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
要說現在股市什么最吸睛,想必除了“IPO”,不會有第二個答案了。近期又有11只新股進入網上申購倒計時,新一輪的打新盛宴拉開序幕。
6月IPO開閘以來,新掛牌的10只股票讓市場正式開啟狂歡模式。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公司7月1日發(fā)布最新數據,6月最后一周,新增A股開戶數為138760戶,較前一周上漲15.09%,創(chuàng)今年以來單周開戶數最高紀錄,原因想必不言而喻。
7月14日,證監(jiān)會公告了12家公司的發(fā)行批文,其中的11只新股將集中在7月23日、24日網上申購,新一輪的打新盛宴拉開序幕。
叫做新股的搖錢樹
本次IPO重啟后,新掛牌的10只股票依然秉持著“中國式”IPO風格,無一例外的被投資者的熱情拉成“一字”漲停。
其中最先上市的飛天誠信竟然跑出了12個漲停,其盤中股價一度超越貴州茅臺,漲幅超過273%,短暫地感受到“A股第一高價股”的榮光。之后的雪浪環(huán)境也是連續(xù)11天漲停,但其間出現過盤中打開漲停板的情況,目前漲幅也逾273%;一心堂、富邦股份、莎普愛思目前已經連續(xù)7天漲停,漲幅都是155%;今世緣是出現漲停情況最少的,僅維持了3天,最大漲幅也接近100%。
毫無疑問,打新中簽者在本輪新股發(fā)行中可謂獲益匪淺。本批新股中簽者浮盈金額最大的是飛天誠信,截至7月14日,其股價較發(fā)行價累計漲幅高達312.77%,根據初步測算,以申購中一個簽即500股計算,投資者目前可賺5萬元以上。即使是此次發(fā)行中簽率最高,而且又是最早打開漲停的依頓電子,憑借其9000萬股的新股發(fā)行規(guī)模、較發(fā)行價91.77%的累計漲幅,打新資金也實現了約10.95億元的溢價。
面對這巨額的收益,最早坐不住的竟然是機構投資者。龍大肉食在7月4日的漲停時,賣出前五大席位出現了4個機構席位,其中一席位賣出139萬元,相當于61246股。媒體根據龍大肉食網下配售情況猜測,百年人壽保險旗下的分紅保險產品和傳統(tǒng)保險產品的獲批股數均為61246股,很可能是其中一只產品拋售了全部獲配新股,打新獲利91萬元。最早上市的飛天誠信、雪浪環(huán)境被機構拋售均超過1000萬元,今世緣在打開漲停板后,被機構拋出4850萬元。
打新門檻有多高?
很多資深的理財師也對打新抱持正面態(tài)度,認為打新的確是在短時期內獲得高收益的有效途徑。但是打新一直以來都是個難題,因為那渺茫的中簽率就跟彩票一樣充滿變數,由于本輪新股發(fā)行的新規(guī),打新更是連機構投資者也煩惱不已。
一位證券公司從業(yè)人員表示,要想提升中簽率,足夠的資金量和多個可操控的賬戶是不可或缺的。因為根據規(guī)定,投資者在一只新股上投入的資金越多,可以獲得的申購單位就越多,中簽的概率自然也就越高。一般而言,目前在一只股票上,投入30萬-50萬元即可做到滿額申購,基本可以獲得20-50個申購號。
此時,如果投資者獲得的申購號是連續(xù)的,是最好的狀態(tài),因為這會大大的提高中簽率??墒牵趯嶋H操作中,很難獲得連續(xù)的申購號,這個時候可以嘗試用多個賬戶,在某個時間段內集中對一只新股進行滿額申購,獲得盡可能連續(xù)的申購號,提升中簽的幾率。
但是在新股申購的新規(guī)中,要求投資者必須持有一定市值的股票才可以申購相應數量新股。比如,深市規(guī)定,持有股票市值達1萬元的投資者才能參與新股申購,且每5000元市值才可申購一個申購單位。所以,投資者要想實現滿額申購,需準備足夠的資金提前買夠足額市值的股票。
如果無法滿額申報,那么最好就是避開“大熱門”?,F在熱門股一般集中在想象空間較大的新興產業(yè)板塊中,有數據顯示,在近期上市的新股中,新興產業(yè)股票中簽率均在0.5% 左右。相對較為冷門的是傳統(tǒng)行業(yè)股票,它們往往是題材看起來較為老舊,但是依然能獲得不錯的收益。
在幾只新股連發(fā)時,選擇后發(fā)的股票或許能避開打新的高峰,因為一般認為,投資者會把錢集中用在申購前幾天發(fā)行的新股上,隨后投資者的可支配資金就變的越來越少,此時申購的話,中簽率或許會更高一點。
巧用多種“打新神器”
看完打新秘籍,我們來看看最近的新產品“打新神器”。大一點的券商,像是廣發(fā)證券、銀河證券、中山證券、上海證券、華泰證券均為打新客戶提供打新融資服務。
這種融資服務是基于股票質押式回購業(yè)務設計的一款限定融資用途的標準化業(yè)務。客戶(融資方)通過申請,開通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權限和獲批授信額度后,自助通過網上交易客戶端進行股票質押式回購初始交易(即質押標的證券獲得資金)。初始交易所獲資金專門用于網上申購新股。
中山證券的“融新通”,客戶可以將持有的股票、基金和債券進行質押,最低融資金額5000元起即可獲取資金,目前最高額度設置為200萬元,借款利率暫定年化11.6%;上海證券的“速e融”,有移動手機客戶端平臺,最低規(guī)模融資1萬元,利率定在5.6%;銀河證券的“鑫新雨”和廣發(fā)證券的“融易通”等股票質押式融資打新產品門檻相對較高,融資利率基本定在8%。
與不到1%的中簽率相比,這些融資產品的利息似乎實在高了點,投資者會買賬嗎?
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打新的高盈利對投資者的誘惑實在太大。目前的市場,新股上市,價值翻番基本上就是常態(tài),這種類似博彩的投資讓大家趨之若鶩,所以即便成本增加,很多人也不愿錯過打新的創(chuàng)富運動。
如果說,你覺得融資服務有點像是券商在趁火打劫,那么去試試“專門”打新的資管產品也是不錯的選擇。
今年以來,中信證券、興業(yè)證券、長江證券等券商旗下的專職打新的資管產品配合著新股上市頻繁出售。數據顯示,興業(yè)證券旗下的興業(yè)證券鑫享2號、興業(yè)證券鑫享1號和興業(yè)證券金麒麟5號這3只集合理財產品同時打中我武生物、龍大肉食、今世緣、飛天誠信、創(chuàng)意信息5只新股,是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中打中新股最多的,浮盈1273.32萬元。恒泰證券旗下的恒泰創(chuàng)富3號買入全通教育81.73萬股,浮盈3436.21萬元;恒泰創(chuàng)富21號打中歐浦鋼網,浮盈2848.2萬元。恒泰證券旗下集合理財產品打新共計浮盈9976.36萬元。
第二波新股來襲
第二波12只新股來了,相比此前的10只股票,就最先掛牌的11家公司來看,無論是上市公司數還是發(fā)行市值都要更高,其中僅會稽山和川儀股份兩家公司就計劃各發(fā)行1億股。
雖然目前,第二批11家新股的具體發(fā)行價還未正式公布,但從招股書和公司路演來看,除了艾比森、康躍科技和川儀股份維持不變外,其余公司募資計劃幾乎都被“砍半”,不僅不會出現超募情況,募集規(guī)模還大幅縮水。而且有媒體表示,受補充上半年財務數據等因素影響,不久后新股發(fā)行或將出現短暫的“空窗期”,因而讓這12只新股變得更加誘人。不難想象新股的中簽率將低到何種程度。
所以行業(yè)內預測,上市后的新股還會延續(xù)首批新股漲停的態(tài)勢。尤其是國禎環(huán)保、川儀股份、艾比森、天華超凈四家公司,因為它們所處的行業(yè)市盈率均高于40倍,如果延續(xù)低市盈率的規(guī)則定價,那么將成為最大的熱門股。
打新不如炒新
現在這種情況,沒有中簽也不要灰心。在我國股市中,新股上市行情翻倍已經成為一種常識。很多私募基金經理人的策略就是在打新失敗后,首日一定會再次選擇入手。資料顯示,龍大肉食上市首日,一機構席位買入923.56萬元;飛天誠信在上市的首日即有三個席位的買入金額超過了200萬元;雪浪環(huán)境、富邦股份和一心堂在上市首日也都有機構介入。
事實證明,今年年初上市的48只新股上市后至今對比發(fā)行價的平均漲幅超過60%,出現漲幅翻番的個股不在少數,其二級市場平均漲幅遠超上市首日平均漲幅42.75%。尤其是6月這一輪的上市股票,即便是在首日最高價買入,除了龍大肉食稍遜以外都有一倍以上的漲幅。其中,飛天誠信在上市首日出現的最高買入金額為472萬元,即使以其按照當日的最高價47.71元成交,至今獲利三倍。
在打新極低的中簽率背景下,炒新比打新賺錢,也在投資者間形成了一定的共識。但炒新的風險也是較高的,若想“虎口奪食”,還要具備較高的風險意識才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