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光
(射陽縣公路管理站)
公路工程中的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
楊 光
(射陽縣公路管理站)
在目前的社會形勢下,我國的交通運輸業(yè)正在快速的發(fā)展,無論是鐵路還是公路,規(guī)模都在不斷的擴大,與此同時,對工程施工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高。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是公路建設的基礎性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地保障公路的質量。因此,從路基路面壓實施工的關鍵因素、測算方法、施工技術、保證路基施工質量的措施等四個方面對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展開分析。
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
通過實踐研究表明,路面或者路基土層在壓實施工中壓出的密實度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含水量的影響。土層的密度和粘結力以及內摩阻力呈正比的關系,也就是越小的土層密度,會產生越小的粘結力和內摩阻力。如果土層中只含有較少的水分,那么就會有較大的內摩阻力存在于土層中,這樣在壓實土層的過程中,因為含有較少的水分,那么土層中的抗力就會大于壓實力,影響到土層的壓實效果。如果土層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土層中的水分可以發(fā)揮出潤滑劑的作用,這樣內摩阻力就可以得到降低,如果選用的壓實功力是相同的,得出來的壓實效果會更加的好。在實際的壓實施工中,固定土層中的空氣比例會不斷減少,會出現(xiàn)越來越多的固體。如果土層中含有水超過了相應的標準,雖然還可以對內摩阻力進行降低,但是因為土層中的空氣已是最小的比例,那么固體的體積并不會增加,只有水的體積會增加。因為水和空氣存在著很大的差異,那么在壓縮的作用下,水并不會消失。在同樣的壓實作用下,土層的干容量會得到降低,如果在紙上形容土的干容量以及含水量之間的關系,得到的水實曲線就是駝峰形式的。因此,只有在一定的含水量下,大部分的材料才可以獲得最佳的壓實效果,比如細顆粒土、天然砂礫、級配碎石。
我們如果保持一定的壓路設備重量不變,對碾壓的次數(shù)進行增加,或者是保持碾壓次數(shù)不變,對壓路設備的重量進行增加,就可以將土層含水量和密度之間的關系給得出來。因此,如果對壓路設備重量進行了增加,就需要對鋪設路面的混合物含水量進行減少,并且還會隨之增大土層的干容量。當然,任何東西都有一個極限值,如果超過了這個極限值,即使對壓路設備的重量進行增加,或者是多碾壓幾次,也不會影響到最大干容量和最好的含水率。因此,就需要對建筑材料的含水量進行嚴格控制,保證土層可以獲得最佳的壓實度。除此之外,在選擇碾壓設備時,還需要綜合考慮碾壓次數(shù)、厚度等因素。
一是灌砂法,在公路路基壓實測算中,經常運用到的方法就是灌砂法,具體來講,它是這樣操作的,噴灑砂質顆粒,這些顆粒具有相同的密度和體積,之后堆填待測圓洞,計算圓洞體積。通過實踐研究表明,這種方法具有很多的優(yōu)點,比如操作起來比較的簡單,不需要花費較高的成本,并且可以得出較高精準度的測算值等等。
二是核子法,這種方法的測算原理是,充分利用被測量土壤分子親和放射性物質的特點,在放射性物質投放于土層或者路基表層,將待測分子以及質量核子給吸收掉,之后測算路面路基密度以及含水量,最終,公路路基的壓實密度就可以有效得出來,可以更加方便的進行路面路基的碾壓施工。但是,我們需要充分注意的是,放射性物質會在很大程度上危害到人體以及自然環(huán)境,那么就需要合理使用放射性物質,因此,在測量實際公路壓實度時,使用的是放射性物質,相關的工作人員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來保護自身安全,并且也需要控制對周圍環(huán)境的破壞。
三是環(huán)刀法,這種方法比較的傳統(tǒng),具有一系列的優(yōu)點和缺點,優(yōu)點就是具有較高的效率,操作起來比較的簡單,缺點就是沒有含有很高的技術含量,精準度比較低,因此,就沒有廣泛應用于實際的施工測算過程中。如果土層有比較穩(wěn)定的結構,也不會產生特別明顯的效果。因此,在實際的公路壓實測量中,需要對測量手段進行合理靈活的選擇,保證可以順利有效的進行路面路基壓實工作,實現(xiàn)工作效率提高的目的,節(jié)約資源。
在理論上,施工中所產生的外摻劑量的浮動不會對壓實含水量造成原則上的影響,但由于在實際的路基路面的混合料當中,其外摻料和土壤在容重上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使得路基中土含量加大時,其壓實后外摻料的干容重也會有較大的上升,造成壓實度虛漲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因此,在實際的施工中,當施工人員進行現(xiàn)場干容重的機械測定時,一定要注意抽查壓實施工前的外摻料劑量,對拌和壓實后的混合料比例僅作參考,從而避免出現(xiàn)壓實度虛張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
在公路路基路面的壓實施工中,土壤中的含水量大小直接關系到對其的壓實度。一般情況下,土壤的含水量越大,其干密度也就越小,壓實度也相應的較小。因此,施工人員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要將土壤的含水量與最佳含水量之間的差額嚴格控制在±2%的數(shù)值范圍內,以避免出現(xiàn)彈簧土,確保壓實效果的理想。
由于壓實度對公路結構層的寬度與厚度的均勻性影響較大,尤其是在粉性土壤較多的公路工程中顯得更為突出。因此,在施工中,必須在結構層的寬度上留有足夠的余地,以確保公路斷面的正常工作狀態(tài)。并做好路肩與路面的銜接,通常路緣的壓實度偏差要控制在土20 mm的范圍內,以確保其斷面的隔封閉作用。3.4 機械壓實的控制要點
在運用機械設備對公路的路基路面進行碾壓時,一定要嚴格按照有關的公路路基的施工技術規(guī)范來進行施工作業(yè),并對其碾壓的質量和效果進行嚴格的把關。就機械設備的碾壓技巧來講,通常情況下,在碾壓的過程中要采用先靜后動、先輕后重、先外側后中間的機械碾壓方法。要把機械設備的碾壓速度控制在每小時1.5~3 km之間,并且其碾壓的最大時速不應超過每小時4 km,同時,對公路路基路面的碾壓遍數(shù)要控制在4~6遍之間,以確保碾壓的質量。
[1]趙普江.公路工程路基施工質量控制的探討[J].華章,2011,(20).
[2]夏繼榮.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措施分[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4).
U416.1
C
1008-3383(2014)03-0047-01
201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