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孝軍
(貴州省遵義公路管理局)
目前,一部分橋梁由于自然災害、使用時間較長出現(xiàn)自然老化,以及設計和施工等的限制和影響,其承載能力不能滿足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要求。經(jīng)過橋梁設計者及相關工作人員的反復研究和實踐顯示,合理的橋梁加固技術能夠有效的提高橋梁的承載能力,提升其的安全性能和耐久力,延長了橋梁的使用壽命。其中,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在保證構架承載力和耐久性的基礎上,憑借著更換預應力筋方面,需要的人力物力少,工期短,結構自重輕等優(yōu)勢,受到橋梁工程設計者的青睞。
體外預應力技術屬于后張預應力體系的分支,它對置于混凝土截面之外的預應力筋進行張拉,通過體外筋端部錨具和轉向塊將預應力傳遞給混凝土結構。相對于增加受力截面積的傳統(tǒng)被動加固方法,體外預應力加固梁不僅本身的重量增加較少,還能極大程度的改善橋梁原來的受力情況,進而提升橋梁的耐久力、抗裂性和承載能力。與梁底增焊鋼筋的加固法相比,體外預應力加固法不需要清鑿橋梁混凝土的保護層,對橋梁本身的損失較低,同時,在加固過程中基本不影響橋梁正常的交通運行,因而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體外預應力是指由分布于受力構件主體之外的鋼束張拉而產生的應力。在設計過程中,僅需要在橋梁構件本體內設置預應力鋼束的錨固區(qū)域,而轉向塊則放在構件體內或體外都可以。體外預應力體系主要包括漿體、管道、錨固區(qū)域以及轉向塊等部分。體外預應力結構在進行預應力施加過程中,首先需要將斜筋和滑塊連接緊密,并將滑塊固定在斜筋的上面區(qū)域。在對水平拉桿進行張拉過程中,橋梁地步兩個滑塊由于受到千斤頂?shù)耐屏ψ饔?,產生相向的滑動,在滑動的過程中,斜筋受力伸長,此外滑塊和墊板之間會形成一個垂直方向的壓力和水平方面的摩擦力,水平筋在各個力的作用下最終達到控制值。其中斜筋形成的水平分力對橋梁施加一個偏心壓力,而斜筋形成的豎直分力則對橋梁施加一個負彎矩和負剪力。在這些預加壓力的共同作用下,橋梁內部形成一定的抗力,這些抗力可以抵消部分外荷載形成的內力,從而提升橋梁的承載能力。
而體外預應力結構受到活載作用時,梁體由于受力彎曲發(fā)生一定的形變,增加了水平筋拉力,同時斜筋對橋梁主體產生的正壓力以及對應的摩擦阻力都會隨著活在作用發(fā)生變化。需要注意的是,各個拉桿內力增量之間的平衡關系受到體外預應力結構的構造形式,尤其是滑塊構造形式影響。
(1)質量檢測方便,在運行過程中也可以對構件進行維修、養(yǎng)護。
(2)預應力筋并沒有直接連接混凝土截面,因此,其施工較為方便,其施工質量有保障。
(3)體外預應力技術的束形較為簡單,摩擦損失較小。
(1)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具有明顯的加固效果,一方面能夠極大的提高橋梁的承載強度,另一方面還能增強橋梁的抗裂強度。
(2)該技術施工工藝相對簡單,對交通的干擾較小,需要的人力物力投入低,工期短,極大的提高了工程經(jīng)濟效益。
(3)對橋梁的原結構改變小,實現(xiàn)了不增加路面標高的情況下,提高橋梁的承載力和耐壓力。
(4)防腐蝕效果顯著。
(1)適用于構件正截面受彎出現(xiàn)承載力下降,或是正截面受拉力的地區(qū)鋼筋被腐蝕的情況。
(2)由于橋梁的抗彎曲韌性不夠,導致橋梁的撓度遠遠大于設計規(guī)范的要求,或是橋梁剛度不夠使得橋梁的受拉區(qū)出現(xiàn)大于設計允許的裂縫寬度的情況。
(3)橋梁的斜截面的承載能力不夠的情況也適合采用體外預應力加固技術。
目前預應力鋼材主要有預應力鋼筋、矯直回火預應力鋼絲、冷拉預應力鋼絲、普通預應力鋼絞線低松弛預應力鋇絲和低松馳鋼絞線等。其中,新一代預應力鋼材低松弛鋼絞線憑借著施工方便、對施工工藝和設備要求較低,人力投入低以及性能優(yōu)越、使橋梁增加自重輕、美觀等優(yōu)勢,受到設計者的青睞,被廣泛的采用。
對于后張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防腐蝕以及預應力筋和結構混凝土之間共同作用的問題,其通常采用的解決辦法是利用壓力灌漿方法將水泥漿充滿預應力筋預埋孔道和各個預應力筋間的空隙。如果后預應力筋不是水平狀態(tài),出現(xiàn)多跨度彎曲或是傾斜狀態(tài),會導致水泥漿的泌水蒸發(fā)后,出現(xiàn)一個沒有水泥漿的空間,而在這個空間中的預應力筋則會失去水泥漿的保護。由于高應力狀態(tài)下的預應力筋極容易受到腐蝕,從而導致該部分的預應力筋被腐蝕,進而出現(xiàn)斷面和缺損現(xiàn)象,降低預應力構件的承受力,導致其安全性能減低,耐久性降低。由此可見,預應力筋構件的耐久性、安全性以及預應力筋的防腐蝕性直接受到灌漿質量的高低影響。因此,在進行預應力孔道灌漿施工過程,要重點解決一下問題:應力筋預埋孔道沒有充滿水泥,存在一定的空隙;水泥漿硬化之后由于其本身性能的影響,出現(xiàn)收縮,不能完全貼合孔道壁;水泥漿硬化之后的強度不符合工程需要。
:
[1]李專輯.公路橋梁施工中預應力技術及應用[J].交通標準化,2013,(5):70-72.
[2]胡爭耀.道路橋梁施工中預應力的問題[J].交通世界,2013,(5):200-201.
[3]郗寧.混凝土橋梁預應力施工常見質量問題分析及對策[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3,(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