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 偉
(吉林省前郭縣寶甸鄉(xiāng)畜牧站,131100)
犢牛腹瀉又稱犢牛拉稀,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是犢牛常見的一種胃腸疾病。犢牛常在出生后2d~3d 開始發(fā)病,對犢牛的發(fā)育、生長、成活等均有很大影響。在大群飼養(yǎng)時,犢牛腹瀉發(fā)生率常達90%~100%,死亡率最高可達50%以上,對奶業(yè)的發(fā)展威脅很大。
犢牛腹瀉的發(fā)生有多重原因,其中包括:
①細菌引起犢牛腹瀉。如:大腸、彎曲、沙門氏等桿菌等均可引起發(fā)病。
②病毒導致犢牛腹瀉。如:冠狀、輪狀、星形、病盞形病毒等。
③飼養(yǎng)管理不當導致犢牛腹瀉。
2.1 犢牛發(fā)育不良,體質衰弱,抵抗力低下,易患腹瀉,是由于母牛妊娠期間日糧不平衡造成。
2.2 新生犢牛未能及時吃到初乳或母牛乳汁過少,質量較差,沒有及時從母體中獲得抗體,引起消化不良性腹瀉。
2.3 母牛的乳房和乳頭不干凈,被玷污,附著有大量細菌,可以引起犢牛腹瀉。
2.4 母?;加腥榉垦祝蓪е聽倥O缘母篂a。
2.5 環(huán)境或氣候變化等應激也可以引起犢牛腹瀉。
2.6 氣候寒濕,陽光照射不足,圈舍通風不良、悶熱擁擠等都可造成犢牛腹瀉。
3.1 大腸桿菌引起的腹瀉癥狀
排便次數(shù)較頻,糞便先干后稀,色澤淡黃,呈粥樣,氣味惡臭,繼之為灰白色或水樣便,有時帶有泡沫;體溫先升高到40℃以上,然后降到常溫以下,口腔干燥,昏睡,呼吸加快,結膜潮紅,精神沉郁,眼窩凹陷,皮膚干燥,彈力減退,排尿減少,食欲減少或廢絕,有腹痛表現(xiàn)。
3.2 病毒引起的腹瀉癥狀
牛犢出生數(shù)小時或一周內(nèi)突然發(fā)生腹瀉,迅速擴散流行,新生犢牛排灰褐色水樣便,混有血液、黏液且混有小氣泡及未消化的凝乳塊或飼料碎片,糞便帶酸臭氣味或腥臭味,腐敗難聞,病犢極度沉郁、厭食,體溫與呼吸一般正常,精神不振,有輕度臌氣和腹痛現(xiàn)象,多喜臥,被毛粗亂失去光澤,眼球凹陷。嚴重時站立不穩(wěn),全身戰(zhàn)栗。病至后期,體溫多突然下降,四肢及耳尖、鼻端發(fā)涼,終至昏迷而死亡。
對本病應采取綜合措施加以防治,其中包括改善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件、食餌療法、藥物療法、補液療法等措施。對發(fā)病牛維護心臟血管機能,改善物質代謝,抑菌消炎,防止酸中毒,制止胃腸道的發(fā)酵和腐敗過程是治療的主要原則。
處方1:磺胺脒片50~100 片,碳酸氫鈉50g,痢菌凈粉(2%)50g,炒白術粉20g~30g,內(nèi)服,每日兩次。
處方2:白龍散35g,一次內(nèi)服,每日一次。
處方3:氯化鈉3.5g、碳酸氫鈉2.5g、氯化鉀1.5g、葡萄糖20 g、溫開水1000mL??诜繛槊壳Э梭w重50mL~150mL 或自由飲用。
處方4:黃柏10g,黃芩10g,葛根10g,黃連10g,茯苓10g,白芍10g,地榆10g,蒼術10g,山楂10g,石榴皮10g,黨參10g,黃芪10g,熟地10g,甘草10g。水煎,灌服2~3 次。
[1] 張偉,韋振猛,梁明英.犢牛球蟲病的診治[J].廣西畜牧獸醫(yī),2008,24(6):364-365.
[2] 沈杰,黃兵.中國家畜禽寄生蟲名錄[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3] 黃兵,董輝,沈杰,等,中國家畜禽球蟲種類概述[J].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2004,26(4):313-316.
[4] 金哲松,吳元錫.犢牛腹瀉病的診斷與防治[J].廣西畜牧獸醫(yī),2009,25(3):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