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臘芳 王紹君
摘 要 基于2000年1月至2014年4月的月度數據,利用VAR模型對煤炭、石油、天然氣三種能源價格波動影響國內物價水平的傳導效應進行了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能源價格的傳導既存在供給拉動作用又存在需求推動作用;能源價格變動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大于對消費領域的影響,且不同能源對我國物價的影響程度存在明顯差異,其中,原油價格對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和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的影響大于煤炭和天然氣.
關鍵詞 能源;價格傳導;VAR模型
中圖分類號 P754.1 文獻標識碼 A
1 引 言
關于能源價格傳導的研究,現(xiàn)有文獻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投入產出法以及VAR模型.例如,林永生(2008)[1]指出,能源價格上漲首先會造成企業(yè)投資需求和勞動力需求下降,但是能源價格波動對我國物價水平和國際收支的影響并不明顯,主要是由于我國能源價格形成機制尚未完全市場化.王臘芳(2010)[2]利用投入產出模型,分析了能源價格變動對城鄉(xiāng)居民消費的影響,表明城鄉(xiāng)居民受成品油與電力、熱力的影響最大,受燃氣的影響最小.張華明等(2013)[3]利用投入產出價格模型對4個能源行業(yè)與其相關產業(yè)價格的影響機制進行了分析,表明不同能源的價格波動對相關產業(yè)的價格影響存在差異.任澤平(2012)[4]將傳統(tǒng)投入產出價格潛在影響模型與成本傳導能力模型結合起來,研究發(fā)現(xiàn)能源價格波動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大于消費領域.Lee,Ni(2002)[5]分析了原油價格對美國制造業(yè)的沖擊,表明石油價格上漲造成的產出下降與行業(yè)的石油密度沒有相關性.Jimenez Rodriguez(2007)[6]研究了石油價格沖擊對不同行業(yè)的影響是否存在差異.嚴云鴻(2011)[7]利用SVAR模型分析了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的的傳導途徑,發(fā)現(xiàn)能源價格對消費物價水平的沖擊比對工業(yè)產出的沖擊程度更大.吳翔等(2009)[8]利用格蘭杰因果檢驗和VAR模型分析了國際原油價格變動對國內物價的傳導,表明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在油氣產品傳導途徑上,對CPI具有直接影響,在有機化工傳導途徑上,對CPI具有間接影響.Alessandro Cologni (2008)[9]利用SVAR模型研究石油價格沖擊對7個國家產出和價格的影響,表明石油價格對通貨膨脹率有顯著影響.
已有文獻為研究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物價的傳導提供了詳實的參考,但在研究國際能源價格對我國的傳導時,大多數學者研究的是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對我國的影響,或者選取國際能源價格總指數進行研究.然而,由于我國石油、天然氣、煤炭的資源稟賦不同,外貿依存度不同,不同能源價格波動對我國物價的傳導效應也不同.與此同時,我國對石油、天然氣、煤炭的價格管制程度也不同,因此造成的價格傳導阻滯也會不同.因此,本文基于VAR模型,分別研究三種能源的國際價格波動對我國物價的傳導,既可以對現(xiàn)有文獻進行補充,也能為有關能源價格傳導研究提供參考依據.
3.3 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
脈沖響應函數可以描述VAR模型系統(tǒng)對某一變量的擾動做出的動態(tài)反應,并可以據此判斷變量間的時滯.方差分解可以將系統(tǒng)的均方誤差分解為各變量沖擊所做的貢獻,由此可分析某變量沖擊的相對重要性.
圖1為煤炭價格變動對RAWPI、PPI和CPI的沖擊.可以看出,煤炭價格變動對RAWPI的沖擊是正向的,在第5個月達到最大,表明煤炭價格變動對RAWPI變動的作用時滯大約為5個月.煤炭價格變動對PPI變動的沖擊也是在第5個月達到最大值,因此,煤炭價格變動對PPI變動的作用時滯大約為5個月.煤炭價格變動對CPI的沖擊一開始是正的,在第4個月之后轉為負效應.原油價格波動對RAWPI和PPI的作用都是正向的,且波動都是在第5個月達到最大值,表明原油價格變動對RAWPI和PPI變動的作用時滯為5個月.原油價格對CPI的沖擊一開始達到最大,隨后減弱,在第4個月轉為負向.天然氣價格變動對RAWPI的沖擊在第4個月達到最大,表明天然氣價格對RAWPI的作用時滯為4個月,天然氣價格變動對PPI的沖擊在第3個月達到最大,天然氣價格波動對PPI的作用時滯為3個月,這表明相對于煤炭和石油價格,天然氣價格變動的沖擊對RAWPI和PPI的作用時滯較短.天然氣價格對CPI的沖擊在第3個月之后轉為負向影響.
原油價格波動時,對RAWPI、PPI和CPI的方差分解結果如表3所示.對于RAWPI,起初RAWPI自身對其影響最大,第一期達到96.8%,隨后影響變小,而原油價格波動對RAWPI的影響明顯增強.穩(wěn)定之后,原油價格波動對RAWPI的影響最大,約為77.3%;其次是PPI、RAWPI和D(CPI),分別為14.4%,6.68%和1.7%.對于PPI而言,起初由于自身的慣性,PPI對自身的影響最大,第一期為88.7%,隨后逐漸減小.而原油價格、RAWPI和D(CPI)對PPI的影響逐漸增強,穩(wěn)定后,原油價格波動對PPI的影響最大,為48.7%,其次是PPI、RAWPI和D(CPI),分別為39.9%,7.1%,4.2%.對于D(CPI)來說,其自身對它的影響最大,盡管有逐漸減小的趨勢,但是影響程度依然大于PPI、原油價格和RAWPI.原油價格波動對RAWPI的沖擊作用最強,達到77.3%;對PPI的沖擊次之,約為48.7%;對D(CPI)的影響最小,約為6.9%.因此,原油價格變動對上游的影響大于下游,即對生產領域價格變化的影響大于對消費領域價格變化的影響.
天然氣價格波動時,對RAWPI、PPI和CPI的方差分解如表4所示.對于RAWPI而言,受自身慣性的影響,RAWPI對自身的影響程度起初最大,第一期為93.4%,隨后減弱.天然氣價格、PPI和D(CPI)對其影響作用逐漸增強,穩(wěn)定之后,PPI對RAWPI的影響程度最大,為43.4%,其次是RAWPI、天然氣價格和D(CPI),分別為38.9%,14.9%和2.7%.對于PPI來說,PPI自身對其影響起初最大,隨后減弱,但是穩(wěn)定之后,PPI自身對其影響程度仍然最大,為73.4%,其次是RAWPI、天然氣價格和D(CPI),分別為13.1%,8.9%和4.6%.對于D(CPI)來說,其自身的影響起初最大,隨后逐漸減小.穩(wěn)定之后,對D(CPI)的影響從強到弱的因素分別為D(CPI)、PPI、天然氣價格和RAWPI,分別為80%,15.6%,3.0%和1.4%.天然氣價格沖擊對RAWPI的影響最大為14.9%,對PPI的影響次之,為8.9%,對D(CPI)的影響最小為3.0%.因此,天然氣價格波動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大于對消費領域的影響.endprint
煤炭價格波動時,對RAWPI、PPI和CPI的方差分解如表5所示.對于,RAWPI來說,起初受慣性影響,自身對其影響程度最強,在第一期達到99.4%,隨后顯著下滑.穩(wěn)定之后對RAWPI的影響程度從強到弱的因素分別為PPI、RAWPI、煤炭價格和D(CPI),分別為39.9%,33.8%,25.7%.對于PPI,其自身對其的影響始終最大,RAWPI對PPI的影響顯著下降.穩(wěn)定之后,對PPI影響程度從大到小的因素分別是PPI、煤炭價格、RAWPI和D(CPI),分別達到66%,25%,7.5%和1.6%.對于D(CPI)而言,起初D(CPI)對其影響最大,隨后逐漸減弱,而其他因素的影響程度逐漸上升.穩(wěn)定之后,對于D(CPI)的影響程度從強到弱的因素分別為D(CPI)、PPI、煤炭價格和RAWPI,分別為72.5%,13.5%,12.5%和1.6%.煤炭價格沖擊對RAWPI影響最大,為25.7%,對PPI的影響次之,為25%,對D(CPI)的影響最小,為12.5%.可見,煤炭價格變動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大于對消費領域的影響.
4 結 論
本文基于VAR模型分別研究了煤炭、石油、天然氣價格波動對國內RAWPI、PPI和CPI指數的影響.結果表明,能源價格的傳導既存在成本拉動作用又存在需求推動作用.下游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的變化可以引起上游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RAWPI的變化.不過,三種能源價格的傳導存在差異,煤炭和石油價格的波動能夠引起RAWPI和PPI的變動,而天然氣價格變動卻不是引起RAWPI和PPI變動的原因;對于石油價格波動,RAWPI的變動引起了PPI變動,但是對于煤炭和天然氣而言,RAWPI不是引起PPI變動的原因.煤炭價格和原油價格變動對RAWPI和PPI變動的作用時滯大約為5個月.天然氣價格變動對RAWPI的作用時滯為4個月,對PPI的作用時滯為3個月.方差分解的結果表明,能源價格變動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大于對消費領域的影響,并且原油價格變動對RAWPI和PPI的影響,大于煤炭和天然氣對它們的影響.
對比三種能源價格的傳導可以看出,石油價格對我國物價的傳導相對最為通暢,主要是由于石油定價機制改革起步較早,因此價格形成機制市場化程度較高.我國對煤炭和天然氣的價格管制程度較高,從而阻礙了價格波動向下游傳導.我國天然氣消費占能源消費的比重僅為5.2%,因此天然氣價格的波動不足以顯著影響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和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加快,能源消耗量不斷增加,能源價格的傳導表現(xiàn)出需求推動的作用,因此促進能源集約利用對緩解能源價格波動帶來的沖擊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林永生.能源價格對經濟主體的影響及其傳導機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27-133.
[2] 王臘芳.能源價格變動對城鄉(xiāng)居民能源消費的影響[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4(5): 57-62.
[3] 張華明,趙國浩,靳然.中國能源價格與相關產業(yè)價格影響機制實證分析—基于投入產出價格模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3): 32-38.
[4] 任澤平.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物價水平的潛在與實際影響[J].經濟研究,2012(8): 59-69.
[5] K LEE, S NI. On the dynamic effect of oil price shocks: a study using industry level data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2, 49: 823-852.
[6] R R JIMENEZ, M SANCHEZ. Oil price shocks and real GDP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for some OECD countries [J]. Applied Economics, 2005(37): 201-228.
[7] 嚴云鴻,易波波.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社會科學家,2011(7): 61-64.
[8] 吳翔,劉金全,隋建利.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對中國物價影響的傳導機制分析[J].資源科學,2009,31(12): 2110-2119.
[9] Cologri ALESSANDRO, Manera MATTEO. Oil prices, inflation and interest rates in a structural cointegrated VAR model for the G-7 countries [J]. Energy Economics, 2008 (30): 856-888.endprint
煤炭價格波動時,對RAWPI、PPI和CPI的方差分解如表5所示.對于,RAWPI來說,起初受慣性影響,自身對其影響程度最強,在第一期達到99.4%,隨后顯著下滑.穩(wěn)定之后對RAWPI的影響程度從強到弱的因素分別為PPI、RAWPI、煤炭價格和D(CPI),分別為39.9%,33.8%,25.7%.對于PPI,其自身對其的影響始終最大,RAWPI對PPI的影響顯著下降.穩(wěn)定之后,對PPI影響程度從大到小的因素分別是PPI、煤炭價格、RAWPI和D(CPI),分別達到66%,25%,7.5%和1.6%.對于D(CPI)而言,起初D(CPI)對其影響最大,隨后逐漸減弱,而其他因素的影響程度逐漸上升.穩(wěn)定之后,對于D(CPI)的影響程度從強到弱的因素分別為D(CPI)、PPI、煤炭價格和RAWPI,分別為72.5%,13.5%,12.5%和1.6%.煤炭價格沖擊對RAWPI影響最大,為25.7%,對PPI的影響次之,為25%,對D(CPI)的影響最小,為12.5%.可見,煤炭價格變動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大于對消費領域的影響.
4 結 論
本文基于VAR模型分別研究了煤炭、石油、天然氣價格波動對國內RAWPI、PPI和CPI指數的影響.結果表明,能源價格的傳導既存在成本拉動作用又存在需求推動作用.下游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的變化可以引起上游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RAWPI的變化.不過,三種能源價格的傳導存在差異,煤炭和石油價格的波動能夠引起RAWPI和PPI的變動,而天然氣價格變動卻不是引起RAWPI和PPI變動的原因;對于石油價格波動,RAWPI的變動引起了PPI變動,但是對于煤炭和天然氣而言,RAWPI不是引起PPI變動的原因.煤炭價格和原油價格變動對RAWPI和PPI變動的作用時滯大約為5個月.天然氣價格變動對RAWPI的作用時滯為4個月,對PPI的作用時滯為3個月.方差分解的結果表明,能源價格變動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大于對消費領域的影響,并且原油價格變動對RAWPI和PPI的影響,大于煤炭和天然氣對它們的影響.
對比三種能源價格的傳導可以看出,石油價格對我國物價的傳導相對最為通暢,主要是由于石油定價機制改革起步較早,因此價格形成機制市場化程度較高.我國對煤炭和天然氣的價格管制程度較高,從而阻礙了價格波動向下游傳導.我國天然氣消費占能源消費的比重僅為5.2%,因此天然氣價格的波動不足以顯著影響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和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加快,能源消耗量不斷增加,能源價格的傳導表現(xiàn)出需求推動的作用,因此促進能源集約利用對緩解能源價格波動帶來的沖擊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林永生.能源價格對經濟主體的影響及其傳導機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27-133.
[2] 王臘芳.能源價格變動對城鄉(xiāng)居民能源消費的影響[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4(5): 57-62.
[3] 張華明,趙國浩,靳然.中國能源價格與相關產業(yè)價格影響機制實證分析—基于投入產出價格模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3): 32-38.
[4] 任澤平.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物價水平的潛在與實際影響[J].經濟研究,2012(8): 59-69.
[5] K LEE, S NI. On the dynamic effect of oil price shocks: a study using industry level data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2, 49: 823-852.
[6] R R JIMENEZ, M SANCHEZ. Oil price shocks and real GDP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for some OECD countries [J]. Applied Economics, 2005(37): 201-228.
[7] 嚴云鴻,易波波.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社會科學家,2011(7): 61-64.
[8] 吳翔,劉金全,隋建利.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對中國物價影響的傳導機制分析[J].資源科學,2009,31(12): 2110-2119.
[9] Cologri ALESSANDRO, Manera MATTEO. Oil prices, inflation and interest rates in a structural cointegrated VAR model for the G-7 countries [J]. Energy Economics, 2008 (30): 856-888.endprint
煤炭價格波動時,對RAWPI、PPI和CPI的方差分解如表5所示.對于,RAWPI來說,起初受慣性影響,自身對其影響程度最強,在第一期達到99.4%,隨后顯著下滑.穩(wěn)定之后對RAWPI的影響程度從強到弱的因素分別為PPI、RAWPI、煤炭價格和D(CPI),分別為39.9%,33.8%,25.7%.對于PPI,其自身對其的影響始終最大,RAWPI對PPI的影響顯著下降.穩(wěn)定之后,對PPI影響程度從大到小的因素分別是PPI、煤炭價格、RAWPI和D(CPI),分別達到66%,25%,7.5%和1.6%.對于D(CPI)而言,起初D(CPI)對其影響最大,隨后逐漸減弱,而其他因素的影響程度逐漸上升.穩(wěn)定之后,對于D(CPI)的影響程度從強到弱的因素分別為D(CPI)、PPI、煤炭價格和RAWPI,分別為72.5%,13.5%,12.5%和1.6%.煤炭價格沖擊對RAWPI影響最大,為25.7%,對PPI的影響次之,為25%,對D(CPI)的影響最小,為12.5%.可見,煤炭價格變動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大于對消費領域的影響.
4 結 論
本文基于VAR模型分別研究了煤炭、石油、天然氣價格波動對國內RAWPI、PPI和CPI指數的影響.結果表明,能源價格的傳導既存在成本拉動作用又存在需求推動作用.下游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PPI的變化可以引起上游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RAWPI的變化.不過,三種能源價格的傳導存在差異,煤炭和石油價格的波動能夠引起RAWPI和PPI的變動,而天然氣價格變動卻不是引起RAWPI和PPI變動的原因;對于石油價格波動,RAWPI的變動引起了PPI變動,但是對于煤炭和天然氣而言,RAWPI不是引起PPI變動的原因.煤炭價格和原油價格變動對RAWPI和PPI變動的作用時滯大約為5個月.天然氣價格變動對RAWPI的作用時滯為4個月,對PPI的作用時滯為3個月.方差分解的結果表明,能源價格變動對生產領域的影響大于對消費領域的影響,并且原油價格變動對RAWPI和PPI的影響,大于煤炭和天然氣對它們的影響.
對比三種能源價格的傳導可以看出,石油價格對我國物價的傳導相對最為通暢,主要是由于石油定價機制改革起步較早,因此價格形成機制市場化程度較高.我國對煤炭和天然氣的價格管制程度較高,從而阻礙了價格波動向下游傳導.我國天然氣消費占能源消費的比重僅為5.2%,因此天然氣價格的波動不足以顯著影響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指數和工業(yè)品出廠價格指數.隨著我國經濟發(fā)展加快,能源消耗量不斷增加,能源價格的傳導表現(xiàn)出需求推動的作用,因此促進能源集約利用對緩解能源價格波動帶來的沖擊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林永生.能源價格對經濟主體的影響及其傳導機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1),127-133.
[2] 王臘芳.能源價格變動對城鄉(xiāng)居民能源消費的影響[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4(5): 57-62.
[3] 張華明,趙國浩,靳然.中國能源價格與相關產業(yè)價格影響機制實證分析—基于投入產出價格模型[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5(3): 32-38.
[4] 任澤平.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物價水平的潛在與實際影響[J].經濟研究,2012(8): 59-69.
[5] K LEE, S NI. On the dynamic effect of oil price shocks: a study using industry level data [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002, 49: 823-852.
[6] R R JIMENEZ, M SANCHEZ. Oil price shocks and real GDP growth: empirical evidence for some OECD countries [J]. Applied Economics, 2005(37): 201-228.
[7] 嚴云鴻,易波波.國際能源價格波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J].社會科學家,2011(7): 61-64.
[8] 吳翔,劉金全,隋建利.國際原油價格波動對中國物價影響的傳導機制分析[J].資源科學,2009,31(12): 2110-2119.
[9] Cologri ALESSANDRO, Manera MATTEO. Oil prices, inflation and interest rates in a structural cointegrated VAR model for the G-7 countries [J]. Energy Economics, 2008 (30): 856-8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