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燕芳
詩/德 芙
夫妻誠信美名揚
文/程燕芳
詩/德 芙
李繼林、劉平桂夫婦是晉城市南石店村的村民,原本經(jīng)營著一家個體糧店,且一直生意興隆。每年麥?zhǔn)者^后,周邊村莊的村民就會把小麥存到他們這里。但是一場天災(zāi)卻讓這對夫妻欠下了這些村民80萬元的債。
2010年8月,50年一遇的強(qiáng)降雨席卷晉城,大雨引發(fā)的洪水瞬間涌入李繼林、劉平桂夫婦倆的糧店,淹沒了村民存在這里的76萬斤小麥。事情發(fā)生后,夫妻二人的第一反應(yīng)不是搶救自家的財產(chǎn),而是拿回村民們存糧的賬本兒。妻子劉平桂說:“賬本在,有賬可查好賠償?!北┯赀^后連續(xù)陰天,小麥晾曬不了,很快就板結(jié)霉變,只能送到垃圾場。
80萬元對于李繼林夫婦來說是筆巨款,要全數(shù)還上,很困難。有人建議他們關(guān)門停業(yè),出去躲一陣;也有人建議讓他們和村民們商量,分?jǐn)倱p失。可是李繼林?jǐn)嗳痪芙^了。李繼林說:“既然鄉(xiāng)親們這么相信咱,人家敢把一年甚至幾年的口糧存在咱這個糧店,咱就得對人家負(fù)責(zé)。
“負(fù)責(zé)”二字說出口,就是一諾千金。兩年來,李繼林、劉平桂夫婦掙點錢就買小麥,加工成面粉還賬。為了盡快兌現(xiàn)承諾,李繼林和女兒都外出打工。一家人生活過得十分清苦。
李繼林、劉平桂夫妻二人不逃避、不推諉、包賠損失的誠信做法,贏得了村民們的贊揚和信任。2012年,晉城市文明委授予他們“晉城好人——誠信建設(shè)使者”的榮譽稱號;2013年4月,夫妻倆被中央文明委授予“中國好人”稱號。2013年6月7日,李繼林、劉平桂夫婦“誠信還糧”的感人事跡,在央視新聞頻道《真誠溝通》欄目播出。2013年12月2日,中央電視臺“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評選”投票活動正式啟動,李繼林、劉平桂夫婦成為候選人。
誠信是雨
洗滌著人們心靈的塵埃
誠信是雷
震撼著人們虛偽的靈魂
誠信是一只背囊
背上它
可能是一種負(fù)累
但最終
它會還你一份輕松
一片坦蕩
一身磊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