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城市化發(fā)展步伐的逐步加快,許多建造工藝復雜、測量要求較高、工藝流程設計質量高的高層建筑也隨之出現。而在整個建筑施工過程中,測繪工作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之一,它直接決影響著整個工程的施工進程和最終質量。目前,我國測繪事業(yè)的發(fā)展已經取得了重要的成就,其服務領域也逐步擴大,既包括城市房屋建筑,也包括一些市政工程等。本文僅以房屋建筑為例,研究和探討了測繪技術在工程建筑中的具體應用以及整個測繪項目的實施過程。
關鍵詞:測繪技術工程建設應用
1 工程測繪的定義及內涵
工程測繪是各項工程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之一,是施工的先導,對工程建設的質量和進度有重要影響。所謂工程測繪,就是指工程建筑開工前,專業(yè)測繪工程師通過研究和測繪地表地物、地貌、地質構造以及水文等,繪制出地形圖,并提供一些工程信息資料,為最終的施工設計和規(guī)劃提供依據。工程測繪的質量直接影響著整個項目工程的施工質量。測繪時,工程測繪人員一般都面臨著復雜多樣的測繪對象,如地物地貌以及表面形態(tài)等,其形狀和大小主要由一些特征點的高程和平面位置決定。測繪工程主要包括控制測量、線路測繪、數據處理等任務。
2 房屋建筑測繪的具體內容
一般地,房屋工程從建筑物定位開始,直到主體工程封頂都與施工測繪關系密切。
房屋建筑測繪主要由建筑物定位測繪、基礎施工測繪、主體施工測繪三部分組成。
2.1 建筑物定位測繪 建筑物定位測繪一般在整個項目工程開工后進行,一般由城市規(guī)劃部門下屬的施工測量隊和施工單位的專業(yè)測量人員負責,他們以建筑規(guī)劃定位圖為依據,使用“全站儀”或高級經緯儀進行測繪,在施工地設置4個或以上定位樁。
2.2 基礎施工測繪 待建筑物定位樁設定完畢后,由專業(yè)測量人員、施工負責人以及監(jiān)理對房屋建筑進行基礎施工測繪和復核,最終根據規(guī)劃部門設定好的定位樁及底地層施工平面圖確定所有建筑物的軸線定位樁。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主要使用經緯儀進行基礎定位測繪,待測繪完成后,施工人員再開始基礎開挖。如果工程量較小,則僅由施工員一人放線即可完成。在基礎施工測繪時,施工人員主要使用的測繪工具有經緯儀、鋼卷尺、線繩以及龍門板等。
2.3 主體施工測繪 當基礎施工到正負零時,就可以開始施工及測繪。在此過程中,施工人員主要使用的測繪工具包括經緯儀、線繩、墨斗、線墜子等。在進行測繪施工時,施工人員要根據定位樁和基準線先將軸線定位至建筑物上,待軸線彈出后,再放出邊線,直到完成主體封頂。
施工測繪有多種具體方法,有時只需多釘一次龍門樁?;A施工完成后,將軸線引測至基礎上部的四個角側面,確定水平線和垂直線,做好三角標記。此外,施工人員在引線之前還要確定龍門樁的準確度,以保證施工的準確性和安全性。
施工測繪方法主要包括龍門板定位尺量測繪和儀器測量測繪。龍門板定位尺量測繪在施工測繪時,先根據圖紙或現場確定好的控制點在建筑物基礎外四周打樁,打樁時要注意打樁距離,不可過近或過遠。打樁完成后方可架設龍門板,在龍門板上拉出一條大至的直角線,在拉線時要盡量拉近一些,再用勾股定理確定采用鋼尺合尺,其一般尺寸為6、8、10m。先量取好預定尺寸,做好標記,再由兩人確定好預定尺寸,固定好施工線,待校對無誤后方可掛線,要根據圖紙設計好的軸線尺寸決定放點,使用鉛垂使之垂于地面后,即可用石灰粉放開挖線,同時用水準儀控制高程,以確保其準確性。
2.4 高程測量 在開始上部結構施工后,先完成首層施工,再將高程控制點引到外壁柱,使用50m的鋼卷尺傳遞高程,而在傳遞樓層內的標高時,則使用水準儀進行轉移。在對上部結構進行施工時,規(guī)定每個單體建筑物的高程引測基點為三個及以上。同時,每進行五層施工,結構的高程點就需要標定一次。
結構施工中,應對建筑物主體傾斜率進行觀測計算,計算公式為:i=tgα=ΔD/H
式中:i——主體的傾斜率;ΔD——建筑物項部觀測點相對于底部觀測點的偏移值(m);H——建筑物的高度(m);α——傾斜角(°)。
2.5 細部測量 待梁柱邊線和控制線的測量完成后,即可對整個樓層進行施工。在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及時根據控制線和軸線的具體要求引測墻柱的控制線和梁柱邊線,由墻柱放出邊線和控制線(距邊線200寬),其中墻柱邊線是焊接導墻筋的主要依據,控制線則是校核和驗收模板的主要依據。
2.6 沉降觀測
2.6.1 沉降點的設置。確定施工規(guī)范是設置沉降點的前提和基礎,施工規(guī)范主要包括觀測點的數目、位置、具體要求等,它可以保證沉降點觀測結果的精確度和可靠性。而到了圖紙會審階段,施工單位需要和設計院等制定出初步的設置方案。等到所有基礎施工結束后,施工人員需要綜合考慮具體施工情況進一步精確沉降觀測點的具體設置位置。同時,施工人員在埋設水準基點時,必須埋兩個或以上,以方便施工人員觀測沉降點。在每次觀測開始前,先檢查基準水準點,再開始施測。沉降點埋設一般分以下幾個步驟:先將鋼板埋入觀測點柱身,再根據要求設置埋設點,最后找出高程,焊上角鋼。
2.6.2 沉降點的測量
①測量工具:本工程建設中主要由測量工程師負責整個沉降量的測量,使用毫米分化水準尺和S1水準儀進行沉降點觀測。②測量頻次:正常情況下,測量人員應在每次加載后對整個沉降量測量一次,或在每個結構層施工結束后測量一次;在工程建筑的主體結構完成后,可將測量頻次降至每月一次;每次暴風雨天氣后對整個沉降量測量一次;整個工程完工后,在交付業(yè)主使用之前仍需觀測一次,確定無誤后方可移交沉降點。③觀測方法:每次觀測沉降點時,要按照先后視點再沉降路線的順序進行觀測。在觀測時,觀測人員要不斷調整觀測距離,以保證前后視距相等,有效減少觀測誤差。一般地,前后視距的距離約為15m,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現因儀器誤差而使觀測結果不準確的情況。同時,在觀測時還要注意當天的天氣情況,一般在晴朗的早晨或傍晚觀測較為適宜。④觀測記錄整理。每次觀測結束后,觀測人員要對最終的測量數據進行系統地分析和核對整理,同時還要在各次測量高程和首次測量高程數量差的基礎上得出最終的沉降量,同時還要做好詳細記錄,記錄內容包括測量日期、測量結果、建筑荷載情況以及計算分析等,并制作出反映時間、沉降量、建筑荷載三者關系的曲線圖,以便研究和分析。一般地,整個觀測過程由測量師負責,測量時還要將每次的測量結果及時反饋給項目負責人和工程監(jiān)理,一旦出現不均勻沉降或沉降量變化較大的情況時,應及時聯系整個項目的技術負責人員和設計、勘察部門,以確定解決方案。
3 測繪數據的整合及處理
在工程進程的各階段和不同工程的測量中,測量人員都需要對測量結果進行整合及處理,以保證最終數據的精確性和準確性。其中,測量人員可以根據測量理論選擇有效的測量方法,有效減少誤差。待整項測量完成后,測量人員要對測量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并做好記錄。而測繪工程質量管理是一項較為系統和復雜的工程,它對測繪管理人員有很高的要求,測繪人員不僅要控制好全部與工程建設系統有關的記錄,并將其整理匯集成冊,以方便保管及調用,還要記錄好其標識、保護、檢索以及保存期等相關信息,保證記錄的準確性、完整性和有效性。一般地,測繪工程質量管理由專門的人員保管和整理,必要時要用硬盤和光盤進行備份,并做好編碼記錄,以方便查找,測繪數據記錄的保存周期通常為1-3年。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我國工程建設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成熟,測繪技術作為一項重要的技術支撐項目在整個工程建設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測繪技術的應用不僅可以有效地縮短施工周期,還可以將現代信息技術引入測繪過程,實現測繪自動化、智能化,從而提高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保證施工測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隨著測繪科學在突飛猛進中發(fā)展,這些技術和設備同時也促進著其它相關學科或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推動了一些要求嚴格、技術含量高、建設精度高的建設工程項目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文炯.略論測繪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四個特性[J].江西測繪,2014(01).
[2]劉發(fā)明.基于測繪發(fā)展現狀的工程測量測繪技術應用分析[J].科技與企業(yè),2013(04).
[3]周林清.公路工程勘測中測繪技術的應用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23).
[4]趙羲勇.現代測繪技術在地質測繪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4).
[5]袁江紅,楊厚波.測繪技術在公路勘察設計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6(28).
[6]丁志鴻.現代測繪技術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J].江西建材,2012(06).
戴良通身份證號碼:452526196603290937
endprint