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敦圖雅
摘 要:漢語是蒙古族學生的第二語言,蒙古族孩子們生活在絕對多數(shù)的漢族人中間,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所以漢語教學應該回歸生活,運用各種方式去還原、去豐富其描述的生活本身,讓學生在有限的時空中,透過語言文字去領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對社會生活的感性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完善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本文著方面談了個人的膚淺看法。
關鍵詞:漢語;實踐能力
1 活動
多動不是指少數(shù)幾個學生的“動”,而是指全體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主動參與的動。教師要把目光投向每一個學生,讓每個學生一起分享學習的樂趣。
1.在教學中,讓學生動手畫一畫。這樣不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在教學《詠柳》這首古詩時,我激發(fā)孩子們想象:“同學們心目中,春天里剛發(fā)芽的柳樹應該師生么樣子的?”這時候孩子們七嘴八舌的議論開了,“那么你能把你想象中的柳樹用畫筆畫下來嗎?”這時候孩子們開始專心致志地畫開了。通過孩子們的想和畫,柳樹外形和特點清晰了然,這節(jié)課上得相當成功。
2.在教學中,經常讓學生動手做,做可以更形象地理解課文內容?!懂嫍钐摇芬徽n,我把文中“老師”的做法用于課堂之中。課前我把特意準備好的楊桃放在課桌上,讓學生在自己不同的角度觀察,然后告訴同學們自己看到的楊桃是什么樣的?這樣做為學生在理解文中“父親”和“老師”的話奠定了基礎。
3.有時還可以通過表演來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如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文,讓學生自由組合、自主選擇合作伙伴,分角色試演,然后再請一組同學上臺表演,其他學生既當觀眾,又當評委。演員們有的扮演小壁虎,有的演鯉魚阿姨,有的扮演燕子姐姐,有的當黃牛伯伯。這些小演員們倒也配合得挺默契,特別是演“小壁虎”的同學,演得特別可愛,把小壁虎借尾巴的過程演得惟妙惟肖,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在這節(jié)課中,學生讀、想、演、評,每個學生都在實踐,課堂氣氛活躍。由課堂的“動”帶來了課堂的“活”,由課堂的“活”帶來了人的“活”。
2 閱讀
在閱讀教學中,可以通過讓學生朗讀課文去獲得感知。首先應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興趣。如教學《荷花》,通過教師范讀,聽錄音朗讀,公園里荷花的美麗景色讓學生通過聽去感受。學生仿佛置身于荷花池的美景之中,在“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中被陶醉了。這樣優(yōu)化了學生朗讀心理,豐富了語感。其次,要注重朗讀時間,讓學生充分朗讀。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蓖瑫r,還要適時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有益的書籍能讓學生擴大視野,豐富知識面?!墩Z文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量要達到145萬字。那么,如何才能使學生達到要求呢?我認為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應該重視培養(yǎng)兒童的閱讀熱情,讓孩子們愿意看課外書,喜歡看課外書。這對于他們以后的學習和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其次,課外閱讀材料應該符合兒童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使其更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看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向學生推薦一些古詩并背一背,鼓勵學生多看些啟蒙教材。最后,要指導兒童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合理安排課外閱讀時間,處理好閱讀與其它活動的關系,以保證兒童全面和諧的發(fā)展。
3 思考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起于疑?!苯虒W生學會思考,在學中思,在思中疑,敢于用挑剔的眼光去思考并發(fā)現(xiàn)問題。如學習《燕子專列》以后,有的學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瑞士的人們固然善良,愛護動物,但我不贊同他們的做法,如果他們能為燕子提供一個渡過天災的場所等到天氣暖和再讓燕子們自由飛回,不是更好嗎?這個學生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敢于向課本挑戰(zhàn),創(chuàng)造思維也得到訓練。又如學習《想別人沒想到的》一文,教師啟發(fā)學生思考:除了三個徒弟的畫法,你還可以用怎樣的圖畫表現(xiàn)駱駝很多呢?鼓勵、啟發(fā)、引導學生多角度去思考問題,創(chuàng)新思維。學生的思維異?;钴S,想出了許多畫法。
4 體驗
教師要為學生設計體驗性生活,引導學生投身于生活,從社會生活中去體驗。比如組織學生參加植樹活動,開展我和小樹一起長大。也可以組織學生多做好事。也可以鼓勵學生爭當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如學習《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文后,開展“比一比,看誰環(huán)保意識強,”讓校內、校外涌現(xiàn)出更多的環(huán)保小衛(wèi)士的身影。還可以要求學生跟爸爸、媽媽去旅游參觀,要求學生留心觀察周圍的景物,以及自然現(xiàn)象,并做好觀察記錄。學生有了真切的生活感受,學習的興趣會更高。這樣,把語文實踐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才能步入更廣闊的學習天地,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才會得到提高
語文教學重整合、重實踐、重積累、重熏陶。只有在多渠道的反復實踐當中,不斷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不斷完善語文學習與生活實踐的外在內化與內在外化的過程,才能讓學生掌握運用語文的規(guī)律,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