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湘西韻致

      2014-08-15 00:54:08姚筱瓊
      文藝論壇 2014年7期

      ○ 姚筱瓊

      喪鼓

      喜歡鼓由來已久。小時候隨父母在湖南沅陵麻伊洑水鄉(xiāng)生活,那地方節(jié)慶或紅白喜事都作興打鼓,鼓聲穿透力強,隔老遠就能穿云渡水而來,不像敲鈸,要到耳邊了才覺咋哇。咋哇是湘西土話,嘈雜的意思。鈸聲小卻咋哇,鼓聲大反倒寧靜。這就是我喜鼓不喜鈸的緣由。

      成年后在棋坪苗寨聽過一次喪鼓。喪鼓其實就是喪歌,又叫哀歌、挽歌,這種喪家之樂起源于西漢高祖即位年間,據(jù)《幼學瓊林》載:齊王弟田橫踞海島不附漢,詔之,橫拒詔自刎,從者奉首于朝,到宮不敢哭,只好伴歌以示哀之。

      苗族人的哀歌極具濃郁地方特色和詩意,鼓師沒有現(xiàn)成唱本,一般都是根據(jù)死者和喪家的故事現(xiàn)編現(xiàn)唱,唱腔低沉、婉轉(zhuǎn)、悲戚,鼓點直抒胸臆,蒼涼無比。即便聽不懂歌詞,單聽唱腔,也覺得十分凄惻,只不過有了鼓點,凄惻就不至于讓人悲傷,也許是美讓人忘記了悲傷,甚至生死兩忘。

      死者必須體面,兒孫才請得動鼓師。

      鼓師很老了,一高一矮,骨瘦如柴。兩面大鼓豎在面前,人縮在鼓后顯得很小。乍一看,你會覺得惴惴不安,擔心他一不留神石化,或一口氣上不來背過去。但他一開唱,你就會為之骨酥,筋麻,肉顫,血奔,那是一種來自靈魂的震撼。這時你再看鼓師,最真實的感覺就是荒野中的石頭也是有春天的,春天一來,石頭都會開出花來。

      喪鼓響起,全村老少都來聽。聽喪鼓的人每人都會帶來一根木柴,有大有小,有長有短,架在篝火上。柴越加越多,火越燒越旺,這是對鼓師的尊重,也是喪鼓的一個習俗。

      喪鼓真是用來敲的。鼓師手里握著一根雜木棍,削成梭子形,年深月久,那物件被主人把握得有了色澤光亮的包漿。講究的棍頭上還纏著一指鐵皮,即便如此,這也算得上簡陋寒酸的了,然而只要鼓師將它輕輕握在手里,這件簡陋寒酸的家伙什對于聽鼓的人來說,就已足夠炫目。再加上大鼓立在火堆旁,鼓邊那一排耀眼的銅釘跟鼓槌上的鐵皮包漿相映生輝,人們真覺得眼前是一場視覺的盛宴?;鸸馓S,人影幢幢,鼓師一邊敲鼓,一邊哀歌,鼓槌指到哪,哪都能發(fā)出單調(diào)、寂寞、空曠、蒼涼的聲音。

      我坐在矮個子鼓師身邊,從頭至尾把他看在眼里。臉色透著營養(yǎng)不良的青白,一雙膠底鞋,鞋跟趿著,寒天沒穿襪子,露著腳后跟。破舊的褲子脫了線縫,褲腿處用一段白線縫補過,但顯然是鰥夫的手藝,粗針大線而且線頭沒打結(jié),很快自動滑脫。褲腳處從踝關節(jié)一直開到底,褲腳邊也裂開了,像一把張開的折扇。衣襟上的扣子也掉了三個,一個扣著,另一個沒扣,線頭松了,勉強掛在他的下巴處,他的頭勾著,眼睛閉著,下巴抵著衣領口,隨著唱歌時的氣流那粒扣子危在旦夕地晃悠,可憐兮兮的樣子。在他唱喪歌的時候,我的眼睛一直沒離開過那??圩樱钡酱_信它暫時不會掉下來,才認真聽他的唱詞:

      “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復起,

      人死一去何時歸?玉兔金馬不整齊。

      嘆人生,誰能在世幾千秋……”

      他唱得很輕,但吐字清楚。他唱的是喪歌序曲《薤露歌》,聲音略帶嘶啞,哭腔,有的字被哽咽吞進肚里,在腹中打幾個滾之后又吐出來,還是那么清晰,但已經(jīng)沾了心淚,濕漉漉冒著哈氣,有些淡淡的咸味,飄散在四周。

      唱完《薤露歌》,兩個鼓師唱《對鼓》。矮個子鼓師雙腳實在冷得受不了,輕輕在鼓底下跺著,和著他手里的鼓點,一擊一拍,一問一答。問:請問第—歌郎從哪方來?答:從東路而來。問:看見什么大哥?答:看見猛虎大哥。問:猛虎大哥對你怎么說?答:你且聽——猛虎大哥眼鼓鼓,孝家請我打喪鼓,牛皮大鼓兩面花,打鼓送別老人家。合唱:送一程,囑一程,來時莫落桃花店,去時莫落杏花村。當心桃花招風流,杏花村落腳的是酒鬼……

      這一唱一和的歌詞很通俗,我聽懂了,甚至聽懂了歌詞中所包含的詼諧和曠達,但我依然感到傷感。不是為死者傷感,也不是為自己傷感,甚至說不出究竟為什么傷感,哪怕是面對鼓師的饑寒交迫,面對他十分投入的情感,唱出無比憂傷、蒼涼的曲調(diào)傷感,也總有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可我知道都不是。鼓師的聲音哽咽,我的眼眶也立馬濕潤,繼而流出一顆接一顆碩大的淚。淚水沿著我的眼窩流到鼻翼,臉頰,再往下,流星劃過夜空一般,倏地落入塵埃。

      那個下雪的夜晚,我坐在冰冷的地上,像中了魔法似的兩眼直瞪著鼓師,聽他們?yōu)樯?,為死亡而擊鼓。聲聲鼓點敲打著人心,敲打著寂靜村寨,向群山包圍的空間四處擴散,向生死輪回,向生命的來處和去處擴散,向夜色、火光、天籟以及冥冥大化彌漫擴散。

      鼓師很少叩擊鼓面,直到一段又一段歌詞唱完,才會手掌叩擊鼓面,緊一陣慢一陣地配合聽眾無法控制的情緒,緊一拍,心如撞鹿,慢一拍,黯然銷魂……

      聽戲

      聽說溆水河畔那臨水、傾斜、潮濕的老街巷,如今還那樣臨水傾斜潮濕著。

      時逢端午節(jié),巷子里到處撒著雄黃,門楣上掛著菖蒲艾葉,有的人家還熏了驅(qū)蟲香,滿街飄著裊裊的青煙。

      青青的石板路上,一個女子隨龍舟鼓從清晨走到午夜。她一邊走,一邊凝神傾聽,詫異張望,會心微笑,深深呼吸……她的高跟鞋“橐橐”敲打著路面,乍然停下來,巷子便靜得駭人。她久久佇立著不動,怕再踩響一塊石板,驚動滿巷月光。這時,街巷轉(zhuǎn)角處“吱”一聲門開,有人撥亮掛在木柱上的燈盞。昏黃燈光照亮女子清白如水的臉,這張臉寫滿張揚的記憶。

      女子涉江而過,在這個艾蒿飄香的端午節(jié)夜里,對記憶中的古巷作深情撫摸和丈量。

      有的老門樓,仍留有煙熏黑的鏤花窗,依稀可辨“梅鵲鬧春”“四季喜”等裝飾圖案。有的樓門緊緊關閉著,從門鎖銹蝕的程度,女子知道這樓里已無人居住,里面關著的是悠悠歲月,還有從板縫中浸入的河風。唯一體現(xiàn)現(xiàn)代氣息的就是門楣上釘著藍色的門牌號碼。這個牌號正巧與女子城市的住宅牌號一模一樣,如此,這仿佛離人很遠又很近的古巷,叫人更添纏綿心思。

      這樣古樸的街巷,在溆浦,在別處,如今已不多了。

      當年,女子在這樣的巷子里聽過戲。

      這個女子是我。我的外公在臺上唱高腔,扮演長胡須老生。我還記得當年是多么不喜歡老生,從來不多看他一眼,只喜歡花旦和青衣,恨不得眼珠子長在她們身上,好記住她們的一舉一動,一笑一顰。

      “秋江一望淚潸潸/怕問那鴻雁兒也/別離間/生出一種苦難言?!?/p>

      這是《秋江別》折戲中陳妙嫦的一段唱腔。據(jù)老胡琴師介紹,溆浦的辰河高腔音調(diào)豐富,唱腔多變,結(jié)構(gòu)十分復雜。比如“秋江一望淚潸潸”一句,是以《江兒水》 (曲牌名)開的頭,接著“怕問那鴻雁兒也”轉(zhuǎn)《鎖南枝》,“別離間”三個字又是《滿江紅》第六腔,“生出一種苦難言”則緊接著轉(zhuǎn)《小桃紅》至梢腔。像這樣不安份的唱法,不僅在音調(diào)上顯得夸張,而且節(jié)奏上簡直是亂透了。可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接受或不接受,它就是那樣霸道,那樣不計一切后果地向你傾情宣泄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激情和審美。

      然而,你只要細細一想,那溆水是怎樣穿越石壁險灘,一波三疊任意流淌的,你就覺得這唱法有道理了。任何一種地方戲曲,都與那地方的流域有關,所謂本土藝術(shù)離不開生它養(yǎng)它的土地,這話一點也不假。

      玩燈

      遠遠地,從河洲一帶村寨傳來玩燈的鑼鼓鞭炮和清越的歌聲。

      接著,城門口響起接燈的鞭炮。玩燈的人蜂擁進城,歡樂的潮水淹沒了小城。

      街上,人頭攢動,人聲喧騰,幾乎所有的門窗都打開了,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喜氣洋洋地趕來賞燈。

      “噢,鬧花燈,正月十五鬧花燈嘍?!?/p>

      我跟在外公后面邊跑邊喊,剛穿上腳的新鞋跑掉一只,想回頭去找,可回頭哪還有路,只見人潮燈海席卷而來,我一驚,趕緊棄了找鞋的念頭,跟隨人潮往前跑。

      在我心里,最惦記的是蚌殼燈。許多神秘的傳說,溫馨的故事,都藏在一張一合的蚌殼里,那是無法抗拒的誘惑和驚喜。

      當然,最要緊的是扮演蚌殼精的女子身材苗不苗條,臉蛋俊不俊俏。如果失去這個因素,那么再美麗動人的故事也會大打折扣。

      我已經(jīng)跟著蚌殼燈跑了大半夜了。它的鼓點、動作、一招一式都能背下來,可我就是迷戀那一開即合的炫目,一縱即逝的美麗,不肯轉(zhuǎn)移視線。

      后來外公跟我商量,問我愿不愿意跟他一起演一回蚌殼戲。我一聽,簡直要情不自禁地跳起來。我心里打的就是這算盤,要的就是這句話。見我笑逐言開,外公便擠進人群與鑼鼓師傅交涉,不一會兒,外公便披上扮演漁夫的蓑衣來到我面前,并且給我拿來了那個美麗得令人怦然心動的蚌殼。

      當我這個瘦小的身軀鉆進篾織的彩色蚌殼之后,外公迫不及待地了唱起來:

      “滿天星斗碧琉璃,星月交輝河漢明,漢河明,又只見月朗星稀?!?/p>

      外公唱畢,鑼鼓點子驟然響起。咚咚咚咚——嚓,咚咚咚咚——嚓,咚咚嚓,咚咚嚓,咚咚咚咚嚓。鑼鼓點子是我的戲,我一板一眼地跟著它走步、動作、造型。雙手一直堅持舉過頭頂,使勁抓著青絲細蔑扎成的扣環(huán),將越背越沉的蚌殼使勁張合。哪怕腳軟手酸,臉上也始終保持著水波蕩漾的笑容。

      “我是精,我是蚌殼精,我是一開即合的眩目,一縱即逝的美麗……”

      世界上只有這個驚喜的聲音在耳邊回響。

      下半夜,我躺在暖暖的被窩里還在回憶人如潮、燈如潮、歡聲如潮的情景。外公蹲在床前,就著一盞油燈,為我被蔑絲劃破的手掌心抹桐油。

      窗外,月光如水,油燈上結(jié)出了一朵大大的燈花。

      醉鳥

      一場大雪像老天事先準備的。

      先是落了半夜雪米子。雪米子在北方稱雹子,雹子我沒見過,想必比雪米子要大得多,然而我知道雪米子要比雹子漂亮,雪米子一粒粒全是梅花形,桂花大小,花瓣清晰,一朵朵晶瑩剔透,即便化為水,也是一朵花的神形,嬌嬈不改的。

      雪米子打在瓦屋上畢畢剝剝響,有些還像鋼蹦似的蹦進瓦縫,落到樓板上,想砸人樓板一窟窿。可惜,那時有樓板的人家不多,沒有樓板遮擋,于是便直接落到家中。因此,鄉(xiāng)下有句俗話:茅屋漏雨,瓦屋漏雪。

      后半夜,老天收了雪米子,悄悄落起了泡雪。泡雪不管下多大,總是無聲無息的。有一年,我住在城里,城里的冬天也落泡雪,而且并不比我見過的鄉(xiāng)下泡雪小。臨窗的街道有路燈,我躺在床上看著路燈周圍飄雪,一片片真有鵝毛大小。后來竟細碎到混沌一片,蒼茫萬里,好似銀河從天而降,流金淌銀地滾滾傾瀉,十分美麗壯觀。

      鄉(xiāng)下人將這種雪天編了一句諺語:雪米打底,準備油鹽柴米。意思就是這場雪會持續(xù)很久,并且會有很長時間的冰凍,這會給人們生活造成不便,因此要早作準備。

      鄉(xiāng)下稱冰凍為“結(jié)棱”。結(jié)棱需要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在泡雪落了三尺厚的情況下,再落一陣細雨,雨停寒風一吹,雪面上便結(jié)了一層薄刀子似的冰棱,這樣的結(jié)棱時節(jié),便是狩獵的大好時機。

      我先說說醉鳥。

      醉鳥是孩子們的捕獵行為。偶爾也有大人參與,但多為血性男人不屑。

      醉鳥自然需要酒。而且是烈酒。鄉(xiāng)下的烈酒只有燒刀子,湘西人又稱苞谷燒,一般人家燒不起酒,但家家卻珍藏有燒刀子。顧名思義,燒刀子是家釀苞谷酒,頭鍋,勁很足,入口辣舌割喉,像刀子一般鋒利。

      醉鳥的方法:取一小把米,用燒刀子浸泡幾分鐘,為了讓米撒在雪地上醒目,最好用一小塊對聯(lián)紙將米染紅,晾干,備用。

      斑鳩在我們家鄉(xiāng)是常見的鳥類之一,麻褐色,有些像麻雀,比麻雀大,尾巴稍長。麻雀與斑鳩是喜歡與人類共處的鳥類,它們棲息于村莊及稻田周圍,常成雙成對于開闊路面、庭院地面覓食,不怕人,除非受到驚擾,才會緩緩振翅,貼地而飛。

      大雪覆蓋持續(xù)幾日,斑鳩、麻雀饑餓難耐,紛紛集結(jié)在房前屋后的院場邊或樹梢上,只要將酒泡的米撒在雪地上,不一會兒,只見一道黑影一閃,一只探路的斑鳩騰空展翅,在院場上打了一個轉(zhuǎn),落在米粒附近,四下看看沒有伏擊,逐上前試探性地啄了一粒米,哈,真香!斑鳩得意地昂起頭,沖同伴打了一聲招呼,便只顧自地啄食起來,等其余的同伴來齊,這只打頭的斑鳩已經(jīng)醉過去了??此淖響B(tài)好可愛,來的時候身體皮毛還因天寒地凍繃得緊緊的,這會兒幾粒米落喉,渾身血管像著了火似地發(fā)燙,接著連皮毛也柔軟蓬松起來。它想使勁抖擻羽毛,可是精神萎靡不振,樣子顯得力不從心,腦袋耷拉不到半分鐘,身子便軟軟地癱在雪地上,不動了。同伴們在沒有危險的提示下,集中精力、痛痛快快地飽餐了一頓散發(fā)著濃濃酒香的大米,只可惜不久它們也紛紛效法那只頭鳥,安樂蓬松地躺在了雪地上,驗證了人類的一句俗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這種屬于人類的既殘忍又愚蠢的辦法屢試不爽。今日在某個院場中了招,明日在這個同樣院場還可以讓這些只知饑餓,不知死活的鳥兒中招。

      同樣的辦法,還可以用來捕捉麻雀和竹鳩。

      有句俗語:斑鳩般四兩,竹鳩足半斤,麻雀一兩不用秤。這是人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得出的經(jīng)驗。同時也說明了人站在一個聰明的高度,對這些低級動物擁有絕對的話語權(quán)。

      狩獵

      狩獵在我們那兒不叫狩獵,叫趕山,也叫攆肉。攆肉這個詞在曾經(jīng)缺衣少食的短缺經(jīng)濟年代是比較感性的一個詞,能夠直接引起男人們的沖動和興奮。

      山里的男人沒有幾個不喜歡攆肉的,除非他是公認沒有血性的男人。就像越南的河利秀,還有中國那個老在評委里頭混,扎花頭巾,使蘭花指,說話像女人的吉米。

      男人們在雪天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攆肉。話說起攆肉的男人就不是男人了,一個個都變成了雄獅,獅子是要吃肉的,那就上山吧。“喔嗬——”扯開嗓子吆喝一聲,狗就明白主人的意圖,頓時狂吠起來。狗吠的聲音有多種,這種聲音使全村老少都明了:一場熱鬧的雪事就要開始了。

      “攆肉嘍——”許多半大的男孩子也跟在后面高喊,躍躍欲試。他們的母親追在后面把他們揪住,用幾匹漿布殼的棕將孩子的腳踝包上,然后用搭在肩上的麻繩細心地纏緊,這樣便可以保護他們的腳踝不被冰棱割傷。狗也如此,享受同樣優(yōu)厚待遇。男人們就沒理由如此奢侈了,他們大都只用棕葉裹腳防滑,扎緊褲管防雪而已。

      老天爺有一種雪是專門為攆肉而落的,為了落這場大雪,老天事先要準備很久。首先,它得安排一個暖冬的假象,讓那些獾子、野豬、狍子、麂子、刺猬等野獸事先吃飽喝足,養(yǎng)得一身好膘,失去不少奔跑力度;然后再陰冷一段時間,將野獸們憋悶在洞里,餓它幾天;接著,老天開始緊鑼密鼓地落了一整夜雪粒雪米雪雹子。老人們聽著這樣聲勢浩大的一片響聲,就知道:堅實的雪底子不打上半尺厚不會停。果然,黎明時分,雪底子夠半尺了,老天適時悄悄落起了泡雪。鵝毛大雪落了一整天,山川溝壑便再也分不清了,鄉(xiāng)下人將這種情形編了一句諺語:棉絮蓋得厚,翌年吃飯不用愁。害怕餓肚子的人們幾乎從內(nèi)心深處喜歡這樣的大雪。老人們坐在火炕頭吸煙,長長煙桿從早到黑杵在紫沫灰里,幻想著翌年豐衣足食的情形簡直是一種愜意的享受。男子們名義上跟著獵狗上山攆野肉,其實也是為了追尋一個個失落在荒山野嶺的雄心壯志。女子們?nèi)逡欢褔粔K素紗花本納襪底,而那些上了歲數(shù)的老婦人,眼睛長了倒刺,看不見花本的路數(shù),只好心猶不甘地退居二線,做一點見不得人的粗針大線縫補活。

      孩子們是最快活的天使——村東頭竹篁邊上一個滑稽的大肚子雪人便是他們集體的杰作。他們用稻草給雪人做了一頭金色長發(fā),又用黑木炭給它做上粗眉大眼,最有趣的是三個紅辣椒布置得巧妙——一個紅紅的鼻頭,兩撇彎彎笑嘴唇,老遠一看,你不笑它笑,你笑它更笑,逗得孩子們一天到晚圍著它嘰嘰喳喳,像一群打破蛋的麻雀,給這雪天的山村增添許多快樂和生機。老人們望著孩子們樂瘋了的樣子便輕輕敲著煙袋里的煙屎,自言自語地說:樂吧,攢勁樂,樂夠了今日,明日的泡雪就變成冰刀子了。

      老人的話仿佛比菩薩的咒語還靈驗,果然,到了下半夜,雨夾雪開始了。嗖嗖北風緊一陣慢一陣,很快就把泡雪上面的一層融化成冰,然后,雨落在冰上,像光了一層桐油,“桐油”再結(jié)成油冰……這就等于“蓋”起了,老輩人稱這叫“落光光蓋”。真搞不懂,明明是結(jié)冰嘛,怎么叫“落蓋”?總之,這個“蓋”字沒人解釋得通,但細琢磨又覺得橫豎有理,形象到位??刹皇菃幔咸焓钩鲞@威力無窮的混沌大法,把山川河流統(tǒng)統(tǒng)“蓋”起了,還不叫落蓋嗎?

      落了“蓋”,地面上就暗藏殺機了。試想,那“蓋”雖只是薄薄一層,但它是多么冰硬,多么鋒利;而“蓋”下面的泡雪又是多么松軟,多么深厚。那些饑腸轆轆的野獸出來覓食,碰上獵人使勁追趕,在深一腳淺一腳的奔跑過程中,腳踝被刀片一樣的薄冰割傷了,鮮血淋漓,自然越跑速度越慢,最后不費一弓一彈就能被人活捉……所以說,這種雪是專門為攆肉而落的。

      攆肉的好時機到了,獵狗早就聞到了獵物的氣味,因為那些呈梅花形狀和筍殼狀的腳印,要么是麂子,要么是野豬。至于那些獾子、果子貍之類的小東西更是一股騷味,獵狗一見它們的蹤影,眼疾爪快,幾個回合便把獵物叼住了,然后急不可待地跑回主人那里邀功。

      真正的獵狗是不搖尾巴的,因為它沒得尾巴搖。獵人在訓練它的時候嫌它搖尾乞憐的舉動下賤,將它摁在門檻上,一刀下去剁了。所以,我們家鄉(xiāng)又有一句俗語:門檻上剁狗尾,一刀兩斷。比喻那些下決心絕交的人,雙方所采取的無情行動。獵人剁狗尾巴還有一個意思,就是狗尾巴習慣搖擺晃悠,在捉山雞的時候,還沒接近山雞的草窩,尾巴一搖,草葉晃動,老遠就會驚起山雞。山雞飛走了事小,獵人生氣事大,所以獵人一怒之下將狗尾巴剁了。

      剁了尾巴的獵狗,只剩下一撮毛戳在天上,這比拖著一條尾巴,時刻搖尾乞憐的家狗顯得驕傲、精神,至于狗自己痛苦不痛苦,方便不方便,那就沒法考證了。

      狗在滿坡叫,人在遍山吼。這時,一只黃角麂子和一頭三百斤重的野豬幾乎同時鉆出來,倉皇跑進人們的視線。這下可不得了,群情激昂,人們像被注射了嗎啡一樣興奮,一個個吼聲如雷,腳步加快地奔跑起來。而且為頭的吹起了號角,“嗚——嗚”的聲音提醒人們盡快集中起來追趕目標。漸漸地,有人看見目標了,白雪皚皚的山地上,遠遠跑著兩個黑點,十分醒目。看見獵物的人想到自己跑在頭里,一會兒分肉就會分到獵物的頭,那勁頭就更加充足,生怕別人埋沒或搶了他的頭功,嘴里拼命高喊:“我看見了,我看見野肉了?!彼暮鹇暉o疑起到更大的鼓動作用,人們不僅跟在他后面使勁跑,那些身體強壯的人更是想著要超過他,一直追到野肉的身邊去,然后朝著野肉開一槍。不管槍法如何,只要開槍打中它,分肉的時候都會按照各人槍彈的記號分到一只腿。

      掮槍的人很快占領了有利地形,而且攆肉的人也懂得如何將“肉”往槍口上逼。別看“肉”起先跑得比人快,只要跑過幾座山嶺,黃角麂子的腿便瘸了,跟在它后面的人都看見了它的腳印帶著血,簡直一步一朵梅花,鮮艷奪目,美麗無比。獵狗聞到血腥,叫得更加瘋狂,黃角麂子心一慌,前腳陷進雪窩子,一個筋斗栽倒下去,再也沒有立起來,三只獵狗圍過去,那只美麗的黃角麂子便完蛋了。只見它一頭杵在雪地里,半邊臉貼在冰面上,雪白的冰棱越發(fā)襯映得它的一雙大眼睛烏黑發(fā)亮。麂子臨死是不會流淚的,但是它的瞳孔會放大,全部變成黑顏色,就是這雙沒有一絲眼白的黑眼睛,讓人看了心頭一凜,拉弓箭的手也會情不自禁一抖。

      接下來,就只剩下那只愚蠢而又兇殘的野豬了。對付野豬要講究計策,因為它比麂子耐跑多了,人和狗都奈它不何,必須得將它往埋伏著的陷阱或槍口上引,可是野豬狡猾,它天生是個拱土的貨色,鼻子十分靈敏,平日哪里布有陷阱,它都一清二楚,很難讓它上鉤。不過俗話說,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它就是因為太記得陷阱,所以忘記了陣法,一個不小心,一頭闖進陣法里脫不得身。那是一個什么樣的陣法?說起來很簡單,就是在一片竹林里選準野豬逃跑的路徑,將許多竹子從上至下破成四開,分別壓成彎弓,大雪覆蓋之下,這些彎弓被野豬一碰,紛紛彈將起來,頃刻之間將竹林演變成冰棱飛濺,雪落紛紛,煙霧彌漫,刀光劍影的恐怖陣。野豬徹底怕了,它的一只眼睛被橫飛的竹篾刺穿了,瞎了。絕望之中它只好掉頭跑,這下正好撞在槍口上,上下左右,一齊向它開火,所有的鐵砂彈都打在它的腦門上。它的另一只眼也被打瞎了,它橫沖直闖了起來,那是它的最后掙扎……漸漸地,它的血差不多流干了,嘶叫的聲音也弱了下去,終于,它笨重的身軀倒下,四腳朝天一蹬,翹了。

      剩下來的事情便簡單多了,帶刀的人將獵物就在雪地上大卸八塊,然后清點人數(shù),按人頭分肉。鄉(xiāng)里的規(guī)矩是“山里的野肉,見者有份”。只要是參與攆肉的人,哪怕他是在分肉時最后一個趕到邊的,照例也得分給他一份帶皮肉。分肉的規(guī)矩自古如此,大概是原始社會狩獵人定下來的,沒有誰敢改變它。但也有例外,譬如這天清晨,我的母親打開房門,看見窗臺上放著一塊連皮帶毛的野豬肉,肉是用箬竹葉包扎好的,顯然,這是按照送禮的規(guī)矩,送給在鄉(xiāng)村當老師的母親的。母親捧著這塊肉,進屋時心里暖暖的,眼睛有些濕潤,嘴里喃喃地說:“真是的,怎么給我也分一塊肉呢?這是不勞而獲呢?!蹦赣H在鄉(xiāng)里呆久了,也知道分肉的規(guī)矩。

      她沒有碰那塊肉,而是將它擱在灶頭上,打算等她的學生來齊了問問是誰家送來的?!俺蕴澇栽诎堤?,受禮要受在明處?!边@是她那輩人做人的原則,也是雷打不動的。

      永仁县| 石屏县| 板桥市| 闵行区| 镇沅| 惠东县| 丘北县| 稻城县| 天峻县| 武川县| 达孜县| 东源县| 澎湖县| 丰城市| 岑溪市| 井研县| 延安市| 平凉市| 正定县| 如皋市| 辽源市| 新巴尔虎左旗| 仲巴县| 洪洞县| 湛江市| 田林县| 丽江市| 石嘴山市| 枣强县| 齐齐哈尔市| 德兴市| 宁乡县| 偃师市| 克山县| 镇雄县| 康马县| 七台河市| 茶陵县| 定安县| 夏邑县|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