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妮 圖/白馬王朗國家級自然風景區(qū)
川北高山峽谷地區(qū),青藏高原與四川盆地在此相會,自然環(huán)境的絕妙碰觸和川藏文化的日益交融造就了這片神奇的土地,九寨溝、黃龍、臥龍……一顆顆高原明珠使這里成了蜚聲中國乃至世界的旅游資源寶庫。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九寨以南、黃龍以東的平武境內(nèi),還有一片名叫白馬王朗的純凈之地,這里還沒有大規(guī)模開發(fā)和海量游客進駐,其古樸純粹的景色、謎一樣的白馬族人,吸引著我們前往進行心靈的朝拜,解開塵封千年的傳奇。
山的那邊有一群白馬人
根據(jù)史料記載,白馬人為炎帝后裔氐人,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一部分白馬氐不愿遷移選擇留居故地,白馬之名仍保留至今。解放后他們被歸為藏族的分支,又被稱作為白馬藏族,但關于白馬族的由來和祖屬至今在學術界還存在許多爭議。
2200年來,白馬人講自己的語言,穿自己的民族服飾,自豪地沿襲著他們自己民族的文化習俗和語言,雖被歸為藏族分支,但他們不遵從藏族,更不信奉喇嘛教。他們的生活一直沿襲著古老的農(nóng)業(yè)方式,在高原上種植玉米、燕麥、蕎麥、洋芋,懷著敬畏之心開墾著腳下的土地,并與大自然保持著最親密的關系。
對土地的依賴孕育出白馬人對自然的崇拜,在這里,他們虔誠地尊崇著天神、火神、水神、地神、樹神等一切帶給他們自然庇護的神靈。其中,山神是他們的崇拜之最:他們相信人間一切禍福皆因山神帶來,人們靠山吃山,山成為了白馬人生產(chǎn)生活一切資源的給與者,白馬人向山祈福還愿,日復一日以無比敬畏之心守護著“神山”。白馬人還崇拜獵神,每個寨子都有獵神。而這些獵神實際上是這個寨子過世了的最著名的獵手,這也是白馬人對自然崇拜的反映。
白馬人按照自己的節(jié)奏在這片土地生活,不被外界打擾的他們保持著內(nèi)心的寧靜淡然,塑造出白馬王朗地區(qū)原始純粹的珍貴文化。
婚俗:女子不可離婚
白馬人的婚俗同樣具有神秘色彩。他們的婚姻主要由父母包辦,小孩往往在十歲前就提親,有的甚至生下來就訂親。他們沒有專職媒人,姑表婚優(yōu)先,婚齡大致在15至20歲之間。但他們禁止和外族通婚,尤其不與藏族通婚,就像白馬人中的古諺“石羊(山羊)與綿羊不能同圈”,否則會受到大家的恥笑。
結婚時,白馬人會宴請全寨的人,寨里鄉(xiāng)親拿出自認為最寶貴的禮物,如糧食、肉類、腰帶等,送給新人,表達祝福。
婚禮當天,新娘騎馬到男方家,典禮由白莫(當?shù)匚讕煟┲鞒只槎Y,賓客飲酒,唱酒曲子,跳圓圓舞,慶賀三天三夜方才結束。
白馬人信奉婚姻忠貞卻對女性提出了極其嚴苛的要求——女方不能提出離婚。只能男方提出離婚要求后,請番官斷理,調(diào)解無效便可離婚,輸理的一方承擔酒食之費。離婚后女方回娘家,雙方可重新結婚。但在白馬族離婚的情況極少,因為輸理者會給對方家庭大額財產(chǎn)補償。而對于婚后喪偶,另一方守節(jié)三年后可再婚。不過,女方不能把小孩、財產(chǎn)帶走,除非男家已無親屬。
不知道這片水土歷經(jīng)了宇宙中多少的苦難與寂寞才等來了這一片難得的綺麗。
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十二個獨立景區(qū)星羅棋布,屬全球生物多樣性核心地區(qū)之一的喜瑪拉雅——橫斷山區(qū),保持了完整的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其原始性、多樣性、稀有性、代表性名揚中外。山區(qū)海報從1300米到4980米,相對高差3680米左右,溫度與濕度的共同作用使這里可以同時觀賞到原始森林、雪山湖泊、濕地草甸、千年樹藤和各種珍稀動植物。景區(qū)內(nèi)PM2.5幾乎為0,這里,從不知霧霾為何物。
早在1965年,王朗自然保護區(qū)就是全國最早建立的四個以保護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為主的自然保護區(qū)之一,保護區(qū)內(nèi)居住著全球最大的一支野生大熊貓種群(200多只)。保護區(qū)內(nèi)物種復雜、起源古老,其中有獸類62種,包括大熊貓、金絲猴、扭角羚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鳥禽類152種,包括藍馬雞、綠尾虹雉、紅翅旋壁雀等;植物類615種,包括云杉、芍蘭、杜鵑、天麻、羊肚菌等珍稀花卉和名貴中藥材。
上個世紀80年代,曾有3個白馬族的小女孩上山采野果,在一處溪水旁偶遇一只受傷的年輕大熊貓,她們細心呵護,幫助大熊貓治療直至其痊愈,才將它放歸山林。世世代代在這里繁衍生息的白馬人,早已與這片土地的生靈萬物融為一體,成為了這個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大熊貓棲息地的重要走廊地帶,在過去的50年里,保護區(qū)搜集了大量關于野生大熊貓分布情況、生活習性、種群數(shù)量、活動痕跡等影像資料。近年來,不少關于野生大熊貓的第一手影像資料也都來自于王朗地區(qū)。例如,2014年6月26日首次在野外拍到的大熊貓母幼同行的珍貴畫面便來自于該地區(qū)。
在白馬景區(qū)海拔3000米的地方有一片叫做甘海子的寬闊平坦之地,這里有厚厚的草甸和寬闊的濕地,周圍被高而茂密的云杉林環(huán)繞、拱衛(wèi),每一株云杉都至少有400年以上的樹齡,矗立而擁的云杉散發(fā)出攝人心魄的美。近處的彩林映襯著遠處的雪山,水天一色,這一勝景也成為了許多影視劇的取景地。
沿甘海子溯流而上,一條林蔭小道的盡頭,山泉順著涅磐石流下,這里就是血湖。涅磐石的名字來源于一段凄美愛情:一對神仙違反天條私逃下凡在這里長相廝守,遭到了天庭電閃雷鳴、山崩地裂的懲罰,為了不連累當?shù)責o辜百姓,他們化作了一塊巨石,使一切恢復平靜。后來白馬人在這里設立祭祀臺,年年祭祀圣拜。
扒昔加古寨景區(qū)位于白馬湖畔,悠悠古宅依舊保留著白馬人數(shù)千年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寨子里老建筑布局講究,風格原始,采用木門、木窗、木墻的全木結構修建而成,所有的內(nèi)外裝飾風格和生活用具都讓人恍若回到千年之前。倚靠著古老的木樓,品嘗著醇香的蜂蜜酒,或泡一壺深山綠茶,要么在陽光下發(fā)呆,要么聽慈祥老人講述白馬族傳說,身邊,是臉上有一抹高原紅的白馬族少女在靜靜編織著手中的白色氈帽。
神山之間還有一片極致的美麗——白馬湖。白馬湖全長10余公里,平均寬度500米,平靜的湖水中看得見迷離疊錯的草色絨影,沉淀著天藍的光影與寶藍的深斑,碧藍交錯;湖底滿是絨絨的藻荇,厚厚的沉淀堆積,形成了湖底的草原。周圍疊嶂的山峰、森林倒映在湖面上,一切如夢如幻。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在不同的光照條件下,湖上會神奇般地呈現(xiàn)出綠色、翠綠色、墨綠色、寶藍色甚至五顏六色的美景。在這里,你也許要做的只是遇見,遇見這片湖、這座山、這叢林,在這片凝止的時間里,與久違的自己好好相處。
除了第一期已開發(fā)的王朗景區(qū)、扒昔加古寨景區(qū)、白麻天母景區(qū)外,天極村景區(qū)、天女雪泉景區(qū)、天子山雙海子景區(qū)、天堂海景區(qū)、天仙池景區(qū)、氐人谷景區(qū)、天戀谷景區(qū)、白鶴溝景區(qū)、白馬天寨景區(qū)不久后也將揭開其神秘的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