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再議哈爾濱江畔公園飯店

      2014-08-27 03:38朱曉明夏琴
      中國名城 2014年8期
      關鍵詞:木構

      朱曉明 夏琴

      摘 要:哈爾濱是一座基于多元文化發(fā)展而來的近代城市,在中國近現(xiàn)代建筑歷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的研究對象是1938年竣工,坐落于斯大林公園內的江畔公園飯店,它至今原址、基本原狀、原功能地持續(xù)使用了近80年,是哈爾濱一處游人必至的著名地標。究挖掘了《滿洲建筑雜志》的相關記載,運用文獻考證與現(xiàn)場實地調研相對照的方法,對該建筑的建造背景、建造特色進行了綜合性地論證。在中東鐵路遺產保護的背景下,梳理跨文化木構建筑遺產的特征,為長期地修復策略提供建議。

      關鍵詞:哈爾濱江畔公園飯店;木構;中東鐵路;滿洲建筑雜志

      中圖分類號:C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14)-08-52(7)

      1898 年沙俄在東北修建中東鐵路,哈爾濱迎來轉機,它是中國最先步入國際化的城市之一,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本文分析的是一幢坐落于原中東鐵路松花江站場舊址,現(xiàn)位于哈爾濱市道里區(qū)斯大林公園內,歷經76年風雨依然原址、原功能使用的木結構建筑——江畔公園飯店,現(xiàn)改名為公園餐廳(以下簡稱公園飯店,圖1)。之所以關注這一小型建筑是有起因的:1992年中日聯(lián)合出版《中國近代建筑總覽哈爾濱篇》,原哈建工侯幼彬教授和日本學者西澤泰彥先生均注意到俄式木構建筑在哈爾濱的典型意義,分別點名將公園飯店定義為“俄羅斯式”和“西伯利亞系”,對該幢建筑的學術關注當時就浮現(xiàn)了。但基于研究條件所限,表格索引中日本學者提供的原始檔案記載有誤。本文挖掘出1938年第18卷10號《滿洲建筑雜志》中對公園飯店的原始檔案記載,文獻梳理與辨析是一項基礎性的工作,它訴說著與選址、建筑師、營造等相關的歷史信息,此類研究大多滯后。其次公園飯店結構形式獨特,它是1992年213幢哈爾濱近代建筑普查中僅存3幢全木構建筑之一,乃哈爾濱重要的文化遺產。公園飯店與江畔公園的建筑景觀形成具有緊密的文脈關系,相關的既有研究也并非空缺:2004年《哈爾濱江畔餐廳文化探源》一文發(fā)表,它通過測繪詳細記錄了公園飯店的功能布局與細部處理,并對風格和裝飾紋樣來源進行了初步地探索。遺憾地是,雖為“文化探源”,但成果僅是建筑實錄。本研究的視角是“跨文化木結構遺產”,所謂跨文化是指在流動性比較高的環(huán)境中,兩種及其以上不同文化背景的群體之間交互作用,認同對方的某些習慣,建立新的歸屬感,具有動態(tài)、交流、傳播的特性??缥幕窘Y構遺產首先聚焦于木結構,它在俄羅斯、日本、中國均極為悠久,體現(xiàn)出人們建造智慧的共性,又各具中西方木建筑文化特點??缥幕窘Y構跨越地域,呈現(xiàn)出中西合璧的多元化,特別是全木結構與其他結構形式相比更易損毀,現(xiàn)存遺產不僅稀缺,而且具備了積極正面的木結構建造系統(tǒng)的技術價值。在中東鐵路營建和日本對東北的長期占領過程中,哈爾濱的建筑遺產承載著城市發(fā)展中復雜的情感與集體記憶,公園飯店是一幢頗具場所感的木結構地標。對遺產保護而言,真實性、完整性地傳承需要客觀的評判基礎,故而基于“跨文化木結構遺產”的視角識別公園飯店的特征,包括環(huán)境、形體、色彩、構造、裝飾等十分必要,所積累的經驗對中東鐵路沿線散落的百余幢俄羅斯木結構房屋同樣具有借鑒意義。

      1 江畔公園飯店的建造背景

      1.1 江畔公園飯店建造時代背景

      哈爾濱自建市以來外籍僑民數(shù)量就比較大,根據(jù)哈爾濱地方志網站記載,1922年外國僑民即占哈爾濱總人口的51.7%,前蘇聯(lián)十月革命之后,白俄僑民更是大量涌入。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全境淪陷,1935年偽滿洲國建立,其他各國移民逐漸減少,日本于1935年制定了《關于滿洲移民基本方策》,計劃從1936年起,五年內向我國東北移民10萬戶。據(jù)1936年戶口調查,全市共467368人,其中中國人387751人,日本人28403人,蘇籍7804人,白俄30589人,朝鮮人6282人…計24國僑民。他們約占城市總人口的20%,俄國人、日本人占僑民的大多數(shù),約占城市總人口的14%。僑民是這座城市的消費主體、是城市上流社會的生活風向標,最早開始殖民統(tǒng)治的沙俄為這座城市帶來了濃郁的俄羅斯文化,紛至沓來的日本僑民同樣為這座城市帶來了和式的生活方式與建筑特征。

      1.2 江畔公園飯店的區(qū)位

      公園飯店位于松花江畔斯大林公園東側、著名的中央大街北端,臨近1901年竣工的松花江鐵路大橋(濱州鐵路橋),與太陽島隔江相望,是觀賞松花江風景的絕佳之地。從1938年俄文的哈爾濱市地圖中能夠清楚地分析出當時選擇在濱江地段修建該飯店的原因,以及了解現(xiàn)如今斯大林公園(舊名江畔公園)區(qū)域的交通情況和景觀環(huán)境(圖2)。公園飯店的建設背景要追溯到1989年中東鐵路東部線濱綏線的建設,鐵路和城市建設都需要大量的物資,松花江站、碼頭是哈埠最重要的物資集散口岸,鐵路專用站場和航運碼頭即是目前江畔餐廳與公園飯店所在的區(qū)域。1903年7月14日,中東鐵路全線通車,哈爾濱站正式運營,原依靠水路運輸?shù)奈镔Y絕大多數(shù)都改為鐵路運輸,松花江站運量銳減。1912年前后,憑借著松花江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埠頭區(qū)變成商業(yè)區(qū),到松花江畔游覽、避暑的中外游人越來越多,由于部分閑置在岸邊的鐵路阻礙游人,中東鐵路局拆除部分鐵軌,修繕堤面,綠化江岸。1912-1915年俄國商人在今九站街臨江的位置建起水上餐廳(現(xiàn)鐵路江上俱樂部),后改為游艇俱樂部。1917年十月革命后中國政府曾經回收中東鐵路附屬地的主權,但1932年2月哈爾濱淪陷,中東鐵路局被日本人接管,原松花江站站舍被改建為冷飲廳。1936年3月21日偽滿民政部12號部令批準實施《哈爾濱特別市都市建設計劃》,從此日本開始在哈爾濱實行成規(guī)模的城市建設,主要有軍事、工業(yè)、教育、醫(yī)療等公共建筑建設。1933、1934年哈爾濱連續(xù)發(fā)生大水災,繼而1935-1937年進行了防汛加固、美化環(huán)境的“江畔公園”建設,1938年公園飯店竣工。

      中東鐵路是我國第一條與國際接軌的鐵路,目前公園飯店與江畔餐廳(原松花江站站舍)、哈爾濱鐵路江上俱樂部(原中東鐵路局游艇俱樂部)一起被列為哈爾濱市I類歷史保護建筑。這三座建筑從東向西帶狀分布,共同折射了中東鐵路所屬水旱碼頭、松花江站站場向風光旖旎的江畔公園轉變的哈爾濱近代發(fā)展歷史(圖3、4)。endprint

      2 江畔公園飯店的建筑特色

      2.1 “和洋混合”的屋頂

      公園飯店建于1938年6月,同年8月竣工,由當時哈爾濱市公署工務處建筑科的日本建筑師大谷周造設計,紀子雍工務店施工。公園飯店一層,屋頂為十字形,沿江形體呈凸字形布置,建筑面積近180平方米,采用平面緊湊、體形系數(shù)較低的十字形。

      在設計說明中有這樣一句:“(公園飯店)樣式是將俄羅斯自古以來的風格近代化”。它強調了設計中俄羅斯式風格的演變和發(fā)展,而不是簡單的移植,公園飯店展現(xiàn)了一種跨文化的木結構建造方式。粗略看去公園飯店的確是一座俄羅斯風情的小建筑,沿江主立面通過高聳的屋頂呈現(xiàn)“塔”的造型,是俄羅斯童話式(Russian Fairy Tale style、дом-сказка)對民族性、可識別性予以強化的典型手法(圖5)。“童話式”根植于自然氣候和審美習慣,著名的西伯利亞森林不僅提供了豐富的林木,而且滋生了適合嚴寒多雪氣候的高聳木結構特性。有趣的是,主次立面呈現(xiàn)了不同的風貌,公園飯店十字屋頂?shù)莫毺匦栽谟谀媳毕蚨梯S為高聳的兩坡尖頂,與已經建造完成的中東鐵路局游艇俱樂部和江畔餐廳屋頂協(xié)調一致,保證了江畔公園內三幢建筑小品的完整性。公園飯店東西向長軸的屋頂同樣是坡頂,坡度卻十分平緩,采用了日式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中最為常用的歇山頂,與入口外廊共同營造出常見的灰空間(圖6、7)。半個多世紀前的日文明信片將江畔公園飯店稱為“觀光亭”(圖8),《滿洲建筑雜志》記載“它是遠眺松花江風景絕佳之地”。亭者,停也,就有了駐足逗留,看與被看相映成趣的關系。公園飯店三面空廊,內含“亭”的空間設計策略,并引入了江景和公園內成列的樹木景觀,整個建筑虛實對比,鬧中取靜,灰空間展現(xiàn)了日式茶亭的輕盈懸浮之感(圖9)。

      公園飯店“和洋混合”的屋頂風格與哈爾濱當時日俄移民量大集中的背景有關,建筑考慮了使用者的審美觀念,日本建筑師大谷周造的妻子本身就是白俄?;陂L期殖民擴展的計劃,無論是俄羅斯還是日本,對中東鐵路沿線的建筑均極為用心,公園飯店設計中對環(huán)境的尊重至今值得當代建筑師研究。不可否認,時代造就的場所感起到決定性作用,建筑師在哈爾濱長期形成的“顯性”的俄羅斯風格之下,為公園飯店注入了微弱的日本色彩,在當時扭曲的政治背景中,點染了折中與混合的哈爾濱重要地段之特色風貌。

      2.2 特殊時期的木結構及構造通用性

      抗戰(zhàn)時期日本全面進行物資統(tǒng)購,各種重要物資實行統(tǒng)制的時間不一,木材統(tǒng)配時間為1936年,早于鋼材和水泥,依靠 “滿洲林業(yè)株式會社”一類機構進行統(tǒng)制,由于哈爾濱木材缺乏,多為從美國和加拿大輸入。1938年4月1日《鋼鐵統(tǒng)制法》頒布,鋼材是戰(zhàn)時緊缺軍需物資實行全面嚴苛管制,作為建筑材料基本不可能了??⒐び?938年8月的公園飯店全木結構、鍍鋅鐵板屋面,主要選材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頗為奢華,單方造價貴、一次性投入不低,這是建筑優(yōu)質質量的保證因素之一,日本人為打造江畔公園所進行的投入可窺一斑。

      公園飯店修建的第一步是要打地基,地基是石頭,根據(jù)設計說明地面施以水泥。第二步就是形成木構體系,構造節(jié)點通過木楔完成。建筑的室外墻體全部采用紅松條形板材,構造做法是墻內每隔窗門開洞的距離設木柱承托屋架,將板條夾住木柱兩側,中間空隙部分填充木屑,外抹灰、涂油漆或抹石膏。整個結構體系由木柱、墻體、屋架構成,在框架外包上木板材形成墻面,隱藏在內的木框架不僅提供了獨一無二的保溫隔熱空間,而且決定了結構強度和穩(wěn)定性。俄羅斯是個森林大國,具有長期的木構營造經驗,這種構造做法在俄羅斯北部寒冷地區(qū)由于取材方便、保溫效果好、施工容易等特點得到廣泛應用。同時這種墻體的做法和日本的壁板外墻做法很類似(圖10),即在木框架中間填充保溫材料,說明構造上的某些做法具有跨地域的通用性,在寒冷的哈爾濱也同樣簡便適用。

      2.3 俄羅斯裝飾意向與跨文化認同感

      公園飯店重視材料的本色與著色處理,木材的多色彩裝飾性正是其區(qū)別于其他建材的特征之一。簡短的設計說明,翻譯如下:……外部、腰部、石堆、壁、柱、欄桿是淡黃色的紅松木材,窗戶以及出入口的裝飾門框是白色的紅松木材,屋頂是鍍鋅板涂上俄式風格的油漆,內部、天井是涂抹的石膏,一部分材料涂上了染色劑,墻壁涂的是油漆,中間腰部也是油染色劑,接縫處涂的是金粉,地板鋪的是水泥。屋頂?shù)亩硎缴薀o法具體確定,從哈爾濱的鍍鋅板歷史建筑屋頂色彩來推測,偏深蘋果綠色可能性較大。紅松木板壁墻面淡黃色與白色裝飾線條相間,色彩明快輕盈是可以肯定的。

      在俄羅斯的傳統(tǒng)文化中,多神教時期古羅斯人喜歡在房屋門窗、屋脊、檐口等部分的“薄弱部分”裝飾保護性符號,避免家人遭受邪惡力量侵害,同時吸引正義力量保護他們(圖11、12)。所以傳統(tǒng)民居的門窗和屋脊、檐口等處會雕刻代表力量與希望的象征性符號,如太陽,馬、天鵝等動物以及花紋圖案。 在公園飯店的裝飾細節(jié)上建筑師充分運用了俄羅斯傳統(tǒng)裝飾手法,精湛的雕刻技術、成熟的色彩搭配、象征性符號都源自俄羅斯文化,這也是多數(shù)文獻定義該建筑為俄羅斯風格的原因之一吧。公園飯店除不宜雕刻的墻身外,整個建筑從底部的欄板,中間的立柱、門窗及門窗套,到頂部的檐口、屋脊、室內裝飾都采用了俄羅斯的符號語言。建筑的山墻擋雨板和屋脊雕刻有象征日出、日落的太陽符號和馬頭雕飾(現(xiàn)狀已不存);欄板采用俄羅斯民族常用的鏤空雕紋樣;門窗采用了稍簡化的曲線圖案;檐口刻有方形、菱形的鋸齒花紋,且內部帶有點狀圖案象征播種的田野。在跨文化研究中有“文化折扣”的概念,指在跨文化的傳播中由于文化差異所造成的理解難度,致使傳播會打上折扣,在這一點上公園飯店設計了精妙的裝飾。屋身三面設外廊,僅南面是實體,外廊柱與欄板、屋檐在色彩、雕刻上相互呼應、渾然一體。三面外廊立柱是立面的重中之重,柱頭飾四片弧形雕刻板是點睛之筆,它的圖案取材于斯拉夫傳統(tǒng)文化中喜聞樂見的火鳥,是地方性極強的鳥的圖騰崇拜,在童話式風格的繪畫、插圖和建筑中均大量應用。俄羅斯處于亞洲向歐洲遷徙的過渡地帶,火鳥的形象近于中國的鳳凰、日本的孔雀,不同國度的使用者會存在迥異的聯(lián)想,但“不死鳥”的吉祥符號擁有認同感和可識別性,具有普遍性的跨文化交流特征(圖13)。endprint

      3 江畔公園飯店的保護與修繕

      公園飯店經歷1957、1998年兩次特大洪水,關于洪水后的修復文獻記載一直無法查閱。僅1998年和2012年黑龍江晨報記載了公園飯店進行過外墻和立柱的更換,以及南面圍墻的拆除。以下就現(xiàn)狀和文獻記載對比,識別出歷史建筑的真實信息,并為以后的保護修繕提供參考。

      3.1 公園飯店的新舊對比

      根據(jù)公園飯店建造初的實景照片以及建筑圖紙,與《哈爾濱江畔餐廳文化探源》中的現(xiàn)場測繪圖紙對比,發(fā)現(xiàn)該建筑在80年的使用過程中主要改動有如下:

      ①加建改動的部分

      南側的加建(圖14)。南側的服務用房在原來的基礎上有加建三間房間。其中南側的東西兩側對稱式各加建了一間并對原來的廚房開門,東南角又另外加建一個小隔間并對外廊開門。東南角小隔間的外墻僅為100毫米厚的薄墻而另外加建的兩間與主體墻厚均為200毫米。因此推測加建可能不是一次完成,是在使用過程中根據(jù)需要幾次完成。后期加建部分雖然在屋頂?shù)牟牧?、顏色以及檐口細部處理上與原來的主體建筑諧調一致,但是破壞了原始屋頂完整的十字形。

      增加的現(xiàn)代設施。該建筑雖一直維持餐廳的原功能,但也增加了現(xiàn)代化的設施。這些新設施增加如果位置選擇不合適、沒有經合理設計都會對建筑的立面造型、結構等造成破壞。例如:空調外機、水電管道、網絡通訊接線等直接外掛在歷史建筑外表面或者直接在外墻打洞穿孔,這些行為極大地破壞歷史建筑,在該建筑中也發(fā)現(xiàn)有類似現(xiàn)象。

      ②拆除改動的部分

      原始圖紙以及測繪圖紙都記載餐廳的基座部分是毛石砌筑,再加120毫米的條形石。根據(jù)現(xiàn)場的調研,現(xiàn)在餐廳的毛石基座部分因為公園散步道、廣場的建設被整平填埋,僅有120毫米條形石基座可以看見,減少了建筑立面材質對比的變化,也使整個建筑的構圖削弱了原有的輕盈懸浮感。

      屋頂和室內裝飾構件的拆除。現(xiàn)在的公園飯店雖然還保留有諸多俄羅斯民族風格的獨特符號,但通過新舊照片對比發(fā)現(xiàn)餐廳的屋頂部分和室內的壁爐還是有一些構件已經丟失(圖15)。由于壁爐停用,公園飯店現(xiàn)在寒冬暫停營業(yè)。屋脊上的馬頭雕飾和沿屋頂外邊緣的太陽裝飾符號都已經全部丟失。這些裝飾構件雖不影響建筑的整體結構,但是建筑的文化意義不完整了,屋脊的馬頭和太陽符號一起代表“太陽馬”有其特有的象征意義。因此,餐廳在以后的保護過程中對于破損的構件是尋找原始檔案給予修復,而不是簡單的拆除。

      外墻的改造?,F(xiàn)狀的外墻雖然保持原始的白色,門窗洞口也沒有變化,但對比原始圖紙發(fā)現(xiàn)原橫向的壁板外墻的紋理均不存在了(圖16)。推測替換的外墻并非橫向條狀板材,木材油漆色彩也過于濃烈、材料也非原始的紅松木材。

      4 小結

      江畔公園飯店的原始檔案刊登在《滿洲建筑雜志》上,該雜志原名《滿洲建筑協(xié)會雜志》,1924-1944年由當時大連的滿洲建筑協(xié)會發(fā)行,合計182期。它是一本詳細記載滿洲建筑活動及國內外最近建筑技術、工藝、法規(guī)、案例的專業(yè)月刊雜志,諸如新京(長春)、撫順煤礦、大連、旅順等各類大型工程項目成為介紹重點。每一期都會在前面介紹三、四座最新滿洲地區(qū)落成的建筑,江畔公園飯店不足180平方米,這樣微型小建筑屬于個案,足見在當時對它的設計質量也是肯定的。大量當年刊登在雜志上的歷史建筑隨著城市改造已經泯滅或面目全非,經過近80年的原功能持續(xù)使用,公園飯店卻成為一座冰城的歷史地標,與江畔餐廳、哈爾濱鐵路江上俱樂部共同彰顯了文化遺產1+1>2的群體價值,歷久彌堅。它們同樣是中東鐵路遺產的組成部分,因斯大林公園的著名區(qū)位,已經成為造訪民眾日常與歷史對話的紐帶,具有高度的跨文化遺產代表性。

      1999年10月在墨西哥第12次ICOMOS理事會上發(fā)表了《歷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the principle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timber structures)?!稓v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包括“調查,記錄與文獻管理”、“監(jiān)測與維護”、“干涉”、“整修與替換”、“歷史森林保護區(qū)”、“當代材料與技術”、“教育與培訓”7部分,合計15條,里面涉及了很多保護細節(jié)。2007年5月《北京文件——關于東亞地區(qū)文物建筑保護與修復》是對東亞地區(qū)文物保護理念與實踐問題的回應。在回顧了文化多樣性和保護過程的基礎上,分9個層面多角度論述,其中“保養(yǎng)和維修”、“木結構油飾彩畫的表面處理”2節(jié)針對木構建筑的修復制定,強化了木構建筑遺產完整性、真實性的討論,應在具體實踐中加以落實乃至深化。

      原始檔案信息的挖掘辨析與歷次修繕的詳細記錄是多學科交叉、技術性很強的龍頭,是原型、原色彩、原材料、原尺度等的基礎。就公園飯店的修繕效果來看,由于缺乏基礎信息資料,它的材料、裝飾、色彩、布局等均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歷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第9條說明了木結構材料的替換原則,需遵守同種、同級、甚至更高級的木材,且采用的技術、工藝甚至機械加工設備最好都和以前一樣。公園飯店已經替換過外墻、立柱等材料,對于替換的材料要強調材料應用的準確性、新舊的可區(qū)別性。它的原始的布局經過考證已經基本清晰,原功能地持續(xù)使用是最為關鍵的,添加部分加以記錄,但并無拆除的必要。諸如“太陽馬”等裝飾構件的缺失意味著文化意義表達上的不完整,真實性也打上折扣,它們是不宜拆除,而應盡可能恢復的。色彩考古是一門專項科技,涉及木材腐朽替換、色彩剝離、歷史斷代等內容,公園飯店猶如一件彩色立體雕塑作品,未來色彩修復技術較為關鍵。當然,在傳統(tǒng)技藝、木作工具、工匠培訓等方面,中東鐵路沿線的木構遺產可能還存在空白。我們總在強調工藝的難度,往往一上來就將氣氛弄得很沉重很神秘,公園飯店所涵蓋的示范內容不可小覷。它的特征是有趣,正如中東鐵路的大型研究也是有趣的課題一樣,很多與之相關的內容都會變得有趣,我們應該目標明確,心態(tài)放松,才會有所發(fā)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李鴿,黃巖.哈爾濱江畔餐廳文化探源.中國近代建筑研究與保護四[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 候幼彬,張復合.中國近代建筑總覽:哈爾濱篇[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2.

      [3] 沙永杰.“西化”的歷程:中日建筑近代化過程比較研究[M].臺灣:田園城市出版社,2002.

      [4] 應智,沈杰.俄羅斯北部傳統(tǒng)木構民居建筑裝飾符號的解析[J].建筑與文化,2011,(11).

      [5] 陸地.歷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解讀[J].建筑學報.2007,(12).

      責任編輯:張吉明endprint

      3 江畔公園飯店的保護與修繕

      公園飯店經歷1957、1998年兩次特大洪水,關于洪水后的修復文獻記載一直無法查閱。僅1998年和2012年黑龍江晨報記載了公園飯店進行過外墻和立柱的更換,以及南面圍墻的拆除。以下就現(xiàn)狀和文獻記載對比,識別出歷史建筑的真實信息,并為以后的保護修繕提供參考。

      3.1 公園飯店的新舊對比

      根據(jù)公園飯店建造初的實景照片以及建筑圖紙,與《哈爾濱江畔餐廳文化探源》中的現(xiàn)場測繪圖紙對比,發(fā)現(xiàn)該建筑在80年的使用過程中主要改動有如下:

      ①加建改動的部分

      南側的加建(圖14)。南側的服務用房在原來的基礎上有加建三間房間。其中南側的東西兩側對稱式各加建了一間并對原來的廚房開門,東南角又另外加建一個小隔間并對外廊開門。東南角小隔間的外墻僅為100毫米厚的薄墻而另外加建的兩間與主體墻厚均為200毫米。因此推測加建可能不是一次完成,是在使用過程中根據(jù)需要幾次完成。后期加建部分雖然在屋頂?shù)牟牧?、顏色以及檐口細部處理上與原來的主體建筑諧調一致,但是破壞了原始屋頂完整的十字形。

      增加的現(xiàn)代設施。該建筑雖一直維持餐廳的原功能,但也增加了現(xiàn)代化的設施。這些新設施增加如果位置選擇不合適、沒有經合理設計都會對建筑的立面造型、結構等造成破壞。例如:空調外機、水電管道、網絡通訊接線等直接外掛在歷史建筑外表面或者直接在外墻打洞穿孔,這些行為極大地破壞歷史建筑,在該建筑中也發(fā)現(xiàn)有類似現(xiàn)象。

      ②拆除改動的部分

      原始圖紙以及測繪圖紙都記載餐廳的基座部分是毛石砌筑,再加120毫米的條形石。根據(jù)現(xiàn)場的調研,現(xiàn)在餐廳的毛石基座部分因為公園散步道、廣場的建設被整平填埋,僅有120毫米條形石基座可以看見,減少了建筑立面材質對比的變化,也使整個建筑的構圖削弱了原有的輕盈懸浮感。

      屋頂和室內裝飾構件的拆除?,F(xiàn)在的公園飯店雖然還保留有諸多俄羅斯民族風格的獨特符號,但通過新舊照片對比發(fā)現(xiàn)餐廳的屋頂部分和室內的壁爐還是有一些構件已經丟失(圖15)。由于壁爐停用,公園飯店現(xiàn)在寒冬暫停營業(yè)。屋脊上的馬頭雕飾和沿屋頂外邊緣的太陽裝飾符號都已經全部丟失。這些裝飾構件雖不影響建筑的整體結構,但是建筑的文化意義不完整了,屋脊的馬頭和太陽符號一起代表“太陽馬”有其特有的象征意義。因此,餐廳在以后的保護過程中對于破損的構件是尋找原始檔案給予修復,而不是簡單的拆除。

      外墻的改造?,F(xiàn)狀的外墻雖然保持原始的白色,門窗洞口也沒有變化,但對比原始圖紙發(fā)現(xiàn)原橫向的壁板外墻的紋理均不存在了(圖16)。推測替換的外墻并非橫向條狀板材,木材油漆色彩也過于濃烈、材料也非原始的紅松木材。

      4 小結

      江畔公園飯店的原始檔案刊登在《滿洲建筑雜志》上,該雜志原名《滿洲建筑協(xié)會雜志》,1924-1944年由當時大連的滿洲建筑協(xié)會發(fā)行,合計182期。它是一本詳細記載滿洲建筑活動及國內外最近建筑技術、工藝、法規(guī)、案例的專業(yè)月刊雜志,諸如新京(長春)、撫順煤礦、大連、旅順等各類大型工程項目成為介紹重點。每一期都會在前面介紹三、四座最新滿洲地區(qū)落成的建筑,江畔公園飯店不足180平方米,這樣微型小建筑屬于個案,足見在當時對它的設計質量也是肯定的。大量當年刊登在雜志上的歷史建筑隨著城市改造已經泯滅或面目全非,經過近80年的原功能持續(xù)使用,公園飯店卻成為一座冰城的歷史地標,與江畔餐廳、哈爾濱鐵路江上俱樂部共同彰顯了文化遺產1+1>2的群體價值,歷久彌堅。它們同樣是中東鐵路遺產的組成部分,因斯大林公園的著名區(qū)位,已經成為造訪民眾日常與歷史對話的紐帶,具有高度的跨文化遺產代表性。

      1999年10月在墨西哥第12次ICOMOS理事會上發(fā)表了《歷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the principle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timber structures)?!稓v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包括“調查,記錄與文獻管理”、“監(jiān)測與維護”、“干涉”、“整修與替換”、“歷史森林保護區(qū)”、“當代材料與技術”、“教育與培訓”7部分,合計15條,里面涉及了很多保護細節(jié)。2007年5月《北京文件——關于東亞地區(qū)文物建筑保護與修復》是對東亞地區(qū)文物保護理念與實踐問題的回應。在回顧了文化多樣性和保護過程的基礎上,分9個層面多角度論述,其中“保養(yǎng)和維修”、“木結構油飾彩畫的表面處理”2節(jié)針對木構建筑的修復制定,強化了木構建筑遺產完整性、真實性的討論,應在具體實踐中加以落實乃至深化。

      原始檔案信息的挖掘辨析與歷次修繕的詳細記錄是多學科交叉、技術性很強的龍頭,是原型、原色彩、原材料、原尺度等的基礎。就公園飯店的修繕效果來看,由于缺乏基礎信息資料,它的材料、裝飾、色彩、布局等均存在一定的隨意性?!稓v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第9條說明了木結構材料的替換原則,需遵守同種、同級、甚至更高級的木材,且采用的技術、工藝甚至機械加工設備最好都和以前一樣。公園飯店已經替換過外墻、立柱等材料,對于替換的材料要強調材料應用的準確性、新舊的可區(qū)別性。它的原始的布局經過考證已經基本清晰,原功能地持續(xù)使用是最為關鍵的,添加部分加以記錄,但并無拆除的必要。諸如“太陽馬”等裝飾構件的缺失意味著文化意義表達上的不完整,真實性也打上折扣,它們是不宜拆除,而應盡可能恢復的。色彩考古是一門專項科技,涉及木材腐朽替換、色彩剝離、歷史斷代等內容,公園飯店猶如一件彩色立體雕塑作品,未來色彩修復技術較為關鍵。當然,在傳統(tǒng)技藝、木作工具、工匠培訓等方面,中東鐵路沿線的木構遺產可能還存在空白。我們總在強調工藝的難度,往往一上來就將氣氛弄得很沉重很神秘,公園飯店所涵蓋的示范內容不可小覷。它的特征是有趣,正如中東鐵路的大型研究也是有趣的課題一樣,很多與之相關的內容都會變得有趣,我們應該目標明確,心態(tài)放松,才會有所發(fā)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李鴿,黃巖.哈爾濱江畔餐廳文化探源.中國近代建筑研究與保護四[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 候幼彬,張復合.中國近代建筑總覽:哈爾濱篇[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2.

      [3] 沙永杰.“西化”的歷程:中日建筑近代化過程比較研究[M].臺灣:田園城市出版社,2002.

      [4] 應智,沈杰.俄羅斯北部傳統(tǒng)木構民居建筑裝飾符號的解析[J].建筑與文化,2011,(11).

      [5] 陸地.歷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解讀[J].建筑學報.2007,(12).

      責任編輯:張吉明endprint

      3 江畔公園飯店的保護與修繕

      公園飯店經歷1957、1998年兩次特大洪水,關于洪水后的修復文獻記載一直無法查閱。僅1998年和2012年黑龍江晨報記載了公園飯店進行過外墻和立柱的更換,以及南面圍墻的拆除。以下就現(xiàn)狀和文獻記載對比,識別出歷史建筑的真實信息,并為以后的保護修繕提供參考。

      3.1 公園飯店的新舊對比

      根據(jù)公園飯店建造初的實景照片以及建筑圖紙,與《哈爾濱江畔餐廳文化探源》中的現(xiàn)場測繪圖紙對比,發(fā)現(xiàn)該建筑在80年的使用過程中主要改動有如下:

      ①加建改動的部分

      南側的加建(圖14)。南側的服務用房在原來的基礎上有加建三間房間。其中南側的東西兩側對稱式各加建了一間并對原來的廚房開門,東南角又另外加建一個小隔間并對外廊開門。東南角小隔間的外墻僅為100毫米厚的薄墻而另外加建的兩間與主體墻厚均為200毫米。因此推測加建可能不是一次完成,是在使用過程中根據(jù)需要幾次完成。后期加建部分雖然在屋頂?shù)牟牧?、顏色以及檐口細部處理上與原來的主體建筑諧調一致,但是破壞了原始屋頂完整的十字形。

      增加的現(xiàn)代設施。該建筑雖一直維持餐廳的原功能,但也增加了現(xiàn)代化的設施。這些新設施增加如果位置選擇不合適、沒有經合理設計都會對建筑的立面造型、結構等造成破壞。例如:空調外機、水電管道、網絡通訊接線等直接外掛在歷史建筑外表面或者直接在外墻打洞穿孔,這些行為極大地破壞歷史建筑,在該建筑中也發(fā)現(xiàn)有類似現(xiàn)象。

      ②拆除改動的部分

      原始圖紙以及測繪圖紙都記載餐廳的基座部分是毛石砌筑,再加120毫米的條形石。根據(jù)現(xiàn)場的調研,現(xiàn)在餐廳的毛石基座部分因為公園散步道、廣場的建設被整平填埋,僅有120毫米條形石基座可以看見,減少了建筑立面材質對比的變化,也使整個建筑的構圖削弱了原有的輕盈懸浮感。

      屋頂和室內裝飾構件的拆除?,F(xiàn)在的公園飯店雖然還保留有諸多俄羅斯民族風格的獨特符號,但通過新舊照片對比發(fā)現(xiàn)餐廳的屋頂部分和室內的壁爐還是有一些構件已經丟失(圖15)。由于壁爐停用,公園飯店現(xiàn)在寒冬暫停營業(yè)。屋脊上的馬頭雕飾和沿屋頂外邊緣的太陽裝飾符號都已經全部丟失。這些裝飾構件雖不影響建筑的整體結構,但是建筑的文化意義不完整了,屋脊的馬頭和太陽符號一起代表“太陽馬”有其特有的象征意義。因此,餐廳在以后的保護過程中對于破損的構件是尋找原始檔案給予修復,而不是簡單的拆除。

      外墻的改造。現(xiàn)狀的外墻雖然保持原始的白色,門窗洞口也沒有變化,但對比原始圖紙發(fā)現(xiàn)原橫向的壁板外墻的紋理均不存在了(圖16)。推測替換的外墻并非橫向條狀板材,木材油漆色彩也過于濃烈、材料也非原始的紅松木材。

      4 小結

      江畔公園飯店的原始檔案刊登在《滿洲建筑雜志》上,該雜志原名《滿洲建筑協(xié)會雜志》,1924-1944年由當時大連的滿洲建筑協(xié)會發(fā)行,合計182期。它是一本詳細記載滿洲建筑活動及國內外最近建筑技術、工藝、法規(guī)、案例的專業(yè)月刊雜志,諸如新京(長春)、撫順煤礦、大連、旅順等各類大型工程項目成為介紹重點。每一期都會在前面介紹三、四座最新滿洲地區(qū)落成的建筑,江畔公園飯店不足180平方米,這樣微型小建筑屬于個案,足見在當時對它的設計質量也是肯定的。大量當年刊登在雜志上的歷史建筑隨著城市改造已經泯滅或面目全非,經過近80年的原功能持續(xù)使用,公園飯店卻成為一座冰城的歷史地標,與江畔餐廳、哈爾濱鐵路江上俱樂部共同彰顯了文化遺產1+1>2的群體價值,歷久彌堅。它們同樣是中東鐵路遺產的組成部分,因斯大林公園的著名區(qū)位,已經成為造訪民眾日常與歷史對話的紐帶,具有高度的跨文化遺產代表性。

      1999年10月在墨西哥第12次ICOMOS理事會上發(fā)表了《歷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the principle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timber structures)?!稓v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包括“調查,記錄與文獻管理”、“監(jiān)測與維護”、“干涉”、“整修與替換”、“歷史森林保護區(qū)”、“當代材料與技術”、“教育與培訓”7部分,合計15條,里面涉及了很多保護細節(jié)。2007年5月《北京文件——關于東亞地區(qū)文物建筑保護與修復》是對東亞地區(qū)文物保護理念與實踐問題的回應。在回顧了文化多樣性和保護過程的基礎上,分9個層面多角度論述,其中“保養(yǎng)和維修”、“木結構油飾彩畫的表面處理”2節(jié)針對木構建筑的修復制定,強化了木構建筑遺產完整性、真實性的討論,應在具體實踐中加以落實乃至深化。

      原始檔案信息的挖掘辨析與歷次修繕的詳細記錄是多學科交叉、技術性很強的龍頭,是原型、原色彩、原材料、原尺度等的基礎。就公園飯店的修繕效果來看,由于缺乏基礎信息資料,它的材料、裝飾、色彩、布局等均存在一定的隨意性。《歷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第9條說明了木結構材料的替換原則,需遵守同種、同級、甚至更高級的木材,且采用的技術、工藝甚至機械加工設備最好都和以前一樣。公園飯店已經替換過外墻、立柱等材料,對于替換的材料要強調材料應用的準確性、新舊的可區(qū)別性。它的原始的布局經過考證已經基本清晰,原功能地持續(xù)使用是最為關鍵的,添加部分加以記錄,但并無拆除的必要。諸如“太陽馬”等裝飾構件的缺失意味著文化意義表達上的不完整,真實性也打上折扣,它們是不宜拆除,而應盡可能恢復的。色彩考古是一門專項科技,涉及木材腐朽替換、色彩剝離、歷史斷代等內容,公園飯店猶如一件彩色立體雕塑作品,未來色彩修復技術較為關鍵。當然,在傳統(tǒng)技藝、木作工具、工匠培訓等方面,中東鐵路沿線的木構遺產可能還存在空白。我們總在強調工藝的難度,往往一上來就將氣氛弄得很沉重很神秘,公園飯店所涵蓋的示范內容不可小覷。它的特征是有趣,正如中東鐵路的大型研究也是有趣的課題一樣,很多與之相關的內容都會變得有趣,我們應該目標明確,心態(tài)放松,才會有所發(fā)現(xiàn)。

      參考文獻:

      [1] 李鴿,黃巖.哈爾濱江畔餐廳文化探源.中國近代建筑研究與保護四[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

      [2] 候幼彬,張復合.中國近代建筑總覽:哈爾濱篇[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2.

      [3] 沙永杰.“西化”的歷程:中日建筑近代化過程比較研究[M].臺灣:田園城市出版社,2002.

      [4] 應智,沈杰.俄羅斯北部傳統(tǒng)木構民居建筑裝飾符號的解析[J].建筑與文化,2011,(11).

      [5] 陸地.歷史性木結構保存原則解讀[J].建筑學報.2007,(12).

      責任編輯:張吉明endprint

      猜你喜歡
      木構
      中國木構古建筑結構特性分析
      武侯祠桂荷樓穿斗木構架抗震性能研究
      曲阜孔廟建筑群“禮制”話語表達的空間格局和地理環(huán)境
      山西發(fā)現(xiàn)一口2000余年前的大型木構水井
      木構的味道
      山西蒙元仿木構墓葬文化特征研究
      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的日常尺度——東岸“望江驛”木構建筑設計實踐
      宋式木構屋蓋自重及材份制相似關系
      基于光環(huán)境下的木構文化傳承——云南主題酒店公共區(qū)設計
      秦漢時期世界最大木構橋梁
      喀什市| 泽普县| 南川市| 二连浩特市| 收藏| 阳信县| 长沙市| 永康市| 射洪县| 中山市| 东至县| 延川县| 武宣县| 邯郸县| 新沂市| 依兰县| 屏南县| 岑巩县| 木里| 陕西省| 南宫市| 庆安县| 慈利县| 旺苍县| 华坪县| 绥阳县| 河津市| 彭泽县| 醴陵市| 衡水市| 茂名市| 集贤县| 咸丰县| 红安县| 石阡县| 镇赉县| 右玉县| 尤溪县| 宜都市| 江山市|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