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紅霞
寫下“則爾莊”三個字時,小編的額頭在暗暗流汗,不知道內(nèi)行們會不會笑話俺沒文化??!事實上,“則爾莊”的“則”字是沒有“貝”右側(cè)那一小豎滴。可是小編對輸入法不靈光,怎么也倒騰不出正確的那個字來,真是急死個人啊。
則爾莊(社區(qū))位于山東濰坊奎文區(qū)。說起這個莊名,那是大有來歷:明朝洪武年間,有支氏倆兄弟來到濰坊,二弟定居此地,所以取名支二莊,意思就是支氏老二在這里居住。這個村名一直沿用到了清代,村里請了個外地石匠刻村碑,因為口音不同,那位老哥聽岔了,刻成了“則二莊”。村民們肯定不干啊,那老哥就就把“則”字進行了處理,于是一個新莊名出現(xiàn)了。而這個莊名一直沿用到1980年地名標準化處理那會。
前不久,本刊在這里召開了一個讀者座談會。還沒坐定,大家就嚷嚷開了,言下對“則”字老大不甘哩。幸好,現(xiàn)在他們有關改莊名的申請已經(jīng)獲批了,祝賀祝賀!
“則爾莊”目前有1070戶,3645名居民,涵蓋158個姓氏,簡直就是“百家姓”活字典??!令人稱羨的是,這里鄰里和睦,親如一家。想來若深入挖掘一下,這里會有獨特的文化吧。
在這里,居民和本刊小編就持家之道、女性維權、孩子教育、自我成長等多個話題交換了意見,這些也是她們對本刊的期待吶。
許多居民提出,現(xiàn)在紙媒受到新媒體的巨大沖擊是事實,但新媒體太“亂”了,負能量的東西太多,看得夠夠的,能不看的話實在不想再看了??臻e坐下來,拿起雜志,翻開就是小清新、小溫暖,就是棘手問題的應對之道,那才是為心靈加油吶!
還有些居民提出,笑一笑沒煩惱,生活中有苦有累有麻煩,很希望能在我們雜志上看到更多的笑話,那短短的幾則很不解渴呢。
對于親們的真誠和期待,小編真的很感動。十分感謝!接下來,就請看我們的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