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魯民
“小小貝”端盤子“
◎陳魯民
據(jù)日前報紙披露,足球明星貝克漢姆15歲的兒子布魯克林,在倫敦一家咖啡店找到了一份臨時工作,成為店內的侍者,干端咖啡端盤子各種雜活,只在周末上班,大約是每小時20元人民幣。
這點錢對擁有幾十億家產(chǎn)的貝克漢姆一家來說,顯然不值一提。不過,小貝和辣妹都鼓勵“小小貝”去堅持打這份工,他們希望教給兒子懂得“錢的價值”,并讓兒子體驗什么叫“辛勤工作”。
雖然,“小小貝”是典型的“富二代”,家里的錢財幾輩子也花不完,他生下來就已經(jīng)擁有用不盡的財富,但也得出去打零工,這是他自己,也是父母的共同意愿。其實,在這之前,“小小貝” 在另一領域早已開始努力,那就是當模特,也掙了不少零花錢。
這種事其實很平常,但凡有些腦子、“識大體”的富翁都不會嬌慣子女,更不會任其揮霍家產(chǎn),在孩子稍大一點,都會鼓勵其出去打零工,給自己掙零花錢。在他們過了18歲后,會讓其自食其力,掙錢養(yǎng)活自己。這樣做,父母和子女都覺得很正常。
富可敵國的洛克菲勒,對兒女的日常零用錢十分“吝嗇”。不僅給的少得可憐,而且還要記賬審查,錢賬清楚、用途正當?shù)?,下周可遞增5分,反之則遞減。他鼓勵孩子們通過做家務事來獲取報酬,例如,捉到100只蒼蠅能得1角,逮住一只耗子得5分,擦皮鞋每雙5分, 擦長筒靴1角,背菜、垛柴、拔草又能得到若干獎勵。他給孩子們從小就灌輸這樣的思想:誰也不能不勞而獲,只有勞動才是幸福的源泉。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盡管生活非常富裕,卻對孩子要求很嚴。蓋茨夫婦希望他們的三個子女能像普通孩子那樣成長,規(guī)定他們不能穿名牌衣服,13歲以前不能使用手機,孩子在家中要做家務,零花錢也很有限。他們還鼓勵孩子們出去打零工,既鍛煉自己的吃苦精神,也懂得金錢來之不易。他們已商定,把全部資產(chǎn)捐給慈善機構,蓋茨說,留遺產(chǎn)“既不利于孩子,也不利于社會”。
當然在我們這里,也有另一番景象。少數(shù)富人對孩子嬌生慣養(yǎng),小小年紀,就讓其開豪車、穿名牌,揮金如土,驕奢淫逸,結果養(yǎng)出不少“坑爹一族”,既害了孩子,也坑了老子,令人扼腕嘆息。從之前的河北“我爸是李剛”的小衙內害人害己,到陜西持刀殺人的大學生藥某某被處以極刑,再到北京某歌唱家的花花公子“二進宮”,無不如此,教訓十分深刻。一味嬌寵貽害子女,“嚴格”要求兒孫受益,這種例子舉不勝舉,就應了那個老理:“自古雄才多磨難,從來紈绔少偉男?!?/p>
中國古人有訓:“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边@一高論,從大量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也得到印證。“2013中國富豪榜”上有四分之一的富豪財富來源為繼承,但財富普遍繼承到第二代為止,超過三代的僅有22位。
道理很簡單,爺爺輩敢打敢拼,創(chuàng)下家業(yè);第二代尚能繼承財富,守持家業(yè);到了第三代,如果不加管教,極可能吃喝嫖賭窮奢極欲,很快敗家了?,F(xiàn)在的問題是,在不加管教下,少數(shù)“富二代”就開始不務正業(yè),花天酒地,早早就把家業(yè)敗光了,成了“二世祖”,連第三代都沒有等到,確實有些遺憾。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小貝”讓“小小貝”去端盤子,實在是大有深意在此—即便是將來不能走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也使孩子從小養(yǎng)成自食其力的習慣,萬一家業(yè)敗落了,也不會餓肚子。就沖小貝這一高明之舉,誰再說運動員四肢發(fā)達頭腦簡單,我頭一個跟他急。
選自《長沙晚報》2014年5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