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卓有成績的李白研究

      2014-08-08 19:58:44肖燕
      文史雜志 2014年4期
      關(guān)鍵詞:問津瑤臺學海

      肖燕

      文史專家王定璋先生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省社科聯(lián)資深學人,勤于治學而成績斐然。2009年,他出版了一部55萬字的論文集《學海蠡測——文史思辨錄》(巴蜀書社出版),博得學界好評。2013年,他再接再厲,又推出幾乎同等篇幅的姊妹篇《學海問津——文史沉思錄》(巴蜀書社出版),頗獲學人首肯。王定璋雖說是文史兼修,但更擅于古代文學的研究,尤以治唐詩見長。這部《學海問津》,71%的篇什談的都是唐詩;而唐詩中,又以將近一半的文字說李白??梢姸ㄨ跋壬鷮?000多年前的這位從家鄉(xiāng)走出去的大詩人的仰慕和青睞。先生視野中的李白,既風流倜儻,心雄萬夫,又理想遠大,心懷天下。不過,先生并未就此卻步,而是深入風流李白、理想李白的心靈深處,讀到了一些更為珍貴的李白品質(zhì)、李白特質(zhì)。與此相應,先生還對李白研究中的一些難點、疑點進行深入解析,或剝繭抽絲,或另辟蹊徑,最終得出能自圓其說且可服人的結(jié)論。由是可以說,先生的問津之旅是辛苦而成功的——他的獨到的李白研究,是其碩果。

      揭示出李白于當代的文化意義

      學者多認為,李白的思想來源是道家或道家兼縱橫家。王定璋先生在《學海問津》一書里提出,李白思想當是儒、道、縱橫甚至還包括兵家的混合體,其《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即是印證。先生說:“李白對自己人生目標的設(shè)定,是兼容了儒家的用世之志和進取精神,道家的養(yǎng)真修性、功成身退和縱橫家的由草澤直入龍廷、以縱橫王霸大略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整合?!毕壬赋?,李白有強烈的功名欲望,期盼出將入相,“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然而,李白謀求政治理想的實現(xiàn)并非以犧牲人格為代價,“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而是要與王侯卿相乃至帝王進行平等對話。唐代詩人群體是一個滿懷自由思想與獨立意識的群體,而李白則是這個群體中的佼佼者,或稱領(lǐng)軍人物。他的自由思想與獨立意識最為突出,是其他詩人不能比擬的。王定璋將其定義為詩人的“主體意識”(即人作為主體在主客關(guān)系中對自己的地位、作用和價值的認定,是自我意識中的核心),而“這首先來源于詩人的自信與自尊”,“對自身才能和前程的充分樂觀自信”,“是其自覺意識到自己在生存環(huán)境中的進取力量和支配地位的必然”。

      李白不是一個空談家。他為了踐行自己的人生抱負、政治理想而上下求索,雖四處碰壁卻百折不撓。他在61歲時還想追隨李光弼參加平定安史之亂的最后一戰(zhàn),拖著病軀,匹馬單槍直奔臨淮,惜乎行至金陵身體已不能支,只能半途折返。須知他此時已有過兩次從政失敗的經(jīng)歷,九死一生,卻仍無改悔,“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王定璋先生說,這正是李白“執(zhí)著于道,以天下為己任”之使命感使然,“熱血赴國難”,“是很激勵后人的”。

      舊時一些學者很是小瞧李白干謁權(quán)貴和他的那幾篇干謁書,比如聞一多先生就認為“李白有他的天才,沒有他的人格”(《杜甫》,《新月》第一卷第六期,1928年8月10日)。郭沫若先生也說,李白“有他的十分庸俗的一面”(《李白與杜甫》,人民文學出版社1971年版,第74頁)。王定璋先生則不以為然。他提出李白的干謁權(quán)貴,乃是運用縱橫術(shù),“以王霸大略游說當權(quán)人物”,“像當年縱橫家蘇秦、張儀一樣,取得執(zhí)政者信賴之后建立偉績豐功”。先生以李白在蜀中謁見益州長史蘇颋的獨特方式(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禮)為例,稱李白“不僅展現(xiàn)了平等意識和自主意識,而且對自身才能的充分認定與舍我其誰的主人氣質(zhì)也相當突出”。正因為李白以其“不諳世故的莽撞行為”去向蘇長史“投刺”(遞上名片),才獲得蘇颋的破格接見,并夸贊道:“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車之骨。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也?!保ɡ畎祝骸杜c安州裴長史書》)

      總之,王定璋先生認為,李白首先是一位愛國者,又是一個敢于蔑視權(quán)貴,肯定自我,平交王侯,高揚個性與主體意識、以帝王師自許的人物。他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而鍥而不舍,積極進取的精神,是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特別是他將人格獨立與“士不可不弘毅”等思想提升到主體意識自尊自主層面,在封建專制主義時代,更殊為珍貴,令后人感佩。這就是王定璋先生在《學海問津》里為我們揭示出的李白的當代意義。

      還原了一個敢講真話且憂國憂民的李白

      學者都承認李白是他那個時代的天之驕子、曠世奇才;但一當論及其政治頭腦、政治眼光時,便多搖頭嘆息,以為過于天真,甚至是糊涂了——這主要指其兩次從政,即天寶三載(744年)入長安供奉翰林與至德二載(757年)誤入永王璘幕。王定璋先生承認“李白往往把官場中的政治斗爭低估了,把政治問題看得很簡單、容易”。不過,他認為,這一方面是李白的政治欠缺,但另一方面又當視作為道德優(yōu)點;因為他是“以赤子之心對人待物,缺乏心機和算計,內(nèi)心怎么想的更照原樣表達出來,不假雕飾”,這是多么寶貴的政治品質(zhì)!對誤入永王璘幕,先生以為,這當是“年邁的詩人滿腔的報國熱情落入了肅宗兄弟之間的權(quán)力之爭”,這于他來說,乃是“始料不及的冤枉”。對在長安供奉翰林而最終被賜金放還,先生指出,這并不表明李白缺乏政治才干,由于遭張垍讒毀等多種種原因,李白“沒有施展其政治才干的機會”;“李白的政治能力是一個無法驗證的未知數(shù)”。先生以這樣的角度來看李白的政治頭腦、政治能力,應當說是公允的、實事求是的,具有唯物辯證法的內(nèi)涵,是值得肯定的。

      其實,李白盡管在政治上有些單純、天真,但并不糊涂,在許多時候,還可以說具有常人不及的敏銳的政治眼光——拿王定璋先生的話來講,就是具有“超前意識與批判精神”。先生認為,李白在安史之亂前幾年舉國一片歌舞升平中,就窺見到潛伏在盛唐社會里的深刻危機,“敏感到現(xiàn)實的弊端,政治形勢的嚴峻”。先生特別舉出李白的《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句,認為這是詩人對“玄宗黷武開邊,為開疆拓土不惜以無辜者的鮮血換取其大攘四夷的欲望”的有力針砭。先生還注意到李白是詩中為李北海(李邕)與裴尚書(裴敦復)被冤殺(遭奸相李林甫杖殺)鳴不平,并指出“此詩作于天寶八九年間,正是李林甫炙手可熱,權(quán)傾朝野之際”。先生因此得出結(jié)論:在李白那里一切都是讓事實說話,讓正義說話,讓真理說話,“哪里還有什么君臣之綱,尊卑長幼之序!這些當然不是宋、元以后理學盛行時代的正統(tǒng)文人所能認同和理解的?!?/p>

      李白寫詩,包括詠史詩,是從事實出發(fā)而直抒胸臆;王定璋先生在評判李白及其詩歌的歷史價值時也是以事實為依據(jù),從李詩中排比內(nèi)證,既從當事人的處境去條分縷析,也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去探驪摘珠,從而為我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李白,一個鮮活、青春、敢怒敢恨、胸懷坦蕩、敢講真話且憂國憂民的李白。

      關(guān)注李白資料的發(fā)掘和辨析

      在唐代詩人中,王定璋特別看重李白,因而也尤為關(guān)注有關(guān)李白資料的辨析和李白行藏的討論。他在四川江油李白紀念館發(fā)現(xiàn)一冊清同治七年(1868年)的李白五古精選手抄本《瑤臺風露》而欣喜不已,當即恭讀,并及時向?qū)W界公布這一信息與初步研究成果。他在《學海問津》里又入其堂奧,繼續(xù)深化他的研究。這部手抄本由署名笈甫翁者選批,桐華舸主人楷書精抄。據(jù)王定璋研究,其批評當分兩種情況:朱批(眉批)應出自笈甫翁,為流暢行草;墨批(眉批及行批)該系抄寫者桐華舸主人所為,也是上乘行草。王定璋先生認為,這冊《瑤臺風露》具有以下四個特點:首先,選詩范圍較為合理。李白詩歌的精華主要在古詩里,《瑤臺風露》亦專選其五古達179首,占五古總數(shù)(450余首)1/3略強,“足證笈甫先生的識見不愧為李白的異代知音”。其次,從入選內(nèi)容看,《瑤臺風露》將李白五古的典型作品《古風五十九首》悉數(shù)闌入,“可見其超人的識度”。其余120首五古 ,也是最能體現(xiàn)李白思想傾向與藝術(shù)特征的代表作,且能注意到多種風格及題材的兼顧。這樣,抄本便成為“頗能體現(xiàn)李白五古全貌的較好選本”。第三,《瑤臺風露》的批注反映了笈甫翁和桐華舸主人的詩論主張:標舉“風騷”,崇尚自然,緣情而作,有感而發(fā)。而這亦與李白的主張及創(chuàng)作實踐相一致。第四,批注者論詩能從大處著眼,于小處落筆,客觀準確地揭示出李白詩歌的政治寓意與藝術(shù)成就。最后,王定璋先生在指出《瑤臺風露》的一些瑕疵后總結(jié)道:“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關(guān)于李白五古的唯一選本(據(jù)傳蘇軾曾選過李白五古,惜乎未保存下來),……評點中也不乏獨特見解,可與歷代箋評及研究李白專家的評論相互補益?!彼运敖ㄗh將抄本影印出版,以滿足廣大李白研究者、愛好者的需要”。

      王定璋先生對《瑤臺風露》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表現(xiàn)出一個治唐詩者應有的熱情與判斷力——這對年輕點的治唐詩者來說,當是有益的提示。

      在有關(guān)李白的《笑歌行》《悲歌行》真?zhèn)螁栴}上,王定璋先生則力排眾議,力主“二行”是李白之作,絕非后人攙偽,“且是李白抨擊黑暗統(tǒng)治,譏刺時弊的優(yōu)秀篇章”,只不過其風格有些特別,乃是“心情激憤反以笑語出之”。王定璋還提供了《課外學習》上刊載的一條資料以佐證,說歐洲著名音樂家瑪勒晚年用唐詩為歌詞譜《大地之歌》,其第一樂章《詠人世悲愁的飲酒歌》歌詞就是李白的《悲歌行》。先生由此感嘆道:“李白‘二行固然見疑于某些學者,但卻超越時空阻隔、古今相接,中外相通,神交契合,贏得了西方大音樂家的崇敬。”

      對于李白乾元二年(759年)“長流夜郎”,是否真正抵達了貶所夜郎,在治李詩圈中也爭議不小。王定璋先生從李詩中找出諸多有力內(nèi)證,并結(jié)合李白行旅實際情況總結(jié)道:李白在“巫山附近遇赦,未至貶所夜郎”。

      王定璋先生在中國古代文學及歷史研究領(lǐng)域伏案爬梳、孜孜以求數(shù)十年,一直堅持“士志于道”,秉承“篤信善學”、獨立思想、不人云亦云的治學理念,所以為文每有獨到見解,往往醒人眼目?!秾W海問津》中的李白研究專題是如此,其他研究課題(如杜甫研究、錢起研究、《尚書》研究)亦如此。

      作者:西南民族大學圖書館(成都)副研究館員

      文史專家王定璋先生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省社科聯(lián)資深學人,勤于治學而成績斐然。2009年,他出版了一部55萬字的論文集《學海蠡測——文史思辨錄》(巴蜀書社出版),博得學界好評。2013年,他再接再厲,又推出幾乎同等篇幅的姊妹篇《學海問津——文史沉思錄》(巴蜀書社出版),頗獲學人首肯。王定璋雖說是文史兼修,但更擅于古代文學的研究,尤以治唐詩見長。這部《學海問津》,71%的篇什談的都是唐詩;而唐詩中,又以將近一半的文字說李白??梢姸ㄨ跋壬鷮?000多年前的這位從家鄉(xiāng)走出去的大詩人的仰慕和青睞。先生視野中的李白,既風流倜儻,心雄萬夫,又理想遠大,心懷天下。不過,先生并未就此卻步,而是深入風流李白、理想李白的心靈深處,讀到了一些更為珍貴的李白品質(zhì)、李白特質(zhì)。與此相應,先生還對李白研究中的一些難點、疑點進行深入解析,或剝繭抽絲,或另辟蹊徑,最終得出能自圓其說且可服人的結(jié)論。由是可以說,先生的問津之旅是辛苦而成功的——他的獨到的李白研究,是其碩果。

      揭示出李白于當代的文化意義

      學者多認為,李白的思想來源是道家或道家兼縱橫家。王定璋先生在《學海問津》一書里提出,李白思想當是儒、道、縱橫甚至還包括兵家的混合體,其《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即是印證。先生說:“李白對自己人生目標的設(shè)定,是兼容了儒家的用世之志和進取精神,道家的養(yǎng)真修性、功成身退和縱橫家的由草澤直入龍廷、以縱橫王霸大略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整合?!毕壬赋?,李白有強烈的功名欲望,期盼出將入相,“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然而,李白謀求政治理想的實現(xiàn)并非以犧牲人格為代價,“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而是要與王侯卿相乃至帝王進行平等對話。唐代詩人群體是一個滿懷自由思想與獨立意識的群體,而李白則是這個群體中的佼佼者,或稱領(lǐng)軍人物。他的自由思想與獨立意識最為突出,是其他詩人不能比擬的。王定璋將其定義為詩人的“主體意識”(即人作為主體在主客關(guān)系中對自己的地位、作用和價值的認定,是自我意識中的核心),而“這首先來源于詩人的自信與自尊”,“對自身才能和前程的充分樂觀自信”,“是其自覺意識到自己在生存環(huán)境中的進取力量和支配地位的必然”。

      李白不是一個空談家。他為了踐行自己的人生抱負、政治理想而上下求索,雖四處碰壁卻百折不撓。他在61歲時還想追隨李光弼參加平定安史之亂的最后一戰(zhàn),拖著病軀,匹馬單槍直奔臨淮,惜乎行至金陵身體已不能支,只能半途折返。須知他此時已有過兩次從政失敗的經(jīng)歷,九死一生,卻仍無改悔,“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王定璋先生說,這正是李白“執(zhí)著于道,以天下為己任”之使命感使然,“熱血赴國難”,“是很激勵后人的”。

      舊時一些學者很是小瞧李白干謁權(quán)貴和他的那幾篇干謁書,比如聞一多先生就認為“李白有他的天才,沒有他的人格”(《杜甫》,《新月》第一卷第六期,1928年8月10日)。郭沫若先生也說,李白“有他的十分庸俗的一面”(《李白與杜甫》,人民文學出版社1971年版,第74頁)。王定璋先生則不以為然。他提出李白的干謁權(quán)貴,乃是運用縱橫術(shù),“以王霸大略游說當權(quán)人物”,“像當年縱橫家蘇秦、張儀一樣,取得執(zhí)政者信賴之后建立偉績豐功”。先生以李白在蜀中謁見益州長史蘇颋的獨特方式(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禮)為例,稱李白“不僅展現(xiàn)了平等意識和自主意識,而且對自身才能的充分認定與舍我其誰的主人氣質(zhì)也相當突出”。正因為李白以其“不諳世故的莽撞行為”去向蘇長史“投刺”(遞上名片),才獲得蘇颋的破格接見,并夸贊道:“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車之骨。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也。”(李白:《與安州裴長史書》)

      總之,王定璋先生認為,李白首先是一位愛國者,又是一個敢于蔑視權(quán)貴,肯定自我,平交王侯,高揚個性與主體意識、以帝王師自許的人物。他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而鍥而不舍,積極進取的精神,是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特別是他將人格獨立與“士不可不弘毅”等思想提升到主體意識自尊自主層面,在封建專制主義時代,更殊為珍貴,令后人感佩。這就是王定璋先生在《學海問津》里為我們揭示出的李白的當代意義。

      還原了一個敢講真話且憂國憂民的李白

      學者都承認李白是他那個時代的天之驕子、曠世奇才;但一當論及其政治頭腦、政治眼光時,便多搖頭嘆息,以為過于天真,甚至是糊涂了——這主要指其兩次從政,即天寶三載(744年)入長安供奉翰林與至德二載(757年)誤入永王璘幕。王定璋先生承認“李白往往把官場中的政治斗爭低估了,把政治問題看得很簡單、容易”。不過,他認為,這一方面是李白的政治欠缺,但另一方面又當視作為道德優(yōu)點;因為他是“以赤子之心對人待物,缺乏心機和算計,內(nèi)心怎么想的更照原樣表達出來,不假雕飾”,這是多么寶貴的政治品質(zhì)!對誤入永王璘幕,先生以為,這當是“年邁的詩人滿腔的報國熱情落入了肅宗兄弟之間的權(quán)力之爭”,這于他來說,乃是“始料不及的冤枉”。對在長安供奉翰林而最終被賜金放還,先生指出,這并不表明李白缺乏政治才干,由于遭張垍讒毀等多種種原因,李白“沒有施展其政治才干的機會”;“李白的政治能力是一個無法驗證的未知數(shù)”。先生以這樣的角度來看李白的政治頭腦、政治能力,應當說是公允的、實事求是的,具有唯物辯證法的內(nèi)涵,是值得肯定的。

      其實,李白盡管在政治上有些單純、天真,但并不糊涂,在許多時候,還可以說具有常人不及的敏銳的政治眼光——拿王定璋先生的話來講,就是具有“超前意識與批判精神”。先生認為,李白在安史之亂前幾年舉國一片歌舞升平中,就窺見到潛伏在盛唐社會里的深刻危機,“敏感到現(xiàn)實的弊端,政治形勢的嚴峻”。先生特別舉出李白的《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句,認為這是詩人對“玄宗黷武開邊,為開疆拓土不惜以無辜者的鮮血換取其大攘四夷的欲望”的有力針砭。先生還注意到李白是詩中為李北海(李邕)與裴尚書(裴敦復)被冤殺(遭奸相李林甫杖殺)鳴不平,并指出“此詩作于天寶八九年間,正是李林甫炙手可熱,權(quán)傾朝野之際”。先生因此得出結(jié)論:在李白那里一切都是讓事實說話,讓正義說話,讓真理說話,“哪里還有什么君臣之綱,尊卑長幼之序!這些當然不是宋、元以后理學盛行時代的正統(tǒng)文人所能認同和理解的?!?/p>

      李白寫詩,包括詠史詩,是從事實出發(fā)而直抒胸臆;王定璋先生在評判李白及其詩歌的歷史價值時也是以事實為依據(jù),從李詩中排比內(nèi)證,既從當事人的處境去條分縷析,也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去探驪摘珠,從而為我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李白,一個鮮活、青春、敢怒敢恨、胸懷坦蕩、敢講真話且憂國憂民的李白。

      關(guān)注李白資料的發(fā)掘和辨析

      在唐代詩人中,王定璋特別看重李白,因而也尤為關(guān)注有關(guān)李白資料的辨析和李白行藏的討論。他在四川江油李白紀念館發(fā)現(xiàn)一冊清同治七年(1868年)的李白五古精選手抄本《瑤臺風露》而欣喜不已,當即恭讀,并及時向?qū)W界公布這一信息與初步研究成果。他在《學海問津》里又入其堂奧,繼續(xù)深化他的研究。這部手抄本由署名笈甫翁者選批,桐華舸主人楷書精抄。據(jù)王定璋研究,其批評當分兩種情況:朱批(眉批)應出自笈甫翁,為流暢行草;墨批(眉批及行批)該系抄寫者桐華舸主人所為,也是上乘行草。王定璋先生認為,這冊《瑤臺風露》具有以下四個特點:首先,選詩范圍較為合理。李白詩歌的精華主要在古詩里,《瑤臺風露》亦專選其五古達179首,占五古總數(shù)(450余首)1/3略強,“足證笈甫先生的識見不愧為李白的異代知音”。其次,從入選內(nèi)容看,《瑤臺風露》將李白五古的典型作品《古風五十九首》悉數(shù)闌入,“可見其超人的識度”。其余120首五古 ,也是最能體現(xiàn)李白思想傾向與藝術(shù)特征的代表作,且能注意到多種風格及題材的兼顧。這樣,抄本便成為“頗能體現(xiàn)李白五古全貌的較好選本”。第三,《瑤臺風露》的批注反映了笈甫翁和桐華舸主人的詩論主張:標舉“風騷”,崇尚自然,緣情而作,有感而發(fā)。而這亦與李白的主張及創(chuàng)作實踐相一致。第四,批注者論詩能從大處著眼,于小處落筆,客觀準確地揭示出李白詩歌的政治寓意與藝術(shù)成就。最后,王定璋先生在指出《瑤臺風露》的一些瑕疵后總結(jié)道:“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關(guān)于李白五古的唯一選本(據(jù)傳蘇軾曾選過李白五古,惜乎未保存下來),……評點中也不乏獨特見解,可與歷代箋評及研究李白專家的評論相互補益?!彼运敖ㄗh將抄本影印出版,以滿足廣大李白研究者、愛好者的需要”。

      王定璋先生對《瑤臺風露》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表現(xiàn)出一個治唐詩者應有的熱情與判斷力——這對年輕點的治唐詩者來說,當是有益的提示。

      在有關(guān)李白的《笑歌行》《悲歌行》真?zhèn)螁栴}上,王定璋先生則力排眾議,力主“二行”是李白之作,絕非后人攙偽,“且是李白抨擊黑暗統(tǒng)治,譏刺時弊的優(yōu)秀篇章”,只不過其風格有些特別,乃是“心情激憤反以笑語出之”。王定璋還提供了《課外學習》上刊載的一條資料以佐證,說歐洲著名音樂家瑪勒晚年用唐詩為歌詞譜《大地之歌》,其第一樂章《詠人世悲愁的飲酒歌》歌詞就是李白的《悲歌行》。先生由此感嘆道:“李白‘二行固然見疑于某些學者,但卻超越時空阻隔、古今相接,中外相通,神交契合,贏得了西方大音樂家的崇敬?!?/p>

      對于李白乾元二年(759年)“長流夜郎”,是否真正抵達了貶所夜郎,在治李詩圈中也爭議不小。王定璋先生從李詩中找出諸多有力內(nèi)證,并結(jié)合李白行旅實際情況總結(jié)道:李白在“巫山附近遇赦,未至貶所夜郎”。

      王定璋先生在中國古代文學及歷史研究領(lǐng)域伏案爬梳、孜孜以求數(shù)十年,一直堅持“士志于道”,秉承“篤信善學”、獨立思想、不人云亦云的治學理念,所以為文每有獨到見解,往往醒人眼目?!秾W海問津》中的李白研究專題是如此,其他研究課題(如杜甫研究、錢起研究、《尚書》研究)亦如此。

      作者:西南民族大學圖書館(成都)副研究館員

      文史專家王定璋先生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館館員,省社科聯(lián)資深學人,勤于治學而成績斐然。2009年,他出版了一部55萬字的論文集《學海蠡測——文史思辨錄》(巴蜀書社出版),博得學界好評。2013年,他再接再厲,又推出幾乎同等篇幅的姊妹篇《學海問津——文史沉思錄》(巴蜀書社出版),頗獲學人首肯。王定璋雖說是文史兼修,但更擅于古代文學的研究,尤以治唐詩見長。這部《學海問津》,71%的篇什談的都是唐詩;而唐詩中,又以將近一半的文字說李白??梢姸ㄨ跋壬鷮?000多年前的這位從家鄉(xiāng)走出去的大詩人的仰慕和青睞。先生視野中的李白,既風流倜儻,心雄萬夫,又理想遠大,心懷天下。不過,先生并未就此卻步,而是深入風流李白、理想李白的心靈深處,讀到了一些更為珍貴的李白品質(zhì)、李白特質(zhì)。與此相應,先生還對李白研究中的一些難點、疑點進行深入解析,或剝繭抽絲,或另辟蹊徑,最終得出能自圓其說且可服人的結(jié)論。由是可以說,先生的問津之旅是辛苦而成功的——他的獨到的李白研究,是其碩果。

      揭示出李白于當代的文化意義

      學者多認為,李白的思想來源是道家或道家兼縱橫家。王定璋先生在《學海問津》一書里提出,李白思想當是儒、道、縱橫甚至還包括兵家的混合體,其《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即是印證。先生說:“李白對自己人生目標的設(shè)定,是兼容了儒家的用世之志和進取精神,道家的養(yǎng)真修性、功成身退和縱橫家的由草澤直入龍廷、以縱橫王霸大略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整合?!毕壬赋觯畎子袕娏业墓γ?,期盼出將入相,“申管晏之談,謀帝王之術(shù),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李白:《代壽山答孟少府移文書》)。

      然而,李白謀求政治理想的實現(xiàn)并非以犧牲人格為代價,“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而是要與王侯卿相乃至帝王進行平等對話。唐代詩人群體是一個滿懷自由思想與獨立意識的群體,而李白則是這個群體中的佼佼者,或稱領(lǐng)軍人物。他的自由思想與獨立意識最為突出,是其他詩人不能比擬的。王定璋將其定義為詩人的“主體意識”(即人作為主體在主客關(guān)系中對自己的地位、作用和價值的認定,是自我意識中的核心),而“這首先來源于詩人的自信與自尊”,“對自身才能和前程的充分樂觀自信”,“是其自覺意識到自己在生存環(huán)境中的進取力量和支配地位的必然”。

      李白不是一個空談家。他為了踐行自己的人生抱負、政治理想而上下求索,雖四處碰壁卻百折不撓。他在61歲時還想追隨李光弼參加平定安史之亂的最后一戰(zhàn),拖著病軀,匹馬單槍直奔臨淮,惜乎行至金陵身體已不能支,只能半途折返。須知他此時已有過兩次從政失敗的經(jīng)歷,九死一生,卻仍無改悔,“中夜四五嘆,常為大國憂”(《經(jīng)亂離后天恩流夜郎憶舊游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王定璋先生說,這正是李白“執(zhí)著于道,以天下為己任”之使命感使然,“熱血赴國難”,“是很激勵后人的”。

      舊時一些學者很是小瞧李白干謁權(quán)貴和他的那幾篇干謁書,比如聞一多先生就認為“李白有他的天才,沒有他的人格”(《杜甫》,《新月》第一卷第六期,1928年8月10日)。郭沫若先生也說,李白“有他的十分庸俗的一面”(《李白與杜甫》,人民文學出版社1971年版,第74頁)。王定璋先生則不以為然。他提出李白的干謁權(quán)貴,乃是運用縱橫術(shù),“以王霸大略游說當權(quán)人物”,“像當年縱橫家蘇秦、張儀一樣,取得執(zhí)政者信賴之后建立偉績豐功”。先生以李白在蜀中謁見益州長史蘇颋的獨特方式(于路中投刺,待以布衣之禮)為例,稱李白“不僅展現(xiàn)了平等意識和自主意識,而且對自身才能的充分認定與舍我其誰的主人氣質(zhì)也相當突出”。正因為李白以其“不諳世故的莽撞行為”去向蘇長史“投刺”(遞上名片),才獲得蘇颋的破格接見,并夸贊道:“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雖風力未成,且見專車之骨。若廣之以學,可以相如比肩也。”(李白:《與安州裴長史書》)

      總之,王定璋先生認為,李白首先是一位愛國者,又是一個敢于蔑視權(quán)貴,肯定自我,平交王侯,高揚個性與主體意識、以帝王師自許的人物。他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目標而鍥而不舍,積極進取的精神,是留給后人的寶貴財富。特別是他將人格獨立與“士不可不弘毅”等思想提升到主體意識自尊自主層面,在封建專制主義時代,更殊為珍貴,令后人感佩。這就是王定璋先生在《學海問津》里為我們揭示出的李白的當代意義。

      還原了一個敢講真話且憂國憂民的李白

      學者都承認李白是他那個時代的天之驕子、曠世奇才;但一當論及其政治頭腦、政治眼光時,便多搖頭嘆息,以為過于天真,甚至是糊涂了——這主要指其兩次從政,即天寶三載(744年)入長安供奉翰林與至德二載(757年)誤入永王璘幕。王定璋先生承認“李白往往把官場中的政治斗爭低估了,把政治問題看得很簡單、容易”。不過,他認為,這一方面是李白的政治欠缺,但另一方面又當視作為道德優(yōu)點;因為他是“以赤子之心對人待物,缺乏心機和算計,內(nèi)心怎么想的更照原樣表達出來,不假雕飾”,這是多么寶貴的政治品質(zhì)!對誤入永王璘幕,先生以為,這當是“年邁的詩人滿腔的報國熱情落入了肅宗兄弟之間的權(quán)力之爭”,這于他來說,乃是“始料不及的冤枉”。對在長安供奉翰林而最終被賜金放還,先生指出,這并不表明李白缺乏政治才干,由于遭張垍讒毀等多種種原因,李白“沒有施展其政治才干的機會”;“李白的政治能力是一個無法驗證的未知數(shù)”。先生以這樣的角度來看李白的政治頭腦、政治能力,應當說是公允的、實事求是的,具有唯物辯證法的內(nèi)涵,是值得肯定的。

      其實,李白盡管在政治上有些單純、天真,但并不糊涂,在許多時候,還可以說具有常人不及的敏銳的政治眼光——拿王定璋先生的話來講,就是具有“超前意識與批判精神”。先生認為,李白在安史之亂前幾年舉國一片歌舞升平中,就窺見到潛伏在盛唐社會里的深刻危機,“敏感到現(xiàn)實的弊端,政治形勢的嚴峻”。先生特別舉出李白的《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句,認為這是詩人對“玄宗黷武開邊,為開疆拓土不惜以無辜者的鮮血換取其大攘四夷的欲望”的有力針砭。先生還注意到李白是詩中為李北海(李邕)與裴尚書(裴敦復)被冤殺(遭奸相李林甫杖殺)鳴不平,并指出“此詩作于天寶八九年間,正是李林甫炙手可熱,權(quán)傾朝野之際”。先生因此得出結(jié)論:在李白那里一切都是讓事實說話,讓正義說話,讓真理說話,“哪里還有什么君臣之綱,尊卑長幼之序!這些當然不是宋、元以后理學盛行時代的正統(tǒng)文人所能認同和理解的?!?/p>

      李白寫詩,包括詠史詩,是從事實出發(fā)而直抒胸臆;王定璋先生在評判李白及其詩歌的歷史價值時也是以事實為依據(jù),從李詩中排比內(nèi)證,既從當事人的處境去條分縷析,也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去探驪摘珠,從而為我們還原了一個真實的李白,一個鮮活、青春、敢怒敢恨、胸懷坦蕩、敢講真話且憂國憂民的李白。

      關(guān)注李白資料的發(fā)掘和辨析

      在唐代詩人中,王定璋特別看重李白,因而也尤為關(guān)注有關(guān)李白資料的辨析和李白行藏的討論。他在四川江油李白紀念館發(fā)現(xiàn)一冊清同治七年(1868年)的李白五古精選手抄本《瑤臺風露》而欣喜不已,當即恭讀,并及時向?qū)W界公布這一信息與初步研究成果。他在《學海問津》里又入其堂奧,繼續(xù)深化他的研究。這部手抄本由署名笈甫翁者選批,桐華舸主人楷書精抄。據(jù)王定璋研究,其批評當分兩種情況:朱批(眉批)應出自笈甫翁,為流暢行草;墨批(眉批及行批)該系抄寫者桐華舸主人所為,也是上乘行草。王定璋先生認為,這冊《瑤臺風露》具有以下四個特點:首先,選詩范圍較為合理。李白詩歌的精華主要在古詩里,《瑤臺風露》亦專選其五古達179首,占五古總數(shù)(450余首)1/3略強,“足證笈甫先生的識見不愧為李白的異代知音”。其次,從入選內(nèi)容看,《瑤臺風露》將李白五古的典型作品《古風五十九首》悉數(shù)闌入,“可見其超人的識度”。其余120首五古 ,也是最能體現(xiàn)李白思想傾向與藝術(shù)特征的代表作,且能注意到多種風格及題材的兼顧。這樣,抄本便成為“頗能體現(xiàn)李白五古全貌的較好選本”。第三,《瑤臺風露》的批注反映了笈甫翁和桐華舸主人的詩論主張:標舉“風騷”,崇尚自然,緣情而作,有感而發(fā)。而這亦與李白的主張及創(chuàng)作實踐相一致。第四,批注者論詩能從大處著眼,于小處落筆,客觀準確地揭示出李白詩歌的政治寓意與藝術(shù)成就。最后,王定璋先生在指出《瑤臺風露》的一些瑕疵后總結(jié)道:“這是迄今為止我們所知道的關(guān)于李白五古的唯一選本(據(jù)傳蘇軾曾選過李白五古,惜乎未保存下來),……評點中也不乏獨特見解,可與歷代箋評及研究李白專家的評論相互補益?!彼运敖ㄗh將抄本影印出版,以滿足廣大李白研究者、愛好者的需要”。

      王定璋先生對《瑤臺風露》的發(fā)現(xiàn)和研究,表現(xiàn)出一個治唐詩者應有的熱情與判斷力——這對年輕點的治唐詩者來說,當是有益的提示。

      在有關(guān)李白的《笑歌行》《悲歌行》真?zhèn)螁栴}上,王定璋先生則力排眾議,力主“二行”是李白之作,絕非后人攙偽,“且是李白抨擊黑暗統(tǒng)治,譏刺時弊的優(yōu)秀篇章”,只不過其風格有些特別,乃是“心情激憤反以笑語出之”。王定璋還提供了《課外學習》上刊載的一條資料以佐證,說歐洲著名音樂家瑪勒晚年用唐詩為歌詞譜《大地之歌》,其第一樂章《詠人世悲愁的飲酒歌》歌詞就是李白的《悲歌行》。先生由此感嘆道:“李白‘二行固然見疑于某些學者,但卻超越時空阻隔、古今相接,中外相通,神交契合,贏得了西方大音樂家的崇敬。”

      對于李白乾元二年(759年)“長流夜郎”,是否真正抵達了貶所夜郎,在治李詩圈中也爭議不小。王定璋先生從李詩中找出諸多有力內(nèi)證,并結(jié)合李白行旅實際情況總結(jié)道:李白在“巫山附近遇赦,未至貶所夜郎”。

      王定璋先生在中國古代文學及歷史研究領(lǐng)域伏案爬梳、孜孜以求數(shù)十年,一直堅持“士志于道”,秉承“篤信善學”、獨立思想、不人云亦云的治學理念,所以為文每有獨到見解,往往醒人眼目?!秾W海問津》中的李白研究專題是如此,其他研究課題(如杜甫研究、錢起研究、《尚書》研究)亦如此。

      作者:西南民族大學圖書館(成都)副研究館員

      猜你喜歡
      問津瑤臺學海
      古朗月行(節(jié)選)
      無限風光追不盡,只驚信馬到瑤臺
      學生天地(2020年18期)2020-08-25 09:29:40
      江城
      源流(2020年3期)2020-07-14 05:38:15
      贊農(nóng)民書畫家張學海夫婦
      老友(2019年9期)2019-10-23 03:31:58
      慶全庵①桃花
      天津問津書院的魅力何在
      新閱讀(2018年7期)2018-10-21 22:30:56
      某些作家
      雜文選刊(2018年8期)2018-08-09 03:18:56
      朱建中
      氤氳瑤臺
      中華奇石(2016年1期)2016-01-25 11:11:16
      Translation Techniques of Reduplicated Words in Chinese Poems
      速讀·中旬(2016年1期)2016-01-20 06:49:44
      新疆| 陵川县| 疏勒县| 翼城县| 大邑县| 宁武县| 扶沟县| 巴塘县| 白城市| 柏乡县| 香格里拉县| 枣强县| 呈贡县| 南昌县| 东台市| 仪征市| 四川省| 海原县| 平山县| 千阳县| 呼伦贝尔市| 阳山县| 玉溪市| 禹城市| 闸北区| 和平区| 中山市| 柳林县| 泉州市| 乌拉特后旗| 荆门市| 淅川县| 理塘县| 巴南区| 隆子县| 如东县| 奉新县| 准格尔旗| 宜宾县| 塔河县| 岳池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