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本吉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學生單詞記得牢,句子結構也學得不錯,但是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卻不盡如人意,在考試當中丟分較多。如何幫助學生進行有效的閱讀,是我們需要探討的一個話題。現(xiàn)在我結合自己在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實際操作辦法,談一談自己的一點感悟。
一、閱讀策略的指導
閱讀能力培養(yǎng)并不意味著單純讓學生不斷閱讀文章,策略的同步指導非常重要。課內文章閱讀教師可以介紹背景知識,使學生產生閱讀的愿望;可以預設問題,激活學生的思維;可以進行課堂提問,提問時主客觀題兼顧,啟發(fā)、引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閱讀后的朗讀可以訓練、提高語音、語調、詞匯、語法、句式、篇章結構,強化基礎;摘錄,分析講解長且難的句子,進一步掃清障礙;復述訓練可以幫助學生整理、加工所獲取的信息并在表達、思考時運用語言。
課外文章閱讀的技能、技巧:1.開始閱讀時,應通讀全文。2.遇到生單詞,如果不影響理解,就跳過去;如果遇到重要的生詞,確實需要明確意思,可采取猜測的方法,而忌頻繁查字典,否則會中斷思維,影響對通篇文章的理解。猜測詞義的方法:根據(jù)文章的上下文進行猜測;如句子I usually read books and do my writing assignments.中為“指定給某人的作業(yè)或任務”。根據(jù)構詞法來進行猜測。構詞法常有派生法,合成法和轉換法。派生法是一個單詞通過加不同的前綴,后綴,轉換成不同的單詞,如possible與,impossible;careful與careless;honest與dishonest。合成法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的詞合到一起,構成一個新詞。如:sand和storm,合成sandstorm,可以猜出意思為沙塵暴。還有一種詞的轉換,就是詞形不變,詞性變了,詞義也有了相應的變化。如square,作為形容詞是“正方形的,平方的”,作為名詞是“正方形,廣場”。通過不斷的實踐積累,有助于猜詞能力的提高。3.句意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劃出來,不要停頓,堅持將文章讀下去,培養(yǎng)語感。4.泛讀完全文之后,瀏覽文后所給的題目,然后帶著這些問題,再精讀文章。閱讀過程中,重點留意與題目有關的細節(jié)問題。這樣有助于抓住問題的關鍵,從而提高答題的速度和準確率。平時教師對學生的養(yǎng)成訓練可以幫助學生習慣成自然。
二、閱讀內容的選擇
要培養(yǎng)初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單靠課本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擴大課外閱讀量,加大信息輸入。學生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往往無法判斷是否適宜。對教師來說,首先是要幫助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選擇閱讀材料必須注意由淺入深,由簡到難的次序漸進,學生初次脫離課文,閱讀課外材料時的心理狀態(tài)是復雜的。他們既渴望用他們學到的知識去發(fā)現(xiàn)新大陸,獵取新知識,又發(fā)現(xiàn)新材料中有不少他不熟悉的句型、單詞和詞組,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查詞典則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因此,在選擇課外讀物時,教師稍有不慎或急于求成,或選得材料太長,太難都有可能使學生興趣索然,最后將材料速之高閣,不了了之。那么,難度的標準是什么呢?我認為讀物的難易一方面是生詞量,另一方面則是句型。要求初中學生過分地擴大詞匯量是不現(xiàn)實的,但如能多看些句型變化較多的讀物則對提高閱讀能力大有好處。所以我認為取材由淺入深,從簡到難的原則。我向學生推薦的材料起初是一些幽默故事,詞匯量在100左右,生詞率不超過2%,然后逐漸向一些短篇的童話故事系列集過渡。另外,指導學生查字典,極力表揚那些勤使用字典的學生。督促學生用腦思考,挖掘文章的深層含義。就這樣從選材來看由短到長;生詞量從少到大;句型從簡單到復雜;內容從淺顯易懂到內涵豐富的精心安排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速度。
三、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內在力量,是開發(fā)智力的鑰匙。一旦學生對閱讀產生了興趣,就能有效激發(fā)潛能,克服因曾經的閱讀困難帶來的恐懼心理,提高理解閱讀對象的能力和獲取重要信息的速度。
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我傾向于積極的評價與課文整體教學法相結合。課文整體教學始終把課文的內容和篇章結構放在突出的地位,能做到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不破壞故事的趣味性,不影響文章的科學性和邏輯性,有利于整體把握與識記,便于學生的注意力從單純地、分割地理解字詞轉移到從整體去理解全文的大意,從而能有效提高閱讀速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迅速準確獲取信息的能力。
整體教學法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須注意兩點。一,教師講解課文前,最好要求學生限時快速閱讀,邊閱讀邊嘗試分析和理解課文,并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大膽回答老師出示的問題。把握好這個環(huán)節(jié),至少可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教師能了解學生關于特定教學內容相關的知識和能力,二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主動積極思維的習慣,這是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極其重要的一個方面。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應及時給予客觀積極的評價,評價應以肯定學生為主,包括學生閱讀的認真程度、思考和回答問題的態(tài)度、答案的合理性和創(chuàng)新的觀點等,給學生及時的鼓勵。二,在對學生第一階段表現(xiàn)給以適度評價后,要“趁熱打鐵”,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較深層次的理解,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的語言retell(復述)the text。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有畏難情緒(學生可能想:回答問題都這么難,還怎能復述呀?),教師應想法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比如讓學生把答案連起來讀,在學生讀完后,老師說“Very good!”,(學生可能會立即感覺到:并不是自己笨,而是以前沒有掌握好方法,只要掌握了好的方法,加上自身的努力,就一定能戰(zhàn)勝困難?。ㄟ^類似的積極評價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如此由易到難,由簡到繁,不斷給學生一份成就感,學生通過反復積極主動的訓練,可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興趣自然就會不斷提高。
總之,培養(yǎng)初中生的閱讀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認真領會英語課程標準的相關要求,不斷摸索、實踐和改進,就能找到一種適合自身教學特點的教學模式或方法。
(作者單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培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