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大V有個談了兩年的男朋友,到第三年春節(jié),雙方父母都提議,應該互相碰碰頭,算算日子,訂訂酒席。她男朋友沒有求婚,她也沒有答應不答應一說,結婚已如星星之火,開始燎原。先是酒席訂好了,某某酒店,經濟實惠,兩千元一桌不包酒水,再是婚紗照擺上議事日程。但緊要關頭,兩人忽然都有了退意。大V覺得自己好像清倉甩賣,連候選喜糖都是不入眼的雜牌,更別提遲遲未來的婚戒。她男朋友則對忽如其來的社會責任感到難以承受,憑什么他要開始養(yǎng)家糊口?憑什么他賺的錢四分之三都要開始還房貸?他明明只想過下班后打打游戲、周末約約會的輕松生活。分手瞬間發(fā)生,周圍一圈親戚朋友都驚得目瞪口呆。
這對雙方父母來說,相當于煮熟的鴨子飛上了天,一切又得重來一遍,臉色自然不會太好看。也是在這時候大V才發(fā)現,談戀愛跟結婚完全是兩碼事,她沒把自己鍛造成一個經濟實惠的女人,也就不能成為一個都市小白領的老婆。
大概兩年后,她在前男友博客發(fā)現對方已經結婚。五味雜陳之際,看到一張照片,又覺得自己當年的決定十分明智,EX跟他的新婚夫人在領證當天去某烤肉城吃了頓慶祝大餐。她實在覺得驚訝,這種事情換到自己頭上,肯定痛不欲生,天,烤肉城!但照片上的姑娘笑得正歡,大V從內心深處,覺得他們是天生一對,肯定能夠白頭到老。
在中國,你總能找到一個或者一個以上想跟你結婚的男人。他們很可能不是出于偉大的愛情,也不是出于建設家庭的需要,而僅僅是,他需要一個人結婚,或者懶得再談一次戀愛。有些軟弱的女人,就這么一腳踏進圍城,正好她也有同樣的理由,不想再被別人冠名剩女,或者不想回家聽父母嘮叨。
對圍觀者來說,每次參加這樣的婚禮,送出紅包都覺得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在練習生活之前,或許更應該練習嫁人,這件事情唯一的真相是,就算你們結婚,一切現實的困境都不會改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