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來稿務必論點明確,文字精煉,數(shù)據(jù)可靠,每篇論文(含圖、表)一般在3000字左右為宜,必須包括(按順序):題目(中文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英譯)、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及郵政編碼、中文摘要(100字左右)、關鍵詞(4~6個)、正文、參考文獻。
2.來稿請將論文電子版發(fā)送到本刊郵箱(E-mail:ahjz5891@163.com),每篇收取50元審稿費。量和單位符號等必須符合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稿中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的字母、數(shù)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有明顯區(qū)別;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符號,請在第一次出現(xiàn)時用鉛筆注明。
3.文中圖、表隨文出現(xiàn),圖一般不超過6幅。插圖切勿過大,寬度不超過7cm(半欄)或14cm(通欄),請用計算機繪圖。圖中文字符號應與正文一致,字體為六號宋體。照片要清晰,層次分明。文章表格一律采用“三線表”。
4.文中章節(jié)編號采用三級標題頂格排序:一級標題形如1、2、3、…排序;二級標題形如1.1、1.2、1.3、…排序;三級標題形如1.1.1、1.1.2、1.1.3、…排序。
5.參考文獻一般不少于4篇,必須是公開發(fā)表且在文中確實引用的專著、期刊文章、論文集文章、學位論文、技術標準等,按文中引用的先后順序編號。參考文獻著錄格式如下
專 著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版本第1版不著錄)[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期 刊 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出版年(期).
論 文 集 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A].論文集編者名,論文集[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技術標準 標準名稱(標準編號)[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6.摘要篇幅以50~300字為宜,寫成報道性摘要,內(nèi)容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方法、結果和結論。
7.來稿請?zhí)峁┳髡吆喗?,注明姓名,出生年份,性別,籍貫,學位(或在讀學歷),技術職稱,聯(lián)系電話及通訊地址、郵編。
8.來稿為科研課題項目的請予以注明,獲獎的請?zhí)峁┳C書復印件一份;發(fā)表后該項目獲獎的請函寄獲獎證書復印件一份給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