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東
在剛剛結束的莫斯科世界石油大會上,土耳其卡迪爾哈斯大學教授沃肯·艾迪加教授的講演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說,過去200年人類經(jīng)歷了兩次大的能源轉型,從薪柴到煤炭,再從煤炭到石油,人類正在進入第三次能源轉型期,誰會是下一個“能源皇帝”,答案還不清晰。
艾迪加教授展示的數(shù)據(jù)表明,1881年前后,煤炭在能源中的比重超過50%,開始替代薪柴,能源進入煤炭時代,煤炭登上了“能源皇帝”的寶座;1965年,石油比重超越煤炭,成為新的“能源皇帝”,世界進入石油時代。
從1881年到1965年,能源的煤炭時代為84年,1913年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為70%,到達頂峰。從1965年至今,能源的石油時代經(jīng)歷了49年,頂峰在1973年,峰值為45%。
2014年BP能源統(tǒng)計報告顯示,石油仍然是第一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費的32.9%,但其市場份額連續(xù)14年下滑,目前市場份額是1965年以來的最低值。
誰是下一個“能源皇帝”?業(yè)界、學界、政界絕大部分人會把選票投給天然氣。過去十年,化石能源中發(fā)展最快的是天然氣,最潔凈的也是天然氣。美國的頁巖氣革命,LNG技術進步、LNG貿(mào)易迅速增加和大規(guī)?;A設施投資等,都在強力提升天然氣份額。國際能源署(IEA)高聲喝彩“天然氣黃金時代”的到來;美國政府大力推動LNG的出口全球貿(mào)易;還有俄羅斯開發(fā)遠東,天然氣管道向東鋪設……
但是艾迪加教授的答案卻與眾不同:“煤炭也許復辟皇位,中國因素至關重要,因為中國對環(huán)境并不那么在乎?!?/p>
對中國人而言,這個答案相當刺耳。他發(fā)言時我在場,我和他是同一個圓桌論壇上的發(fā)言嘉賓。我當場就回應說:“中國人現(xiàn)在重視環(huán)境,非常重視”,聽眾哄的一下笑了起來,氣氛很是熱烈。
雖然很不受用,但艾迪加的話不無道理。煤炭是消費量增長最快的化石燃料,在2013年占到全球一次能源消費的30.1%,是1970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在中國,煤炭仍然是絕對主導地位的一次能源,份額高達67.5%。2013年,中國煤炭產(chǎn)量為36.8億噸,占世界煤炭產(chǎn)量的47.4%,中國的煤炭消費量占到世界的50.3%,當年新增煤炭消費量更是占到全球煤炭消費增長量的67%。
艾迪加教授展示的PPT上清晰顯示,2015年石油與煤炭能源占比曲線將再次相交,交會點為30%-31%之間。石油比例下降,煤炭比例上升,煤炭將重登“能源皇帝”的寶座。BP的2012年至2035年能源展望報告,也部分支持艾迪加的結論。但這并非人類之福。
過去兩次能源轉型的特征,一是從高碳到低碳。薪柴的分子結構大致是一個氫十個碳,煤炭是一個氫兩個碳,石油是兩個氫一個碳,天然氣是四個氫一個碳,可再生核能和水電幾乎無碳;二是從低密度到高密度。同樣體積的煤炭熱值比薪柴高,石油比煤炭高,核燃料比石油高,天然氣轉化為LNG或GTL后同體積熱值比石油高。
看起來,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不符合上述這一規(guī)律,我以為核心問題是電的存儲技術還有待突破。核原料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是很低的,經(jīng)過技術加工后人們可以獲得濃度極高的核燃料。頁巖油、頁巖氣在儲層里的豐度遠低于常規(guī)油氣,由于開采技術的突破,我們在可接受的成本下可以大量開采低豐度的頁巖油氣,并可將頁巖氣液化后實現(xiàn)全球貿(mào)易。在此邏輯下,儲能技術的突破必將引發(fā)下一輪的能源革命。
艾迪加教授還指出了能源轉型的另一個現(xiàn)象:能源第一消費大國將主導所在時代的世界事務,能源消費大國同時也是經(jīng)濟大國、政治大國。煤炭時代,英國是第一能源消費大國,也是世界事務的主導國;石油時代,美國是第一能源消費大國和世界事務主導國。
那么,下一個該輪到中國了嗎?思考問題的邏輯顯然不能如此簡單。世界發(fā)展到今天,必須同時考察能源消費與能源效率兩個指標。能源消費與一國的工業(yè)產(chǎn)出、國民收入水平、消費能力成正比。能源效率與一國的技術水平、創(chuàng)新能力成正比。能源消費總量與國家的硬實力相關聯(lián),而能源效率則與國家的軟實力相關。能源消費總量越大、能源效率越高的國家,競爭能力就越強,國際影響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