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麗
2012年3月,有群眾反映,A村有人違法占地建家族墓地。經查,該建墓用地未經審批,且占用的土地是農用地及耕地,面積為316平方米。
2011年12月,A村第二村民小組張氏家族中一長者去世,其兒女無力承擔建墓地的費用,最終由張氏家族共同集資建造了該墓地。發(fā)起人為張氏家族中的張乙、張丙、張丁三人,墓地由A村一組村民王某負責修建。
從目前調查取證所掌握的證據分析,該墓地是張姓家族共同集資,而具體施工修建的是村民王某,根據《土地管理法》和《行政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立案條件,目前難以確定違法主體。本案中,誰才是違法主體呢?
筆者認為,土地違法行為主體應具備三個要素:一是關于行政相對人的主觀過錯;二是被處罰人實施違法行為的過程;三是違法行為的危害后果。另外,在雇用關系的情況下,被雇用人按照雇主的要求所實施的行為,一般應認定為雇主的行為,所產生的行政法律責任應當由雇主承擔。就本案來看,張乙、張丙、張丁是共同雇用人,應認定為本案的違法主體。
另外,A村未經批準,占用316平方米農用地及耕地建墓地,已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條“占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采石、采礦、取土等……”的規(guī)定,國土部門應給予張乙、張丙、張丁行政處罰,并責令恢復土地原狀。
考慮到A村屬家族式村莊,可以根據《殯葬管理條例》中對暫不具備條件實行火葬的地區(qū)可以允許土葬的規(guī)定,另行選址,以A村為村民設置公益性墓地的形式納入城鄉(xiāng)建設規(guī)劃,經鄉(xiāng)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后,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