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樂
(江西 南昌 330001)
淺析江西采茶戲中采茶舞的特征
廖文樂
(江西 南昌 330001)
贛南采茶戲作為傳統(tǒng)的地方劇種,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民風民俗和勞動人民的精神文化訴求,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本文對江西贛南采茶戲中采茶舞的藝術審美特征和表演特征進行了分析,期望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和發(fā)展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提供有益的參考。
江西贛南;采茶戲;采茶舞;審美特征;表演特征
江西贛南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和豐厚的文化底蘊,采茶戲則是贛南文化藝術領域的重要代表之一。采茶戲體現(xiàn)著贛南客家人民的勤勞、淳樸、善良和智慧,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采茶戲中的歌唱與舞蹈成分所占比重較大,其細膩而生動的舞蹈動作是體現(xiàn)采茶戲藝術特征和審美訴求的重要途徑,研究采茶舞的審美特征和表演特征對于更好的研究和傳承江西贛南采茶戲有著重要的意義。
江西采茶戲中的采茶舞有著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和深厚的地方文化內涵,其審美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1)濃郁的客家風情。采茶戲是客家民俗文化發(fā)展的結晶,其內容多與客家勞動人民的日常勞作和生活有關,節(jié)奏感強、韻律十足,傳達著客家文化精神,具有典型的客家風格;2)怡情自樂。采茶舞是贛南地區(qū)勞動人民的重要精神娛樂項目,反映著贛南勞動人民的喜怒哀樂,內心追求和審美情趣,體現(xiàn)著人們對善良、勤勞、忠誠、坦蕩等美德的贊揚和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歌頌,與此同時,夸張的動作和歡樂的配樂也體現(xiàn)出極強的娛樂性;3)舞戲結合。采茶戲采用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即具有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又有很強的舞蹈美感,舞蹈與戲劇的結合使得其題材更廣泛,可觀賞性和娛樂性更突出,引得得到了如此廣泛的流傳。
贛南采茶戲歌舞戲三者并重,其表演特征有“三奇三絕”。其中,三絕包括矮子步、單水袖、扇子花,在表演中,三者相互配合,舞動出領人驚嘆的舞步。三絕是贛南采花舞蹈經典動作,也是其獨有的表現(xiàn)形式。贛南采花舞蹈是客家人歷經多年,通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斷的吸收、模仿、再創(chuàng)造,而形成的獨具地方特色的藝術瑰寶。
(一)矮子步
贛南采茶舞中女高男矮的表演方式也是別具一格,這種獨有的舞蹈表演靈感來源于采茶的動作,在采茶過程中,女子在山上進行采茶,而男子則需要將裝滿茶葉的擔子背下山,男子在背擔子時,呈現(xiàn)一種屈膝駝背的狀態(tài),由此產生三絕矮子步。矮子步主要包括矮步,高步,矮交叉步,搖搓步,驚步,滑步等基本步法,在表演過程中,男子要屈膝下蹲,木事前方,同時要保持背和地面的垂直。步子平穩(wěn)的前后移動,移動時,要注意膝蓋的靈活,避免步法僵硬。配合著手臂和手腕的動作形成采茶舞中的矮子步。矮子步對男子的基本功底要求很高,需要在長時間的屈膝下蹲中保持步法的輕盈,同時演員的情趣和眼神也要到位。由此,矮子步是贛南采茶舞中獨有的特色,表演性和觀賞性都極強。
(二)單臂水袖
水袖廣泛存在于我國舞蹈戲曲中,而贛南采茶舞中的水袖的表演方式又獨具一格,打破了雙水袖、對稱美,采用左臂袖筒的表演方式。通常水袖都是成雙成對的翩翩起舞,但是贛南采茶舞則是單臂水袖同時配以詼諧幽默的表演動作,這無形中增加了水袖的難度,表演者在表演時一個手的舞蹈需要同時運動手腕、胳膊肘、肩膀等多個部位,舞動出纏,卷,飄,遮,卷,拖,搖,捧,揮,抖,繞,擺,拋,拂,揚,甩等十幾中動作,以靜態(tài)的造型提升了單臂水袖的表演力。贛南水袖很多動作是在模仿客家人和動物的生活習性,比如,茶農采茶時會用左手的長袖擦汗,因此贛南采茶水袖中很多模仿擦汗的動作;再如,擺動時像的狗尾,站勢想馬腿,游走是又像蛇走過,舞動是像龍頭鳳尾。
(三)花扇子
贛南采茶舞中每一位舞蹈演員都要有一把花扇子作為舞蹈道具,花扇子的表演形式也是豐富多姿,活靈活現(xiàn),例如,它可以模擬客家人生活中各種工具,挖筍的鏟子,水瓢,刀具,鞋底,繡花的針以及布等,其動作的多樣化讓人眼花繚亂。扇花又分為單扇花和雙扇花,其基本動作有二十多種,如波浪扇,風車扇,吊扇絞扇,轉扇,拋扇,削扇等。在舞蹈中,扇花舞配女高男矮的矮子步以及別具一格的單臂水袖,即左手水袖,右手花扇,較低踩著矮子步,將贛南采茶舞的三絕舞蹈形式活靈活現(xiàn)的展示出來。
綜上所述,采茶舞是江西贛南地區(qū)的一朵藝術奇葩,憑借其獨特的審美特征和表演特征展現(xiàn)了鮮明的地域文化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我們有必要不斷挖掘其藝術審美特征和表演要領,使江西贛南采茶戲得以更好的傳承和發(fā)展,并不斷綻放出新的生命力。
[1]羅濤.采茶戲的藝術價值及保護傳承問題研究[J].大舞臺,2012(7): 274-275.
[2]歐陽紹清.贛南客家采茶戲研究現(xiàn)狀及啟示[J].大舞臺,2012(2): 158-160.
[3]黃文華.贛南采茶戲丑角表演中的舞蹈略談[J].作家,2011(20): 225-226.
[4]鄧薇.江西新余采茶戲的音樂特點及現(xiàn)狀初探[J].戲劇之家,2012(7):14-16.
[5]朱黎明.江西采茶戲的起源與流派[J].農業(yè)考古,2011(5):201-202, 28.
J722
A
1005-5312(2014)17-017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