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穎
腫瘤相關性低磷骨軟化癥是由腫瘤引起的低血磷性軟骨病,是一種罕見的代謝性骨病。典型的臨床特點為血磷低、尿磷高呈漸進性發(fā)展,多在四肢和負重關節(jié),表現(xiàn)為進行性肌無力、骨痛、多發(fā)骨折等[1]。本病以手術治療為主,手術方式根據(jù)具體情況采取腫瘤切除或截肢術。本院自2004年—2012年11月收治確診的病人9例,經(jīng)過治療和護理均效果滿意,順利出院,現(xiàn)將護理報道如下。
我科從2004年—2012年共收治確診為腫瘤相關性低磷骨軟化癥病人9例,其中女4例,男5例;年齡30歲~52歲,平均41.4歲;7例因骨折入院,2例從內分泌科轉至我科;8例病人腫瘤位于下肢,1例位于上肢。9例病人均行手術治療,完整切除腫瘤,其中1例行右大腿下截肢手術,術后均順利出院。
2.1.1 預防跌倒 本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肌無力,所以應預防跌倒,對于有一定活動能力的病人需加強宣教,床頭懸掛預防跌倒牌,保持地面無水漬、無障礙物,護士加強交接班和巡視;臥床病人床兩側加床檔,預防墜床。本組病人未發(fā)生一例意外跌倒。
2.1.2 預防再次骨折 本病會導致骨密度降低、骨質疏松、骨小梁模糊,容易發(fā)生再次骨折,因此在加強跌倒預防護理的同時需防止骨折發(fā)生。臥床病人翻身時動作必須輕柔,搬運時避免使用暴力。本組無一例意外骨折。
2.1.3 一般護理 此類病人均需全面評估機體功能,如定期監(jiān)測血磷等電解質、予以奧曲肽顯像定位、心肺功能檢查等。另外,鼓勵病人進食富含磷的食物,如瘦肉、蛋、奶、動物肝臟、堅果以及芝麻醬等。
2.2.1 疼痛控制 本組病人術后疼痛均明顯,特別是截肢病人的幻肢痛很明顯,需加強疼痛的控制。9例病人均有長期慢性疼痛的病程,因此,術后需超前多模式鎮(zhèn)痛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本組病人術后均使用PCA鎮(zhèn)痛泵聯(lián)合口服或肌肉注射鎮(zhèn)痛藥,效果較好。
2.2.2 體位與功能鍛煉 本組病人中有2例較為特殊,1例為右大腿下1/3截肢術的病人,需指導病人行殘肢訓練,如肢體肌肉的按摩、右髖關節(jié)的屈伸運動等,這樣能夠加強殘肢肌肉的力量,提高髖關節(jié)活動度,有利于以后裝配假肢后更好地發(fā)揮代償功能。1例病人行右肘腫物切除、肱骨、尺、橈骨固定重建術,因為術前該病人存在伸腕障礙,因此術后佩戴腕關節(jié)支具,使腕關節(jié)保持過伸位,并指導病人進行相關的功能鍛煉,效果良好。
2.2.3 監(jiān)測血磷的變化 術后根據(jù)醫(yī)囑監(jiān)測血磷情況,因為需要多次抽血,所以需注意合理選擇和保護血管,避免加重病人痛苦。本組病人有8例術后血磷較術前明顯升高,經(jīng)治療護理恢復正常。
2.2.4 深靜脈血栓的預防 術后9例病人經(jīng)評分為深靜脈血栓高風險者,均給予基本預防方法,如活動患肢遠端、物理預防(彈力襪或氣壓式血液循環(huán)驅動器)以及藥物預防(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2,3],本組均未發(fā)生深靜脈血栓。
2.2.5 預防跌倒和再次骨折 術后隨著病人活動能力的提高,仍然需注意病人發(fā)生跌倒或再次骨折的風險,進一步加強宣教,得到病人及家屬的充分重視,避免穿長褲及拖鞋等,必要時使用助行器輔助活動。
腫瘤相關性低磷骨軟化癥病程長,對病人活動能力、自理能力及生活質量影響大,該病例少見,因此目前的治療和護理尚不成熟,但也取得了很多的成功經(jīng)驗,經(jīng)過全方位的精心細致的護理,9例病人均安全渡過圍術期,順利康復出院。
[1]金今,邱貴興,陳賓,等.腫瘤相關性低磷抗D骨軟化癥的外科干預治療[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5,8(11):346-348.
[2]李春容,林少虹,楊玉群,等.空氣壓力循環(huán)療法預防骨傷病人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研究[J].護理研究,2014,28(1A):58-59.
[3]李小潔,張素蘭,肖定瓊,等.早期護理干預在預防腫瘤重癥病人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10B):2736-2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