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朋洋
習主席今年4月訪歐的時候說到,中國這只雄獅已經醒了。但是,一頭強大的雄獅想屹立東方靠的絕不是一顆自負虛妄的心。幾代人為了中國這頭雄獅的覺醒付出了血的代價,正是這幾代人的血與汗,才有今天我們大國自信的底氣。一百多年前,中國被列強打開國門,清政府雖然腐朽沒落,但仍然興起了一場“師夷自強”的洋務運動,興辦的北洋艦隊在朝鮮元山巡弋操演“震俄懼日”,也算威風凜凜。雖然只習得西洋軍事技術的皮毛,但也算有御敵之資,若是假以時日,讓國人開放思想,凝聚共識,讓大清國逐步完成社會轉型,或許中國的近代史就要改寫。但事與愿違,這“中興”的輝煌沖昏了清政府的頭腦,讓他們再次回到“天朝上國”那種狂妄的心態(tài),卻被日本把王朝中興的“紙老虎”戳破。從此以后,中國再無御敵之資,且飽受戰(zhàn)火摧殘。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衰,我們雖然取得杰出的成績,但我們現在也面臨諸多困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也不斷暴露諸多復雜的矛盾。正視并解決這諸多的困難與矛盾,則讓我們有了更多發(fā)展的機遇與前景,讓我們有了更多發(fā)展的動力。若是此時,我們能夠沉心靜氣,摒棄浮躁,凝聚共識,戮力同心,我相信,我們的中國夢絕對不僅僅是個夢。
中國這只雄獅已經蘇醒,但這絕不是我們麻痹大意、不思進取的時機。若是你愛著這個國家,那就更應該保護好這只剛剛蘇醒的雄獅,給它機會給它時間,讓它真正地站起來,再度屹立于世界的東方。若你還愛著這個國家,希望你能收起不負責的言行,摒棄自負虛妄的心態(tài),務實愛國,為這只雄獅的崛起作出貢獻?;蛟S再過一個甲子,當中國這只雄獅真正屹立東方,你會發(fā)現,當年這些看似劍拔弩張的情境似乎已經不再值得我們憤懣不平。
當然,我們內斂大度,但不代表我們懦弱無能,我們迎接挑戰(zhàn),但絕不允許無理挑釁。正如主席所言,我們不惹事,但我們也不怕事。若是真的有一天“邊城多警急”,那我們也定能“長驅蹈外侮”。
此文大處著眼、史論結合,針對時下國際時政,借古鑒今、有理有節(jié),是一篇氣勢充沛、情理相融的時評。通觀全文,大要以增強自信力、驅除自傲心為主題,適當以主席言論為切入口援引史論、表達觀點,可謂精心結撰。然而,主題、敘事如此宏大,實難運思周全,故而不無流于意氣之處。如文題為《愛國須務實》,其實點題之句僅寥寥數語,且多以史事代時論,終是隔著一層,不甚透辟。若加以論據,會給文章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