尼系數在0.2以下,農村居民基尼系數在0.21~0.24之間,全國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數在0.3左右。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弱化了收入分配制度具有的激勵效應,帶來了社會經濟運行的低效率。

      改革開放以來,收入差距呈現不斷擴大的趨勢。在經濟改革的過程中,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使得中國在較短時期內由一個平均主義盛行的國家轉變?yōu)槭杖氩罹噍^高的國家。1982年,全國的基尼系數為0.3,到2002年,全國基尼系數達到0.45,2007年達到0.47。中國居民收入分配特征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城鄉(xiāng)之間、城鄉(xiāng)內部、省份之間以及行業(yè)之間的收入差距總體上表現出全方位擴大趨勢。

      三、收入分配制度對居民收入分配影響

      細數起來,收入分配制度主要包括稅收制度、社會保障制度和轉移支付制度,它們對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有較大影響,故理清它們對收入分配的作用機理,是調整收入分配制度以縮小居民收入差距的前提條件。

      (一)稅收制度對居民收入分配的影響

      自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來,中國逐漸形成以間接稅為主,直接稅為輔的稅制結構。但增值稅、消費稅、營業(yè)稅等間接稅具有一定的累退性質,會加大居民收入差距,因此,縮小居民收入差距一定程度上還需要直接稅調控。在稅收體制中,相對于間接稅而言,對所得、勞動報酬和利潤等征稅的直接稅對國民收入再分配環(huán)節(jié)中要素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更加直接有效。由于中國稅收體制的特殊情況,中國目前所得稅所占比例過低,尤其是主要起到收入差距調節(jié)作用的個人所得稅在2011年僅占稅收總收入的6.7%,個人所得稅雖不是調節(jié)居民收入差距的唯一稅收手段,但由于現階段中國缺乏房產稅、遺產稅和贈與稅等財富調節(jié)稅種,因此調節(jié)收入分配差距的任務還是主要落在了個人所得稅上。當然,直接稅對居民收入差距的調節(jié)表現在由相關稅種稅制、稅制結構、稅收征管制度、合理稅收負擔及財產結構這四個要素組成的一個開放系統(tǒng)[1],應通過這四個要素相互之間以及與外部環(huán)境之間的共同作用,來實現對居民收入分配公平正義的調節(jié)。

      (二)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對居民收入分配的影響

      作為財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轉移支付和稅收一樣,也是調節(jié)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轉移支付有三個方面,即中央政府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對個人的轉移支付以及對國有企業(yè)的轉移支付。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對地方政府來說是一筆預算收入,主要指稅收返還和財力性轉移支付[2]。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產生是為了調節(jié)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之間的縱向不平衡以及調節(jié)地區(qū)間的橫向不平衡,以致力于實現區(qū)域間各項社會經濟事業(yè)的協(xié)調發(fā)展。財政轉移支付的收入來自稅收,支出的方式有多種形式,包括為了促進區(qū)域公平分配的一般性轉移支付以及專門用于某項建設的專項轉移支付,其最終目的是為了縮小區(qū)域間的收入差距。所以說,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目的是為了縮小收入差距尤其是地區(qū)收入差距,并且是一種較為直接的手段。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正確實行好轉移支付制度,對于縮小收入差距將起到明顯的效果。

      (三)社會保障制度對居民收入分配的影響

      社會保障制度是用以保障居民的最基本生活需要。公民在市場競爭中,必然有一部分群體處于弱勢地位,或者是由于一些突發(fā)情況處于當前的弱勢地位。這些弱勢群體若僅依靠初次分配得到的收入來維持原有生活水平,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難。并且,若沒有外力的作用,現階段的困難將會進一步影響其在社會競爭中的地位和機會,如此循環(huán)下去,只會加劇低收入程度,加大其與其他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社會保障制度通過對該部分弱勢群體提供物質幫助或貨幣補貼,直接改變了初次分配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改善了此類群體的競爭基礎,優(yōu)化了其競爭地位。

      四、收入分配制度調整建議

      (一)加強財政在收入分配中的作用

      政府主導的再分配與居民收入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以財政收支為手段的再分配可以改變居民收入結構。改革開放以來,居民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最主要的原因是再分配中存在增長主導化,即中國政府是以經濟增長為目標的權威政府,我們一直利用財政收支手段直接或間接地促進經濟增長[3]。因此,為緩解這種現狀,我們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一是清理整頓政府收支,建立統(tǒng)一的政府財政預算體制;二是協(xié)調財政與事權關系,規(guī)范財政資金合理;三是均等化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從而將財政工作的重心從單方面促進經濟增長轉到實現經濟增長與民生發(fā)展同步進行的方向上來,其中自然也包括居民收入差距的縮小。

      (二)公平納稅,均衡稅負

      在個人所得稅問題上,目前一個最突出的問題是針對不同人群的個人所得稅稅收征管力度的不均衡,對工薪收入征管嚴格,遺漏少;而對非勞動收入征管不嚴,漏洞多,漏稅嚴重。非勞動收入來源復雜,渠道多,征管難度較大,這是客觀因素。其結果是工薪勞動者稅負相對較重,而以非勞動收入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高收入人群,則因征管不到位而實際稅負較輕。這在稅負不均的基礎上,又增加了一個新的因素,使稅負分布可能從理論上的累進變成實際上的累退,從而擴大了收入差距[4]。因此,需要對不同人群實行高低不同稅率的不公平制度,實行平均稅負的政策。改進措施可為:征稅對象從個人改為家庭,根據家庭年收入征稅,可以采用按月預征,年終退稅或補稅的征收方式;對家庭人均收入不分工薪所得還是財產、紅利所得或其他所得,一律實行統(tǒng)一的超額累進所得稅率。

      (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社會保障起到維持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加快建立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全體居民的基本生活,是調節(jié)收入分配,發(fā)揮社會穩(wěn)定器,保障社會和諧的基本措施。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具體做法包括:進一步完善基本養(yǎng)老保險制度,應堅持社會統(tǒng)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制度;完善失業(yè)保險制度,充分發(fā)揮失業(yè)保險對促進再就業(yè)和對就業(yè)困難群體進行社會保障援助的作用。建立健全覆蓋城鄉(xiāng)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應增加各級政府資金投入,提高保障標準;完善優(yōu)撫保障機制和社會救助體系,支持社會慈善、社會捐贈、群眾互助等社會扶助活動。構建針對農民工的包含養(yǎng)老保險、失業(yè)保險和最低生活保障在內的保障體系。

      參考文獻:

      [1]羅濤.稅收調節(jié)居民收入分配機制研究[M].武漢:武漢出版社,2009.

      [2]崔杜勇.再分配制度與居民收入差距——基于中美兩國的比較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12.

      [3]王慶.中國居民收入差距原因綜述及倫理合宜下的制度調整[J].湖北社會科學,2012,(11).

      [4]王小魯.國民收入分配戰(zhàn)略[M].海口:海南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 劉嬌嬌]

      收稿日期:2014-03-09

      作者簡介:任燕紅(1989-),女,山東菏澤人,碩士研究生,從事公共財政與公共經濟研究。

      endprint

      猜你喜歡
      財政政策
      實施積極財政政策 推進黃河流域生態(tài)保護和高質量發(fā)展
      山西財稅(2023年8期)2023-12-28 08:05:28
      預算執(zhí)行緊縮下的積極財政政策
      下半年促經濟穩(wěn)增長積極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
      消費導刊(2018年19期)2018-10-23 02:08:52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財政政策轉型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效應分析
      央行不能逃避責任
      淺析建國初期穩(wěn)定物價的財政政策
      中國商論(2016年33期)2016-03-01 01:59:31
      我國高等職業(yè)教育財政政策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山西農經(2016年5期)2016-02-28 14:24:29
      用好用活財政政策 推動民族宗教事業(yè)發(fā)展
      學習月刊(2015年20期)2015-02-27 01:35:58
      正確理解財政政策
      渭源县| 定兴县| 称多县| 建平县| 东港市| 林口县| 南和县| 桃江县| 湘潭县| 芮城县| 松潘县| 安图县| 库尔勒市| 大英县| 潮州市| 乌鲁木齐市| 五家渠市| 阳信县| 阜新| 涟水县| 平山县| 兴化市| 应用必备| 蓬溪县| 同德县| 阿勒泰市| 北海市| 宜城市| 治县。| 独山县| 电白县| 大余县| 温州市| 厦门市| 嵩明县| 高州市| 金坛市| 南京市| 霍林郭勒市| 佳木斯市| 盱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