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君 (天津市職業(yè)病防治院,天津市工人醫(yī)院骨科,天津 300011)
VSD是近年處理各種復雜創(chuàng)面和深部引流的新方法,即在臨床傳統(tǒng)的負壓引流的基礎上,用生物半透性薄膜封閉,形成持續(xù)的引流系統(tǒng),改善血運,促進創(chuàng)面快速愈合。我院2011年4月~2013年1月應用VSD技術治療髖部骨折合并骶尾部NPUAP分級Ⅳ度壓瘡患者19例,效果滿意?,F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筆者所在醫(yī)院2011年4月~2013年1月共收治髖部骨折合并骶尾部嚴重壓瘡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齡73~89歲,平均(82.1±2.3)歲。依據美國國家壓瘡建議分度方案(NPUAP)[1],均為Ⅳ度。壓瘡面積均大于8 cm×10 cm。
1.2 材料:VSD敷料(商品名為維斯第),武漢維斯第醫(yī)用科技公司生產,成分為聚乙烯醇,無刺激性,抗張力強,有良好的可塑性、透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粘貼薄膜為施樂輝半透膜,對皮膚無刺激,同時具有防水和阻止細菌入侵的作用。
1.3 引流方法:入科后給予完善各項相關檢查,所有患者均在手術室實施徹底清創(chuàng),去除壞死組織,根據創(chuàng)面大小和形態(tài),行VSD封閉,持續(xù)引流壞死組織及炎性分泌物,待新鮮肉芽生長,行皮瓣轉移或者植皮術,并給予VSD引流,引流量少后拔出引流管。
本組19例患者VSD引流持續(xù)5~8 d,行皮瓣轉移或者植皮術,并輔助VSD持續(xù)引流,19例壓瘡全部愈合。愈合時間35~60 d。
骶尾部壓瘡是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發(fā)生持續(xù)缺血、缺氧、營養(yǎng)不良而導致組織潰爛壞死的一種疾?。?],壓瘡發(fā)生后常達骶骨,由于引流不暢,很容易向深部發(fā)展。在老年髖部骨折患者中,特別是由于各種原因居家自行治療的患者中頗為常見?;颊唛L期臥床,因疼痛懼怕搬動,由于缺乏護理,骶尾部壓瘡常以大面積,深層次,重感染為特點,同時肌肉萎縮,常伴有程度不等的全身營養(yǎng)不良[3],臨床處理起來非常棘手。目前,對于創(chuàng)面的治療,1992年由德國ULM大學Fleischmann博士首創(chuàng)的封閉負壓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術,已成為標準模式,也是創(chuàng)傷護理領域新的里程碑。護理方法如下。
3.1 心理護理:經過傳統(tǒng)治療無效的患者,精神上存在較大壓力,擔心療效,缺乏信心。我們通過主動關心,耐心地向患者解釋壓瘡的形成原因及VSD的治療優(yōu)勢,增加患者的信心,以取得患者的主動合作和積極參與配合治療過程,在護患的共同努力下使壓瘡早日愈合。
2.2 VSD的觀察與護理:①保持創(chuàng)面持續(xù)有效的負壓。首先要確保壓力合適,其次要確保各管道通暢,緊密連接,并妥善固定引流管。持續(xù)高負壓是負壓封閉引流技術的重要特點,保持負壓效果,及時密切觀察負壓狀態(tài),負壓的高低和有無中斷將直接影響引流的效果[4]。②注意觀察引流液,引流液常規(guī)每清倒1次/4 h,并記錄量、顏色、性質;引流瓶每天常規(guī)更換。③根據引流物的性狀1次/d甚至多次注入生理鹽水進行沖洗,使粘稠變?yōu)橄”∫岳谝?,避免阻塞。如敷料鼓起,不見管型,應考慮引流管堵塞,負壓源異常,引流管壓迫等,予以及時處理[5]。當發(fā)現有大量新鮮血液吸出時,應立即通知醫(yī)生。
3.3 體位管理:持續(xù)壓迫是導致壓瘡的主因,而潮濕、摩擦、感染及營養(yǎng)不良只是加速了壓瘡的發(fā)展[6]。由于合并髖部骨折,嚴重的疼痛會使患者對于翻身、側臥等移動產生抗拒和抵觸,而單純應用水、氣墊無法達到規(guī)避壓力的作用。壓力的持續(xù)存在將會嚴重影響創(chuàng)面血運,甚至導致皮瓣和植皮的壞死。因此必須耐心和患者溝通,在適度牽引患肢下,緩慢翻身,并且以舒適的體位墊墊在患者的背部和雙腿之間,使患者身體冠狀面與床水平面成45°角左右向健側斜臥,此時,患者的股骨大轉子和髂脊將承擔大部分體重,每斜臥3 h可以平臥1 h,并適當按摩受壓側股骨大轉子附近皮膚。平臥時注意在VSD區(qū)周圍墊好,使病灶所受壓力盡可能減輕。壓力是壓瘡的根本原因,避免病灶繼續(xù)受壓是治療的成敗關鍵。
3.4 營養(yǎng)的觀察與護理:在每日的體液和蛋白的丟失以及感染消耗都得到恰如其分的補充后,創(chuàng)面的生長才會成為可能。需要定期血生化及常規(guī)檢查,及時發(fā)現低蛋白、貧血與電解質紊亂等情況。術后應鼓勵患者進食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在患者由于臥床和感染極度衰弱時,及時給與鼻飼或者完全胃腸外營養(yǎng),對于改善患者的營養(yǎng)、糾正電解質紊亂和負氮平衡是十分必要的。
3.5 指導功能鍛煉:指導患肢進行股四頭肌收縮以及踝、趾關節(jié)的鍛煉,不但可以避免關節(jié)僵硬和肌肉萎縮,還可以預防下肢靜脈拴塞。
總之,對于合并嚴重骶尾部壓瘡的髖部骨折患者,鑒于病情的復雜性,采取單一的治療方法不能獲得良好的結果,必需全面評估患者的情況,制定綜合的、個體化和有針對性的治療和護理方案。特別是術后護理,尤為重要,不能僅寄希望于應用VSD引流便可讓創(chuàng)面痊愈。
[1]Chung HL,Shin JY,Ju M,et al.Decreased interleukin -18 response in asthmatic children with severe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J].Cytokine,2011,54(2):218.
[2]Tang SP,Liu YL,Dong L,et al.Etiological analysis of the children with non-specific chronic cough in Fuzhou area of Fujian province[J].Zhonghua Er Ke Za Zhi,2011,49(2):103.
[3]Scivoletto G,Fuoco U,Morganti B,et al.Pressure sores and blood and serum dysmetabolism in spinal cord injury patients[J].Spinal Cord,2004,42(8):473.
[4]唐燕兵.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應用于燒傷創(chuàng)面的手術護理配合[J]. 天津護理,2012,20(6):372.
[5]龍 冰,李啟芬.持續(xù)負壓封閉引流在創(chuàng)傷外科中的應用[J]. 中華現代外科學雜志,2005,2(8):712.
[6]Lindgren M,UnossonM,Krantz AM,et al.Pressure ulcer risk factors inpatients undergoing surgery[J].J Adv Nurs,2005,50(6):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