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吳宗濟:百年風雨近卻“無”

      2014-08-26 16:36:19王國平
      中外書摘 2014年8期
      關鍵詞:語音學趙元任

      王國平

      吳宗濟(1909—2010),語言學家。浙江省吳興縣人,1979年任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語音研究室主任等。

      吳宗濟。

      無蹤跡。

      “老頑童”吳宗濟得知自己的名字在電腦上用拼音輸入法打出來是“無蹤跡”時,不禁連呼“這好玩,這好玩”。

      是機緣的巧合,還是冥然的呼應?

      實驗語音學是他的學術專業(yè),多少有些冷僻。他是這個領域的奠基人和開拓者之一,大半輩子在音路上攀爬,甘之如飴。

      生于1909年4月,歿于2010年7月,歲月在他瘦弱的身軀上鐫刻了一個世紀的印痕。

      2009年7月,他的人生遲暮。初次與他相見,發(fā)現(xiàn)所謂的印痕“功力”有限。

      這位老爺子,思路清晰,回憶過往點滴,娓娓道來,不打磕巴,一聊就是四個多小時,不怕麻煩、不喊累。談及“同等學力”,還要解釋這個“力”是“力量”的“力”,不是“經歷”的“歷”,末了不忘搭上一句“對不住,耽誤您時間了”。

      當時他的身體已經發(fā)出了警告,但他不遵醫(yī)囑,我行我素,幾乎每餐都要吃肉,酒也要喝上一杯,并且總結出“啤酒不算酒”的理論。

      好上網,看新聞,查資料,動不動還玩一把網上購物。出門時,一般乘坐出租,有時來了“脾氣”,改乘公交車,讓人好生沒脾氣……

      “我現(xiàn)在是自己哄自己玩?!彼吙偨Y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邊拿著個筆記本向來訪者索要聯(lián)系方式,“留個號碼,以后聯(lián)系方便一些?!?/p>

      所謂的“煩惱”都是旁人給的,他深諳“以柔克剛”。

      人活百歲,不免讓某些好事者“垂涎欲滴”,紛紛湊過來問有什么“養(yǎng)身之道”。他答曰:老兄,可否把“身”字換成“心”字?。恳簿褪恰梆B(yǎng)心之道”——任憑逆境順境心態(tài)要好,良心要平。

      還有人急切地想獲取“養(yǎng)生之道”。他笑語:兄臺,能否把“養(yǎng)”字換成“適”字???也就是“適生之道”——無論何事都要量力而行,把握好一個度。

      “……處世平常心,得失莫計較。養(yǎng)心能適生,百歲渾忘老?!边@是他99歲時寫就的“順口溜”,傳遞著他歷經歲月磨礪升騰而起的人生感悟。

      “無”,是吳宗濟內心的律動。不過,淡然、清凈之外,蘊含著激情,潛伏著力量。

      生之涯:憂盡甘來作阿翁

      吳宗濟心境的“無”,是因為他經歷了太多的“有”。

      回望他的人生路,堪稱一部傳奇。

      父親吳永幼年身世飄零,14歲失怙,家貧如洗,四處漂泊,但精通音律、擅長古文、酷好金石,深得曾國藩公子曾紀澤的賞識,供其深造,后來索性讓自己的千金以身相許。1896年,吳永被委任京郊懷來縣縣令,主政一隅。

      1900年,八國聯(lián)軍攻陷北京,慈禧偕同光緒皇帝倉皇出逃,吳永迎駕服侍有功,恩準隨扈西行,頗受器重,惹得眾官僚眼紅。慈禧護才心切,令他遠離朝廷,“遂以道員外放”。

      在此期間,吳夫人不幸辭世。這消息被黃浦江畔巨賈盛宣懷聽出了玄機。對于當時朝廷的人事格局,他熟稔在心,不禁思忖:把吳永拿下了,又多了一個直達九重的通道。于是,他不惜邀請年方二八的堂妹“出山”,將其從滬上送到廣東吳永的府上。當而立之年的吳永看到貌美如花的姑娘時,不禁心動,旋即成婚。

      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就是吳宗濟。

      吳宗濟剛降臨人間,就遇到了坎:患上了嚴重哮喘。有醫(yī)生說,這孩子,命長不了。

      一位德國醫(yī)生出了個主意:多帶孩子到海邊吹吹風,呼吸帶鹽分的空氣,清理肺部。此時,吳永已被調任山東。所以,有一段時間,每天的清晨,煙臺后海上演著這樣的一幕:一個丫鬟裝扮的女子,抱著一個襁褓中的嬰兒,在海邊漫步,身邊簇擁著同伴,還有全副武裝的兵士。這樣堅持了一陣,總算有了些好轉,盡管時有反復,性命卻是穩(wěn)住了。

      童年的吳宗濟,享受著百般呵護,“我小時候是前清遺少,是公子少爺,沒受過多少苦”。

      但好景不長,11歲時,他經歷了喪母之痛。隨著時局的激變和年歲的增長,吳宗濟的生活軌跡不斷地趨向“豐富”——

      由于生性頑皮,父親盛怒之下把他送入了北平成達中學。這里由北洋安福系名將徐樹錚主管,建筑如兵營,每天出操四五個小時,“完全德式軍事管理”,“管教得極嚴,幾乎到了野蠻的程度”。

      1928年,他考入清華大學,就讀于市政公路系,學了數(shù)學、測量、平板儀的使用,還念了大學物理。但剛讀一年,這個系“停擺”了。由于愛好攝影,覺得化學跟膠片有關,就主動轉系專修化學。又是一個年頭,肺病嚴重發(fā)作,神經衰弱,不得不休學回家。

      這期間,他奔赴上海。一邊養(yǎng)病,一邊替代父親出任聯(lián)華影業(yè)公司的股東,并客串起攝影師的差事,也結識了聶耳、金焰、阮玲玉等名流,夫人和阮玲玉的合影就擺在書房的顯著位置。

      1932年,他重新回到了清華大學。對化學沒有了興趣,又轉到了中國文學系。第二年,他選修了語言學家羅常培的“中國音韻沿革”課程,簡單地認為音韻就是詩韻,學上一點,對自己寫詩有所裨益。哪知這成了他畢生學術追求的一個節(jié)點。

      1935年暑期,留校從事??庉嫵霭鏄I(yè)務的吳宗濟從報上獲悉,南京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語言組的李方桂要招收一名助理研究員,在南京、北平、上海、武漢設立四個考場。吳宗濟躍躍欲試。

      北平的考點設在北海靜心齋。由于系統(tǒng)學習音韻學的時間不過一年,吳宗濟抱著碰碰看的心情應考。巧的是,除了測試基本語音知識外,主考官還用鋼琴彈出幾組四部和弦,讓考生寫出分譜,這讓不少語言專業(yè)的飽學之士傻眼了。

      而吳宗濟在上學時愛玩,參加過管弦樂隊,懂點和聲,這道題就順當?shù)啬孟铝恕:髞聿诺弥?,當時李方桂要去廣西調查壯語和壯歌,擬招收的助理不僅要熟悉記音,還要懂得記歌譜。

      是年仲秋,吳宗濟抵達南京報到,史語所語言組主任趙元任讓他立即前往南寧,與李方桂會合。那時尚在內戰(zhàn),國民黨中央與粵、桂各自為政,只能繞著道走。吳宗濟只身一人,從南京趕赴上海,乘輪船走水路到香港,再搭乘“夜航”入廣州,轉乘火車至三水,自三水再乘坐“電船”至廣西梧州,最后雇汽車抵達南寧。

      一路走了半個多月,翻越了諸多禁區(qū),沿途路費就換用了“中央票”“港紙”“東毫”“桂幣”四種錢幣。而且,他隨身帶的錄音器材,是當年美國專業(yè)灌制唱片的全套設備,包括主機、轉盤、兩組重型蓄電瓶和一箱鋁片等部件,重達上百斤。

      在南寧只休整了兩天,他就和李方桂前往廣西武鳴縣,進行壯語調查。翌年春季,他隨同趙元任到湖北調查方言。這兩年時間里,吳宗濟沉浸在濃厚的學術氛圍中,樂此不疲。

      但“七七事變”擊碎了這一切。日本侵華威脅到南京的安全,史語所決定向大西南撤退,吳宗濟一心向學術,罔顧艱辛。

      “吳先生舍棄南京的家當,包括分家時所分得的大量善本書等,毅然攜家西遷;由湖南進入貴州不久,他們搭乘的車隊遇到土匪,不但搶走了吳先生和夫人身上所有的錢財,還當著他們的面把祖上留下的有多家名人題跋的鄭板橋的畫撕毀,把包括西泠八家大多數(shù)作者在內的名人調制的雞血、田黃印章通通倒進山澗……途經貴州時,吳先生的叔祖吳鼎昌正在那里主政,有意留吳先生在那里做官,但為了追隨趙元任先生,吳先生不顧眼前的富貴安逸,決定繼續(xù)西行”。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崔樞華在訪談吳宗濟時偶得這些細節(jié)。

      1938年,趙元任前往美國講學,史語所為避免戰(zhàn)事也四處搬遷。過了兩年,由于家累,吳宗濟辭職到了重慶,改行轉徙各地,“在學問上當了十五年的‘逃兵”。

      不從事學術研究了,吳宗濟的生活依然綴滿了傳奇:

      抗戰(zhàn)期間,在四川,他擔任過“軍委會運輸統(tǒng)制局”的科員,管理倉庫,享受上校的薪金待遇;在桂林,又出任“全國節(jié)約建國儲蓄勸儲委員會”廣西省分會主任干事??箲?zhàn)剛勝利,國民黨政府為了扼制“劫收大員”哄搶敵產,派劉攻蕓奔赴上海,任敵偽產業(yè)處理局局長,吳宗濟隨行,擔任科長,辦理敵產的申請發(fā)還事宜。

      “解放前一個共產黨員潛伏在我身邊,那時候我在中央銀行當科長,他當專員,潛伏了九年我都不知道,直到解放的時候他才亮明身份勸我別走。后來我在北京還見過他,發(fā)現(xiàn)他在民建管黨務,職務很高……他潛伏在我身邊的時候,我們辦公室的窗戶外面就是外灘,天天都能看到國民黨反動派在那兒抓人;而我們就在房間里面偷偷念他弄來的‘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當時我手底下有五十個科員,解放后四十九個人都選擇留了下來,這都是他的功勞?!眳亲跐涍@般回憶過往的歲月。

      抗美援朝之際,他還“玩”過兩回偷渡。由于涉足過電影行業(yè),吳宗濟跟不少電影商相熟。當時買不到膠片,他就化裝成上海電影廠的商人偷渡到香港,找老朋友幫忙,經過一番偽裝,再回來。盡管此時跟語音學研究無甚關聯(lián),但借助這個契機,他買回了不少語言分析的機器。

      1956年,羅常培發(fā)出召喚,希望他繼續(xù)回到中科院語言所,重操舊業(yè)。那時,吳宗濟在上海負責一家商業(yè)電臺,擔任經理的角色,每個月有上千元的收入。而語言所許諾的工資不過百元左右。懸殊不小,夫人不同意。但學術研究的興趣再度被點燃,吳宗濟身不由己,開始重新呼吸學術的空氣。

      沉浸學術世界正酣之際,“文革”降臨,由于出身不好,經歷又太復雜,他被推向了運動的風口浪尖。

      改革開放讓他迎來了學術的又一春,并著力于培養(yǎng)新生力量。

      1979年,北京大學重建劉半農創(chuàng)立的“語音樂律實驗室”,聘請吳宗濟講授實驗語音學的課程,為期一年。此時,物資缺乏,百廢待興,“面的”一類的簡陋出租車尚未出現(xiàn),北京大學也無力派車接送。吳宗濟已經邁入古稀之年,他在講課的前一天,從建國門外的永安里,騎兩三個小時的自行車,趕到與北大毗鄰的清華大學女兒家住下,保證第二天準時出現(xiàn)在課堂上。

      他著書立說,蔭庇后生?!艾F(xiàn)在國內從事語音學教學和研究的中青年語音學家,可以說都受到過吳先生直接或間接的教益。”北京大學教授林燾說過,“吳先生是中國語音學現(xiàn)代化幾十年來唯一一位自始至終的參與者,也是最權威的見證人?!?/p>

      從行將夭折的嬰孩到百歲老翁,從公子少爺?shù)健俺衾暇拧保瑥墓韭殕T到學術大家……吳宗濟領略了世事的甜與苦,品嘗了人間的冷與暖,而這一切在他看來都是過眼云煙,“我把生活看得很淡。這一輩子,我干我喜歡干的事,在許多事上我都不認真,是游戲,無欲無求,所以我闖過了一關又一關”。

      唐代宗對郭子儀說:“不癡不聾,不作阿翁?!币馑际?,如果不故作癡呆,不裝聾作啞,就當不了阿婆阿公。吳宗濟詠嘆道:“生年滿百未癡聾,憂盡甘來作阿翁?!彼赃@樣的詩句,作百歲抒懷。

      師之教:風乎舞雩詠而歸

      吳宗濟投身語音學研究,得益于馮友蘭的一聲鼓勵。他在準備參加史語所助理研究員招聘時有過躊躇,因為清華大學良好的氛圍讓他依依不舍。他就向時任哲學系主任的馮友蘭請教,“馮先生對我說,學校固然很需要你,但男兒應當志在四方,走出校門去闖闖天下也好。他這幾句話讓我義無反顧地走上了研究語音的道路”。

      在這條路上,起初的兩三年時間,吳宗濟就進入了羅常培、王力、李方桂、趙元任這四位語音學大師的門墻,“實屬三生有幸”。諸位先生給予的師道影響,他總結說,得羅之“博”、王之“大”、李之“精”、趙之“深”。

      由于選修了羅常培的課程,吳宗濟才真正開始接觸語音學。在一堂課上,羅常培講到我國傳統(tǒng)音韻學全憑口、耳審訂語音,多“蔽于成見,囿于方音”,以致不能“解決積疑”。所以,做語音研究,除用音標記音,還必須用“實驗以補聽官之缺”“據物理生理講明”。

      “此語當時如同驚世的霹靂,因為他把所有音韻學界的老師宿儒都批判了,成為號召科學研究語音的晨鐘”。這一席話指明了吳宗濟學術研究的方向。于是,他的書房以“補聽缺齋”為名,并請書法家歐陽中石為之書寫門額。

      羅先生的課只上了半年,剩下的課程由從巴黎回國的王力執(zhí)鞭,他成了吳宗濟學業(yè)上的又一位啟蒙恩師。令吳宗濟印象深刻的是,出生于廣西的王力為了研究蘇州方言,委托朋友在姑蘇城物色合適的女子,再親自前往蘇州相親,結果如愿以償,覓得夫人夏蔚霞,“‘吳儂軟語,竟成‘千里紅絲,確是學林韻事”。

      恩師的影響潛移默化。王力的書房名為“龍蟲并雕齋”,吳宗濟說自己的學問只能算雕蟲,盡管也想雕龍,但“雕龍不成反類蛇,不過是條長蛇”。他把自己研究傳統(tǒng)語法學與音韻學比作雕龍,把研究現(xiàn)代語音學特別是實驗語音學比作雕蟲,“不過,此行只要鉆進去之后,方知這條‘蟲是夠長的,也不是那么容易雕的。我要把這條‘蟲雕得像真的”。

      在李方桂先生身邊工作的一段經歷,讓吳宗濟受益匪淺?!袄顜熡谏瞎乓繇嵓爸型庹Z音的古今考證極其謹嚴,言必有據,從不妄下斷語。他在調查少數(shù)民族語言方面之成就尤為中外知名?!?/p>

      吳宗濟坦言,對他影響之最為深遠的是趙元任。

      他和丁聲樹、楊時逢、董同龢一道,被譽為趙元任的“四助手”。1936年春,他們隨同趙元任到湖北調查方言。由于要錄音,但墻外有噪聲,室內有回聲,奈何?吳宗濟到旅店租了幾十條棉被,掛滿四壁,隔音效果不錯。而且,當時春雨連綿,白天停電,不利于工作。吳宗濟買來幾個汽車燈泡,接在灌片機的蓄電池上作電源,并用個紙罩吊起來,照明問題就解決了。這些都被趙元任寫進了調查報告的“總說明”中,并且報告的封面上,“四助手”的名字一并署上。

      “先生對青年人的一點點成績,竟然如此巨細不遺地予以介紹,我很吃驚?!眳亲跐f,趙元任的這些行為跟當時的某些學術權威有所不同。

      吳宗濟眼里的趙元任,對學生從不灌輸知識,而是采取靈活的啟發(fā)方式,隨時隨地發(fā)問。目的是為了擴充學生的思考能力,更是為了測試學生的知識水平。

      1981年6月,趙元任從美國回鄉(xiāng)探親。返美之前,胡喬木設宴為他餞行。席間,胡喬木不斷地發(fā)問,內容涉及漢語聲調分類、詩歌結構等。由于見面的時間短,胡喬木意猶未盡,不解饞,第二天派人送來一封信,繼續(xù)向趙元任提出了心中積郁已久的問題,比如說,平仄是一種人為的分類,還是有某些客觀的依據;為什么漢語里平聲字多;中國詩歌為何由《詩經》《楚辭》的偶數(shù)字句型為主,從兩漢時期開始就以奇數(shù)字句型為主……他希望趙元任能釋疑解惑。

      可惜的是,幾個月的光景,趙元任就因病辭世了。

      在給趙元任編訂全集時,吳宗濟讀到了這封信。他視為召喚,使命在肩,細細思量,代替師長提筆進行了答復,展開了探討。

      境之清:但留綠意在人間

      與他最親密的“朋友”是貓頭鷹,古稱“鵩”。

      “你問我有什么成果?我的成果就是滿櫥子的貓頭鷹。”此時的吳宗濟,一臉的得意。

      收藏貓頭鷹工藝品始于1957年。他到國外進修,看到個漂亮的水晶制貓頭鷹,愛不釋手,就買了下來,這成了他的首個貓頭鷹藏品。

      他納悶的是,貓頭鷹當屬益鳥,晚上出來工作,每年能捉兩三百只老鼠,但在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里,卻被視為不吉利的象征,“夜貓子進宅,好事不來”。他決定為貓頭鷹正名,“邀請”夜貓子進宅來。

      與這些工藝品相處的時間長了,吳宗濟在貓頭鷹身上,看到了自己。貓頭鷹是捕鼠高手,但遭到不公平的對待。而在從事學術研究時,吳宗濟曾被冷遇,還戴上過“崇洋媚外”的帽子,又因為不太熟稔人際關系,生活一度陷入困頓。

      于是,貓頭鷹成了他的精神寄托,“我常以貓頭鷹自勉”。

      供職單位、清華大學校友會有過計劃,在吳宗濟“百年之后”設立個紀念室,把這些貓頭鷹工藝品陳列其中。“我現(xiàn)在都已經‘百年之后了,他們哪里知道我能活這么長,哈哈!”2009年7月,他歡樂地看護著自己的這些“寶貝”。

      那時,生與死,他已經置身度外了,“大不了再活個三五年,沒什么了不起”。

      他已經有第五代子孫了,但不同堂。他獨自住著,“光棍兒”,請了個保姆照顧起居。

      他說自己很喜歡禪宗的詩句: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他也有過困惑。20歲左右,他開始失眠;40歲時,患有嚴重的神經衰弱,吃安眠藥、數(shù)數(shù)兒,都好不了。五六十歲時,“文革”來了,他被扣上了多頂“帽子”,日子頓時昏天暗地。

      “沒人疼我,我就自己疼自己?!彼蝗幌胪?,要把所有的苦痛視為歷練,不再抱怨,“我哈腰插秧,一畝田,一插就插到底,不像有的人,帶個小板凳,累了坐一會兒;感冒了,沒有藥,我就出去跑步,一直跑到出汗為止;那時也沒有熱水洗澡,我就用涼水沖。直到現(xiàn)在,如果沒有熱水,我照樣可以洗涼水澡?!?/p>

      結果,睡眠好了,也跟神經衰弱說了“再見”。

      如何抱有平常心?他的“妙方”是幽默地看世界。

      翻閱老照片,他說自己當年可是一個帥小伙子,會音樂、懂攝影、能跳舞,活脫脫一個文藝青年。上大學時,他已結婚,但沒好意思告訴同學。畢業(yè)典禮,他偕夫人前往,有男生問:這是誰???他靈機一動:我表妹。男生趕緊讓他幫忙介紹介紹。

      “完了,引狼入室了,逼迫我家后院起火?!甭犝叽笮?,他卻認真。

      2008年,單位舉行了一場聯(lián)歡會為他祝壽。一位加拿大籍女博士邀請他共舞華爾茲,他欣然接受。他說自己跳舞有一手,沒怎么露過,“但一位女士來邀請男的,哪有不跳的道理?”聽者笑聲不止,他還是那么認真。

      有人撰文憶舊,說的是他九十多歲時在三尺講臺上談及怎樣學習語音學:“怎么學呢?大家不要笑啊——要像談戀愛一樣——大家不要笑,不要笑啊——要像戀愛一樣闖關,一關一關闖下來,就是勝利!”課堂里樂成一片,他認真地做“噓聲”狀……

      他頗為關心時事,上網看新聞、收發(fā)郵件,應付自如。他使用鍵盤打字,美譽為“練二指禪”,并欣然賦詩表達內心的得意:“熒屏敲字省蠅頭?!?/p>

      他身患直腸癌,“說起來嚇人,但這病跟我沒關系,我該干什么還干什么”。他告訴醫(yī)生,褲腰帶以上的部分歸我管,一切正常,你不用擔心。

      他去看病時,記住了醫(yī)生的名字?;丶疑暇W搜索一下,“大家對這個人評價不錯”。

      在學術上,他總是大膽地走在前列?!耙稣軐W家須念不是哲學的書”,趙元任的治學箴言他鐫刻在心。他把語音和書法一同研究,發(fā)現(xiàn)草書跟漢語聲調的規(guī)律,“在語法關系上幾乎完全一致”。

      為了佐證自己的判斷,他以懷素、張旭、黃庭堅、毛澤東等人的草書作品為例,逐個解析,得出結論:

      草書的運筆和口語的發(fā)音都是動機起于內心,而發(fā)揮形諸筆、舌。草書中短語的連筆和口語中短語的連調,都合乎語法或“話法”;筆法的夸張離格和語音的強調離譜也都出自激情。而且連筆與連調的規(guī)則又都屬于逆向的同化作用。在書法是:筆未到而走勢先成,書畫家稱之為“意在筆先”;在話法是:聲未出而口形先備,我們也可稱之為“意在聲先”。書法、話法的同源,在一切藝術中也大都有同源之處。

      繼而,他走得更遠,把語音學研究和詩、文、賦、音樂、繪畫聯(lián)系起來,找出它們之間的“交叉點”。

      為了適應信息時代的發(fā)展,晚年時光,他還積極探索“人—機對話”領域的理論基礎,努力從傳統(tǒng)音韻學中總結出某些規(guī)則,為合成系統(tǒng)的高級階段提供指導,既叫機器“說”出像真人一樣的口語,又不能讓人感覺是“機器音”,還要讓機器“聽”得懂,不管說話的是誰。

      自古以來,詩歌和音樂是“融合”的,舊時兒童讀書,凡韻文就容易背誦。他勸誡現(xiàn)代作家,即使寫下的文字不是為了吟誦或歌唱,但為了美化語音,或便于記憶和傳播,在聲調韻律、句型字數(shù)上多下些功夫,還是切要的。

      “道向虛中得,文從實處工。凌空一鶚上,赴海百川東。氣骨真當勉,規(guī)模不必同。人生易衰老,君等勿匆匆!”他對陸放翁的這首《示友》情有獨鐘,喜其豪氣磅礴、生機盎然,屢次引用,或自勵,或寄語同道。

      “風物放眼量,百年亦云忽?!薄俺喑赛S紫又青藍,但留綠意看人間。”這是他自己擬就的詩句,讓人慨嘆世事的滄桑,更讓人收獲心靈的暖意。

      吳宗濟說,上中學時,由于自己的名字,同學經常說,這個人找不到了,沒了。當時他想,要是自己真的會隱身術就好玩了。

      如今,他真的“沒了”,但有些東西將永遠在,不增不減、不舍不棄。比如,他歷經人生磨礪抱持的無為心態(tài)、他內心深處的豁達與陽光、他對學術和真理的矻矻追求,給人以啟迪與震撼。或許這就是他留給世人的“綠意”吧,盈滿盎然,溫暖人心?!?

      猜你喜歡
      語音學趙元任
      趙元任早期琴曲的“選(編、創(chuàng))曲配伴奏”思維分析
      樂府新聲(2022年3期)2022-11-21 08:37:36
      趙元任鋼琴音樂創(chuàng)作和語言音調的融合探析
      樂府新聲(2021年4期)2022-01-15 05:50:22
      店員嘲笑趙元任
      領導者的威信
      河北大名話單元音韻母、單字調及雙音節(jié)非輕聲詞連調的實驗語音學初探
      美籍華人學者趙元任的多彩婚姻
      華人時刊(2019年13期)2019-11-26 00:54:38
      淺析西班牙語語音學在西班牙語語言學習中的重要意義
      淺談實驗語音學對藏語語音研究的貢獻
      西藏研究(2016年1期)2016-06-22 11:09:35
      OnRadicalFeminism
      基于語音學的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思考
      合山市| 嵊州市| 揭东县| 吴川市| 清原| 博客| 南澳县| 昌黎县| 十堰市| 锦屏县| 蓝山县| 利川市| 杭锦后旗| 宜春市| 合水县| 盐山县| 太康县| 青铜峡市| 永年县| 光山县| 济宁市| 砀山县| 扎囊县| 高密市| 贡嘎县| 阜阳市| 阿合奇县| 永善县| 仪陇县| 和政县| 汉阴县| 刚察县| 集贤县| 曲阳县| 岳西县| 榆树市| 教育| 库车县| 奉贤区| 巧家县| 栖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